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住院日记

夏荷青青

<h3>“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每逢节假日,兄弟姐妹都会从各地赶回老家,和父母团聚,其乐融融。</h3> <h3>人到中年,父母的身体也象一辆破旧的老车,开始不断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h3> <p>2019年7月22日,中午下班一到家,老爸就急匆匆地告诉我,说你母亲的脚红肿痛厉害。一进房间就听到母亲的呻吟,只见她整个左下肢都红肿了,样子有点吓人,“怎么会这样?”明明昨晚给她洗脚时还是之前的老样子(母亲今年83岁,20多年前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四肢关节肿痛,加上10年前得了心肌梗塞,近几年有心衰,起坐都已很不方便了,半年前患有脑梗塞及下肢深静脉栓塞,出现双下肢水肿,有黄豆大皮肤创口迁延不愈,近几年来为减轻症状和痛苦,开始服用激素。)父亲说上午母亲说脚痛,慢慢地红肿范围就加大了。</p> <h3>我说必须去医院了,但母亲不听,要我去买点药打下,马上拍照给医院左国荣主任,告诉他症状,他回复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于是没顾上吃饭,便到医院拿一次性采血管抽血送验,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示感染,顺便就配上抗生素给她输液,上班时间请内科左主任及外科王坚主任来家看,他们坚定地说必须住院。于是不管母亲如何反对,我打了医院急救电话,特别叮嘱要来2个大力士帮忙抬担架才行。</h3> <h3>下午入住七病室49床,经CT、B超、心电图及各项血液检查后,诊断为脓毒症、左下肢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冠心病、陈旧性心梗、心功能Ⅳ级,腘静脉栓塞,类风湿性关节炎、压疮?医师下达了病危通知单。</h3> <h3>因她四肢肿胀,血管极难穿刺,护士们不得不在她的全身找血管,建立了四个留置针通道。</h3> <h3>其时母亲神智尚清醒,坐立不安。左主任找我谈话,告知病情的危险性,主要是母亲多年慢病,又是长期服用激素,怕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h3> <h3>作为医护人员我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于是将病危通知单发到兄弟姐妹亲人群里,哥哥姐姐妹妹马上电话来了,得知这次母亲情况非同一般了,在长沙的哥哥决定连夜开车赶回,在株洲的姐妹也赶忙去请假决定明天回来。</h3> <h3>医院里暂时由老爸、我和我老公照顾了。</h3> <h3>晚上,妈妈的左下肢皮肤发黑,渗液特别多,尿少,十一点多了,左国荣主任、匡昆仑主任、王坚主任、朱豪辉主任都从家里赶过来会诊,床旁B超、心电图并请麻醉科置管。九病室邹超雄医师又将伤口换了药。</h3> <h3>会诊建议用左西孟旦控制心衰,但这药医院没有,立即多方打听并通过同学及药剂科同事与市中心医院联系,然后托娄底的亲戚凌晨将药品送到病房。</h3> <h3>那一晚母亲几乎是每2分钟就要变换体位,时不时要大便,那么重的身体,我一个人根本不能掌控,好在哥哥11点左右就赶到医院了,我们一夜没睡,不断地应和着母亲的需求。</h3> <h3>7月23日。母亲病情急剧恶化,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加重,24小时尿量只有50ML,左大腿也出现严重水肿水泡,精神差,血压下降,有休克症状。昨晚颈外静脉置管不成功,今天请麻醉科戴群华主任与小罗过来置管。</h3> <h3>姐姐李颖,妹妹李帆上午到达医院接替我们照护。</h3> <h3>置管成功,监测中心静脉压。