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香自苦寒来,优课悦从磨砺出——记小学数学第三组磨课活动

lan

<h3>  犹记得第一次开始磨课,我们8个人早早的到达学校,做好准备。首先聚仁小学祝建虹老师先给我们仔细的疏通了12册教材的大纲内容,然后根据我们个人所提的困惑,进行详细的解答。8位新老师都在之前认真的准备了新课,并根据导师的指导意见进行认真的修改。然后初步展示了自己教授的内容。</h3> <h3>  经过祝老师的一番指导和提炼后,我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模拟上课环节。</h3><h3> 在精彩的模拟上课环节后,祝建虹老师针对我们每个人的教学情境和知识点表达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肯定,句句评语精辟独到,让我们茅塞顿开。同组员之间还相互对对方的教学表现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和交流,在教学互评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彼此的优点,认清自己的不足,互相交流学习,互相鼓励,在短短的两天磨课时间里共同进步。</h3> <h3>  钱小倩:两天的磨课时光飞逝而过,很感谢祝老师这两天的悉心教导。在这短短两天里,收获却不少。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每个人通过资料以及祝老师的建议编写教案,以微课的形式展示在大家面前。相同的课题,不同教案,不同的教学方式,带给我们的感受更是不同。从观看他人的教学过程中,便发现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它能让你及时意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以及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满足,我不是一个人在奋斗。</h3><h3> 宋子琴:祝老师带领我们小组磨课是从认识教材开始的,从目录开始,熟悉整个小学数学的大致内容,区分各个学段或者年级的重点,这样在心里就会形成一个教学框架。另外备课时要参照教参外,还可以多看看名师是如何思考教学课题的,学习名师的教学思路。写教案时要多考虑一下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例如导入部分多用游戏,但是要注意学生为了赢而做假,或者在用学具的时候只顾着玩而忘了听课。非常感谢祝老师能够带领我们磨课,有经验的老师备课时比新老师考虑更全面,非常荣幸这个夏天能够认识更多新的教师。</h3> <h3>  陈思:磨课阶段,在祝建虹老师的带领下,组中的新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收集资料,耐心撰写教学设计,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多次试讲修改,最终完成了较为完整的模拟课堂。在试讲结束后,祝老师对每一位试讲教师的上课方式和教案进行了逐一点评,找到了每一位试讲人的亮点和不足之处,并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对于各位组员提出的关于教材的疑惑,老师也都一一讲解分析,导师还为大家带来了教师用书,并为大家复印了教材解析和教案。大家团团而坐,听着祝老师讲解教材,觉得受益匪浅。通过磨课,我对数学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无论是备课方面还是上课方面都有了不晓得收获,这是我开启教师生涯征程中的一次重要经历。</h3><h3> 张岚:这次磨课,我们努力着,但快乐着,因为我们有了收获。“玉不琢,不成器”。“琢”就是“打磨”,磨课,既是对教师个体的打磨,也是对教师群体的打磨。每经历一次课的试教,每聆听一位评课者的观点,都会给我带来诸多的启发,也会给我带来更深的思考,最终都会使我受益匪浅。在每一次模拟上课,祝老师和其他教师们总是一次又一次给我提十分中肯的宝贵建议,使我更加明白“众人拾薪火焰高”的道理;同时,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唯有不懈地追求,才能精益求精,道法相生,追寻基于学生的简约、朴实、高效的理想课堂。</h3> <h3>  吴芯蕊:经过祝老师的指导,我参考吴正宪老师的面积的视频,结合祝老师在群里发的PPT和教案,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修改。增加了体验部分的内容,让学生切身去体会面积是什么,还在课件中插入小动画,帮助学生区分面积和周长。同时我注重在教案中加入学生体验的环节。课件我也找了很多材料,加入了flash小动画。</h3><h3> 魏焕梅:两天的培训,转眼即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虽然只是讲了几节课,但是受益匪浅,或者说这种收获是长期的,是一种思想上的影响。一种对于教育教学的思考。正如祝老师说的,面对学生,老师就像是玫瑰,有吸引他们的能力,但同时也让他们产生一种敬畏之情,爱与尊重同时存在。对于一名新教师而言,很多时候可能意识不到这种关系,所以这种经验的传授,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还有就是祝老师讲到,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我感觉比喻的很恰当。很庆幸在自己即将入职的时候,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很庆幸能遇到祝老师以及各位新老师!衷心的感谢祝老师以及各位新老师!</h3> <h3>  杨洋:实践中指导老师给我们提了几个人或者课让我们可以作为参考去学习,让我们学习名师的课堂,学习有名的老师课堂极其重要。印象深刻的还有是提问题这个方面,不能提一个个稀碎的小问题,要有自己的中心问题,这样无论学生给予什么,我们都可以围绕中心问题上好这堂课。</h3><h3> 周琦:之前我自己备课,习惯于把一块内容按照自己的想法切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然后按照自以为的逻辑顺序将其组合起来教授给学生,磨课之后,祝老师说在积累足够的经验、熟练掌握课文的内在需求和学生的需要之前,尽量按照书本上的情境以及流程走,书本的编排也许不是完美的,但也是经过一次次的修改改进流传下来的,是磨过后的成果,有着不少的参考价值;此外,在教授书本的本体知识之时,不妨将知识通过一个合理的设计将其转化为有趣的小故事或者小游戏,或许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但是,也要注意,这个趣味的使用只是做为课堂的提鲜剂,切忌喧宾夺主。</h3> <h3>  经过短短两天的模特训练。最终,由张岚老师带着我们团队的精神和信念,走向了汇报课的讲台,代表我们团队所有人共同凝聚的精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我们作为新老师,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所不忘的初心。让我们带着爱和责任走下去!<br></h3>

老师

磨课

教案

教学

教师

我们

学生

试讲

教材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