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布

执着

<p><br></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执着 </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女儿吵着要个手缝的毽子,母亲翻箱倒柜的找布,不想却翻出了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b></h1><p><br></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上世纪70年代。 </b></h1><p><br></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出生时,我已是父亲的第三个女儿,爷爷的第九个孙女。爷爷的两个长孙,已因生活所迫随二伯父迁居东北。【东三省在我们这儿的简称】因此,小我半个月出生的大伯父家的唯一的儿子——我的堂弟,成了爷爷身边唯一的孙子。于是爷爷对当教师的大伯父发话:“给你两个姊妹写信,家里又添丁了”。母亲在一旁紧着说:“给姐姐们只说大哥家添了儿子就行了,我们家三儿就不用说了”。爷爷一边拉长了音:“不行,都写上,丫头她们也得给布不是……”</b></h1><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在那个贫困交加、物资匮乏的年代,东北【东三省】的两个姑姑家里的日子远比老家的一家人要好一些。于是,逢家里添了人口,爷爷便张罗给姑姑们写信,当姑姑的为表心意,总要往家里寄回几尺布,孩子们便有布做新衣了。这几尺布在当时是一份厚礼!可谓雪中送炭!</b></h1><p><br></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可事情偏偏到我这儿就拐弯了,二姑是照例每个孩子五尺布,可大姑给了堂弟六尺布,却只给了我三尺布!母亲看着这三尺布,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谁让你是个丫头呢……”来年春天,小叔家又给爷爷添了个孙子,爷爷高兴的忙不迭又给姑姑们写信报了喜。这回寄回来的布又有了新名堂:二姑照例又寄回来五尺布,大姑家除寄了一个六尺,又加了一个三尺。信里的意思是给去年的那个给了三尺布的孩子补上的。</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布摆在炕上,信的意思也都明明白白,大家都说那三尺布就是给我的。可那时候,爷爷的思想却跑了偏,把那三尺布收了起来说:“布我先收着,今年秋天正好要去东北,等去问清楚了,以后回来再给……”事情到此仿佛也无可厚非,结果也该顺理成章,没成想又拐了弯:爷爷在去东北之前就将这三尺布拿出来给了小婶,事情偏偏就那么凑巧,恰好那日母亲正背着我去小叔家串门,小婶正用那三尺布在给堂弟做衣服……,善良朴实的母亲没发一言,回来后将此事说与父亲,父亲很生气,母亲便劝他;“给就给了吧,谁让咱生个丫头呢……”生性倔强好强的父亲没再说话,心里却打定了主意……</b></h1><p><br></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一年后,爷爷从吉林省探亲归来。些许日子后,爷爷又轮到我家住。【那时,奶奶已去世多年,爷爷便由三个儿子轮流赡养】一日吃午饭时,父亲问爷爷:“爹,你去东北问大姐了没?那三尺布到底是给谁的?”爷爷自知理亏,父亲却非要问个究竟,爷俩吵了起来,母亲吓得赶紧将隔壁二奶奶叫了过来,知道了事情原委,二奶奶对爷爷说:“他三叔,这事儿真也不怪人家孩子找你,你这事办的确实不地道……”事情到此就算结束,爷爷自然也拿不出那三尺布,父亲母亲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事情说开而已,从来也没想为难爷爷。以后的日子里虽然我家的日子是父亲几个兄弟中最艰难的,可母亲确是最孝顺的,这也让爷爷后来感动不已。 </b></h1><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十几年后,两个姑姑回家探亲,母亲将此事当笑话说给两个姑姑听,大姑脸上有点挂不住:“唉,都怪你姐夫,搞不清楚你们这个传那个传的……”【因为父亲和叔叔伯父的名字里边都有个“传”】二姑在一旁直撇嘴:“俺不管谁家的,也不管男孩儿女孩儿,都是五尺,三尺红花的,二尺绿花的……”</b></h1><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span></p><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虽然我是个丫头,记忆里{后来母亲也证实,}爷爷并没有嫌弃过我,也没有对我有偏见,也是带我和堂弟妹们一起玩,捉蚂蚱,烧栗子给我们吃……我还清晰的记得,那困顿的岁月里,我们都是吃红薯干或玉米面饼子,爷爷每轮到我家吃饭,母亲每顿饭总给他备一个白面馒头,爷爷总舍不得吃,掰两块给我和小妹吃……父亲更没有嫌弃过我们,没有多少文化的他,任劳任怨的用山一样的脊梁扛起了一家人的生活,扛过了那艰难困苦的岁月……</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时至今日,我亦是两个女儿的母亲,不知是否基于此,最喜欢买各种漂亮时兴的衣服,将她们打扮的清爽可人,常惹得邻人羡慕的眼光,说我会打扮孩子。自己也愿意在每个季节去买几件虽廉价却也可心的服装,穿出自己的韵味和品质,也让自己也多一分洒脱和自信。</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我也曾将关于我的三尺布的故事讲给她们听,不是想指责谁,更不是对先人的不恭,只是想让孩子们也能体会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能领悟祖辈、父辈身上那种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力量!那份血浓于水的深情!</b></h1><h1><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并且始终相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