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军旅“1969~1986”(综合篇)~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

张正辉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请点击“小三角形”聆听下面视频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 ——“测绘兵之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航测外业 工作简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航测外业,就是利用航空摄影像片,在野外实地进行平面坐标、海拔高程控制测量和地形地物调查,量测各种注记资料、地理名称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及统一的规范绘制成地形图。 在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未期,测绘部队的野外作业装备相当落后。六到七个人的小分队,有正、副分队长和技术员各一名,测绘员三到四人。装备仅有两支五四式手枪、两支冲锋枪,一台从德国进口的030经纬仪,一个存放测绘资料和绘图工具的铁皮保密箱,运输工具就是一根扁担两只箩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平面坐标、髙程控制测量时,肩挑背负更是繁重。控制点大都选在测区的一些高山顶,坡徒林密,人迹稀至,根本无路。战友们背着仪器测具、枪支和食品,翻山越岭重复在点与点之间奔波。军旅多年足迹几乎遍及神洲大地,从林海深处,到雪域草原、戈壁沙漠,在漫长的祖国边境线上,都流下了我们辛劳的汗水,有辛苦,亦有欢乐,今天我可以自豪的说,能成为总参第十四测绘大队的一员,能为军事测绘奉献青春,终生无撼。我们在福建武夷山、江西的罗霄山脉,在青海、甘肃的祁连山、巴丹吉林大沙漠,在山西的黄土高原,在广西的中越边境、十万大山,在海南的五指山、天涯海角,在南海的西沙群岛,在湖南的雪峰山脉进行控制测量时,还曾背上帐篷,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野外调绘时,身体的负担稍轻一些,作业人员只须带上水壶、枪支和绘图夾,若是当天不能回驻地,还加军用挎包装上换洗的衣服。我们外出作业时着军装不戴军帽,只戴一个稍大而轻的专用编织草帽,靠两条腿步行,体力消耗也很大,衣服整天湿漉漉的,天晴一身汗水,汗迹中盐分将军衣浸染泛白,下雨全身湿透,经常是“饥寒交迫”,每天走百二三十里是家常便饭。凡是有房有路有标志性地形地物的地方,都得跑到看清问明绘准,稍有疏忽就会造成错漏的质量问题,可能对末来战争的胜利造成损失或影响。当年我们的口号是:向未来战争负责测准图,向未来战友的生命负责测好图。测绘员两人一组,早上七点左右出发,傍晚六点左右赶回驻地,每天的行程近百里,晚上还得把当天的作业成果认真检查,军事控制点是三角测量,当时没有什么计算机,靠用一本厚厚的的“7位对数表”进行计算;外业调绘工序就是用专用墨水绘写到航摄像片上,然后洗澡洗完衣服才能睡觉,一天的工作时间,一般都在十二个小时左右。那样的辛苦啊,只有航测外业队的官兵才能感受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在航测外业队先后在外业工作了十二个年头,从测绘员到基层政治主官,不管担任什么职务,一直都没有脱离航外业务。离开作业第一线后,每次下到分队都坚持跟班作业,参与检查验收,有时间还亲自观测几个控制点,调绘张把像片。我做这些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想到同甘共苦的战友。为他们分担一点辛劳,收获的就是一份欣慰。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人说,航测外业队的官兵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似乎有道理,长期进行野外作业,爬山涉水,不能不说四肢发达;至于说头脑简单,就不尽其然了。野外作业期间,广泛接触社会,对各种社会现象耳濡目染,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生理健全、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哪会没有观点和想法 ? 面对着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想要顺利圆满地完成测绘任务,也不得不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去深思熟虑。只是外业任务繁重,工作和生活艰苦,令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思想更多的问题罢了。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航测外业工作责任重大,生活丰富多彩,有苦也有乐。今天写这篇短文,送给昔日同甘共苦过的战友们。 </b></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话说当年制图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用测绘人的话来说,“那些年的艰苦测绘生活几天几夜都说不完,但也让我们这帮人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让我懂得了知足,退休后有了和以前艰苦生活的对比,我觉得现在的生活真的太幸福了。”此外,现在测绘事业发展之快也是感触颇深。“以前我们单位制图队用的工具都是直线笔、曲线笔、圆规、小笔尖、不同尺寸的直尺……每一幅地图,都是一笔一划纯手工画出来的,有时候一不小心滴上一滴墨,十几天甚至是几十天的心血全白费了,一切又要从头再来。现在不一样了,全是电脑操作,制图方便,哪里错了也能改。”我感慨测绘事业的发展,也为其骄傲,。当然,还很羡慕现在的测绘人,我觉得现在的测绘人比我们当时幸福太多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过去的工作虽然艰苦,但我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初 识 “测 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刚刚从新兵连分到中队,测绘大队领导对“文化兵”中的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很感兴趣、也非常重视培养。当时一队老队长周子健(1954年入伍)就对分到队里的"三辉一平"(即一中队的张正辉、二中队的刘子辉、曹桥辉、甘惠平”特别欣赏,叫中队今年外业时优先安排跟班作业、逐步试用单独“放飞”。入伍三个多月的1970年3月,我光荣地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外业伊始,我所在的一中队将我安排到雷玉卿八分队。跟班在半年之后,分队长为了检验我的作业水平,首先让我单独完成了一张像片调绘任务,经其外业全面检查后特别满意,随后放手让我作业,当年我完成的修测、调绘面积已居分队之首,而且经各级检查验收均没有发现大的原则性差错,充分证明了我的工作能力,同时积累了很多经验,业务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江西井岗山区,山高路险,该地区居民地零散分布是一个特点,也可能是山多耕地少的原因,或许是当地人在农业学大寨中所体现出的战天斗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他们多在山地平缓的地方开垦田地一般的丘陵自不待说,哪怕是较大的山体,你从航摄像片看到的是星罗棋布的小块灰白色影像,那就是田地在影片上的成像,致使整个树木葱翠的山地显得有些支离破碎、遍地鳞伤的感觉。山有多高,田地分布就有多高,而且有田的地方都住有一户到两户不等的人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军事测绘,质量第一,地图质量优劣往往关系到未来战争的胜负。这是当时部队关于质量教育的主题词,把质量教育提高到党性原则和政治觉悟的高度去认识,要求每个航外作业员在作业中必须坚持“跑到、看清、绘准、查实”的八字方针。因此,每个测绘员外业工作中都必须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要说在工作中弄虚做假了。一般的测绘员在这样特殊复杂的作业地区,实地一平方公里一般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由于工作条件差、难度大,工作中每天翻山越岭七八十里山路,一天下来累得浑身骨头像散了架。那时候国家穷,部队装备差,我们外业分队装备的主要家当就是一个装航摄像片、地图资料的铁皮保密箱、一条扁担外加装杂物和炊具的竹编箩筐,再加上测绘仪器、武器装备(小分队配有两支五六式冲锋枪、两支五四手枪和一定数量的子弹)与背包等行装。