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喂,是刘老师吗?我是~~,我想和你咨询一下县城哪所学校还招聘教师?”</h3><h3><br></h3><h3>“现在应该都聘好了吧!城边学校可能还需要老师,你可以去试试。”</h3><h3><br></h3><h3>“我不想去城边学校,只想在城里。因为家在城里要陪孩子上学,与其跑到其他地方还不如就在这儿呢。”</h3><h3><br></h3><h3>“那你为什么不在放假前或刚放假时打听一下呢?你在城里应该消息比我灵通吧!”</h3><h3><br></h3><h3>“我也是很矛盾,本来早就有了想法就是不知道怎么做合适,一直犹豫不定,没有你的决心大,你真是让我佩服!”</h3><h3><br></h3><h3>“谢谢你的鼓励,其实都一样。”</h3><h3><br></h3><h3>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忧愁,不同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焦虑,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和阅历的增长考虑的问题也就会有所不同。</h3><h3><br></h3><h3>我也曾走过许多弯路,如果把我这二十几年任教过的地方绘制成一幅地图的话,那将是山路十八弯。也许人走的弯路多了沿途的风景看的也多,什么时候该上坡什么时候是下坡,遇到山石怎么走踏着泥泞如何过,都心里明白的很。每个拐角处有什么样的棱角和多高的悬崖峭壁都看的清清楚楚。</h3><h3><br></h3><h3>有些人接受不了这样的弯路早已经插上翅膀飞向了广阔的天地,有些人默默奉献接受着命运的考验等待时运的到来。可时运不是时时有,机遇是留给了有准备的人,只有刻苦奋斗的人才能有翻身的机会,当然家势权大的人排除在外。</h3><h3><br></h3><h3>时光留给我们的青春有限,当我们没有青春这个资本时只能靠能力,能力不是谁能给予的它不是法轮功更不是魔力,它是你实实在在的内在力。我们作为教师修炼的就是自己的内在力,通过不断的阅读与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所发展,只有不断的修炼你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发挥好你的洪荒之力。</h3><h3><br></h3><h3>就像这位小妹,你既然有了心动就应该付诸行动,而不是踌躇不前犹豫徘徊。你现在还年轻趁着青春的活力该出去闯荡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你要考虑好,有舍必有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h3><h3><br></h3><h3>我的一位网友她就是不安于现状,时常和我交流她教学和生活上的一些困惑,亲切的称我刘姐。今年她不想在原来的单位工作,和我聊天说她想到县城的学校应聘,原来的环境让她做的很不舒服很压抑,问我敢吗?我说只要你有信心哪儿都是机会,越挫越勇才能百战百胜,如果不走出去只会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h3><h3><br></h3><h3>前几天聊天让我帮她写一封自荐信,她要去应聘,我说最好你自己写完我帮你修改。她写好后发给我,我认真看完帮她指了几点需要修改的地方,她满怀信心地去应聘了。</h3><h3><br></h3><h3>我们作为教师局限了生活交际的范围,每天面对的除了一些不谙世事的孩子,就是同一频道的同事和不懂教育的家长。时间长了我们自己都觉得自己快要发霉变质了,再不寻找突破口就要真的淘汰了。</h3><h3><br></h3><h3>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农村工作,早已经感受到自己的知识匮乏和经验不足。我不得不每天抽时间阅读与写作,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来开阔自己的眼界,研究教学方法,拓展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效果,积累教学反思,不断地在实践中完善自己。</h3><h3><br></h3><h3>我们的教学其实就像王崧舟老师所讲述的香菱学诗一样,也要经历由呆到魔在成仙的过程。虽然我们离成仙是很遥远,但只要去努力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就会有蓦然回首的那一刻。</h3><h3><br></h3><h3>我们既然选择了这样的职业就要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选择了莫回头,十八弯过后绚烂的曙光会展现在你眼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