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洞天

耶歌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尝泥坝,是重庆.天龙山旅游度假区的一个小山村,村旁,有一个直径约300米,深度约200米,远近闻名的大天坑,名叫lia娲洞。它的闻名,不单是称呼奇特,主要还是那个lia字,lia是生活在这里的土家族和苗族两个少数民族特有的一个语音,lia,有物体挨着靠在一起和二人很亲近的意思。在云、贵、渝、湘、鄂相邻的少数民族,都听得懂lia音.也明白lia的意思。有其音,却无其字,也没有其它汉字可替代,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又无法绕开,lia娲洞周边的少数民族就形象地创造了一个lia字,就是两个身体的身字背靠背,刻在lia娲女神的牌位上。</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相传,lia娲洞内住着两位神经仙,可保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无灾。起初,是一个财神沟到清明坝赶场的小伙,买了一挑粮食从lia娲洞经过,戌时时分,天已黑尽,忽遇狂风暴雨,让人寸步难行。密林森森,前后没有人家,小伙万分恐惧,无奈之下就向天祈求:“老天爷呀,你帮帮我吧。”心里默念后,忽见前面有两点光亮移动,心里暗自高兴。光亮靠近,见两人在雨中提着灯笼,并向他招呼道:“大哥,天黑雨大,没法赶路,到我们家去歇息,明早再走吧。”小伙听出是两个女子的声音,又说是在lia娲洞洞底下住,心生疑惑,因为lia娲洞下,从没听说有人居住,不是中午时分,没有人敢单独敢下去。就推脱:“我有担子,没法往下挑。”俩女子说“没事,我们俩一人帮忙提一头就轻松了。”因再没法赶路,小伙就壮着胆子答应了两女了的好意相邀,担子刚挑上肩,俩女子就过来帮忙,顿觉特别轻松,如走平路,一会就到了洞底。</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雨停云散,眉月当空,仰望洞囗,真有只手可以遮天的感觉。洞底流水叮咚,回音绕耳,凉风清爽,浸肤如浴,幽兰吐香,蕙气透脾。</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在淡淡的月光的照映下,只见屋舍错落有致,檐牙翘啄,有如琼楼玉阁一般。在这大坑的密林中,竟有如此人家,真是别有洞天,令小伙心头的疑云顿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小伙放好担子,通过回栏进了里屋座定,女子便端上香气腾腾的热茶。一会工夫,佳肴上桌,三人同饮,小伙又不胜酒量,但又盛情难却,几杯下肚就有了醉意。俩女子将小伙搀扶入寝,即刻昏昏入睡。</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小伙躺在一个如宫殿般的石洞里,却不见了俩女子的踪影,心里不觉打了几个寒颤。 急忙起身,挑担寻路返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爬上洞口,便是气喘吁吁,早已汗流浃背。到家后,将所遇之事,一一告与众人,人们都说,小伙遇到了神仙相救。</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后来,人们遇上困难,就求lia娲女神帮忙,所求必应,名声远播。渝鄂湘黔来此还愿之人络绎不绝。</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两个身背靠背的lia字就在这种背景下造出来了,意取形影不离的两位女神,以女娲的娲得其名。lia娲洞里的lia娲神就此传开了,因lia字是这里的少数民族独造的一个文字,也就成了一个特色文化的标志。</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流传,一年大旱,稻田龟裂,苞谷叶都卷筒筒了。人们找到lia娲洞的住持郑栽缝求lia娲女神下雨,他回答说:“后天下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又 连续两天,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点云花,人们疑惑,郑裁缝是不是真的得到了lia娲神的旨意。</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第三天,还是青天光光的,人们盼望着,等待着,仰天哀叹着。然而,晌午过后,天空出现了零零星星的白色云丝,渐渐堆积,越集越厚,越厚越暗,昼如黑夜,顿时大雨倾盆,平地起水。庄稼得救了,取得了当年的好收成。年底,全村人准备了猪羊和香蜡低币爆竹烟花前来致谢,年年如此,是当地和周边各省的少数民族群众在这里的一个盛大集会。</span></p> <p>后来,周边各地遇旱求雨都找郑裁缝向lia娲神问卦,且无分毫差池,至今在当地都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郑裁缝求雨,说下就下。”</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这可真不是危言耸听,记得有一年,我大约5.6岁,两位伯伯背着猪头到lia娲洞去求雨,首先是烧纸打卦,然后把猪头肉在洞里炒好下酒,听两位伯伯议论:lia娲神是答应要下雨的。