一幅1:5万的地图总面积约470平方公里,设3~4个驻地,一个小分队一年要完成3~4幅图,搬迁驻地就有十多次。那个年代,山区公社、大队几乎没有通公路,就算是有简易公路也没有通班车的,测绘小分队每次搬“家”(即转移驻地)时,几十里路全靠人抬肩挑,一个驻地的任务完成了,大家收拾行装,向下一个驻地进发,十分艰苦。这就是中国测绘兵,七十年代航测外业工作的状况。有战友曾风趣而自豪地说:“一根扁担两只筐,伴我测绘走四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 25, 25);"> </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初心绘宏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测绘人之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跨万水千山闯戈壁荒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登岛礁越瀚海露宿风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在冰雪南极在珠峰之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都留下我们的脚印和诗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把锦绣江山编织成画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苦和累血和汗筑梦明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每条经纬线每个坐标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都刻下我们的无悔和誓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跋涉千万里征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丈量每一寸国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忠诚凝聚热血的温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不忘初心绘宏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汇集千万个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浓缩每厘米标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使命书写信仰的高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不忘初心绘宏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i>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湖南省湘乡市东山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东山学校地处湘乡市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之麓、湘江支流--涟水之滨,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的母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它筹建于1890年,1895年正式开班课士,始名“东山精舍”,开湖南新式教育之先河。1900年易名为“东山书院”,1905年更名为“湘乡公立东山高等小学堂”。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母校题写校名“东山学校”。</b></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坑院”</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山西晋南的窑洞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不同,它是“地窑”式窑洞,在建筑学上称为:“地坑院”。修建时,农民从黄土平地先挖四方形深坑,然后在坑四周打出窑洞,并在坑旁挖出一条斜坡“窑漫道”做出入口。土窑洞的前脸用砖或石砌成,装有门窗;有时内部也用砖石砌于黄土外表,再抹上泥灰,甚至油漆彩画墙壁,更有一种风格。这种地坑院窑为圆拱形,坚固耐压,冬暖夏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山西“地坑院”几家人杂居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共用一眼水井,合用一处茅厕,同甘共苦,充满温情,构成一个和睦相处、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依然保持着“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奇妙地下村庄景象。即古诗歌谣谚中所说“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车从屋顶过”、“声由地下来”的独特情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何谓“地坑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测绘术语称之为“地下窑洞”)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山西平陆县张店镇民间流传有“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关于窑洞的谚语。“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人,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这句民谣说的是山西南部黄土高原一带特有的民居形式——地窨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山西运城市平陆县地处山西最南端,境内沟壑纵横,自古就有“平陆不平沟三千”的说法。特殊的地形,加之粘稠的土质,使这里的地窨院非常普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由地窨院组成的村落,人在百米之外往往不易发现,只有当你临近院子边缘时,才能看清其真面貌十。在平陆县张店镇,到处是这种地窨院。勤劳的人们在院里坡前栽种树木,地窨院被掩映在树木林荫之中,鸡犬之声相闻而不相见,人声嘈杂而影踪全无,是一种十分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居住形式,成为山西村落景观中别具风情的一种类型,因而倍受国内外民俗学、人类学专家的重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窨院即在平地上挖下一个巨型的四四方方的大坑,坑深达十米以上,在坑的四壁打上窑洞,人们居住其中。一般农家地窨院的长宽达三、四十米。其建造方法是,先选择一块平坦的地方,从上而下挖一个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正窑和左右侧窑,为一明两暗式结构。一侧挖成人畜上下出入的斜坡通道,院门就在门洞的最上端。一般向阳的正面窑洞住人,两侧窑洞则堆放杂物或饲养牲畜。地窨院四周的墙壁上,用砖砌起崖面,用瓦挂起窑檐,修建有窑腿。窑洞装有天窗,便于通风。窑洞内,用石灰抹平,刷成雪白的墙壁。院内一般都挖一口深达10米左右的渗水井。下雨时,雨水自然流入井中,避免造成院内积水,沉淀后可供人畜饮用。为了排水,在院的一角挖个大土坑,俗称“旱井”或“干井”,但多数农家则在门洞下设有排水道,以免速降暴雨时雨水灌入窑洞。供人居住的窑洞上面多为打谷场,勤快的人们经常碾压窑顶,窑洞则安全得多。窑洞凿洞可以直通窑顶,作为烟囱,也是农家火炕烟的出处。储粮的窑洞也凿洞直通地面的打谷场,可将碾打晒干的粮食通过小洞直接灌入窑内仓中,既节省力气又节省时间,平时则在洞口加盖石块封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窨院是天然的温度调节器。冬天在地面的瓦房里要用很多煤来烧火炕添炉子,但在窑洞内捡点炭就能把整个窑洞烘得暖暖的;夏天地上气温三十多度的时候,住瓦房里会热得浑身是汗,但住在地窨院的窑洞中,睡觉时还要盖棉被子。除此之外,它还是天然的保护屏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种下沉式的特殊建筑,成了野兽的天然陷阱。早上起来,看见院中有摔下来的狼和狗熊,是常事。