<h3> 我们总是目光狭隘的。</h3><h3> 美与丑,善与恶,良与劣。</h3><h3> 往往不自知而口吐狂言,而看不清是非。</h3><h3><br></h3><h3> 我上了一堂震撼灵魂的课。</h3><h3> 上课的老师,是一个苗族蜡染的画娘。</h3><h3> 在这片山灵水秀的大山中,苗族的姑娘们从小耳濡目染学习蜡染,一-双双上下翻飞的手 ,-把把小巧精致的蜡刀,一块块平凡无奇的布料就这样变成了顶级的艺术品,而这些,不过是她们的常态一-无意的挥毫,下笔即精品。</h3><h3> 我有幸参观了蜡染的作坊。条件不甚良好的画室中,土几个面娘就着一把蜡刀, 一桶蜡水,就在白色的布料上随意编织,那时的蜡是金色的,涂抹在纯白的布料上,好似金线编织的蟒袍,素雅大方,简洁有力。</h3><h3> 而更令我惊叹的是,她们没有任何的参照或者说明,只是拿到一块布,那就开始创作。</h3><h3> 每个人的笔触,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的创意都不尽相同,所有的素材形象都在脑海中,下笔的时候没有犹豫,随性的勾勒,圆润的转笔,该锋利的时候绝不含糊,该柔软的时候干娇百媚。花鸟虫鱼身上的花纹像是无意而为,却又是笔笔划划都精心设计。点到为止的严谨,长长短短的风情,抑扬顿挫的韵味,繁复精密的风华,长卷大篇的恢宏……所有的一切,全都在笔下,在心中。这是这十万大山的低吟,是这百里长河的欢悦。山中的姑娘们,将所有祖祖辈辈的风骨发扬到极致,用一颗纯真的心, 灵巧的手,绘出大山的灵魂,画出大地的风貌,几重浸染,靛蓝的盛宴,美学的盛宴。</h3><h3> 在蜡水和板蓝的独特味道中,我听了一堂课。我听到了一句话。</h3><h3> 染坊的老板娘说,画娘们没有上过学,就连普通话也是在公司发展的十年里学习的,很多人到现在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后来有一位画娘老师也在课堂 上说,我没有文化,我给你们上课也是不会写字,只能用手教你们。</h3><h3> 我没有文化。</h3> <h3> 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不懂得基本科学知识,不……</h3><h3> 所以,画娘们认为自己没有文化。可我不这么觉得。</h3><h3> 我不敢苟同——能制作出那么令人需撼的作品的画娘们,怎么可能是没有文化?</h3><h3> 那么我不禁要想,到底什么是没有文化呢?<br></h3><h3> 是接受过教育的人依然不顾道德法律,明知故犯;是鱼目混珠的“专家”胡乱点评,将品当做良品;是滥竽充数的“大家”们将毫无意义的作品吹嘘成传世名作……</h3><h3> 粉饰太平的幕帘,遮住的是腐烂的内心。</h3><h3> 有文化?那才是真的在开玩笑。</h3><h3><br></h3><h3> 反观画娘们。那样的顶级作品,那样的纯粹心灵,下笔如飞的自信,初不变的坚持——</h3><h3><br></h3><h3> 一群人,一件事,一辈子。。</h3><h3><br></h3><h3> 顶级的美学享受,与有没有文化没有太大关系。大山中的人们,心灵总是像泉水一样澄澈,像彩云一样无暇,他们对美的认知,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可那份纯天然的对大自然爱慕,对与人类相伴而生的生灵们的尊敬、美化,总是纯粹的令人心动。</h3><h3><br></h3><h3> 不管是落笔有神的华美图章,还是情比金坚的同泽情谊,亦或是不忘初心的坚定执着,都像那一份板蓝染出的蓝,纯洁的令人心疼,却又坚定地不可摧残。</h3> <h3> 没有文化又怎样?她们的精神,早已不是什么简单的文字所能描述的,这样来看,她们早已超过了那些自诩有文化的人,超越了低级趣味,她们所创作的,是很正的瑰宝。</h3><h3> 天蓝蓝,水蓝蓝。</h3><h3> 靛青染出了一方蓝蓝的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