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第一次记住“少林寺”是因为一部电影《少林寺》,看电影《少林寺》时我还在上初中,那时脑中就烙下了“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印记,也就是从那时起,少林寺就成了我心中向往的圣地。一晃30多年过去了,今年的8月7日,终于圆了少年时代的梦想——少林寺里走一走。</h3> <h3> 8月7日上午,从洛阳赶往登封嵩山少林,刚下车,耳畔就传来“少林,少林 ,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精湛的武艺, 举世无双……”这样铿锵有力的歌声,听了让人热血沸腾。嵩山就横卧在前面,山顶云雾缭绕……</h3> <h3> 趁导游小吕去取票的档儿,我赶忙跑到嵩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标志的石刻前看看并拍照纪念。</h3> <h3> 石刻的后面是一尊高大的少林武僧雕像,只见他面容端庄,方脸大耳,双手合十,目视前方。雕像的基座上刻着几个正施展拳脚的武僧,形神兼备。</h3> <h3> 正欣赏着,吕导过来了,向我们介绍起来:中岳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两部分组成,少林寺就位于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假如坐落于太室山,它可能就叫“太林寺”了……</h3> <h3> 导游带着我们往里走,看到了江泽民总书记2004年参观少林寺时题写的“少林文化,人类遗产”石刻。</h3> <h3> 江总书记题字石刻后面就是一个广场,广场上树着一座石牌坊。这是一座四柱三门七楼石牌坊,明间坊额上“嵩山少林”四个大字为大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中间两柱对联是“百代衣钵赓承一花五叶, 千秋山河襟带四水三城”。左右次间坊额上题写着“禅宗祖庭”和“武林胜地”,外面两柱对联是“胜地有缘听法雨,少林无处不雄风”,广场上人很多。</h3> <h3> 我跑到牌坊的背面,这里人少,赶紧拍一张少林功夫照。</h3> <h3> 穿过“嵩山少林”石牌坊,就到了检票口。进了检票口,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向西延伸着,到核心景区还有几里路。我们没坐观光电瓶车,步行有利于赏景。</h3> <h3> 首先到达的是塔沟博物院演武场,演武场上,许多学员正在训练。</h3> <h3> 过了塔沟演武场,走在石板路上,一座石牌坊映入眼帘,这是一座四柱三门三楼石牌坊,中间的坊额上刻着“天下第一名刹”,两边的坊额上分别刻着“禅宗祖庭”“武林胜地”。</h3> <h3> 穿过牌坊,走不多远,就到了少林寺武术馆。吕导为我们预约了场次为10:30——11:00的少林功夫表演,我们赶紧挤进武术馆演武厅</h3> <h3> 在演武厅看了一场精彩的少林功夫表演,观众看得血脉喷张,掌声阵阵,喝彩声不断</h3> <h3> 出了表演厅,就到了一个庭院,一组少林象形拳雕塑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也许是受到刚才少林功夫表演的影响,我也做了几个武术动作,围观者拍手叫好</h3> <h3> 庭院的对面是少林古兵器展览馆,进去稍微看了看</h3> <h3> 集合后,继续沿宽阔的石板路前进,石板路两旁栽种着翠柏,翠柏旁绵延不绝的是绿竹,环境非常清幽。走了一里多路,远远看见少林寺山门掩映在高大的翠柏丛中,正对着石板路,坐北朝南……</h3> <h3> 啊!少林寺!终于见到你了,跟电影中的一样……</h3> <h3> 山门前立有少林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碑的背面刻着有关少林寺的介绍。</h3> <h3> 我端详着山门上长方形黑色匾额上的三个金色大字“少林寺”,匾正中上方刻有“ 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啊!这就是“功夫冠天下”的少林寺!吕导向我们介绍:“少林寺”三个字为清康熙皇帝所题写,1928年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匾额上的“寺”字被烧,现在看到的“寺”是赵朴初先生补写的。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 </h3> <h3> 我们拍完照,在吕导的带领下进寺参观。山门正中供奉着弥勒佛像,旁边有一副对联“端庄庄坐山门,喜看世间光辉照。笑哈哈迎来人,祝福极乐永无穷”。因寺内禁止拍佛像,只拍了些建筑景物</h3> <h3> 进了山门,是一条宽有两米的甬道,依着山势向北延伸,甬道两旁古树参天,全是苍松翠柏古银杏,树龄都在千年以上</h3> <h3> 树荫之下,立有100多块石碑,从唐朝到现代的都有。其中两块引起我的注意:一块是唐太宗李世民题写的御碑,一块是金庸先生题写的。还看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电影《少林寺》主题歌。</h3> <h3> 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来到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大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殿内的匾额上题写着“天下第一祖庭”。