中午医师再次告了病危,哥哥即与湘雅附二院的教授朋友联系,我将各方面症状与教授们交流,意见是母亲正处于关键时刻,如果转到附二重监护室进行全面抢救治疗或许能挽转,至少还有一线希望,而如果设备药品不到位是很难抢救成功的。于是兄妹们临时决定尽力一搏,哥哥即刻请朋友在那边联系床位,我在这边便做好急诊转院工作。</h3> <h3>告诉母亲我们将转她去长沙治疗,迷乎中母亲还在喃喃叮嘱带几个西瓜去。在救护车上双管输液,去甲肾上腺素升压、左西孟旦控制心衰、吸氧、心电监护。刚值完中班的匡志医师护送,急救中心护士肖立和我一直在边守护,不断根据她的血压心率调节用药速度,期间还用了西地兰护心,2个小时即到达了附二,下午5点半入住到重症监护室。</h3> <h3>按规矩家属不能入内,只听到母亲在里面大声喊叫,泪水便盈了眼眶。有关医患沟通,自然由我这个学医的来应承。约晚上七点左右,医师拿了一大叠各种知情同意签署单和我交流签字,角色变换中,医师感到很轻松,不必多解释,我懂的。</h3> <h3>同样是病危通知,只是越往下签,我的心就越沉重了,输血、用贵重抗生素、血透、必要时呼吸机……尽管在医院,见多了全身插满各种管道的病人,但此时我的心却开始替母亲无法承受了,如果说如果真到了无法抢救的时候,我觉得还是人性化点,让母亲有尊严少痛苦为好,于是我提出如果做有创性的操作时必须征得家属同意,毕竟按农村的风俗,母亲年纪这么大了,真要是到了那个时机,她必须活着回家。签完各种表格后,我提出看下母亲,于是按他们的规定,穿隔离衣,带好口罩,只见母亲已在各种监护仪器与输液管道中昏睡了,我轻轻握着她的手,告诉她一些事,但感觉她好象全不清楚了。</h3> <h3>走出医院已是晚上9点多了,街上的饭店也开始打烊了,只好在酒店周边找个小店,大家都没食欲,心里悬,特别是姐姐和妹妹不断地说着母亲在里面要是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会如何之类……一天一晚没睡了,我好困,早早洗漱后便沉沉睡着了。</h3><h3>7月24日早上醒来,庆幸昨晚没接到什么电话,应该平安,姐姐和妹妹却说她们都没睡着,总在担心母亲一个人在那陌生的环境里如何交流如何度过……上午,附二诊断:1、脓毒性休克,2、左下肢蜂窝性织炎,3、慢性心力衰竭,4、心功能Ⅳ级,5、心房纤颤,6、肺部感染,7、急性肾功能衰竭,8腔隙性脑梗死,9、类风湿性关节炎,10、左肾囊肿。专家会诊意见用利奈坐胺、白蛋白以及床旁血透……告之下午5点左右为和医师交流时间。</h3> <h3>下午4点,重监护室外面就已有好多家属在等候接见了,一直到6点,所有的家属都接见完成任务了,才叫号到我们,一位年轻的医师,戴着口罩,给我们讲了一大堆全院会诊的情况,从他的讲话中我们只知道母亲危在旦夕,听不出母亲的病是否还有希望,只知道下一步还需要更多的检查治疗更高级的药品,而每项检查和用药又会引发更多可能的副作用……何去何从?医师也无可奉告,让我们一脸茫然却又无可奈何,忍不住爆发了:你能不能脱下口罩给我们清晰的讲讲这2天治疗后病情是控制了一点还是加重了?能不能用医学和人文的观点给我们提点建议?毕竟这么大年龄的老人家,从我们家属的意愿来说是继续在这儿治疗还是转当地医院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年轻医师也愣在那儿,作为医护人员,我理解他无法给予我们建议,为避免尴尬,我要求他的上级医师来给我们说说,果然姜还是老的辣,上级医师从病情及社会人文角度给我们建议,留在这里,医师们仍然会用全省最高级的设备治疗,但人财两空的结果难说,病情诊断清楚,有治疗方案回当地医院治疗也未尝不可,毕竟有事方便些。……哥哥提出要进去看下母亲,出来后他双眼通红,哽咽着说不出话来,说母亲不清醒了,在家的老爸更是着急,不断地问起母亲的病情,还说真要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是想不通,毕竟早两天在家还都好,什么都清楚,你们将她送到长沙去他那天都没和她见个面说说话……纠结无比,我们也请附二的朋友及进修的同事多次与主管医师联系探听病情,四兄妹在一起更是心痛难熬,我们把最坏的后果也想到了,但是心里却无法接受。