果真,猪头肉还没吃完,晴朗的天空便乌云翻滚,大雨如注平地起水。此事,让我记忆深刻,或觉得这世上真的有神仙。</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此类求神之事,举不胜举,都一一得以验证。本村墙院一老人身患癌症,西南医院下结论只活八个月,许了lia娲女神相救,已过八年无恙。科学与迷信在这里又发生了一次激烈的碰撞。</span></p> <p>神,信则有之,不信则无,它是不同的人各自精神上的一个寄托,也是对自身行为准则的一个完美追求。神是惩恶扬善的化身,比起尘世间的尔虞我诈,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总之,神仙和皇帝都是靠不住的。也许,心诚会感动神仙和皇帝,梦想能不能成真,要靠自身的努力,那就要看造化了,神仙未必没有。</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人,都想活在一个清静的世界里,短短几十年,都在苦苦寻找一个与世无争的桃源地。“世间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重庆酉阳,一个在你心中。”其实,心中那个才是唯一。我们又何尝不在心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去管它秦汉与魏晋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听说,鱼的记忆力只有短短三秒,它可以随时忘记痛苦与烦恼,这不很好吗?它不与鹰较高低,它知道鹰的血腥残暴,只同小虾共一隅,是明白“君子之交淡如水”。它们共同生活在神仙居住的天地,与流水花草为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我常独自一人,去看小鱼闲游,去与小虾对语。所谓修行,应该是让心融入自然。渐入佳景,仿佛,我也修成了正果,只是,没有普救众生的法力。</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只想,还能出现曾经有过的奇迹,共享美味佳肴,醉卧仙阁宝榻,让梦长上翅膀,让无法安放的灵魂飞上天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奇迹终究没有出现,但可以在这里独自享受属于你个人的世界。</span></p> <p>lia娲神的牌位在天坑半腰的一个溶洞里,呈喇叭形,洞口上方,石笋倒悬,藤蔓垂吊,可见天坑对面绝壁。</p><p> 洞尾极低,人难直立,有一清泉流出。弯腰蹲着前行约二十步,有人高一岩坎,上了岩坎,便“豁然开朗”“土地平旷”,虽无桑竹之属,但见良田无数,流水淙淙;虽无“鸡犬相闻”,却有人物山川,楼宇亭阁。境观各异,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睱。</p><p>里面洞中套洞,若走迷宫一般。听说,过去有硝客在洞中迷了路,过了几天才从其它洞口摸出来,所以,以防不测,不敢深入过远。</p> <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溶洞,在喀斯特地貌的山区不足为奇,如此大的天坑还是少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天坑内,野莺在浓密的树荫间,飙着高音,轻脆婉妙的歌声,在坑壁四周回旋,绕耳不绝。一只羽毛翠蓝的小鸟,好奇地对我观望,不知我为何物,面对我这只庞然大物一点无所畏惧。也许,它那双放射出神光的慧眼能洞察我内心的一切。说来也怪,今年春,它竟携侣前来檐下垒窝。后来,我告别了它俩,要去它们无法跟去的地方,天涯的我,祝愿它们及它们后来的小贝宝都健康快乐!别离开屋檐下的小窝,等着我回来。</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种脆嫩的阔叶小草依附洞穴的石块上,没有泥土,没有阳光,也能开出鲜艳的花朵。</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此物,应该属蕨类植物,它没有艳丽的花朵,它把嫩芽打成卷儿,用色彩谱写美妙的音符,用独特的方式奏响春天的旋律。</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一股清泉从石穴中流出,在一条峡谷间的乱石中轻快地流淌着,乱石堆积成一个又一个小水潭,鱼在小潭里游来游去,影印水底石上,清晰可辩,影随鱼移,着实让人着迷,乐在其中,久看不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流水从石隙间流下,形成一阶一阶的小瀑布,跳跃而下,叮咚作响,为野莺的歌唱,击打着欢快的节拍。天坑内的四季,与外面的恰好相反,炎热酷暑,坑底清风飕飕,凉爽无比,三九严寒,却又见水蒸热气,温暖如春。所以,我常来此境,既可欣赏天籁之音,又可驱寒避暑,实在觉得巴适!</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流水顺着峡谷又进入到另一个溶洞,形成地下暗流,不知通向了何方。</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洞里阴森,让人望而止步。若预备足够的照明,邀人同往,在暗河里应该还会发现不为人知的奥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