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

成闽

<h3>  其实严格意义上说,我们不是向北而行,更多的是向西北而进。</h3><h3> 对于大西北,只有停留在书本上的模糊印象:丝绸之路、西域、多民族、剽悍、贫瘠、古城、牛羊肉……,从印象分上说,绝对是低分段,难以给人一种心生向往之情。大西北,或许永远是冒险家的乐园,于我们土生土长于水上江南的人而言,必是丢之于鄙夷神情。也许,这一辈子都不会想着念着来一趟西北之行。</h3><h3> 机缘巧合,竟然有好友是西北土著,大学同学扎根西北。</h3><h3> 趁年轻,西北疯!</h3><h3> 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去时乘坐火车,一路风景一路情,体会游在途中之感,感受异样的大西北风情;返程时乘坐飞机,从高空俯瞰那荒漠、戈壁,高原。</h3><h3> </h3> <h3>  漫长的旅途开始了,长达22小时的火车早已把一开始时的兴奋冲刷殆尽,即便是卧铺。另外还要等上两个小时,赶往下一趟兰州至西宁的火车,此时的疲劳感油然而生,甚至有些烦躁,耳旁时常响起火车的轰鸣声,人群的嘈杂声,有时就在怀疑这是不是旅行,旅行的意义难道就是折腾?</h3><h3> 可当我们踏上兰州至西宁的火车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火车上有许许多多像我们一样的人,不远万里,举家前往,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仿佛有一段美丽的邂逅在他们的前方。</h3><h3> 大家谈天论地,有第一次来到西北的,有来过几次的,有家庭亲子游,有同学朋友结伴行……。旅途的劳累丝毫妨碍不了他们憧憬未知的美景,一种异与自己周遭生活的别样体验,给自己的人生历程涂抹绚丽的色彩,而生活确实需要去探索、去追求、去寻找,追寻一种超乎日复一日的繁杂生活,以备更好的重新开始日复一日的生活。</h3><h3>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h3><h3> 当踏在了青海的土地上,应该是青藏高原的土地上,内心是无比的欢喜,两天一夜的旅程不仅没有打垮我们,反而更加坚定了我们对这片神奇土地的向往之情。大西北,我来了;青海,我来了;西宁,我来了……。</h3> <h3>  “来、来、来……,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来我们家做客,请端起酒杯,喝了我们的青稞酒,你们就是我们青海人了……!”</h3><h3> “不多不多,就走三个,满满的情谊全部融入在这酒里。什么也不多说,走三圈,希望你们在这里吃好喝好,让我们尽一回地主之谊……!”</h3><h3> 这就是青海人,地地道道,实实在在,用他们大西北最热情的方式款待我们。按我们南方人请客的方式,必定把丰盛的饭菜放在餐桌上,在餐厅围成一桌,以示隆重。大西北特有的款待方式却是把饭菜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而这种方式只有在过年或者重要的客人来到才会如此。瞬间让我们受宠若惊,颇有西北特色的美食一一端上了茶几,手抓羊肉、牛肉、手拌凉皮……。菜是叠了一层又一层,肚皮是敞开了吃,再配以浓香的青稞酒,仿佛我们就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也颇有了些西北人的豪气。</h3><h3> 不过,平心而论,西北的饭菜偏淡,注重饭菜的原汁原味,带有清爽却又浓郁的口感,尤其是牛羊肉,他们一般整块整块的放锅里煮,在汤里稍微放些佐料,当吃的时候则是一大块一大块,绝不带汤,把牛羊肉的质感充分体现。不似我们偏爱煎炒烹炸,原料的味道基本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配料味道的掺杂。所以,对于习惯味道掺杂的人而言,大西北的饭菜还不太符合口味,总给人一种一吃就特别容易饱的感觉。故而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饮食,再热情的招待,再美味的青稞酒,再美味的饭菜,也需要我们的味蕾去接受别样的味道,再输送到我们的肠道,才可称之为美食。