现在虽然看不见这些野兽了,但是它的优越性却只增不减,如:隐蔽性好,住着安全,从远处看过来一片荒野,如无人之境,待近前二十多米才能看到地窨院的上边沿,故为古代躲避战乱和贼匪的好地方;实用性好,住着舒适,一旦有事吃粮吃水都无需出院;屏障性好,可避风沙,黄土高坡冬春风雪多风沙大,但对地窨院几无影响,农妇可安然在炕头飞针走线。真可谓“躲进小院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所以地窨院千百年来受到黄河岸边人们的喜爱,这是黄土高原人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祖祖辈辈黄土人割舍不尽流淌着的血脉。地窨院在四千年来一直成为当地人民最重要的居住形式,也成为一个传承四千年的古老建筑文化,它是中华文明长河中历史遗产的精彩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目前,我国地窨院最具代表性的是平陆县张店镇的地窨院。张店现存的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座地窨院是清道光年间修建的,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一古老的民居方式正在现代文明面前迅速衰落、消逝。一座座蕴含黄土文化的地窨院,正在被一排排砖瓦房和楼房取代。那些空寂的窑洞或将成为平陆乡村生存形态的最后一抹痕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地窨院虽然是一座普通的民居,但它体现了人民的创造力,包含的是一种民俗文化。作为典型的农耕文明的产物,虽经沧桑巨变,但这种民居文化形式依托于小农耕作经济基础的本质没有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衣食起居至今仍严格地遵循着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其中保存了十分丰富、完整的历史文化信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甘 泉 岛 测 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甘泉岛坐落我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我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该岛为西沙群岛中,显露海面时刻最晚的岛屿。我国渔民也称该岛为"圆峙"、"圆岛",因岛上有甘泉井水而闻名。</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全身心投入,精准测战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沙群岛虽已是春天,但天似火烧,气温高达40多度,岛四周沙地作业,踏着灼热的沙,观测、跑标尺,那标尺点与汗水点交织在一起,脚烧起了血泡,走一步退三步,烈日暴晒得无处藏身,油煎难熬,汗透全身,深桶橡胶水靴都可以往外倒水,有时只好爬在测伞三脚架下栖息片刻,几天下来,身上手臂肌肤都脱了几层皮,加上带有盐分湿度很大的海风刮起,钻心的疼。我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坚持连续作战,全身心投入,精准测图。(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高 尖 石 测 绘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尖石位于中国西沙群岛宣德群岛的东岛环礁中,在东岛西南约7海里处,是西沙群岛唯一的露出水面的火山岛。它的岩石构成是玄武岩质火山角砾岩。是西沙群岛最老的岛屿。该岛呈圆柱状塔形, 三级海蚀阶地清晰, 在-14米处形成裙礁。周围陡峭壁立,远望似帆船,故古时就被称为“双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高尖石长20米,宽15米,岛平面成三角形,海拔7米多,陆地面积0.0004平方公里。高尖石由火山熔岩构成,是南海低潮时面积近1000平方米,是宣德群岛中面积最小的岛屿。</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风险同舟,凯旋归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4年3月19 日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西沙群岛31个岛屿紧急战备测图任务。于3月20 日中午12时乘南海舰队海冷380运输艇离开西沙永兴岛,途中遇7级风浪,风急雨大,艇小浪高,惊心动魄,生死考验。3月21日下午17时30分平安抵达海南岛三亚榆林军港。(后来听海冷380号运输艇上的一名海军战士说,途中此艇一台发动机坏了,到榆林军港码头后才告诉我们,大家捡回了一条命,那种情况下一个巨浪就可以把艇打翻。这就是“无知者无畏”的道理。)</b></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怀化,一个火车拖来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4年9月份我分队在怀化县城(当时叫怀化县榆树湾镇归属黔阳地区)测绘时,驻地安排在怀化县武装部里面。测绘时枝柳铁路尚未铺轨,在像片调绘时,还是用建设中的铁路符号来标绘的。20世纪70年代的怀化,就是一个这样被称作“榆树湾”的小镇,仅有百来户人家,是铁路改变了这个小镇的命运,1972年1978年相继建成的湘黔线 焦柳铁路,使榆树湾很快成为湘鄂桂等省区的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中心,榆树湾也正式改名为怀化。随着渝怀铁路的开通,怀化成为连接湘 鄂 黔 桂 渝五(市 区)的铁路交通枢纽。所以,人们常把“怀化”说成是火车拖来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怀化,别称鹤城,古称鹤州、五溪。现在的“怀化”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宋代以“怀柔归化”之意设怀化砦,怀化之名由此得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怀化位于湖南西部偏南,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是“多民族文化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40%。长期以来,侗、苗、瑶、土家等50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浓郁多彩的民俗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怀化生态环境优良。地处湘中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8.7%,是全国9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被誉为一座“会呼吸的城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怀化区位较为优越,是湘、鄂、渝、黔、桂五省(市)边区中心城市以及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铁路交通发达,有“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i>湖南省安江农校</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安江农校,位于湖南省黔阳县安江镇。安江农校是世界杂交水稻发源地。 1970年,袁隆平老师的学生李必湖在海南首先发现“野败”材料,为杂交水稻研究找到了突破口。之后,在袁隆平老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通过全国大协作,于1973年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 杂交水稻在湖南省安江农校研究成功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举世瞩目,袁隆平院士当之无愧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从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世界!</b></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省坡”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省坡地处黔湘桂三省 交界地,坡的西面为贵州省黎平县洪州镇六爽村,东面为湖南通道县独坡乡骆团村,南面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干冲村,北面为贵州省黎平县雷洞乡培福村。