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自己——共创式生涯教育”沙龙活动第二期第4次活动

费思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又到周二,海州街道“青蓝万家”家庭教育系列主题沙龙活动“遇见未来更好的自己——共创式生涯教育”第二期第4次活动,在正念呼吸练习中开始。对于今天的活动,你的期待是什么呢?</h3> <h3>  上周布置了作业,伙伴们完成得怎样?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一起来分享。</h3> <h3>  大家都是颇为有心的家长,在和家人做“打开拳头”的游戏中,悟到了很多育儿和处事的道理,大致整理如下: 1.轻松的氛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2.亲子之间发生冲突,家长切莫和孩子太较真;3.孩子比较单纯,容易较真,家长说话做事要做好正确示范;4.游戏可以促进家人互动,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5.爸爸的思维模式和妈妈不一样,家庭教育要吸引爸爸来参与;6.游戏让孩子明白太认真会比较累,放松一点也能成功,效果反而更好。</h3><h3> </h3> <h3>  再做游戏:不进行身体接触,如何打开对方的拳头?两两合作,发挥语言的力量!</h3> <h3>  妈妈们都是高手,除了之前提到的“石头剪刀布”,还有好多办法呢!忽悠(你的手指好长啊),信任(我们一起打开吧),比赛(谁先打开谁就赢),最厉害的是“认识你很高兴,我们来握个手吧”,真是够绝!这就是一个人学习与一群人学习的不同了,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收获更多!</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现在的孩子缺乏挫折教育,有人主张把孩子放到山沟沟里去吃吃苦,这样的做法可取吗?田老师说,每个家庭都是挫折教育的好场所,舍近求远,未必合适!家长有意识地创造环境和机会,制造一些麻烦和困难,让孩子去尝试体验,碰几个钉子,出几回错,孩子经历更多,才能学到更多!作为父母,我们要扮演好“观察者”、“欣赏者”、“参与者”、“创造者”和“示范者”这五种角色,学会欣赏孩子的“点子”;允许孩子犯错,该出手时才出手;创造条件与孩子一起承担家务;言行举止上做好正确的示范......家长有力量的陪伴,形成亲子互动双专家的模式。</h3> <h3>  体验活动:止语共画</h3> <h3>  十分钟的止语共画,在没有事先商量和暗示的情况下,这样的作品完成度是不是特别高啊?为大家点赞👍</h3> <h3>  分享摘要:1.团队要有领头羊;2.团队活动需要大家配合,相互迁就,形成默契;3.止语让我们的眼睛更善于观察。田老师启发我们:如何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少说倾听,善于观察,提升家人之间的默契指数。</h3> <h3>  继续讨论“孩子的作业”,如何回应孩子,进行有效对话?田老师说,有效对话就是要多提问,少建议。让孩子思考,自己规划,培养和提升孩子做事情的方向感。让“作业”不再成为问题,我想我们做家长的,还是要多多学习,多多实践,多多分享!</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3>  学习的时间过得好快!下次活动,大家一定记得带好瑜伽垫、瑜伽砖(或垫子)和毯子哦,周五晚上我们不见不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