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丁 古 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古角是城里一条南北向的老巷子,在上世纪末已经全部拆除。以前的老先生、现在上了点年纪的人,时常的写点文字忆及它,包括时下的新生代。甚至有人开一家酒店也有将它用作包厢取名的,可见这条巷子在当地的知名度。</p><p class="ql-block"> 巷子坐城市中心位置,与城里另一条有名的巷子-----寺街,一南一北错开,中间隔着一条贯穿城市东西的人民路。寺街的南头跨过人民路左拐几十米是百货大楼,丁古角北头出口左拐几十米也是这座百货大楼。寺街是巷子却叫"街",丁古角却是地道的一条长巷子,地面全部巴掌大硬石块铺筑,南北拔直应该超过三多百米。</p><p class="ql-block"> 笔者的家并不住在丁古角,但小时候上幼儿园,后来上中学是要天天走几回这条巷子的。</p><p class="ql-block"> 丁古角最南端是一喇叭口大坡,南低北高,出巷子口左边过马路是军分区,穿过军分区一座低矮的橫向天桥可至濠河滩一水踏板,附近居民可以在这个水踏板洗被单.......。右边是新新剧场,经理(主仼)是位女的,其女儿与笔者曾为中学同窗。</p><p class="ql-block"> 巷子南端尽头一所坐东朝西的幼儿园隶属四附小学,即南通师范第四附属小学,就是后来的"城中小学",该幼儿园亦叫"四附幼儿园"。往北,巷子逐渐变窄,数过几个门堂,有一户坐西朝东的普通人家,女人是倒马桶的,家里有副业,在家替人碓粉屑(糯米粉),巷子里的住户逢过年蒸年糕搓圆子的糯米粉大都来这户人家加工。</p><p class="ql-block"> 过了这户人家,巷子南段出现第一个分支巷子——习家井,与丁古角垂直西向,巷里有座清真寺,粉绿外墙,尖屋顶,至今仍在。</p><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北,丁古角巷子的东侧是长长的一堵四附小学的西围墙。再往北,一个十字巷口,东向是"水利巷",再早名为"水警署巷",往西是"大保家巷"。巷口再稍北是一户坐西朝东的"习"姓人家,有一位识字老先生,在居委里做事,与笔者祖父有私人走动,都是民国的旧人。</p><p class="ql-block"> 习家门前有一较为宽敞的"空地","空地"上有几十平米略高地面半米的一个大池,池上有多块条状水泥板盖,从盖板缝隙往里看,乌黑,里面全是水,是旧时消防用蓄水池。</p><p class="ql-block"> 再往北,有兩座大院,一座门堂坐西朝东,偏南,稍北一座坐东朝西,曾经都为冯姓宅院,早先是弄枪的,民国军人,曾在新加坡代表国军接受日本战败投降。西边的的那座院子笔者幼年时进去过,象模象样的宅子:漆黑的大门,有门房,见隐壁,廊亭都有,里边还有"内海"(水塘),带堆土的花坛,坛中有石景,满地铺的全是大块大块的花冈岩石板。</p><p class="ql-block"> 巷东面的院子略小,内有曲弯儿小径,前后院有圆孔门相通,地面一律小青砖拼花铺就。这两个院子文革中做过造反派的指挥部,门口有人荷枪站岗,后来住过部队家属,再后做过政协、市委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的机关办公用地。</p><p class="ql-block"> 丁古角至此,自南往北已过小半段,接着又出一分支,往西是"摇古儿井",巷里确有一口公共的户外水井。东向为"文武巷",巷里有一大姓,尤氏,尤无曲曾在民国上过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丹青成就一时曾蜚声南北,至晚年笔墨水融已入化境;其嫡亲大哥尤其伟,我国著名昆虫学者,民国时曾与周建人共同著有《吸水节足动物》一书;建国后南通首任博物苑苑长也是尤氏家亲,尤免斋。