</h3><h3> 即便是不甚符合口味的美食,在主人的热情招待下,在浓香的青稞酒的陶醉下,原本清醒的大脑开始变得不听使唤。</h3><h3> 醉了,醉了,醉了……!</h3><h3> 美了,美了,美了……!</h3> <h3>  等到我们第二天清醒的时候,时针指向了十点半,浑然不知昨晚发生了什么,也不知晚上是怎么回到宾馆的。</h3><h3> 来不及细细品味青海的特色牛肉面、羊杂汤、牛杂粉,便开始了青海的第一天行程。</h3><h3> 号称“西北100景”的塔尔寺距西宁市区大约25公里,它是先有塔后有寺,故名塔尔寺,始建于朱元璋时期,历经明、清、民国等朝代,是西北地区的佛教中心和黄教的圣地。塔尔寺有大小建筑1000多座院落,4500多间殿宇僧舍,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建筑融合了汉藏艺术风格,和谐完美,八宝如意塔、大金瓦殿、小金瓦寺、大经堂,小花寺等便是其中的代表。壁画、酥油花、堆绣被誉为塔尔寺“三绝”,</h3><h3> 在虔诚的佛教徒心中,塔尔寺是一生中必定要去朝拜的圣地,他们不远万里,匍匐而行,三步一小拜,五步一大拜,用苦行者的方式洗刷自己的罪恶,洗涤自己的内心。</h3><h3> 出于对神明的敬畏,即便我们不是虔诚的佛教徒,我们没有像大多数的游客一样,在寺庙周围建筑群拍出各种优美的图片。此刻,我们只想静静的看着这些人类的精华荟萃,在这古老的建筑里去聆听内心的声音,用手去触碰转经轮,仿佛这些看似冷冰的铜器,却也牵动着我们的思绪。此时,真想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去倾听自己的心跳,去感悟那经幡上的禅理,去聆听风轻轻吹过耳旁的絮语。此时此刻,我想,我就是那个追风者,我就是那个追梦者,我就是那个爱追的尘埃一粒。</h3><h3><br></h3> <h3>  或许,我们来到这里,不为热闹,不为奢华,只为内心的沉淀,只为把尘世间的一切渐渐看淡,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云卷云舒。</h3> <h3>  第二天,我们开始了号称“人生必去之地”的青海湖的旅程,从西宁出发,到青海湖需要四个小时的车程,沿途的风景就是戈壁、荒漠,连一块像样的草原也没有,更别说牛羊成群、蓝天白云。一望无际的是光秃秃的岩石,周遭的颜色且是如此的单调,唯一能慰藉我们的是茫茫戈壁上的大风车,三瓣坨大的叶子有气无力的转着,似乎也被这鬼地方折腾的够呛,提不起半点精神。怕是唐吉诃德来了,也不至于把它们当作是敌兵。</h3><h3> 是啊,这原本就是西北该有的面貌,这是大西北,是青藏高原,我们怎么能奢望它像烟雨江南,柳垂花艳呢?想到此,内心的期待便也下降不少,便又耷拉下沉重的眼皮,歪着头,斜靠在枕垫上,任由自己,昏昏沉沉的睡去。</h3><h3> “你们看,有水,有水,有水,好大的一片湖啊……!”</h3><h3> “是啊,是啊,真的有一片湖,好像要把水倒下来了一样……!”</h3><h3> “哇……!好漂亮啊!这里竟然还有油菜花,一大片一大片,那里还有那牦牛,马匹,草原……!”</h3><h3> 睡眼朦胧的我突然被一阵一阵的惊叫唤醒,这里怎么可能会有水和油菜花呢?这可是大西北,一片不毛之地,你们是不是在说梦话呢!懒得理你们,不要打扰我睡觉。</h3><h3> 这时女儿把我从梦中推醒,尖声叫道:“爸爸,爸爸,是真的有湖,好像大海一样的湖,还有油菜花,好像我们的老家一样啊!”</h3><h3> 揉拭着惺忪的双眼,透过车窗外,一大片金黄色映入我的眼帘,灿若夏花;远处一汪碧绿的湖水冲刷着我的眼球,浩瀚如海。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眼前的一切又真实的呈现在面前。这样一片荒无人烟,鸟尽兽散的地方,竟然隐藏着这样一处神秘仙境,这是上天的眷恋,还是大地的神奇?</h3> <h3>  世间竟然还有如此仙境:周围满是戈壁、荒漠、滩涂、岩石,周遭是连绵起伏的高山,海拔在两千多米,却孕育着这样广阔无垠的大海。</h3><h3> 青海湖,藏语名“措温布”,意为“青色的海”,中国最大的内陆湖,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的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而成,面积约为4400平方公里。