有道是:一足踏三省,一览众山小。因地处三省而得名。主峰海拔1336.7米,为越城岭、雪峰山和苗岭山脉过渡地段的最高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省坡被喻为侗族“圣山”,自古迄今是“山同脉、水同源、语同音、俗同形、人同心”,是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好、最完整的地区。三省坡周边是侗族文化最为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和地带之一。它涵盖了侗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侗族文化保存得最多、最完整和最具民族特色的地区,也是人类学家、生物学家、民族学家和文化人考察研究侗族的必选区域。这里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原生态环境,其稻作文化历史悠久;鼓楼、风雨桥建筑宏伟壮观,多声部侗族大歌享誉中外;服饰文化艳丽多姿。侗族大歌、鼓楼、风雨桥、侗戏、侗锦、侗族琵琶歌、侗族芦笙、侗族摔跤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已列入第一、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江程阳风雨桥、芭团风雨桥、黎平地坪风雨桥、通道坪坦河风雨桥和马田鼓楼、从江增冲鼓楼、通道芋头侗寨建筑群等跻身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b></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天险,雪峰山公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雪峰山,山连山,331道弯,弯弯都是鬼门关。”上下山26公里路上有331道弯、122个险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虽说路已修成,但路面是砂石的,坑坑洼洼,汽车除每天给路旁山民的房子“桌椅都蒙厚厚一层灰”、一片泥浆外,自身就像一个跳着舞蹈的钢铁怪兽。路宽只有6米,会车时司机们得紧密配合,否则卡在路中,谁也别想再动弹。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6公里的路,高差达800米,自然急弯陡坡多。8%以上的陡坡占全路段坡道的40%,半径小于50米的急弯占全路段弯道的60%,尤其是铲子坪、牛屁股路段就像“鬼门关”。不说70多年前,就是在这此些年路面不断改造,雪峰山路段也是交通事故连续不断,平均每年多达200余起。雪峰山公路天险曾是中国司机的畏途。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个世纪70年代初,记者曾有过一次雪峰山历险记:没有液压系统的东风牌大卡车,满载货物从雪峰山西麓穿越天险。司机是个“老湘运”,在下山那段时间里,干脆站在驾驶室里,将方向盘打得滴溜溜转,两个眼睛瞪得牛大,控制着不那么听话的汽车……在紧要处时,竟用肘拐击落我递上的烟卷。我将眼光投向窗外,拐角都是宽大反光镜,比反光镜更多的是警示牌,上面不是“险!”“特险!”“天险!”,就是“一挡下!”“坡陡弯急,分秒警惕!”的字样。更有一块血字碑,上面的大字是:“1967年特大交通事故死亡25人”。直至山脚,见到那块“您已平安通过雪峰天险”的牌子,司机才长吁了一口气,将车停下,一口气将烟卷吸掉了半截。(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麻陽西晃山,离天三尺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西晃山”海拔1405米,是湘黔武陵大山余脉的一座雄峰,地在湖南麻阳西南部,距县城四十五公里之遥。西晃山俗称心慌山,传说这里的汉子出了远门,都会染上浓浓的思乡病,扰得他们心慌不宁,坐卧不定,一旦回家,便相安无事。又称西王山,缘于最高峰金顶侧畔有两口池塘,池水终年清澈,冬暖夏凉,饮之甘甜如饴,沐之清爽似露,是西王母的别一处圣泉瑶池。仅凭山名由来的两种传说,就足够吸引我们心向往之了。况且,西晃山还漫生着奇花异果,还遍长着古木苍树,还萦绕着春云夏岚,还飘荡着古风朴雨,还蕴含着逸史趣事……,这些,都会让你心旌摇曳,笃生登览之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麻阳有座西晃山,离天只有三尺三,人过要脱帽,马过要卸鞍。”俗话说的是西晃山之高。其实,做为西晃山之冠的金顶海拔也只有1405米。也许,古往今来,人们一直是把西晃山之高做为理想的一种海拔,做为信念的一种尺度的。然而,要登上西晃山,登上西晃山金顶,没有一条路是不可能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海南测绘杂记四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南岛,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 1976年3月,我随部队到海南岛执行测绘任务。那时海南岛,还没有设省。海南黎族自治州属于广东省管辖。当年,测绘大队指挥部和一队队部驻在海口市海南军区幼儿园,一、二、三中队的中队部分别驻在东方县的八所海关、琼海县的某团教导队、儋县的某团机关。当年出测时,我任二中队指导员,大概在七月初调任队部副教导员。在海南岛,我与战友们一道执行测绘任务有10个月左右的时间,乘船登小岛,徒步爬高山,到过黎村,访过苗寨。海南岛的自然景色和民族风情,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奇特的黎族婚俗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天,我随小分队到陵水县一个村庄附近,进行像片调绘工作时,发现一片树林里的几棵大树上,建有一个棚子,觉得很好奇。向随行的民工打听,才知道这就是黎族青年男女谈爱同居的地方。按照黎族的婚俗,女孩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可以自由恋爱同居。他们为了方便,就在离村庄不远比较避静的地方,建一个简易的房子,有的在树上搭一个棚子。青年男女若相互有了好感,晚上就去到那里约会同居。经过数月或几年,怀了孩子或确实以为可以永远在一起生活时,就通过双方父母及族人同意,举行仪式正式结婚。若双方认为互不合适,即可和平分手,各自另行择偶。近日,我经百度网络搜索,黎族的这种传统婚俗,已经得到改变,黎族青年的现行婚俗基本符合国家统一的婚姻制度。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黎女朱唇别样红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76年10月的一个休息日,我和几位战友到万宁县城的大街上赶集,发现赶集的妇女特别是年轻姑娘,嘴唇清一色的红艳发光。那个年代,女用口红是昂贵而少有奢侈品,别说经济尚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就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也不流行,很少有人用得起用得到。那么,这些妇女口上涂的是什么呢?回到分队驻地的万宁县招待所,请问招待所的王女士后,才得知了个中的奥秘。海南岛的万宁县、陵水县、定安县的一些地方种植槟榔。到了10月份左右,绿色槟榔果实掛满枝头,逐渐成熟。姑娘们把槟榔果采摘下来,分成两瓣用一种青树叶子包起来嚼食,既可以解渴,又享受了新鲜槟榔汁的甜香,还红润了嘴唇,形成一道少数民族妇女的靓丽风情。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海盐是晒出来的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水是咸的,一般人都知道。但海水是怎样变成海盐的,那就不一定晓得了。 在海南岛的海岸线上执行测绘任务中,我们时常看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盐田。那是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为解决生产生活用盐而修建的。海南岛最大的盐业生产基地,位于海南岛西南部的乐东县北部湾边上的莺歌海盐场。很有幸,海南岛测绘使我参观了海南岛,乃至华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海盐生产基地,了解了海水变海盐的全过程。据了解,莺歌海盐场始建于1958年,在30多平方公里的滩涂地带占地3793万公顷,每年生产海盐近40万吨。走进盐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银海。