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当前,下党乡成了网红,因为习近平总书记给下党乡六名党员回信了,这封信距习总书记第一次进下党乡整整30个年头,30年间,总书记始终牵挂下党乡亲,这种念兹在兹的为民情怀感动着每一个共产党员。</h3> <h3>2019年8月14日,根据部署安排,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下党,追寻伟人足迹,感受下党巨变。</h3> <h3>“时刻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员,把心贴近人民”,习近平同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闽东工作期间,哪里最偏远,哪里最贫困,他就到哪里去。</h3> <h3>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能到下党访贫问苦,缘于该乡党委书记杨奕周1989年6月在地委工作会议上的“放炮”,他在会上提意见,他认为上级党委对贫困地区要关心,要扶贫。他的意见引起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地委工作会议结束一个月不到,习近平同志马上到下党乡实地调研,拉开“三进下党”扶贫之路帷幕,与下党乡亲结下三十年不解情缘。</h3><h3>于是,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下党扶贫一定是习总书记开展全国扶贫攻坚治国理政的实验田,试金石。</h3> <h3>下党乡位于闽浙两省的政和、庆元交界处,山高路陡,沟壑纵横,正所谓“地僻人难到,山高云易生”。全乡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十个行政村,全乡人口8000多人。</h3><h3>上世纪80年代,下党乡是全省最贫困的乡镇之一。</h3><h3>那时,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劣,下党的老百姓有三怕: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肥猪。</h3><h3><br></h3> <h3>有人说世间最难治的病就是穷病。没错,摆脱贫困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扶贫先扶志,习近平同志要求乡亲树立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意识,发扬契而不舍的精神,久久为功,携手前行,用三十年的时间共同谱写一曲摆脱贫困乐章。</h3> <h3>行走在下党,踩着脚下的每一寸水泥路,踏着盘山每一级石阶,望着眼前修旧如旧的古民居,远眺正在拔地而起的高楼,对照当年下党旧照,确实让你会发自肺腑的感叹,赞叹下党的沧桑巨变。</h3> <h3>鸾峰桥,始建于明代,全程47.6米,宽4.9米,拱跨37.2米,单拱跨度世界第一。1989年7月19日,习近平同志曾在桥上现场办公、用餐、休息。</h3><h3>鸾峰桥见到过习总书记三进下党的身影,也静默的注视着下党30年的沧桑巨变,它喜迎八方来此参观的党员干部,担负着大道通衢的重任,这种担当精神正是我们共产党人品质的写照。</h3> <h3>一程山水,一种情怀;一次参观,一股力量。</h3> <p class="ql-block">重走总书记走过的连心路,重温总书记当年现场办公的历史,就是一部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就是一次共产党人的补钙之旅,就是一场荡涤心灵的精神之旅。</p><p class="ql-block">“下党,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