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h3><h3>【原文】: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h3><h3>【译注】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 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 收敛之气的方法。若违逆了秋收之气,就会伤及肺脏,使提供给冬藏之气的条件不足,冬天就要发生飧泄病。</h3><h3><br></h3> <h3>【秋季自我保健】秋季,指从立秋开始、经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 个节气到霜降结束。到了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人的健康,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做好秋季自我保健关系到秋季身体健康和冬季疾病预防:</h3><h3>1、心态平衡:初秋空气清爽,给人以宁静、充实的感觉,身心自然会神清气爽,这时应保持平和随缘的心境,保持乐观向上阳光的心态;仲秋硕果累累,蝉鸣蛙叫,早晚凉爽,给人以收获、舒畅的感觉,这时要顺应自然,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多到山间、田野、水边散步;晚秋景色凋零肃杀,易引起伤感忧郁情绪,因此要忘掉烦恼,多参加群体活动和室外活动,保持心情平静,可外出旅游、登高望远、陶冶情操,保持心情舒畅;</h3><h3>2、合理饮食:秋季空气中水分开始减少,饮食宜清润,避免辛辣刺激等,秋补的原则是“清补为上(清淡有营养)、和中为要(适量适度)、益气散寒(忌食生冷)”,要多喝水,吃润肺生津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苹果、梨、柿子、香蕉、、荸荠、萝卜、豆浆、乳品等,为即将到来的冬天积蓄营养,避免肺、肾疾病;</h3><h3>3、适量运动:秋季是运动的大好季节,空气良好,气温适宜,秋景怡人,这个季节加强运动会收到身、心双重受益的效果,最适合的运动项目有:登山、旅游、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球类等运动,;</h3><h3>4、秋季防病:秋季气温变化多样,昼夜温差大,肠胃功能差,金秋季节,秋高气爽,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变化无规律,是各种疾病的多发季节。另外,北方雨水稀少,天气干燥,易出现口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干咳少痰、皮肤干裂等现象,此即医学上所说的“秋燥症”。为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调节机能,适应多变的气候,提醒大家在日常生活饮食上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秋天需预防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h3><h3>【胃肠道疾病】秋天患胃肠道疾病的人数往往会多于夏季:一是苍蝇在秋季的活力并不比夏季弱,吃了被污染过的食品,人就容易患各类肠道传染病;二是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有的人就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三是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使一些原来有胃病的人旧病复发或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秋季是食物中毒的多发期,更要注意饮食卫生,要搞好环境卫生,做好灭蚊灭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尽量减少在外就餐,特别要杜绝在卫生条件差的摊贩处就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日常饮食,不暴饮暴食、乱吃零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用科学的方式勤洗手,特别要加强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培养;防止腹部受凉,根据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夜间要盖好被褥。</h3><h3>【呼吸道感染】秋天气候多变,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加重。秋冬季也是流感、风疹、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遵循 “春捂秋冻”和“耐寒锻炼从秋始”的规律,注意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多增加户外活动,积极锻炼,增强体质,保持学习生活环境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经常使用冷水洗脸。如果已感染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应大量喝水,宜吃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等,不宜吃肥腻、煎炸及过凉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食物,如梨、萝卜等;注意天气变化,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保暖,但最好不要过早、过多添加衣褥,让机体逐渐适应忽热忽凉的环境;如果在外活动的满头大汗,回来时要用毛巾擦拭汗水,不要脱掉衣服吹风;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加强室内通风。</h3><h3>【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病理基础是“虚”、“淤”、“痰”等,提出了“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脑心同治”两大理论,认为只有从多靶点预防和治疗才会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着凉感冒、血压波动、循环不畅、饮食不当是冠心病的主要诱因,因此秋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重要:一要严防感冒,秋季温差大,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尤其当几场秋雨过后气温骤降时,人们极易伤风感冒,应及时增减衣物,并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感染是诱发心衰的首要原因,因心衰病人的抗病能力差,因此对感染要特别重视,如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咽喉炎、气管炎、肺炎等)、泌尿道感染等;二要控制血压,时凉时热、变化无常的天气易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尤其男性应保持乐观情绪,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避免酗酒;保持血液循环畅通,微循环障碍是百病之源,血液循环和微循环畅通是人体健康的关键所在,每天使用洫通半导体激光治疗仪2-3次(早上起床前、午休时、晚上睡眠前平躺着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三要心平气和: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增加。避免中强度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四要控制食盐:饮食中过多的摄盐是心脏疾患的“敌人”,但食盐摄入太少又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会导致另外一些疾病(如低钠血症)。摄盐多少才是合适的呢?一般轻度患者每日限制在5克左右,中重度患者还要适度减少;心脏病患者最好随身携带药物,出现症状时及早服药。出现心慌、胸闷、憋气等症状要及早医治;五要充足睡眠,相比苦夏的湿热难眠,秋季天气凉爽许多,入睡也容易了许多,因此,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够7个小时,且睡眠质量要高;六要;高不要盲目贴秋膘,饮食应坚持以清淡为主,避免三餐过饱,及时补充体内水分,心衰患者要限制饮水量,因为饮水过多会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病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