这里渠道纵横整然有序,井井银田,银光闪闪,高压电线凌空飞架,水泵房池星罗棋布,制盐机械转动轰鸣,处处呈现一派生产繁忙景象。莺歌海盐场建在海山之间,尖峰岭的连绵群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季风云雨,使这里长年烈日当空,有充分的光热进行盐业生产。涨潮时,海水从纳潮口流入储水湖,经过扬水站再流入初、中、高级蒸发池,海水浓度便逐级升高,变成人们常说的卤水。卤水进入结晶区就在那里饱和结晶,变成海盐了。每天下午,一辆辆收盐机就忙着收盐。机前铲起一道道雪白的盐花,机后的旋转刀片迅速将盐捣碎,盐粒通过自动传送带送到盐畔,堆成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小银山。然后通过火车、轮船销往海内外。大诗人郭沫若1962年到此参观,留下了形象生动的诗篇:“盐田万倾莺歌海,四季常春极乐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仪器架到树冠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南岛地处热带北缘,享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雨量充沛,适宜各种植物生长,漫山遍野,树木参天。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等大山区,保存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当年到海南岛执行测绘任务,最难最危险的就是在高山顶上的控制测量了。当年9月的一天,我负责蹲点的分队要登上黎母岭附近的一座高山进行控制测量。为了确保安全顺利地完成任务,我和分队的战友,先天就进行了精心的计划,清齐了测绘资料,检测了测量仪器,准备了干粮、蛇药、预防旱蚂蝗的鞋袜、攀树的绳子及锯木的手锯、砍刀,雇请了两名熟悉地形的民工。第二天,我随行跟班作业。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吃过早餐,向高山进发了。那天天气很好,经过近四个小时的爬涉,我们就到达了控制测量的山顶。山顶红松参天,根本见不到阳光,常人很难辩清方向。我们利用指南针,反复判读相片和地图,才确定了所处的准确位置。为了解决观测通视的问题,两位民工和几位有力气会攀树的战友,轮换攀上山顶的一棵高达二十米左右的大树,对其采取斩首行动。然后,将030经纬仪吊起并固定在被锯掉的树冠顶上。分队长进行观测,技术员坐在大树中部的一个树丫上记薄、计算。其他同志从不同的角度站在树下负责安全保护。我始终全神贯注每一个人的分工行动,每分每秒都在防范意外发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共同努力,大约在下午三点钟,这个点的控制和调绘任务就顺利地完成了。我对航摄像片刺点、调绘和控制观测、计算成果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后,便和分队长一起率领小分队,按原路线向驻地返回。(一队副教导员覃事育记述) </b><b> </b></p> <p class="ql-block"> <b>  </b><b style="font-size:22px;">雅加大岭“历险”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南霸王岭林区位于海南岛西部昌江县的东南部,与白沙、乐东、东方三县相毗邻,面积29980公顷,主峰黑岭海拔髙度1560米。霸王岭原始森林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霸王岭林区内复杂的生境条件成为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林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20科967属2213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海南苏铁、坡垒2种,国家二级保护的有油丹、海南风吹楠、海南梧桐、蝴蝶树、海南紫荆木等17种。动物资源:林区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有365种,隶属21目44科,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海南长臂猿、云豹、海南山鹧鸪、孔雀雉、蟒蛇、巨蜥6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海南水鹿、海南大灵猫、猕猴、海南青鼬、海南兔、巨松鼠等46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雅加大岭在霸王岭原始森林区的主山脉,主峰海拔高度1105米。为了雅加大岭测绘,我作了充分的计划准备,除了对雅加大岭调绘之外,还要对霸王岭主峰黑岭(海拔高度1650米)国家三角点标志保存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并在航摄像片上“刺点”,这项作业计划由我和赵少春完成。晚上我与小赵商量:原始森林测绘要有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案,决定小挎包装好干粮,并将“季德胜蛇傷药片”装进挎包,水壶灌满水,小赵背冲锋枪、50发子弹,我带手枪和调绘工具资料。一切准备就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1976年5月8日),吃完早饭就出发,一进到原始森林边缘,树高林密特别凉快,但是,山高路陡,小路狭窄,茅草、藤蔓缠绕,行走十分缓慢,体力消耗很大,快到中午还不到路程一半,我叫小赵找个地方坐下来,吃点干粮补充能量,准备冲刺爬上山顶。到山顶后,我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调绘作业和完成黑岭上国家三角点刺点任务。(何谓刺点?就是在航摄像片上,将全国性的三角点、水准点、军控点和符合国家等级并有国家统一坐标、高程系统的控制点在控制像片上准确判定点位,用最细的绣花钢针尖精确刺出,偏差不超过像片上0.1毫米,且一次刺成并要刺透。刺点时,像片底下要垫上一块硬塑胶片,防止扩大针孔。刺点后,要自我检查并要求第二人实地检查,反复核对、对照印证,保证刺点精度绝对可靠。这就叫做“刺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午一点多开始下山,边走边调绘,大约到了四点钟,我们准备返回驻地。半路上遇到令我惊魂的一幕。下午五点钟,我们正沿着另外一条山路匆匆往回赶路时,猛抬头,眼前不远处的路面上横卧着一条竹叶青蛇,体形巨大,足有二米长,令我惊悸,直冒冷汗。我们测绘兵常年在南方野外工作,钻山入林,每天遇见几十条蛇则司空见惯,竹叶青蛇也常见,米把长算是大的了,眼前的这条竹叶青足有擀面杖粗,此蛇毒性烈且爬行极快。它横在路上,面目狰狞的昂头看着我们。我当时想用石块驱赶,又怕惹恼了它对我们发起攻击,就这样在相距十多米的距离上对峙了半小时,竹叶青才慢慢地启动尊贵的躯体爬入山林。我们全然不顾疲劳、惊魂未定的一路小跑回住地。这是在我测绘生涯最难忘的一次“历险”记。(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南“山蚂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海南的原始森林中野兽毒虫甚多。据当地黎族、苗族同胞介绍,海南岛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三大林区原始森林中常见的有野猪、黑熊、黄精、野牛等,蛇类资源更为丰富,各种毒蛇应有尽有,有些蛇类还喜欢在树上爬行、水中游弋。蜈蚣均有手指头那么粗一尺多长,红红的躯体,见了令人生畏。大山里水沟边、阴暗的地方遍地都是山蚂蝗(海南人俗称,旱蚂蝗或飞蚂蝗),我听当地人说过,山上有蚂蟥。一旦被蚂蟥叮咬后,不能用手往外拉,因为越拉越长,直到拉断为止,结果蚂蟥的嘴便留在的皮肤里再也出不来了!怎样才能把蚂蟥弄出来?办法很多,我只记得要用手拍,蚂蟥就会自己脱落。山蚂蝗平时只有火柴杆那么粗一公分多长。山蚂蟥在原始森林中处处可见。晴天时,它潜伏在枯树叶下,一有人或动物经过,它便会嗅到血味(山蚂蟥依靠的是热感应,非常灵敏,据说比狗的鼻子厉害多了)迅速爬上动物的四肢,或爬上人的鞋、袜和裤脚上,伺机叮咬。下雨后,是山蚂蟥泛滥的时刻,不仅地上的树叶中,灌木丛中,小树树干树叶上,小溪边的石头上,都有山蚂蟥踪迹。此时人要走进森林,不仅腿上、脚上爬满山蚂蟥,身上、肩上、脖子上可能都是蚂蟥,你用手是抹不掉的。这种动物虽不传染疾病也不立即使人致命,但它吸血多,使人的体力衰弱,并且叮咬处往往流血不止,容易发生感染。蚂蟥吸血量很大,可吸取相当于它体重2~10倍的血液。山蚂蟥在吸血的同时分泌了一种麻醉剂和溶血素,使人往往没有感觉,并且伤口血液不能很快凝结,会血流不止,常会造成感染、发炎和溃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山蚂蟥有极强的生命力。它不象蚊子,一巴掌就打死了,山蚂蟥踩都踩不死。