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新马

四季

<h3>一、马来西亚</h3><h3>1.人––感觉他们热情精明身体棒</h3><h3>第一张是在马六甲,小李邀请交警合影,交警非常爽快,还摆出友好热情的赞美姿势。</h3><h3>第二张,大巴车司机,一路上车开的非常平稳,每次看到大家都面带微笑。除马来语,他还熟练英语,懂一些华语。我要拍他吃榴莲蜜的情景,他欣然同意,还给了一个优美的造型。再邀他合影,他做了个跟警察一样的点赞式。我在想,是不是政府统一培训的。</h3><h3>再说说他们的首相马哈蒂尔,第一次任首相22年,卸任十几年后,再一次于92岁高龄担任首相,看看他的照片,比70岁的美国总统看着还年轻。</h3><h3>在街上,在宾馆,在餐厅,在景点,遇到马来西亚人,大都给我们送来微笑。</h3> <h3>2.生育率高家庭观念强</h3><h3>大街上,酒店里,随处可见一对夫妻带着四、五个孩子的情景。下面是我抓拍的两张照片。</h3><h3>第一张照片,不敢确定这两个玩耍的男孩是不是这对夫妇的,而水里学习🏊的七个孩子绝对是他们的,爸爸满脸堆笑,耐心教孩子游泳,妈妈坐在池边,也许她肚子里还有一个贝贝呢!</h3><h3>第二张,一个妈妈抱着一个孩子,身后跟着三个,像是特别安排,妈妈抱着最小的孩子走在最前面,老大最后稳重的提着包,就在我想去拍照的一瞬间,那个老三跨过门飞奔出去,迅速超过他妈妈,消失在镜头前面。</h3><h3>这源于他们地广人少,整个马来西亚只有5百多万人,西安市人口的一半。</h3> <h3>3.交通工具</h3><h1>据导游说,公交车免费,但是公交车不容易看到,坐的人也不多,因为出行基本都自己开车,油价低,政府每年都有不少的油补贴。不过我拍到的这个公交车上人挺多的,可能是下班高峰期吧。</h1><h1>所到城市,人都不多,即便是首都吉隆坡,大街上人都不是很多,大多是游客。当地人骑摩托车的多,在市区里也开的特别快,就像在国内的高速路上,声音很刺耳很恐怖。</h1> <h3>4.治安</h3><h3>导游一再强调,晚上最好不要出去,她说有混蛋会抢劫。在吉隆坡的那天晚上,我们还是忍不住想转转街道,看看夜景,我和张姐、文娟、芊芊,四个人步行半个多小时,一直走到双子塔跟前,拍不到她的全貌和人的全身照,又向前走了一百多米,有四个中国姑娘也在拍照。看着天空又圆又亮的月亮,查了日历,才知道是农历七月十五,上元节,张姐姐说,在深圳,这天晚上是不出门的。来回路上都看到在比较黑暗的路边原地坐着的三个人,彼此有一点距离,如果说街上有坏人,他们有点像坏人的样子。😓</h3><h3>第二天告诉当地导游曾胖胖,她说“你们真胆大,也算运气好”,还问我们有没有看到当地人,她说当地人晚上是不敢出去的。</h3> <h3>宁静的夜晚多美好!不敢相信导游的话</h3> <h3>5.政策</h3><h3>马来华人不到30%,应该算是少数民族,马来西亚的求学就业政策都对华人不利,这一点跟我们国内不同,咱们对待少数民族政策非常优惠,过去只允许生一个的时候,少数民族可以生两个,升学加分。</h3><h3>医疗看病每次只收一马币。比我们国家好。</h3> <h3>6.导游小曾有故事</h3><h3>导游曾胖胖,曾莹莹,会六国语言,双学位。在马来西亚,导游算公务员,但是不享受公务员待遇,没有底薪,所以本来讲解非常好也非常卖力的姑娘,当大家进入特产店购买力不行时,她马上急了,大家上车了,她没有上,领队说是被公司领队批评呢,我觉得这可能是个计。那天,她坐在座位上,不再说话。</h3><h3>34岁,大姑娘一枚,外形和声音都不像女孩,她说自己原本不是这样,因为男朋友给她花钱太大方,而语言和行为过激伤害了男友,后来人家真的离开了她,她才后悔,酗酒吸烟导致患严重的牛皮癣,她爸爸开导才制止了她的自我伤害,曾经被人传染上病,治病服用激素导致肥胖,满头满额像长满痱子。走路挺吃力的,还时常需要快速行进。</h3> <h3>二、新加坡</h3><h3>1.地少人稠。在新加坡呆了整整一天,坐大巴几乎把新加坡绕了一圈,有时还有回头路。</h3><h3>2.干净。进入新加坡地段,第一感觉就是道路宽敞干净,两边都是高大的绿色植被,叶子上油油的。</h3><h3>3.节奏快</h3><h3>4.主要经济来源,国际贸易、旅游业、加工业。炼油厂和垃圾处理厂特别多。</h3> <h3>未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