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原创:尤铁梧</b>) <h3><br></h3><h3> <b>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据说这天,阎王爷将地狱里的鬼都放出来,家家都祭祖,在门口、墙脚、路边烧点纸钱,让无家可归的鬼魂得点钱财,吃顿饱饭。</b></h3><h3><br></h3> <h3> </h3><h3> <b> 我家按无锡北门的风俗,分三桌,一桌列祖列宗,一桌我父亲辈的先人,一桌外祖父母。按理,外祖父母那一桌,不用我们祭祀,因为我舅舅是上海街道书记,外祖母笃信佛,生前拉着母亲的手哭着说:<br>“阿芸(我母乳名),我死后连羹饭都没吃 …… ”<br>“姆妈,你放心,我会每年供你。”<br> 母亲生前,除自己身体力行外,常叮嘱我们,祭祖不要忘了外婆。</b><br></h3><h3><br></h3> <h3> </h3><h3> <b>家中摆好供桌,三素三荤,供桌前放香烛、糕点、水果,地上放跪垫,列祖列宗只要在桌子另三面各方一张椅子、一只酒盅、一把筷子,叫“宗酒宗筷”。</b></h3><h3><b> 其他两桌,要按人放椅、放盅、放筷。先到门外烧一点纸钱,孝敬土地菩萨,然后将供桌上的蜡烛点上,筛上酒,由长男点了香,到门外,嘴里念念有词:“今天七月半,请 …… 到家里来喝酒。”<br> 再将香单手插到炉内,祭祀开始,分长幼亲疏逐一磕头,心中默念请求先人保佑的祈求。酒过二巡,在祭桌边的盆内化纸钱,酒过三巡,上饭、上汤、放汤勺,再磕头,待香烛烧完,便移动椅、碗,祭祀完毕。</b></h3><h3><b> 祭祀中,不能碰磕祭祀的桌椅、碗筷,那是赶先人散席,所以全过程不允许小孩戏闹触碰。</b></h3><h3><br></h3><h3><br></h3> <h3> </h3><h3> <b>无锡人大概在家中祭祀先人的节日是两个,七月半和除夕。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前,是父母主办祭祀,现在是我们主办祭祀,多少年过后,或许是轮到我们坐到桌上去吃那三荤三素了。</b></h3><h3><br></h3> <h3> </h3><h3> <b> 我是不信鬼神的顽徒,但年年都虔诚地祭祖,在香火烛光中,筛酒、磕头,然后坐在一边默默地抽烟,见过的逝者的音容笑貌,一一浮上心来。他们对我的关爱和付出,他们平凡而不易的一生,化成深深的念,深深的痛。</b></h3><h3><b> 对“列祖列宗”那一桌,在父母犹在的祭祀中,仅听父亲说,爷爷辈赤贫,爷爷有个哥哥,高大威武,娶妻庄氏,做零工谋生,中年早逝,无后。庄氏视父亲为己生,父亲呼其为“阿姆娘”,小脚伶仃。有年饥荒,阿姆娘将粮食省给父亲吃,自己以南瓜、野草充饥,不久饿死。</b></h3><h3><br></h3> <h3> </h3><h3> <b>其他列祖列宗,一片空白,但我知道,他们都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都曾到这世上来过,像一粒尘埃,再有没人记得他们的模样与苦乐。但我们的生命是他们一脉相承的赐予,他们的血液仍在我们血管里流淌,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所以,我们年年祭祀,不忘祖、不忘根,不跪菩萨,只跪祖宗。这或许就是“祭祀”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b></h3> <h3> </h3><h3> <b>有一天,我们也将像尘埃一样飘散,今我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或许当我们列入“列祖列宗”时,也没人记得我们的模样和行迹了。这是生命的必然规律,不必害怕,不必忧伤。<br> 在祭祖的香烛中,我常常会感悟:金钱、权力、奸诈、自私 …… 良知、人性、善良、热情 …… 我们应该选择什么?留下什么?明星们的珠光宝气、豪宅豪车,贪官污吏、红二代、官二代的那些巨额财产,有何意义?外国再好,一颗心向哪里归依?我过得比薄熙来幸福,比范冰冰尊严,比李咏健康。<br>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中元节,魂归来兮,我向列祖列宗、各位先人,祭奠三巡薄酒。我不信人死后会有鬼魂,但我真心希望有鬼魂。如真有鬼魂,我要踏遍千山万水、赴汤蹈火,去追寻你们,向你们诉说心中的思念和愧疚,不求来生,但求永远不再分离。</b></h3><h3><b><br></b></h3><h3><b><br><br> 尤铁梧<br> 2019年8月15日</b><br><br><br></h3><h3><br></h3> <h1><b>完</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