它的身体像汽车轮胎一样的柔软和结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被蚂蟥叮住怎么办?不要用手去扯它(否则它会象一根拉长的橡皮筋跟你较劲,结果是你赢了,但是山蚂蟥的口器却留在了皮肤伤口里引起感染,使你痛痒难忍 )。正确的方法是朝它吐唾沫、滴风油精、肥皂水、烟头烫等,使它自行脱落,最后用火烤把它弄死。被山蚂蟥吸血后,止血的办法是:轻者碘酒消毒,过一会儿就没事了;重者压迫血管上方,快速用用清水把伤口冲洗干净并用棉签拭干,用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后,敷上云南白药并用创可贴把伤口绷紧,纱布绷带包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我仔细的观察过,当第一个人经过时,山蚂蝗立即收到了信息,身体陡然增长一倍有余,小脑袋左右摇晃,其用意是在判定目标方位,后边的行人即成了它攻击的目标,使你防不胜防,尽管我们进山时都穿着厚厚的到膝盖的帆布防蚂蝗袜(“山蚂蝗防护袜”见图),但无论如何都逃不脱被叮咬的命运,当它爬到你身上时,你也毫无知觉,等你感到身上某处有一种粘糊糊感觉时,才发现平时只有火柴杆粗细的山蚂蝗已经吃饱喝足,圆滚滾的足有手指头那么粗、五至八公分那么长了。发现山蚂蝗叮咬你千万不要用手拔,最好的办法是用力拍打,或用装盐的小袋子按住一会儿它即自行滚落了。时间长了,我们对付山蚂蝗的各种办法也应运而生,见怪不怪了。(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雷州半岛之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雷州半岛,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古雷州府辖地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半岛之一,犹如一条巨龙冲向南海,气势磅礴,令人震撼。雷州半岛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呼应,南北长约130公里,东西宽约40~70公里,全境面积850.79km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雷州半岛属北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地势比较平缓,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省西南端,年平均气温22.5℃,夏季潮湿多雨,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干燥。1月平均气温14℃,7月平均气温28℃,6月份最热。年平均降水量1417~1804毫米,5~9月为夏季,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12~2月为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3米每秒。夏秋季多台风,年平均登陆台风2~3个。半岛东侧沿海为不规则半日潮,西侧沿海为规则全日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雷州半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半岛,粤西地区是雷州民系的根据地,亦是雷州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天下雷州人的精神象征所系之处。它背靠厚重的大陆,力拔千钧;面朝蔚蓝的大海,俯览华夏。聚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滋润万物。半岛以雷州方言、雷州换股、雷州石狗、醒狮、人龙舞、傩舞等诸多文化内容为载体,构建了独特的人文地理范围。专家认为,雷州半岛同两广多雷区的范围,但由于三面环海,平均海拔才25-70米,无高山,由热力条件引发的雷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b style="font-size:22px;">雷州半岛地势平缓,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南部为玄武岩台地,占半岛面积的43.3%,略呈龟背状,台地上多分布有孤立的火山锥,双峰嶂,海拔382米。中西部和北部多为海成阶地,占半岛面积的26.7%,海拔在25米以下。中东部为冲积和海积平原,占半岛面积的17.4%,地形平缓。半岛地表水缺乏,河流主要有南渡河、西溪河、英利河、通明河、调风河、等成放射状独流入海,其中南渡河最大,长65千米,流入雷州湾,雷州青年运河纵贯半岛北部,长236千米。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张正辉)</b></p>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天下雄关~嘉峪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b><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肃南大沟、康乐草原高山草甸测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裕固族自治县。位于张掖市的南部,河西走廊中段,祁连山北麓,整个区域横跨河西五市,同甘青两省的15个县市接壤,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120~200公里,总面积2.38万平方公里,有相当部分属高原草甸带,以牧业为主。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土地分为四块,主要部分南界为青海省,西与西北连酒泉、嘉峪关市相连,北靠高台、临泽、民乐县和甘州区。</b></p> <p class="ql-block"><b><i> </i></b><b style="font-size:22px;"><i>中越边境地区测绘</i></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国家边界,又称国界、疆界,指划分一个国家的领土与另一个国家的领土、一个国家的领土与公海以及国家领空和外层空间的界线。边界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界线,也是保障国家领土完整的最基本的条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越边境地区边界测绘成果成图资料,是边界谈判、勘界定界、边界联检和处理边界问题的重要依据。因此,边界测绘是国家边界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工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边界测量,是一项严谨细致而又极其艰苦的专业技术工作。测绘官兵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历尽千辛历苦,战胜千难万险,以细致、准确、及时的业务作风,以一流的速度和精确的成果成图,完成了国家和军队赋予的边界测绘任务,为祖国和军队争得了荣誉,为了和平线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与越南有约1350余公里的共同边界。根据中越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越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边界条约》,确定双方组成边界联合委员会,对中越边界勘界并测绘1:5万地形图。竖立并测定了界桩。中越边界问题的解决,不仅对发展中越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世界各国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边界问题树立了典范。</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武装管控,保障安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80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刚刚结束不久,由于边境地区双方边民通婚联姻状况,社情复杂;雷场较多,不易识别;越南特工活动频繁,冷枪冷炮,时有发生;白天测绘,我明他暗,且在一般武器有效射程之内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影响测绘任务的完成。总部首长要求,测绘人员执行任务时,必须随身配带武器,特殊地形地段测绘,由所属边防部队、民兵釆取灵活多变的有效措施,实行武装管控,保障测绘工作顺利进行和相关资料的安全。