</h3> <h3>为了更好地照顾父母亲,学医的我7年前将父母接到我家照顾,毕竟是县城,与邻居们交流不成问题,父母也渐次融入到了县城生活。一有小痛小病我都能及时给予处理。这几年村里的老人一个个走了,但我们的父母还健在,乡亲们都说爸妈有福儿女孝顺照顾细心。</h3> <h3>老家的旧屋也日渐破坏了,今年正准备修缮,屋前屋后到处堆满了东西,我悄悄打电话,请亲戚们在家搞清理,搞卫生。决定明天上午转回县医院治疗,以防万一。</h3> <h3>7月25日早上醒来,我便和医院急救中心联系好。打电话告诉哥哥。“今天真的要将母亲转回家?!”在电话里,哥哥又动摇了,他觉得这么重的病转回去无疑是放弃等死了,他不甘心!吃过早饭,兄妹们又聚在一起纠结,在长沙的亲戚也来了,他们的意见和家里老爸的意见一样,自然是早点回双峰治疗为好,以防万一,不断地安慰我们已尽力了,也尽孝了,不要再犹豫不决了。老爸甚至大清早到老桥边上找算命的人算了八字,说老妈本是75岁左右时有一难不能过(那年她心肌梗塞),但由于她心地善良做了好事,所以有菩萨在保,而这次怕是……我做哥哥的工作,说转回家不是放弃,是回我们医院治疗,我会用最大的努力请最好的专家给母亲治疗,总比在这儿不能和母亲见面交流,又不能为她做点什么的好,至少也方便亲友们探望,或许会有意外效果的。总算说服了哥哥,救护车也到了,吃完中饭,办好各项手续,一路上仍然是升压药维持。</h3> <h3>下午5点到达县人民医院,之前和左主任联系好了,将长沙的治疗用药及各项检查也提前发给了他,为了取消科室医护人员的顾虑,我们兄妹对医师表示不管后果如何,只管全力以赴放心诊治,我们都会理解。母亲全身水肿,眼睛一直睁不开,身上有胃管、颈外静脉置管及股动脉置管及血液透析管,四肢水肿并发水泡,晚上近亲戚们均从乡下赶来看望了,或许还是亲情呼唤,舅舅舅妈叫唤的时候她竟然应声了,让我们大感欣慰。尽管只是应承了一声,我们却倍受鼓舞。</h3> <h3>7月26日,亲戚与乡邻们也陆续赶到医院来探望,尽管母亲只能偶尔睁开下眼睛,但在恍惚中她却能从声音里分辨出是哪个来了,而且还对以往的事历数记起,和他们一一回忆曾经的农村生活以及苦日子,不过她对自己到底身处何处还没有清晰定位,总觉得还是住在家里或是住在老家,每来一个人,她就会吩咐我们去泡茶、拿酒,甚至支使我们要打发客人东西,一如她健在时的作派,让大家忍俊不禁,直夸母亲为人大方热情友好。</h3> <h3>7月27日母亲的尿量还是少,以至双手水肿到无法测血压,加上之前长期服用激素后血管脆性增加,皮下出血现象严重,检验指标低蛋白、低血红蛋白、低血小板……高尿素氮、高肌酐……总之情况很不乐观,每一天的治疗方案左主任和刘医师都要用心考虑。而母亲也在迷迷乎乎中不断地点着没有来看她的至亲,比如哪个女婿好象没来?哪个孙儿孙女没有回来……在感叹她的清醒后心中不免有担忧(那种情况你懂的),于是没回来的亲们都从外地赶回来看她了,外孙们都来床边参与照顾。</h3> <h3>在凤凰扶贫的姐夫朱舜辉及在株洲上班的妹夫阳吉初也请假或利用休息时间风尘仆仆赶回,亲自参与母亲的照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难能可贵,为他们点赞。</h3> <h3>这一天是周六,准备做血透,搬运也是个体力活。</h3> <h3>主管的刘医师特别不放心,亲自到血透室来守护,血透室的医护人员也是格外小心,到底脱多少水都在小心试探。</h3> <h3>在2个半小时的血透中,母亲甚至记起了今天是哥哥的生日,她在喃喃说道,“今天是定平生日,要打几个鸡蛋给他吃,要包个百元的红包给他”,其实在住院之前,老妈早就在张罗起哥哥的生日了,在家里准备了鸡蛋、肉,准备打发哥哥的。这些话让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母爱的伟大动容。正好摄友刘菲菲在血透室拍片,她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些瞬间。</h3> <h3>7月28日-31日这几天母亲又出现了腹泻,也许是抗生素的副作用,每天甚至十多次,陪护任务重,于是我们几个每天三班倒轮班,鼻饲翻身擦洗护理大小便成为重要任务。