据说关于青海湖的由来,有一个传说是跟孙悟空和二郎神杨戬有关,两人大战几百回合 ,依然不分胜负,于是决定休战片刻,杨戬趁机埋锅造饭煮汤,就在快要搞好之际,孙悟空前来挑战,不小心踢翻了锅灶,于是汤便形成了湖水,锅灶便化为了连绵的山脉。</h3><h3> 也许这个传说并不是特别的凄美动人,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在青海湖边纵情欢笑,恣肆无忌。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澈的湖水,柔软的沙子,清新的海风,甜蜜的爱人,畅叙的好友,活泼的孩子……,这样一种浩瀚无垠的海之美,这样一种碧空万里的天之美,这样一种水天相接的境之美,就永远定格在了心中。</h3><h3> 再多的语言也描绘不出你的美,即便描绘出来的语言也是苍白无力的,它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无需雕饰的美,我们只需去尽情感受,投入到它的怀抱,化作精灵去追寻属于我们的梦。</h3> <h3>  毋须累言赘语,却已拜倒于美景之中,叫我怎能不心生欢喜!</h3><h3> 我愿化作一只海鸟,</h3><h3> 栖息在你的怀抱,</h3><h3> 即便你偶尔风雨大作;</h3><h3> 我愿化作一只小鱼,</h3><h3> 休憩于你的梦乡,</h3><h3> 即便你常年冰封水面;</h3><h3> 我愿化作一缕清风,</h3><h3> 任由你将我吹摆,</h3><h3> 只要我能常伴在你的身旁;</h3><h3> 我愿意,</h3><h3> 我愿意,</h3><h3> 我愿意,</h3><h3> ………。</h3> <h3>  不得不提的是青海湖的湟鱼,湟鱼,学名叫“裸鲤”,湟鱼只是俗称,仅仅分布于青海湖水域及支流,属高原低温盐碱性水域经济鱼类,鱼全身没有一块鳞片,喜栖息于滩边岩石、细缝中,此鱼生长极为缓慢,除第一年生长3.5厘米外,1年顶多生长1厘米。可见,湟鱼是上天赐予青海湖的又一宝贵生物。</h3><h3> 据说在没有加大保护力度之前,湟鱼在市集上偶尔能买到,其肉鲜嫩美味,没有鱼刺,无论是煲汤还是煎炸,都是酥嫩可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是绝对的营养美味绿色食品。可自从政府加大了青海湖的保护力度之后,对周边的牧场、农家乐、商店、娱乐设施等统统精简,防止过度开发,还青海湖以本来面目,这才有了我们日益原始生态的美景,湟鱼更是被列入了国家保护珍稀物种。</h3><h3> 生于斯,长于斯,止于斯,美于斯,或许这就是湟鱼的宿命。</h3> <h3>  面对如此辽阔的青海湖,极目远眺神奇的青海湖,内心澎湃不已。</h3><h3> 对着这铜钦,使出全身力气,发出了最深情的召唤。渴望着能与这神奇契合,渴望着留住这美丽的瞬间,定格在心中,化作永恒。</h3><h3> 在青海湖,我们的心是平静的,什么也不想多说,什么也不想多做,只是静静的坐着,看着蓝天,看着白云,看着湖水,看着远方的自己,满足而快乐。</h3><h3> 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h3><h3> 陆沉海,乾坤同,则愿遂卿意;</h3><h3>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h3><h3> 水有隙,日月隐,方可两相忘;</h3><h3> ………。</h3><h3><br></h3> <h3>  恋恋不舍得离开了青海湖,开启了茶卡盐湖的行程。</h3><h3>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藏语意为“盐湖”,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其“天空之镜”、“夜空之镜”、“茶卡盐雕”、“雪山映湖”等景观极具代表性。白云、湖水、群山相映成趣,平静的水面没有一丝涟漪,把天上的一景一物尽情吸纳,这时水面就充当了一面镜子。</h3><h3> 我们乘坐着小火车,迎着呼呼的风,不由得裹紧了衣服,沿途的风景尽收眼底,真的仿佛是像天空之镜一般,天与湖融为一体,傻傻分不清楚是天还是湖,不禁惊讶于西北竟有如此仙境,惊叹于世间万物的造化,明白于上天绝对是公平的。</h3><h3> 小火车的终点也就是湖中心的位置,置身于盐湖,周围弥漫着盐的气息,要不是有风的吹过,也是熏的呛人。