</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平而关测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平而关,位于凭祥市西北22公里处,有宁明经凭祥至平而关公路,出境后为简易公路,可经七溪、东溪至越南高平,经脱浪、同登与谅山公路连接。扼其以南2.5公里处之平古岭,可控制平而关以南之中越交界地域。平而关,与越南一河相隔,界河南北走向,自越南流入我国境内,越南那边叫奇穷河,我国这边叫左江,在平而关河段当地人习惯称它为平而河,河水从越南流入中国间有一段由西至北流向的约2公里左右的河段,这一段河流就是中越边界的起始点。</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测绘兵误当“特工”被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中越边境百色地区测绘工作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感慨良多,百色地区地处边陲,与越南、云南、贵州接壤。区域内多为石山地貌,森林资源丰富,右江发源于西林县,流经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隆安县,于南宁西部与左江合流汇入邕江,是百色人民的母亲河。大革命时期,由邓小平、张云逸所额导的百色起义以百色为中心,活动区域遍及整个百色与河池地区,点燃了广西的革命烽火,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重大贡献。百色地区地处广西西部,也是广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居住着汉、壮、瑶、苗等民族,以壮话为语系,各少数民族内部又有自己的通用语言,各民族世代为邻、互依互存、和平相处,生活习惯及居住环境体现了民族风情与地方特色。但民风朴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是本地区人民的一个突出特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时,我们部队还没有发测绘工作证。每个分队发两份广州军区司令部、省军区、省政府联合签发的公函,一个分队有三个作业组,不可能每组外出业都有证件带,当地又处于中越边境热点地区,老百姓警惕性很高,所以误会经常发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队三中队业务助理员姚敦清同志是湖南常德人。一九六六年入伍,时年三十七岁,身材不高,肤黑、稍胖,略显老相。一天,他从德保县足荣公社早上八点钟出发到西部山区进行外业检查。上午十多点钟走到一处大山沟里的村庄里,村里老百姓看到一个浑身衣服汗湿,戴着个草帽的疑似军人走走画画,觉得很可疑,立时警觉起来,马上围拢上来盘问。姚助理当天没带任何证件,证明不了自己的身份,老百姓更加怀疑了,又问他是什么职务,他老老实实地说自己是排级干部。老百姓一听,更加怀疑老姚的身份,认为像他这个年纪在部队少说也是个团级干部,怎么独自一人外出,连一个警卫员都不带,到这平时很少有外人进来的大山沟里执行任务呢 ? 你骗得了谁,分明是说假话 ,肯定是越南特工无疑了。村干部办事果断、干练,马上吩咐民兵扒去老姚的上衣,把他结结实实地捆在一棵树冠稀疏的树上,马上安排两个民兵速去公社武装部报信。可怜的老姚被绑在树上,绳子勒得很紧,身体动弹不得,烈日当头,心中又气又怕,大汗淋漓,异常难受。中午十二点多了,口渴难忍,老百姓既不给饭吃,又不给水喝。你想想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前后,越南特工经常潜入我方边境侦察、破坏、杀害边民,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谁又会同情一个坏蛋,给他送水、送饭呢 ?裸露着上身,在烈日长时间的曝晒下起了水泡,疼痛难忍,悲从心中起,不禁潸然泪下。就这样在树上绑了近五个小时,(该村距足荣公社十多公里,来回要四个多小时),直到下午三点,只见分队长李基政和公社武装部长及两个民兵一行急匆匆地赶来,此时的姚助理见到了李基政同志,委屈的泪水又一次喷涌而出。部长立即吩咐村民赶快给老姚松绑,一场误会,村干部不停地向姚助理道歉,并马上安排人杀鸡、摆酒,为受了半天罪的老姚压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作为直接担负保卫祖国重任的人民解放军的特种兵~测绘兵,面对边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应该由衷的高兴和欣慰,仔细想一想,我们当时受到的误会、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注:姚敦清同志转业安排在湘潭电缆厂工作)</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友 谊 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友谊关(原名:睦南关、镇南关)是我国十大名关之一。关楼左侧是左弼山城墙,右侧是右辅山城墙,犹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是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南疆边关要塞。始建于汉朝,原名雍鸡关,又名大南关、界首关。明洪武元年(1368年)名鸡陵关。永乐五年(1405年)更名镇夷关;宣德年(1428年)改名镇南关;1953年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命名为“友谊关”。友谊关景区包括关楼、城墙、左辅山炮台(镇关炮台)、右辅山炮台(金鸡山炮台)、清末广西全边对讯署(法式楼)以及大清万人坟等,总占地面积250 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663.76平方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友谊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西南端,322国道终端穿过友谊关拱城门,与越南公路相接,是通往越南的重要陆路通道和国家一类口岸,距凭祥市区18公里。</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测 绘 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跋山涉水大海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精密仪器伴相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远近高低丝毫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科学头脑铁人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风雨雷电勇攀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烈日炎炎汗如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蚊虫叮咬蛇拦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饥渴露宿只等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最是无人涉足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唯有大汗测绘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踏遍青山人渐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喜看中华日月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我与“军测”的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望军旅,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难以忘怀,凝结了你我情深意厚,牢不可破的战友之情。军测旅途,你我肩负重责,不畏艰险;野外作业,你我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休整期间,你我促膝谈心,倾吐肺腑,相互促长;熠熠闪光的军功章,记录着我们长大的青春,这一切是我们永生难忘的回忆。在绿色军营走过的道路,在国防测绘中结成的友谊,不因年久而退色,不为境迁而消匿。已化作沉淀老酒,每每启封,总是回味无穷。