</h3> <h3>因长期卧床,母亲的骶尾部、大腿都有压疮及红肿,双手水肿得很厉害,先后用50%的硫酸镁及生土豆片外敷,搞得母亲很烦躁,全身各处都被制约了,动也不能动,实在痛苦。</h3> <h3>加上每天的清创也是一关,腐烂变质的肉肉要剪掉……心痛归心痛,病情那么重,各种对症治疗还得继续。</h3> <h3>7月28日,我值夜班,半夜深更,母亲又在大声说“火要熄灭了,你们快加炭啊”,“加柴啊,要熄火了……”我紧拉着她的手,说我们在加炭呢,看,火烧起来了,很大很大的火啊。</h3> <h3>约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母亲在有气无力地说着吩咐话:她不断地喊着哥哥的名字:定平、定平,我快撑不住了,我撑不住了,要走了,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你要好好照顾好李丹妍(孙女)……吓得我和一起值夜班的夏香都紧张起来了,会不会……</h3> <h3>于是我赶紧打哥哥的电话,要他马上过来,同时电话在家睡觉的姐妹,老公和儿子也都急急忙忙过来,急得哥哥一路小跑到医院,紧紧握住妈妈的手,不断地安慰母亲,没事,要她挺住,告诉她孙女儿就在回国的飞机上了,过一天就会回来看她,告诉她我们都需要一个母亲在家,要她必须坚强挺过这一关,儿女们不能没有母亲……又是一夜无眠,天亮后母亲好象又稳住了,昏沉睡觉。</h3> <h3>情况不太好,家里也在请亲戚在悄悄地准备清扫房间,我要哥哥回老家看下,有些事应该考虑下了,但哥哥就是不能接受,他说坚信母亲能挺过这一关,这是他的底线,不回老家,母亲绝对不会有事。(他隐约感知一个小插曲给了他信心:将母亲转院去长沙的时候,我竟然将母亲的身份证丢了,怎么也找不着,后来多方找关系想补办一张临时身份证,也被告知必须本人到场,因为系统里没有采集到她的指纹等信息。正在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七病室的护士长阳双玲告诉我,她们在科室找了几天,终于在我们之前病房的氧气筒底下找到了母亲的身份证,失而复得!这件事让我们觉得母亲一定会没事的。)</h3> <h3>因为有了28日晚上的事,哥哥就每天开始值夜班了。30日又做了一次血液透析。全院大会诊后,医师再一次告诉哥哥,妈妈病危,随时有生命危险,要做好心理准备,让哥哥特别不能接受但又不能不接受。甚至医院的医务科长还很直截了当地说这种情况再转上级医院也难以救治,要哥哥接受现实,孝心不能改变严峻现状。</h3> <h3>于是,哥哥不得不将情况告诉我们远在外地的堂哥一家。同时要他在美国工作的女儿做好请假准备。31日,我们的堂哥哥李秋云全家也从冷水江赶来看望母亲,母亲倒是很清楚了,秋哥说他5岁就没了爹娘,是母亲将他带大的。现在好了,女儿孙子一大堆开始享福了,身体也很棒,祝福母亲一定要好好养病,早日康复!母亲也一一记得他家女儿孙子等的名字,聊了好多话。</h3> <h3>8月1日-2日连续一个多星期的躺卧,母亲很不舒服了,她要求坐起来,除了将床头摇起来之后,她还喜欢我们在后面用双脚顶住她的背,也许这样她的背部又通风些。</h3> <h3>医师说大部分指标都接近正常了,特别是感染性的指标。但是脚的问题有点严重,坏死组织增多,表皮液化,有的地方甚至可能浸到筋膜层了,本来要大清创,全面清除,但母亲受不住,王坚主任医师只好每天一点点地清除,剪掉那些坏皮,然后用湿润烧伤膏外敷包扎。</h3> <h3>“老伴,你一定要挺住啊!”,爸爸每天早上跟我们到医院看望母亲,和她聊天。絮絮叨叨地说起他们一起走过的60多年经历,爸爸10岁就没有了爹娘,经历了旧社会及抗日战争及文化大革命,深切感受了改革开放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给我们全家带来的变化。这一天他告诉我,他已经好多天睡不着觉了,这不象他平时的风格,以前他是粘床就能进入梦乡的,经常被老妈说睡得呼噜呼噜的。