湖边满是固体盐,赤脚踩上去会硌的慌 ,湖水有些冰凉,把手伸进湖水,没过一会儿,手上就满是洁白的微颗粒,曾经以为入口即化、微不足道的盐竟然有如此的神力,</h3><h3> 在这里,因只有碧水蓝天,一切鲜艳的色彩都会让你显得艳丽无比。披着坎肩,抑或举过头顶,任风吹拂,此时的你只需尽情放飞自己,你绝对是最靓丽的那道风景线 。世间能让人如此轻易入镜之地,任何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能打动人的心扉,怕是也不多见。</h3><h3> 来吧!在茶卡盐湖,带上你的专属色彩,尽情挥洒你的欢笑,尽情飞扬你的心灵,尽情展现你的美颜!</h3> <h3>  在前往祁连山的途中,奔波劳累近四个小时,最终到达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h3><h3> 路途中我们见识了真正的高原路,它不再是整齐干净的柏油路,而是砂石成堆,错落无序、高低不平的坑洼路面,一路颠簸,左摇右晃,即使再好的身体怕是也难以承受。如果你想体味青藏高原路面的艰险,无需远行,只需踏上茶卡盐湖前往祁连县的道路;如果你更喜欢冒险,也可以选择骑行,相信这段旅程绝对让你终身难忘。所幸的是,一路风清月朗,没有雨水,不然这酸爽的滋味就更加美妙了。</h3><h3> 艰难的攀爬上4120的高地时,时针指向了九点,天空的光亮依然清晰可见。我们并没有胜利的欢呼,没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更没有“一览众山小”的优越感,取而代之的是呼吸略微的急促,感受到的是冷风往脖子里钻,紧紧的裹住外套也依然难以抵挡。此刻我们怎么也联想不到,南方的人正忍受着高温的炙烤,这里不是夏天,简直就是冬天的洗礼。坚持不到两分钟,匆匆忙忙留影后便小跑着离开,我们再也忍受不了这种刺骨的寒冷,仿佛多待一秒就会冰冻在山上一样,这算是我们在游玩时经受的最严厉的考验,刻骨铭心,记忆犹新。</h3> <h3>  第二天一大早,匆匆扒了两口稀饭,便准备攀登祁连山脉的卓尔山。</h3><h3> 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作为祁连山脉的优秀代表,只因四周没有遮拦,站在烽火台上,能俯瞰整个景区。一览无遗的大草原,五彩斑斓的丹霞岩石,金黄曼妙的油菜花,迎风挺立的青稞,巍峨挺拔的雪山,在这里组成了一幅别样的西北风景图,在这里你很难想象身处何方,在这里你会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h3><h3> 卓尔山有着完全异与江南山系的特征,高海拔造就了它独有的风光,给人一种小家碧玉之感,抑或给人一种飘然于世之风,截然不同却似乎又有某些关联。对于荒芜的西北而言,卓尔山是一位优秀的异类,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h3> <h3>  在大西北,怎能少得了骑马呢?</h3><h3> 广阔的祁连山脉,有着天然的牧地草场,牧民们随草而居,逐水而牧,羊羔、骏马、牦牛漫山遍野,牧民们搭着两三顶帐篷,旁边停着出行的摩托、吉普车。牛羊们悠闲自在的啃着草,牧民们懒洋洋的躺在草地上,时而望着天空发呆,时而看着牛羊发笑,或许这就是他们最好的生活状态。</h3><h3> 于我们而言,眼前的一切都是新鲜好奇的,影视剧中的场景真真切切的再现在眼前,叫人怎能不心生澎湃?看见马匹就想在草原上纵情驰骋,一展你的飒爽英姿。可当地的牧民告诉我们,千万不要站在马匹的后面,否则容易踢伤人,另外在这里骑马不能一个人撒欢儿的跑,必须由他们牵着行走,或者由他们带着骑行。事实证明,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而又美好,骑马就是最好的佐证。</h3><h3> 另外,我们觉得祁连山草场和门源油菜花基地是最失败的景点。草场过度商业化,到处都是牵着马揽客的牧民,杂乱无章,把草原踩的乱七八糟,有愧于最美草场之一的称号。门源油菜花也没有想象中的绚烂,一副残花败柳之势,游客把油菜花踩得东倒西歪,方便了自己,践踏了花朵。总体给人的印象是糟糕至极,难以呈现美的感受。</h3> <h3>  三天的环青海湖游玩在匆忙与快乐中结束了。