殿内因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四大天王分别是: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掌青光宝剑一口,职风;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掌碧玉琵琶一把,职调;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掌混元米伞一面,职雨;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掌紫金龙花狐貂,职顺。</h3> <h3> 过了天王殿,远远便看到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这是1986年重建的。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吕导向我们介绍着,因进殿烧香的人太多,我没有进大雄宝殿,只是在殿前随意转转</h3> <h3> 一棵枝繁叶茂的古银杏树吸引了我的注意</h3> <h3> 我一看树根旁的碑刻介绍,哇!有1500岁了,听导游说,它是达摩祖师建寺时亲手种植的。现在依然生命力旺盛</h3> <h3> 我怀着敬畏之心绕树转着,树身上的小洞引起我的好奇。原来这是少林武僧练习一指禅时留下的,怪不得少林功夫名扬天下,这与少林武僧刻苦训练是分不开的。</h3> <h3> 我在寺里转悠着,见许多人围着一口大铁锅,这口锅有半人高,直径两米,据说是僧人炒菜用的。我的乖乖,这怎么炒菜?原来,僧人倒吊在房梁上,头朝下用大铁锹翻炒菜肴,既炒了菜,又练了功。不要小看少林火头僧,说不定他就是一个武林高手哦!</h3> <h3> 为了不打扰那些虔诚的香客,我们绕过大雄宝殿,来到藏经阁。藏经阁也叫“法堂”,顾名思义,是藏经说法的地方。少林寺“藏经阁”匾额也是由赵朴初先生题写,“藏”字故意少写两笔,一寓少林寺曾因大火烧毁过藏经阁,二寓天下有藏不完的经卷。</h3> <h3> 藏经阁的后面是方丈室,这是寺中方丈起居和处理事务的地方。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驻跸少林寺时即 以方丈室为行宫。因方丈室门锁了,没进去参观,只听听吕导介绍。</h3> <h3> 绕过方丈室,就来到了立雪亭。吕导给我们讲了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的故事:立雪亭,又称“达摩亭”,殿内神龛中供奉的是铜质达摩坐像,两侧分别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殿内悬挂的“雪印心珠”四个字乃乾隆皇帝御题。据佛教经典记载:达摩来到少林后,有一中国高僧神光也追随而来,虚心向达摩求教,被达摩拒绝后,神光并不灰心。达摩到石洞面壁坐禅,神光侍立其后,达摩回寺院料理佛事,神光也跟回寺院,神光对达摩精心照料,形影不离。对禅师的一举一动,心悦诚服,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公元536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达摩在达摩亭坐禅入定,神光依旧侍立在亭外,这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大雪淹没了神光的双膝,神光仍双手合十,一动不动,第二天早上达摩开定后,见神光站在雪地里,就问他:“你站在雪地里干什么?”神光回答:“求师父传授真法。”达摩说:“要我传法给你,除非天降红雪。” 神光解意,抽出戒刀,砍去了自己的左臂,鲜血顿时染红了白雪,达摩心动,遂把衣钵法器传于神光,作为传法的凭证,并为其取名“慧可”。我们现在所说的“衣钵真传”的成语典故即源于此。“断臂求法”的故事也一直为禅家所传诵。</h3> <h3> 我久久伫立在立雪亭前,我被慧可舍身求法的执着深深打动着……</h3> <h3> 临离开少林寺前,吕导特意带着我们去看寺里的一棵古树,这棵古树树干已被烧焦,但仅剩的树皮仍然顽强的长出了枝叶,依然生机勃发,这棵树的命运是少林寺命运的缩影。少林寺在历史上屡遭磨难,几经焚毁,但今天依然繁荣兴旺,靠的就是坚韧不屈不挠的少林精神,这也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h3> <h3> 出了少林寺山门,两边分别是少林欢喜地和少林药局,因要去瞻礼塔林,就没进去参观了。但“禅、武、医”并举的少林文化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 由少林寺山门向西沿石板路走几百米,就到了塔林。这里原有唐代以来砖石墓塔500多座,现存约230多座,是少林寺历代高僧安息长眠的 地方。 塔林中的塔均为一、三、五、七单数层,有正方、长方、六角、圆、柱、锥、喇叭等多种形状。墓塔层数的多少、高 低往往体现了塔主人生前在少林寺的地位、威望。这些塔矗立在绿草地上,掩映在翠柏林中,格外的庄严肃穆,形成了少林寺独特的景观。</h3> <h3> 不知不觉已经中午1:00多了,稍事休息,吃点东西,因预约了下午4:00参观洛阳博物馆,2:00左右我们便出发赶往洛阳市区。</h3><h3> 悠悠古刹,千年少林!衷心希望在新的时代,少林文化更加发扬光大!</h3><h3> 2019年8月16日补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