曾经在一起并肩学习、生活、战斗,这份感情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这些年来,大家都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的战友在工作单位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战友创办的企业已经很具规模,更多的战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这些都得益于部队党委首长好战友们的培养、教育、关怀,所养成的扎实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要继续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亲爱的战友们:在军营那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我们同甘苦,共患难,结成了亲如兄弟、情同手足的战友。军旅生涯,我们刻骨铭心。军营岁月,我们没有忘记,也不会忘记。然而,最不会忘记的是我们战友的友谊。我们都非常珍惜在军营结下的情结,都非常珍惜经历过千难万险患难、承受过千辛万苦磨练的友情。因此,我们的友情最挚诚、最深沉、最永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虽然四十多年的岁月已流失,由十八九岁的年青小伙子,变成青丝染霜的老年人,但我们的战友友情,仍象冰雪中的松柏那样翠绿,象晚秋的果实那样甘甜而芬芳。(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感怀“八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历史长河,九十二载,弹指挥间。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也不会感到懊悔,而且也必将是我此生最值得自豪的历程。时过境迁,每当想起在部队那激情燃烧的岁月,留恋与向往总能让人心潮澎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我们都还年轻,充满青春活力,真是有太多的美好回忆,太多的难以忘怀。军旅生涯是我们一笔厚重的精神财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八一”军旗的指引下,努力奋斗,始终不渝地学习着、认真刻苦地钻研着、从难从严地训练着、勤奋扎实地工作着、无私无畏地奉献着、不断健康地成长着……,用脚步丈量祖国万里河山,一滴滴汗水,一座座觇标,一根根曲线,一张张图纸,记录着大家忠于职守的身影;急难险重任务中,塑造着大家无私无畏的形象;工作岗位上,显露着大家乐于奉献的笑脸。战友们都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测绘事业,献给了部队建设,献给了国家的发展,用实际行动谱写了自已在人生旅途中当兵的那段光荣历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可以这么说,军旗,因有战友们的积极奋斗而更加鲜红,“八一”,因有战友们的不断拼搏而更加鲜艳,这是血汗浸染的风采。我相信,部队的光荣史册上必将记录着那些为之拼命奋斗过的每一位军人。在这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人生最美是军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了当兵的历史是光荣的、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也是难以忘怀的。“八一”将永远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军旗将永远紧贴在我们的心坎上。(张正辉)</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难忘最是战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怀着对军旅生涯的美好回忆和展望,带着对战友一生的思念,一世的牵挂,试着找回我们曾相思、相伴、相护的那个岁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一起绽放过青春的激情,一起享受过快乐的时光,一起渡过多姿多彩的测绘生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战友之情,就象陈年老窖,时间越长,越醇厚,越珍贵。回味军旅历程,共叙军旅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数载情缘今又续,半生兄弟一世情。” 数载军旅生涯,让我们结下今生不解的友情;离别岁月,却割不断我们浓厚的情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交替,年轮转换。流逝的时光能够苍老我们曾风华正茂的容颜,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拉远我们亲如兄弟的战友情缘。部队大家庭的生活虽然已离我们久远,但亲密无间的战友情谊却将永驻我们心间,陪伴我们到永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十七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太短暂的一瞬间。但十多年对于经过部队战斗洗礼的老兵和战友而言,留下的又是太多的回忆与牵挂。毕竟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不会有太多的几个十年。多年来,一起经过生死考验和战斗洗礼的战友们,相互都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远方的战友。拥有今生今世的思念与回忆、来生的执着与寄托。沉甸甸的战友情感已经深植在生命里和你形影相随时,就很难把这一种感觉描绘出来,因为那已经属于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可分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战友之情,是在“同学习,同训练同爬山,同休息,同吃一锅饭,同举测绘旗”中培养发展起来的,其中渗透着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交融,浸含着泪水与汗水的洗礼。它不论年龄的大小、职务的高低,没有距离和时间的阻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同在一个分队、一个中队、一个队的,当然是战友,曾同在一支部队的也是战友,甚至,只要当过兵、曾经穿过军装的,都可视作战友。酒桌上,“曾经当过兵的”已经成了喝酒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由头。只要曾经是战友,哪怕分别后相隔千山万水,都丝毫也不会减弱深深的友情。一个电话、一张贺年卡、一个微信,都包含着浓浓的情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情千种:夫妻情、亲人情、朋友情、同学情、同事情、患难情、等等情,我以为,最难割舍的是战友情。战友;这帮当兵的人。结下的:战友情,赛兄弟;战友情,深似海;战友情,浓于血;战友情,淡如水;战友情,终身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战友;这帮当兵的人。一个个大老爷们,来自祖国四面八方,习俗不一,性格各异。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下来,他们完成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转变;重要的是个人性格的转变,行如风,站如松,坐如钟,再也不是站没有站像,坐没有坐姿的小青年了。就是这帮当兵的人组成的队伍,得益于部队政治思想教育,规范了年青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共同的理想信念;得益于部队“三大条例”管理,造就了年轻人训练、生活、作息甚至业余活动的一致性;得益于血与火的考验,培养了年青人生死与共,甘苦同享,生相让,死不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德;得益于利害相同,相互没有冲突。肝胆相照,没有小我,只有大家,只有你和他;得益于天天爬山涉水在一起,吃喝拉睡不分离,好的共同分享,难的一起承担。得益于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传统代代都继承。人离部队心不散,千里之外常相连。培养出拆不散,打不乱,分不开,忘不了的战友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几十年过去,现在虽已两鬓斑白,步履蹒跚,但回望军旅,思绪万千,难忘最是战友情。(张正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