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9游学日记——成都篇

小梅子

<h3>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成都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发祥地,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周太王以“一年成邑,二年成都”,故名成都。</h3> <h3>  2019我的暑假游学第一站——成都,我来了。</h3> <h3> 【走进金沙,探秘古蜀文化】</h3> <h3>  放下行李,我们来到了金沙遗址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上建立的一座遗址类博物馆,也是展示商州时期四川地区古蜀文化的专题类博物馆,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br></h3><h3> 太阳神鸟金箔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整个图案似一幅现代剪纸作品,线条简练流畅,极富韵律。它生动的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表达了古蜀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h3> <h3>  【走进杜甫草堂,感受诗圣家国情怀】</h3> <h3>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h3><h3> 草堂占地面积近300亩,完整保留着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修葺扩建时的建筑格局,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55年成立杜甫纪念馆,1985年更名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h3> <h3>  唐肃宗上元二年的春天,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茅屋刚建好,他即欣喜写下“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物质的贫乏只会让庸俗者不知所措,对于诗人来说,源于有那颗诗心在,走到哪里,都自有风景。怀着一颗崇敬又伴着好奇的心,我踏入了杜甫草堂的大门,顺着杜甫昔日的脚步,回溯历史,追忆过去。</h3> <h3>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于草堂度过的七年,杜甫是一边过着清贫简朴的山居野老生活,一边也总能找到生活的真意,总会在幽微恬淡中发现看似平常却又有着极致大美的事物和画面,——</h3><h3>“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h3><h3>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h3> <h3>  然而,当我从重重花径穿过后,于大廨堂中与诗人雕像四目相对时,感受到了另一种生命深处的震动,这个形容瘦削目光却极坚定的诗人一出现,顿时他的另一种摄人心魄的声音就如潮水般向我耳边涌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h3> <h3>  说他是诗圣真的是再贴切不过,诗的历史上,我想,除了他,恐怕也没有第二个人配得起这个称号了。他的圣不在他的诗之章法之功力深,更多的是在他有一颗至仁,至慈,至纯的圣心。在自身都不保的极度穷困之境下,还在心系天下苍生,心忧天下寒士。在讲解员姐姐细致入微的讲解中,我真正了解杜甫之诗背后所蕴藏的那颗至圣至洁之心。</h3> <h3> 【走进武侯祠,触摸蜀汉魂】</h3> <h3>  走进武侯祠,在映街碧草中了解三国争战历史。在文武廊里掌握三国主要的历史人物,回到《出师表》的年代,感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精神。</h3> <h3>  【拜水都江堰,感受中国祖先的勤劳智慧】</h3> <h3> </h3> <h3>辛亥秋保路运动纪念碑</h3> <h3>  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h3> <h3>【走进成都博物馆,感受成都的前世今生,品味民俗生活】</h3> <h3>镇馆石犀牛🦏</h3> <h3>镇馆石犀牛🦏</h3> <h3>【逛茶馆,赏川剧,看变脸,感受巴适成都】</h3> <h3>  快乐的时光稍纵即逝,成都我还会再来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