人有费孝通晚年那么胖,与另一保姓大户紧邻,属前后院,文革中两户均遭红卫兵抄搜住宅,遗失旧物字画无数。另据尤氏后人传述,赵丹早年在南通亦就租住过尤宅。</p><p class="ql-block"> 过了这个十字巷口往北,有一小户人家,文革时出了一点小"名气",家里有位女子長的漂亮,先是作为女兵招入部队,没服满役即复员。后传,曾被推荐呈京城军委某首长候"太子妃"选拔,一时盛传神秘。</p><p class="ql-block"> 丁古角中段有一大一点的十字交叉巷口,一条叫"仓巷"的巷子垂直于丁古角贯通东西,仓巷的西尽头为南大街,至今仍是城里的核心商圈,北端尽头是钟楼,一座颇有历史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正南为黄金商铺云集地。</p><p class="ql-block"> 丁古角与仓巷的交叉口有一缸爿店,骑角朝东朝北敞门,缸爿店是一对夫妻经营,家里有个女娃,两个眼睛生的大大的,也与笔者曾是初中同窗。后来,这家缸爿店曾改扩成面店。</p><p class="ql-block"> 由此往北,丁古角里还住过一位城里显赫大户人家的千金,淸末实业家张謇的孙女——张柔武先生,文革时笔者曾亲眼目睹红卫兵在她家木楼上锯掉门框,将一架黑色立式钢琴抄走,印象挺深。</p><p class="ql-block"> 再往北,巷子里确实有家豆腐坊,坐东朝西,附近的居民食用豆腐几乎都去这家去买。豆腐虽然嫩滑好吃,但豆腐坊里的气味可不太好闻,。尤其是坊里拉磨的一头大驴,灰白色,经常会拴在巷子里的西墙根脚,驴拉的大粪整坨的就在地上,主家又不及时清扫,弄地路人经过此地时都会掩着鼻子捂着嘴匆匆走过。</p><p class="ql-block"> 丁古角的最北端是有一老虎灶,坐西朝东。稍北斜对面是一家国营面店,里面的汤面和馄饨确实好吃,至今恐怕全城已很难找到其口味。因为那时衬面的料汤是用猪筒骨熬煮一整天而成,面条好吃与否,全在衬面的料汤。记得家里大姑妈每次从这家店里吃过馄饨回到宅院,母亲见过她满唇油渍,总会侃笑她"又在外面偷嘴了!"</p><p class="ql-block"> 到这里已经是丁古角三多百米长巷的北端出口,出了巷口跨过人民路即是一座电影院,影院的西侧是城里最大的茶食店。</p><p class="ql-block"> 丁古角,据民间传说,源自“打鼓角”一说。指清代总兵署衙门兵丁逢更(从初更到五更)打鼓报时的地方,后人依音叫成“丁古角”。丁古角原东南方向有个小地名——东南营。“营”,顾名思义,古代守城士兵扎营的地方。据传在其西方向还曾有个火药库房。</p><p class="ql-block"> 上面最南的“城中小学”,最原先据说是个“大王庙”。还有稍北的冯氏宅院,据说最早为姚姓大宅,又称“蝶园”。丁古角临人民路北段又称“崔家桥”,据说早先此地确实有座桥,因附近有个宋朝王府先生,名叫崔敦礼,侍讲崔敦诗兄弟住宅而得名。崔后又有一季姓住家,名为季自求,曾为周树人(鲁迅)和周作人兄弟之友,鲁迅日记也几处提到此人。其宅曾经后来专家考证为明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丁古角曾经是城里无数条巷子中的一条,原址已被如今的高楼林立取代。现在名为“丁古角步行街”。原先的巷子普普通通,说不出有多少有趣的故事,也写不出几位留芳古今的名人。只是这条巷子曾在这座城市地处特殊,四通八达,一直以来为住在这座城里的人们提起,只是人们在寻找一份念想,我们在享受现代时尚生活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曾经有过那么一条叫"丁古角"的巷子,一个生活过我们祖辈和那些好邻居的家园(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3、8、</p><p class="ql-block"> 2019、8、16、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