总体而言,小环线的游览是值得的,青海的特色景点基本都过了一遍,海西、海北、海东、海南都绕了一圈,青海真算得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是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h3><h3> 不亲临其境,不足以了解真实的青海。随着百姓们的生活日益富足,走进青海的游客越来越多。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随着政府对环境的日益重视,青海的生态会更加多元化,呈现给游客们的美就多层次感,这样一种良性循环必定带动青海经济的腾飞。</h3><h3><br></h3> <h3>  依别青海,魂往甘肃。</h3><h3> 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二地首字合成,因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又因省境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唐朝曾在此设置过陇右道,故又称为“陇”。甘肃东临陕西,西近新疆,北扼内蒙、宁夏,南瞰青海、四川,是大西北的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夺甘肃者得西北”。故甘肃境内关口众多:嘉峪关、玉门关、阳关……,也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h3><h3> 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河谷、平川、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包围,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正因如此,也造就了甘肃独特风景。</h3><h3> 此次目的地定为甘肃省民乐县,在这里,见到了阔别十二年的大学同学,大西北的热情好客再次体现的淋漓尽致:地陪导游、杯觥交错、叙旧憧新……!</h3><h3><br></h3> <h3>  大西北的待客之道必定是少不了酒的,到达甘肃的第一天就要面临着酒精的考验。</h3><h3> “在甘肃,我们不是些酒囊饭袋,不是贪杯爱醉,只为了远道而来的客人,今天在这里必须吃好喝好。为表示我们最大的诚意,请端起你的酒杯,我们先酒过三巡。为尊重你们的习惯,我们今天就不用酒碗喝了,改用小杯子。来,走两个……!”</h3><h3> “在甘肃,男女是平等的,喝酒也一样,女士们,欢迎来到民乐县做客,请你们尝尝我们家乡的美酒,酒喝不醉人,还能美颜呢……!”</h3><h3> 推杯换盏之后,人开始兴奋了起来。光喝没什么意思,怎么的也得行个酒令。这甘肃划拳还分为“小拳”和“大拳”,“小拳”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单只手,用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分别表示其中的某个位置,而且依次形成一个大小关系。如食指大于大拇指,中指大于食指,无名指大于中指,小拇指大于无名指,大拇指又大于小拇指。但必须是相邻的两个拇指才能比较大小,如中指就管不到大拇指,无名指管不到食指等。当然无名指难以单独伸出来,可以用几个手指头合起来表示,这就是灵活运用的体现。这种“小拳”看起来简单,但对于我们缺少操练的人来说,手指间的灵活转换还是有一定难度。“大拳”的玩法和我们的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手指表示的数字可以有多种算法,我们划拳出了一个手指,一般表示“一”,然后和对方出的手指想加,即可得出和,继而分出胜负。甘肃不是如此,“一”可以表示“一”、“二”、“三”三个不同的数字,“三”可以表示“三”、“四”、“五”,也就是它的区域更广,包含的数字更多,这也就有可能超出了“十”的范围,所以就显得复杂的多。</h3><h3> 看来,划拳在中国的神州大地上是遍地开花,甚至是发扬光大,开出了众多不同的花样,但其精神实质却是一脉相承的。</h3> <h3>  酒饱饭足之余,我们有幸现场见识到了拉条子表演。一根不甚宽长的面筋,在她们手里越拉越长,却也不断,面筋在她们手里就像变戏法一般,轻松自如,这可能就是西北人吃面里的所谓“嚼劲”。