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中一班班级微课程《遇见种子》

鋆。鸾

<h1><font color="#39b54a"><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7, 181, 74);"><b> (一)基于幼儿的兴趣</b></span></font></h1><h1><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今天,小点心吃的是玉米和西瓜,吃完西瓜,孩子们面前吐了一堆黑黑的西瓜子儿。</b></h1> <h1><font color="#39b54a"><b>   桐桐无意说了一句:“和《子儿吐吐》中的木瓜子儿一样,黑黑的,小小的。”这句话,引起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br></b><b> ——西瓜有子儿,那玉米有没有子儿呀?<br></b><b> ——应该没有吧。<br></b><b> ——不对,玉米也有子儿,玉米的子儿就是我们吃的这些黄色的一粒粒的。<br></b><b> ——玉米子儿能吃,西瓜子儿不能吃。<br></b><b> ……<br></b><b> 一粒其貌不扬的子儿,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与探讨的兴趣。</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 (二)基于幼儿的学习特点</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孩子们对“种子”的充满了探究的欲望,并结合中班幼儿对种子的原有经验,我们决定生成了本次主题活动。</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 (三)基于绘本的价值</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针对绘本,我根据孩子的认知水平和我的价值分析,预设了一些相关的活动。</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1.知识目标: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帮助幼儿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主要作用。<br></b><b>&nbsp; &nbsp; 2.技能目标:尝试用种子进行各种有趣的探究,自主开展种子游戏、种子实验等活动。<br></b><b>&nbsp; &nbsp; 3.情感目标:在观察、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体验探究、解疑带来的乐趣。</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 我们的主题是由绘本《子儿吐吐》引出的,通过阅读绘本,孩子们对子儿(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初探、再探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常见的种子,观察了种子发芽的经过。而进一步探究的过程中,原有绘本中所含有的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了,于是,我们又借助了新的一本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去进一步探究种子的旅行。</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 翻开绘本,首页上有许多种子,孩子们激烈的讨论了起来: 这些都是什么种子? 种子的颜色、大小都不一样。 哪些水果、蔬菜里有种子? 我们上次在菜园里种的蔬菜有没有种子? 我们想到菜园里去收种子。</font></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b><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 于是,我们来到菜园里开始寻找并收种子。</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回到教室,孩子们开始剥种子,种子外面都有一层壳,像种子的衣服一样,保护着里面的小种子。<br></b><b> 这些都是孩子们收集的种子。</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  去壳后的种子。</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孩子们继续阅读绘本,对绘本的情节很感兴趣,时不时就在讨论:胖脸吃的子儿没有在肚子里发芽。那么种子怎样才会发芽呢?<br></b><b>&nbsp; &nbsp;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必要条件呢?孩子们分组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我们准备了三份种子,分别提供阳光、水分、阳光及水分,进行了实验。</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骏骏说,看到了这样一张种子的图片,一粒小小的种子发芽了,小苗从坚硬的泥土里钻出来。<br></b><b>&nbsp; &nbsp; 孩子们兴奋的聊了起来: 种子的力量可真大啊! 小种子真厉害!</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  孩子们开展了激烈的讨论,并捡来好多小石块,进行了实验。</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孩子们经常在课间讨论这绘本中的故事:<br></b><b>&nbsp; &nbsp; ——子儿被胖脸儿拉出来了。<br></b><b>&nbsp; &nbsp; ——我上次吃了火龙果,便便里也都是黑黑的子儿。</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 孩子们还画下了木瓜子儿的旅行图。</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桐桐说:我妈妈说,有些植物的种子被动物吃了以后,会随便便排出来,就会生根发芽。<br></b><b>&nbsp; &nbsp; 真的吗?子儿从身体里排出来还会发芽吗?真神奇!<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那么,当子儿随着便便排出体外后,还会经历哪些旅行,真的会生根发芽吗?桐桐拿来了家里的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span></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 看了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孩子们发现,原来,种子有那么多种旅行方式。</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奇妙的种子呢?<br></b><b>&nbsp; &nbsp; ——我知道,蒲公英的种子就会飞到远方。<br></b><b>&nbsp; &nbsp; ——这个种子我好像见过,就在幼儿园的门口。</b></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我们找来了这颗种子,仔细观察,发现有点区别,查了资料后,得知这颗种子叫枫杨,而书本上的则是槭树种子。观察枫杨种子:<br></b><b>&nbsp; &nbsp; 像什么:兔子耳朵、蝙蝠翅膀。<br></b><b>&nbsp; &nbsp; 有什么作用:是不是可以驱蚊,就像防蚊草一样。我觉得可以保护里面的小种子。它像对小翅膀,是不是可以在天空中飞。</b></font></h1> <h1><b><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 孩子们仔细研究种子,探索为什么枫杨种子会飞。</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nbsp; &nbsp; 我们还用纸条模仿枫杨种子制作会飞的纸片。</font></b></h1> <h1><font color="#39b54a"><b>&nbsp; &nbsp; 在主题结束时,我和孩子们深切的体会到:大自然蕴育着丰富的奥秘,孩子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做为教师的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话题,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究兴趣,让他们想说、敢问、肯试,萌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br></b><b>&nbsp; &nbsp; 正如《遇见种子》课程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开展的。这些活动内容都是从幼儿的生活中来,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都非常强烈,做为老师则要及时发现并掌握幼儿生活中的兴趣点,将活动内容系列化,把自己当做幼儿的伙伴与引导者,让他们带着目的参与活动。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讨论、交流、操作等方式来获得种子的知识,了解生活中种子的常见传播方式,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欲望。<br></b><b>&nbsp; &nbsp; 当然活动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春夏是种子发芽生长的季节,要对种子有进一步的了解,我们还需进行连续、有跟踪性的观察。同时,由于季节的限定,对于种子的传播方式,我们也只是粗略的涉及。还有种子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都没有进行探讨。我们的课程还是比较片面性的,希望今后能继续深入探究。</b></font></h1>

种子

子儿

孩子

绘本

幼儿

发芽

探究

旅行

一粒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