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 《乡愁宜阳》之尚坞村篇 一 、概 况 尚坞村位于张坞镇政府东8公里处,依山伴水,南依熊耳山与上观乡毗邻,北临洛河水和韩城镇福昌村阁隔河相望,东邻程子,西接王岳;全村总面积5000亩(3-334平方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297户,1283人。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 村名来由 相传古代这里有南北两个村子,因地势低洼,故称南坞和北坞,后因洛河暴涨冲走北坞,二村并为一村,故取名尚坞。三 历史沿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尚坞村成立了高级社,隶属程子乡;1958年成立张坞人民公社,尚坞属元村大队辖区的自然村;1960年尚坞、王岳、新庄合并为一个大队,命名为新庄大队;到了1 9 8 3年三村分开后,尚坞成为行政村,改名为村民委员会。四 主要姓氏 村里关姓居多,据《宜阳历次续修关氏家谱》记载;关氏系圣祖后裔,属兴祖系;祖籍山西解州,明万历四十二年奉旨迁至洛阳守祀圣陵,后迁宜阳县陇一里尚坞村居住。其他姓氏有李、孙、石、姚、杨、高、周、刘、宁、陈、薛、叶、赵、胡、郭。五 文物及文化遗存 (一)匾额 关氏祠堂有乾隆年间竖匾一块,上刻有“关夫子祠”字样,现悬挂于关氏祠堂正殿门上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残碑 1.清代“重修关氏祠堂碑刻”,因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剥蚀,字迹模糊,今竖立在关氏祠堂院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清代“重修火神爷庙碑刻”,因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剥蚀,字迹大多已无法辨认,现立在火神爷庙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碑刻 2 0 1 4年1 0月3 0日,村党支部、村委员会同立“打井抗旱功德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庙宇 1、关爷庙 位于村东,始建于北宋初年,明清时期庙宇繁华,香烟旺盛,2000年庙宇重新进行修缮,重塑关公神像,至今保存完 好。</span></p> <h3>关公神像</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关氏祠堂 位于村北街东,座北向南,建于乾隆二十二年,重修于同冶六年,历经三百多年间社会多次变革,家庙曾一度被学堂占用,现遇改革开放,家庙回归关姓,2016年又重修庙堂。</span></p> <h3>关家家庙大殿</h3> <p class="ql-block"> 3.火神爷庙 位于村西,始建于北宋初年,明清时期庙宇鼎盛,香客云集;后因年代久远,历经风雨剥蚀,神像屡被摧残,几乎成为废墟;2000年信士自愿捐资助工重修庙宇,重塑金身,使整个庙宇焕然一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泰山奶奶庙及三皇圣母庙 泰山奶奶庙位于村东 ,为了扩展农村耕地,使新庙迁移至村东正南半里地处;三皇圣母庙原址山上,现迁至山下和泰山奶奶庙建于一处,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龙泉寺 位于村东南二公里处,熊耳山脚下,现不存在;但龙泉的泉水仍在静静地流淌。 。 6.龙崖寺 位于村西南瓦沟沟口,文革时期被毁,现不存在。六 故事传说 (一)金灯 传说古时候,夜里站在福昌阁上,能看到尚坞村大阪坡上有两盏灯光,传说不一,有说是金灯,有说是神灯;每当到了深夜,有人在灯光下碾取金子;上世纪末经取土化验,果真土中有金,这不能不说是件奇闻! (二)吃程子屙尚坞 传说古时候,村东南大阪坡上有一石头,形似蛤蟆,头朝程子尾向尚坞;当时不管遇到什么天灾,尚坞村总能旱涝保收,衣食无忧。后来,程子村知道此事,凿断了蛤蟆的脖子,此后尚坞那种安逸的生活也就随之消失了!七 自然地貌 尚坞村依山伴水,属半山半川地区;该村地势平坦,永丰大渠沿山根纵贯全境,村南有省道安虎线沿村而过,村北有快速通道(新安虎线)顺河经过,交通十分便利。八 家谱关氏 据“同治六年重修家庙碑文”记载:辈分字为“书得笃锦振,孝奉开济太,西兰成武湖,应安苏昌广,桂阳南建杭。”九 民间技艺 1.曲剧团 尚坞村爱好曲剧的甚多,农闲时候常聚在一起娱乐,1972年成立了戏班,演员有关孝治、薛安民、关有理、杨龙、关海江等;当时演出的主要有《智取威虎山》、《血泪仇》、《掩护》等剧目。 2.秧歌队 1988年成立了秧歌队,队员有宁河、王霞、张玉竹、赵然等;每逢庙会过大年,队员们披红挂绿,载歌载舞甚是热闹。十 谚语歇后语及民谣儿歌 (一)谚语 1.早烧(shao)不出门,晚烧(shao)晒死人。注:烧 烧空(映红天空)这里指早霞和晚</p><p class="ql-block"> 2.云朝东刮大风,云朝西下大雨; 云朝南黑龙潭;云朝北干研墨(mei)。3.山头有雾是晴天;河滩有雾雨连连。 (二)歇后语 尚坞网包---真顶对; 注:网包 农户的一种收麦工具;当时,尚坞河滩有很多柳树,人们就用柳枝制作成网包,拿到集市去买,因好使耐用,在当地颇具盛名,后来人们常拿“尚坞网包”来比喻另一种东西好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三)民谣儿歌 1.板凳板凳摞摞, 上面坐个哥哥; 哥哥出来买菜, 上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上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剜花, 上面坐个鸡娃; 鸡娃出来刨食(儿) 上面坐个皮人(儿) 皮人(儿)出来射箭 一射射到黄家院; 黄家院有个罐 ,一切两半; 一半炒菜, 一半做饭。 2.月亮爷,明晃晃,推开后门洗衣裳; 洗得净,捶得光,打发哥哥上学堂; 读四书,做文章,开科进京下考场; 名字题在金榜上,鸣锣开道回家乡; 旗子插到咱门上,你看排场不排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十一 古今人物 关耀信 1933年出生,中共党员,195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省林业厅工作,1978年任林业厅办公室主任,1983年任林业厅副厅长直至退休。十二 经济文化发展建议 (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沐浴着党的政策春风,尚坞村农业也在逐步走向繁荣;村委会利用自然优势,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帮组村民进行大棚种植,建成大棚15个;另一方面鼓励村民根据自身优势开展建筑、家装、餐饮、外出务工等行业经营,创收逐年递增,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许多人因此走了上致富路。 (二)文化建设建在村南的“文体广场”是全村的文化娱中心,广场北依次是村卫生所,村委会和村小学;村委大院里设有棋盘室阅览室,阅览室里有各种报刊十多余种。文体广场东面是文化大舞台,中间是篮球场和休闲长廊,长廊周边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许许多多的鲜花争芳斗艳,广场西侧有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广场周边竖立着宣传栏,闲暇之余,这里成了村民学习、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span></p> <h3>文体广场</h3> <h3>休闲长廊</h3> <h3>文化大舞台</h3> <h3>宣传栏</h3> <h3>健身器材</h3> <p class="ql-block"> 建议村委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对这些活动场所的管理,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正能量为主要内容的活动项目;利用完好的祠堂,做好家风家训,传承文化的展示和弘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主编 关书现 编委 关国强 关孝如 口述 关书现 关孝如 撰稿 关国强 2019年8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