</h3><h3> 拉条子细细品尝起来,筋道十足,表面看起来晶莹剔透,却也咬不碎,只觉得滑溜顺口,直叫人大呼过瘾。</h3><h3><br></h3> <h3>  又是一个迷糊的晚上,倒头便是呼呼大睡,也许酒是最好促进睡眠的东西。也不知昨晚喝了多少,只记得是一杯接着一杯,干了一回又一回,酒不醉人人自醉。</h3><h3> 早上就着馍,来了一碗羊杂汤,顿时觉得胃暖暖的,瞬间有了精神,也就开启了民乐周边游的行程。</h3><h3> 扁都口风景区:扁都峡谷,出民乐县城沿国道227线南行约30公里,黄花映衬之下,高大险峻的祁连山被的峡谷东西劈开,形成了著名的扁都峡,历史上称作大斗拔谷。驱车而上,但见两山夹峙、峭壁摩天,一水中流、波浪汹涌.盛夏时节,沿峡一行,如历四季,六月飞雪,不足为奇,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此峡不仅有峭壁湍流,还有连天的牧草、芬芳的野花、肥壮的牛羊、悠扬的牧歌,更有野兔、雪鸡、鹿、樟、狼、豹等野禽野兽和煤、铬、锰、铜等多种矿产资源。历史上,此峡是南通河煌、北达甘凉的险关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扁都峡便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h3><h3> 黑风洞,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数万之众逢山开路,遇水褡桥人劈荆斩刺,横空出峡,直捣单于王老巢,向居住在焉支山、祁连山的匈奴发起了空前的决战,迫使匈奴远走西域或隐于漠北,遂置河西四郡,移民屯田,开发边疆,开辟了有名的丝绸之路。传说霍去病率军行至半峡时,黑风突起,弥漫峡谷,前行不得,霍去病登上山顶一望,见黑风从一个洞中滚滚涌出。于是他号召兵士砍树堵洞。经过一昼夜的奋力拼搏,万千棵松柏终于堵住了黑风洞。黑风息了,他们终于得以顺利出峡,大破匈奴,现在所见之“黑风洞”,在离度假村不远处的陡壁上,紧邻国道227线,极难攀临,四周长满了杂草灌木,看时深不足底。 </h3><h3> 娘娘坟,隋朝时,隋炀帝为显我中华声威,在大大破吐谷浑之后,决定在张掖召见27国使者,召开万国博览会,遂率数万之众由扁都峡而出。行至半峡,突遇六月飞雪,士卒冻死者大半,伴随隋炀帝西行的爱妃过去久居深宫,现在突遇奇寒,便身染疾患,医治无效,未及出峡,便长眠于此。今所见“娘娘坟”既当年杨帝爱士己之墓也。“娘娘坟”紧邻227国道,墓堆;“娘娘坟”头长满了萎萎芳草,”在向世人诉说着一段哀婉的故事。娘娘若在天有灵,当为我泱泱中华如今之繁荣强盛、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舞;由蓝天。</h3><h3> 西路军小路,在这条峡内,透过层峦叠蟑,我们还隐约可见一条小路碗蜒盘旋在崎岖的半山腰。在那条小路上,还溅洒着当年曾被马匪押解到西宁处决的红西路军战士的斑斑血迹。而今那些血迹早已化作了峡内烂漫的山花、青青的芳草、清澈的溪水,化作了肥壮的牛羊、悠扬的牧歌。</h3> <h3>  骑着马,沿着崎岖小路而行,直达峡谷,风景异常秀丽,颇有塞上江南之气。这里虽然没有草木丛生,没有结队的鸟群,没有急湍飞瀑,却有着异乎寻常的清新,有着野生动物的乐园,有着缓缓流过心里的溪流。一切都显得那么的自然、和谐,没有刻意,没有雕琢。</h3><h3> 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徜徉其间,放飞心灵,找寻自我。此时此刻,就连不爱拍照的我也忍不住掺和进来,与那美景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h3> <h3>  在这里,面朝祁连山脉,春暖花开,心潮澎湃。</h3> <h3>  喝了半斤白酒竟然不吐,而且还能清醒返回住处,第二天竟然没有丝毫头晕,是什么好酒让人千杯不醉?怀着好奇的心理,我们驱车来到了白酒生产所在地,甘肃省销量最好的白酒—滨河集团。</h3><h3> 滨河九粮液是将高粱、玉米、大米、糯米、黑米、沙米、绿豆、豌豆、小麦九种粮食荟萃于一窖,集合九种粮食复合于一瓶酒中。工艺技术集中呈现出“六高、四多、三培、两长”的显著特点。