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坪木商印记

图文:华英雄

<h3>清水江木事</h3><h3>始于明正德年间<br></h3><h3>时称“皇木采办”</h3><h3>兴于清初</h3><h3>亦称“钦工例木”</h3><h3>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h3><h3>一江木商事</h3><h3>只言道:“清水江的木材贸易兴起于明,盛于清……”<br></h3><h3>木材以商品形式从哪个年代进入市场,目前还没有完整史料证实。</h3><h3>茅坪木商事,鼎盛于清嘉庆年间……。<br></h3><h3>据史料记载:嘉庆年间,清水江木业处于鼎盛时期,“内三江”开设木行340余户,茅坪集“内三江"之大成,占了半壁河山……。</h3><h3>自有了木商,木材就不在是“皇家”独亨的专利,它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唐僧肉”。为区分彼此间的利益,随之,运运而生了许许多多的“木商印记”或曰“木商符号”……</h3><h3><br></h3><h3><br></h3><h3><br></h3> <h3>斧印,就是那个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h3><h3>斧印,是谁发明?是从何时开始打在满江的木植上?打在木商主家的木柱、门梁上?目前尚无史料可稽。或许,在当时,根本就没人在意这个普通的木头标记,它只是水客清赎、归集、销售木材的一个重要标记。它的用途主要是在木材“水眼”处以上加盖行号印章,木材遇洪水冲散,木商仍可通过“斧印”辨认领回。</h3><h3></h3><h3>打在木植上的斧印,随着水客木材交易的结束而不复存在,斧印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h3><h3>而水客打在木商家木柱上的斧印,今天却赫然在目,成为人们研究了解木商历史的一个重要入口,因为,从它简单、重叠的印记中承载了久远的木商历史的辉煌……。</h3><h3><br></h3> <h3>从目前发现、收集的斧印来看:<br></h3><h3>斧印,铸铁制造,长短大小不等。多数为不规则长方形,斧印长10Cm,最窄处宽2Cm,最薄处厚2Cm,中间有一小孔用于安装木把,木把一般长30Cm。</h3><h3>斧印的两头一大一小,大头是刊刻的是木商的“行号”,一般印长4.8Cm,宽2Cm;小头是木商的姓氏或代号,一般印长2Cm,宽2Cm。有的斧印行号有三、四个字,它的斧印型号与规格自然就长些和宽些。</h3><h3>斧印,打在木植上,就意味着该木植为某行号某木商所有。</h3><h3>水客进入“内三江”通过本地木行或“三帮五勷”以外的“外江客”通过“外三江”(三门塘、坌处等地称)主家进入“内三江”替外江客与山客收购木材,通过木行文、武管事“下挥子”、“定盘子”,围量手围量“落盘”后,交足了交易银两,方可在木植落下本行号本木商斧印。</h3><h3>斧印打在木行主家的木柱上,则是水客落户木行先到后到的标记,也是水客购买木材的先后顺序。</h3><h3>本地木行的木商包括山客也有斧印,山客一般在木植上不落斧印,木行的木商自营或向上河山客购买木植时,才会落下本行号和姓氏的斧印……</h3><h3>下面,请您一道去了解茅坪古镇这一特殊的木商印记……</h3> <h3>在茅坪木商古镇的镇西头,这幢飞檐翘角、气势宏伟保存完整的徽派建筑,是舒家大院,是茅坪第一幢窨子屋。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迄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靠经营木材而发家的木商舒文庆的府邸,舒文庆用它开了家“兴和木行”。“三帮五勷”、“十八帮”天南地北的下江水客在他家木行落脚歇息买木经商。</h3><h3>嘉庆年间,一场大火把茅坪上寨木房灰烬,只留下了舒家大院。这场大火后,经营木材的茅坪人看到舒家窨子屋防火又防盗,几年间,小小的茅坪古镇接二连三的修起了80余幢栉比鳞次非常考究的徽派窨子屋,一边自居,一边开设木行,落户下江木商。</h3><h3>舒文庆的“兴和木行”生意一直很红火,落脚的下江客较多,门上“和气致祥”的门扁,是“德山帮”五个杨姓的木商赠予的。在舒家,从一楼到二楼的三排木柱上,凡是能看得见的地方,都留下有清嘉庆年以来的木商斧印,从密集的斧印,可以看出,舒文庆的“兴和木行”在当时是这样的红火,茅坪木商行业是如此的兴旺,茅坪客商络绎于道,人气鼎盛,集三江之大成一点也不为怪了。</h3><h3>下面,我们就摒住呼吸,去触摸去感受这历史的木商印记吧!</h3> <h3>一楼木柱。</h3> <h3>二楼木柱。</h3> <h3>房间木柱。</h3> <h3>二层堂楼两边八根木柱和房间木柱上均打有斧印。</h3> <h3>中国革命先驱、工人运动领袖、浙江省委代书记、上海龙华二十四之一的龙大道同志故居。大道同志就是从这里坐自家经营的木排到武汉走上革命道路的。</h3><h3>它是茅坪众多木行中的一家,叫“治藩木行”。</h3> <h3>一楼木柱上的斧印,因整修大道同志纪念馆已经不在了,二楼的斧印保存还比较好。</h3> <h3>打在门枋上的斧印。</h3> <h3>这是木商杨啟義的窨子屋及木行,其子杨开荣和龙大道一起坐木排到武汉,不同的是,龙大道参加了共产党,杨开荣曾留学比利时,回国后加入了国民党,他先后在国民党军队、政府担任过要职。</h3><h3>房屋由于管理不善,后进院落已经破败不堪,门窗凋落,杂草从生,木柱上的斧印还依稀可见。</h3> <h3>斧印,作为木商符号或印记毫无节制的打在木行的木柱上,门框上,与其说,它是木商的一个符号,倒不如说它是一种木商文化而更贴切更有意义,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木材行市的兴衰,完整的记录了当时茅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状况。</h3><h3>茅坪,留有木商斧印的木行还有很多,但是,由于管理不善垮塌和木行商人后辈房屋翻新也在迅速的消亡,木商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期待您的重视与关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