我马上意识到他是有焦虑症了,这不,这阵子大家都把精力放在老妈身上,没太关注他,突然觉得老爸苍老憔悴了好多,于是晚上到医院买安眠药,没有口服药,只好注射安定10MG,哥哥说老爸睡不着,我们陪他玩下字牌咯,我说安定注射后半小时就会起作用咯,但一直玩到11点,老爸还没想睡,我们都很疲劳了,老爸还笑说我打的是假药。早上6:30起床,洗漱后即去医院,老爸说昨晚药起作用了,终于睡了一觉,精神好多了。接下来又连续用了几天,总算能睡好了。</h3> <h3>8月3日,侄女李丹妍也回来 了,母亲见到孙女还是很高兴的,絮絮叨叨聊了好多,还问起她的男朋友怎么没一起回来?说小伙子很不错,讲礼貌,一个劲地叮嘱妍妍要早点结婚生子,将来做个好媳妇,还说爸妈只她一个女儿,老了要子女们照顾,要她不要总在国外,要回到父母身边来。</h3> <h3>长沙来了朋友,老妈又开始安排了,说人家大老远来看她,折磨了,要留他们吃饭,还安排嫂子罗弘去做饭,惹得大家哈哈笑,这才告诉她家里请了人做饭,这些天来看望的亲戚多,每餐都有一大桌,幸好哥哥事先就考虑好了,请好了帮手。我们也就轻松些了,回家有饭吃。母亲神智慢慢清醒了,也知道自己住在医院里,但她却记不起其中发生了些什么事,甚至不清楚曾经去过长沙抢救。</h3> <h3>伤口的清创工作也基本告一段落,王主任说如果有生肌膏就好了,于是我们托人到处打听,甚至还在医疗群里请教,哥哥好不容易在附二买到一瓶,可是杯水车薪,节省着用一瓶也只能用2-3天。网上百度倒是名目繁多,但根据经验总觉得医院出产的较好,有临床试验保证。</h3> <h3>在照护中,妹妹李帆出现了皮肤发痒,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情况,于是让她回株洲系统治疗。哥哥也得回长沙上班了。</h3> <h3>于是我联系了护工王姐,180元/天,从8月4日开始,这样白天就是老公和护工值班,晚上是姐姐和护工值班,我是机动班。</h3> <h3>才过几天老公也感冒了,连续2天高烧,医师说扁桃体发炎,要吃几天药,休息好。正是少人的时候,我们都在相互提醒要多保重身体,照护工作还任重道远。周五,叔叔的媳妇彭咏从乡里赶来了,她说她特地来照顾娘叽几天,她连值了3个夜班。</h3> <h3>8月8日,妍妍要回美国了,嫂子又带她回家看望了奶奶。听说这次为了回国看奶奶,她放弃了已安排好的日本行程规划辗转两天才赶回来。外孙阳星拱,朱紫才和阳若淼也一样利用休息时间赶回来陪奶奶,为他们的孝心点赞。</h3> <h3>8月11日早上,母亲又出现了发烧,哮喘,恶心呕吐等症状,心里担忧是否肺部感染?医师又开了肺部及脑部CT,刘新华医师生怕有事,又跟着护送到CT室,母亲不太配合,我也便穿着铅衣在里面照顾,检查结果还好,肺部只少许感染。不过脑梗塞加重了点。</h3> <h3>母亲厌倦了胃管,我觉得也插了二十多天了,于是将胃管拔了。左鼻孔沉积了好多血茄,清理涂药。原以为可以吃饭了,但母亲却一点食欲也没有,尽管对症治疗用了助消化之类的药,还是不起作用,除了恶心她说根本就不想吃,每天勉强可以吃下几口。</h3> <h3>哥哥从附二又买到生肌膏2瓶,王坚主任也通过同学从天津医院买到6瓶。</h3> <h3>20多天过去了,母亲过五关斩六将,也在渐渐康复中,她用自己赢弱的身体,坚强的意志硬是挺过了低血压休克关,感染关,出血关,急性肾衰关,低蛋白水肿关,心衰关……正如医师所言,步步惊心,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闪失,而且常常压住了这个问题又会引发另一个问题,总之,治疗用药都得小心翼翼……</h3> <h3>8月16日,我试着给母亲换药,因为有了生肌膏,伤口也一天天好起来了。</h3> <h3>拔了胃管,但母亲还是不想吃东西,整天昏睡中,偶尔我们叫醒她,也是极不耐烦,大声斥责“叫死啊”。</h3> <h3>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为感谢七病室全体医务人员的精心救治,我们特地买了鲜花果篮送给科室医务人员。特别是左主任和刘医师费心了。</h3> <h3>母亲的治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科室工作人员都为之高兴。合影一个。