这“六高”是:高温润粮、高温制曲、高温堆积, 高温入窖、高温流酒、高温储存;“四多”则指多粮、多曲种、多轮次、多项工艺的融会贯通;“三培”就是自然培香、培甜、培脂;“两长”即发酵周期长、储存周期长。</h3><h3> 好的酿酒环境必定酿出好的白酒,看看周围绿树成荫,花草成群,水秀山青,就明白为何能成为甘肃省白酒龙头老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片绿水青山酿一坛好酒。</h3> <h3>  天公不作美,在前往最后一站的路上,竟然下起了小雨。可即便是小雨,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更似秋风秋雨愁煞人。</h3><h3> 马蹄寺,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北距张掖市市区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h3><h3> 石窟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始建于北凉。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h3><h3>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h3><h3> 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h3><h3> 马蹄寺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现在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是省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的文物古迹之一。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宠大,是体验草原游牧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h3><h3> 马蹄寺石窟的独特之处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宏大;金塔寺中的大型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马蹄寺环境秀丽,山青、水秀、峰奇、洞异堪称四绝。</h3><h3> 这里有数不清的石塔和凿于峭壁上的千佛洞,三十三天、藏佛殿、马蹄殿、药王殿、格萨尔王殿等,堪称中国石窟艺术的杰作。此外,开阔宽敞的兰花坪,如五朵莲花盛开的莲花峰,飞流直下的临松瀑布,葱茏的原始森林和可一试骑姿的草原,更是叫人流连忘返。</h3> <h3>  醉别民乐,途归兰州。</h3><h3> 因要在兰州登机返程,故特意预留一日在兰州附近游玩,而兰州中山桥是必到之地。</h3><h3>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甘肃省兰州市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h3><h3>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它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h3><h3> 中山桥自建成至今,已度过了112个春秋。百年以来,中山桥,经历了无数次冰凌冲击、洪水冲刷、地震摇撼、风雨剥蚀、车船碰撞,以及两次大规模战争的洗礼。历经沧桑之后,他依然如一名坚强的战士,用自己钢铁的脊梁,担负起通达黄河两岸的重任。</h3><h3> 对兰州和兰州人来说,中山桥代表了太多太多。对兰州而言,他是纽带,将阻隔这座城市长达千年的黄河天堑变为通途,连接了南北两岸;他是钥匙,开启了通向新疆、青海、宁夏、内蒙的商道,使兰州的特产得以走向全国各地,将各地丰富的物产带到了这片土地上;他是功臣,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走向解放。</h3><h3> 而对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兰州人而言,中山桥更像是一位亲人,一位长者,在黄河之滨,对后辈儿孙和外来访客讲述着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他以雄健的身姿横亘在黄河之上,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与每一个兰州人一道,勇敢地迎接挑战,走向未来。</h3><h3> 随着时间的流逝,兰州市区已架起了10多座造型美观、结构新颖、工艺先进、气势不凡的铁路公路桥,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敬仰它,观赏它,因为它象一部史诗,飧刻着兰州古往今来历史的变迁,展示了兰州人民灿烂艺术的画卷。</h3><h3> “黄启炎传,铁汉秦章光陇板;河清海晏,桥虹耀彩卫金城。”</h3><h3> “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h3> <h3>  兰州西关清真大寺是穆斯林客商所建,俗有“客寺”之称。位于兰州市西关街西端(临夏路西端,五条马路汇合处)。始建于明朝洪武或永乐年间,史载重建于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雍正年间曾有扩建,民国初年又扩建临街铺面和院内沐浴室等附属设施。大寺占地面积4800多平方米(约7.5亩)。</h3><h3> 国宫殿式建筑,都是飞檐翘角,其突出特点是大殿与帮克楼和二门之间以穿廊相连,四层六檐,十六七米高的帮克楼与宏伟庄重,造型奇巧,可容千人礼拜的大殿相配衬,显得气势恢弘,布局合理,独居匠心,是兰州市清真寺中的伎使者,曾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 大殿平面呈圆形,从外部进人大殿后,大殿内的朝向与外部中轴线偏转一个角度,使大殿的朝向正对“克尔白”方向,(麦加在兰州正西偏南16度25分的方向上),通过这个转折,给礼拜者以“另有天地”的感受,把思想完全转入到礼拜的氛围,沉浸在洁身、肃穆、敬拜真主的环境之中。 二层大段与跑马廊为一个连通空间,三、四层为一个连通空间,四层之间也可垂直连通,每个空间各有一个“米哈拉布”标志朝向。四层外围有一回廊平台,观光者漫步在上面,可以观赏兰州市全貌。</h3><h3> 大殿由20个高17米的圆拱门紧紧围绕,中心有一直径约25米的扁圆壳。采用圆形,一方面为照顾五条于道汇集处从各个角度的立面观瞻,另方面表现各民族穆斯林群众的团结向上。20个“虚”的拱门,拥起一个“实”的太穹顶,再现伊斯兰建筑上实下虚的特点,扁的大跨度穹顶和细高的拱门又体现了现代的技术水平。在装饰方面大量使用了穹顶和拱门及大面积的装饰图案,立面窗户全部采用铝合金框架(用青铜系列着色阳极化膜处理)。</h3><h3> 外墙用乳白色为基色,间以绿、蓝等色之装饰图案。整个建筑设计精巧,造型独特,为国内清真寺建筑中独具风格,1992年被评为兰州市十大优秀建筑之一。 </h3><h3> 清真寺以其显明的位置、宏伟的建筑,成为兰州市对外开放的一个景点。主麻日许多清真寺折麻提到这里聚礼,如水上清真寺、李家湾清真寺、朝阳村清真寺、金鸡岭清真寺等。据相关资料显示,每个主麻日聚礼的人都在千人以上,有时可达2000多人。西关大寺已恢复了在兰州居住、经商、旅游的广大穆斯林沐浴礼拜,举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场所的地位。</h3><h3><br></h3> <h3>  环青海、甘肃游玩之行结束了,切身感受到西北异样风情。它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贫穷落后,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荒凉贫瘠,它更像是高原上的待琢的璞玉,它有雄伟的高山峻岭,有七彩的丹霞岩石,有广阔的草原牧场,有南方所不具备的粗犷与豪放,有南方截然不同的气候地貌。这是上天的恩赐,把苦难与荣光加于一身,造就了一个个坚韧、达观、勤劳、勇敢的西北人,培育了一片片殷实、富饶、繁荣、昌盛的西北地。</h3><h3> 眺望远方,一望无际,沧海一粟,笑看云淡风轻。</h3><h3> 不虚此行,收获满满,神奇造化,仰观宇宙之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