</h3> <h3>8月20日,母亲病情又变化了,尿少,神差,连续几天未进食,母亲精神状况极差,不得不又插上了胃管,进行鼻饲。<br></h3> <h3>从下午开始,母亲就说着肩膀痛肚子痛及全身不适。急诊心电图及急测各种血化验,只好不断地对症治疗。晚上我不放心,亲自值班,其间请心内科匡昆仑主任及科室副主任罗保卫到科室会诊处理,值班医师匡志也守到母亲血压血氧平稳后才入睡。</h3> <h3>8月21日清晨,爸爸姐姐都过来了,母亲费力地对他们说,这次得病她费了大神,伤了元气,怕难得好了,而且嘴里不断地呻吟“依呀娘啊”……上班查房后左主任告诉我们可以将母亲转回家了。</h3> <h3>于是要老公阳剑到老家看下家里的准备工作,并通知哥哥妹妹赶快回家。中午母亲病情不断恶化,血压血氧下降,呼吸心率增快,爸爸姐姐和我一直守护在旁。中午1:00救护车将母亲送回老家,村里的人及亲戚们得知消息也第一时间赶到。我告诉母亲,我们已经回到望日坳老家了,母亲深深地回了一声“噢”,然后便安详地睡着了。她的面容是那么慈祥,那么放松,那么享受,让我们感觉此刻的母亲是如此的美丽与愉悦。安息吧,敬爱的母亲……</h3><h3>苍天有泪,在母亲入殓后,顿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不一会儿便哗啦啦下起了大雨。约半小时后雨过天晴,酷热的天气马上变得凉爽起来。村民们都说母亲有福,她的在天之灵在保佑大家,特地送个凉爽的天气来。</h3> <h3>乡亲们在帮忙。老家的传统必须赞一个。👍👍👍近年来,村里的中青年都外出打工或在外发展,但只要谁家老人去世,不管大家身在何处,家家都会派人赶回来帮忙做事,一般不做外包,图个热闹,俨然一个大家庭,在家的年纪大点的也都来帮着泡茶,洗菜切莱之类……大家在忙碌中也加深了乡情亲情的沟通了解,倍感亲切。</h3> <h3>我们兄妹将母亲一生的图片做了个视频播放,她生前与村民及亲友相聚的温馨美丽的日子一一在屏幕上再现,大家无不赞叹并动容,说我们的追思会用心用情,新颖别致又很感动。</h3> <h3>在母亲追思晚会上的致词</h3><h3> 李定平</h3><h3> 2019年8月25日</h3><h3>尊敬的舅舅舅妈,尊敬的各位领导,亲朋戚友,父老乡亲:</h3><h3>“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2019年8月21日,我们最慈祥、最善良、最勤劳、最坚强的母亲,驾鹤西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到天堂享福去了。</h3><h3> 今晚是母亲在人世间的最后一晚,各位领导同事、亲朋好友、父老乡亲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追思和缅怀我们的母亲。在此, 谨让我代表兄妹4人以及全体家人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深深鞠躬。</h3><h3> 在母亲7月底病重期间,得到了省湘雅附二的专家教授特别是双峰县人民医院第七病室的全体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和精心治疗护理;得到了亲朋戚友,左邻右舍的探望与亲情慰问。总而言之,是仁医仁术、乡音乡情把母亲唤醒过来。让老母亲在一个月内见到了她想见的亲人、朋友、邻居,交代了她所牵肠挂肚的所有事项。在这次治丧期间,又得到了父老乡亲、亲朋好友、领导同事等的鼎力相助和大力支持,在此,我们将刻骨铭心,永志难忘。</h3><h3>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节俭、甘于奉献的一生;是善良豁达、乐于助人的一生;是意志坚强、敢于担当的一生。她和千千万万个普通耕读家庭的女主人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抚育儿女:用无私的母爱,滋润我们的心田:用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儿女们的前程。</h3><h3> 母亲的善良,是来源于我外公外婆优秀本份的遗传基因;母亲的勤劳,是扎根于青树坪单家井望日坳这块风水宝地,母亲的坚强,是执著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儿女们的殷切期望。</h3><h3> 母亲生在旧社会,经历过大跃进、苦日子、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分田到户、改革开放不同的年代。在不同的年代,她都能永葆本色,力争上游,成为行家里手。虽然她没读过书,但母亲懂事理,明是非,顾大局。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劳动致富,她通过卖大米、卖西瓜、卖黄瓜,卖辣椒、卖蔬菜等等将钱一分一分地积攒起来,供我们姊妹读书,全部送上大学,成家立业。同时,她热心助人,解危济困。乡邻有什么需求,她老人家总是嘱咐儿女要尽心尽力帮忙,母亲总是急别人之所急,想别人之所想,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那样操着心,费着力,总是那么无私地替别人帮忙……</h3><h3> 现在,母亲,虽然您已离我们而去,但您的音容笑貌,您的优良品格,您的无私奉献,您的吃苦耐劳,您的一切的一切,都将永远定格在儿女们、亲人们的心里。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3><h3> 安息吧,母亲!我们一定会化悲痛为力量,牢牢记住您的教海,堂堂正正地做人,老老实实地做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人民。以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社会,回报父老乡亲。</h3><h3> 安息吧,母亲!您临终时安详的姿态,意味着天堂中不再有病痛。愿您在天堂过得更加幸福,快乐。愿您的在天之灵,庇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亲朋好友幸福安康,父老乡亲平安吉祥。</h3><h3> 亲爱的妈妈,慈祥的母亲,安息吧!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h3><h3>谢谢大家!</h3> <h3>音容宛在,懿德长存。</h3> <h3>父母八十岁生日时合影。</h3> <h3>母亲在长沙哥哥家。</h3> <h3>父母在株洲游玩。</h3> <h3>父母在双峰县城逛公园。</h3> <h3>母亲坐着轮椅在江口看龙舟赛。</h3> <h3>妹妹给爸妈拍的美颜照,美美哒。</h3> <h3>母亲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3> <h3>8月26日,吉日吉时,母亲魂归故里,从此长眠在我们屋后的大石山上,守望家园。(大石山是我们村的土地,从小我们便在高高的石山上眺望远方,想象山那边的世界,现在石山上的土地不再作农耕地了)远看山水逶迤,白云朵朵,近看芳草萋萋,草木丰盛,好一块风水宝地!而且母亲的生前好友也在隔壁安眠。天国里再也没有病痛,母亲将过着欢乐祥和的生活。她的在天之灵一定会庇佑她的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平安幸福!同时她也在庇佑着每一位亲朋好友及家乡的父老乡亲个个健康平安!人兴财旺!</h3> <h3>亲在,儿女必尽全力。回顾这一个多月的经过,衷心感谢各位医护人员对母亲的精心医治与护理;衷心感谢各位亲友同事的关心让母亲在爱的温情中感受着人生的幸福;在治丧期间,承蒙各位亲友乡亲的竭力帮忙与关照,丧事办得非常顺利圆满!感恩我们这个充满友爱与亲情的大家庭。感恩乡亲,感恩亲友,感恩各位领导与同事的慰问……感恩有你,爱与爱返,祝福好人一生平安!福报多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