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飘过后峡的云

徐纯梅

<p class="ql-block">  2019年8月14日,姚鹏在朋友圈发了首个后峡居民楼被拆除的小视频,并配了一个心碎的表情,然后这个视频迅速被转发,刷屏了。</p><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个灰飞烟灰一堆废墟的视频,心痛的厉害。真不知道谁会痛心得拒绝看;谁会出去走走平缓心绪;谁会静静的坐坐任思绪飞奔?谁的心会像瀑布一样一跃而下,泥沙狂乱?</p><p class="ql-block"> 我想聊天想诉说想倾听,哪怕不说话有人陪着同频就行,分散开的人们啊,找谁呢?不想找一把鼻子一把泪的哭得、也不想找战地指导员一样冷静犀利得。道理都懂,就是难舍的痛心。</p><p class="ql-block"> 痛心又无奈,我把视频发到了我的家族群里,斟酌着把“后峡,没了”,改成“后峡,拆除”。父母姊妹都在内地应该很关注故乡的情况吧。我应该只传递信息不传递情绪,虽然客观的表象下是一颗很痛的心。</p><p class="ql-block"> 发出后,我抱着手机在家坐卧不宁,心里发洪水了,“后峡,没了”这4个字烧心,找谁说说话呢? 找谁呢?等了等只好先找水好好洗个澡了。见鬼了,我闻到了臭臭得电石味儿!真是奇怪,咋可能呢,离开单位快一年了。味儿,哪来的,但我确确实实闻到了电石味儿。</p><p class="ql-block"> 台灯下,反复的看一朵蘑菇云轰然腾起,一幢楼就应声倒下坍成了废墟的视频。厂区也拆得轰轰隆隆的。建设是精心的,拆除是粗暴的。心!绞!痛!</p><p class="ql-block"> 原来下班的时侯有机关的广播伴着,或时政或歌曲;小区里已有好几家的饭菜都飘香了;周末窗户上站着擦玻璃的人;对面窗户里有陪孩子学习的家长,有的轻声细语有的歇斯底里;敝开的窗户里是同事邻里家的日常琐事。承载着这些故事的居民楼、小区、厂房、办公楼马上就要化为乌有;承载着居民楼、小区、厂房、办公楼的后峡,马上就要拆空了。眼睛里的河水堵也堵不住。这时万进军的视频聊天从于田打了过来,河水就变成了洪水。</p><p class="ql-block"> “怎么了……”,他问:</p><p class="ql-block"> “是拆除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劝道:“好了好了,这是必须的,好了,好了,别难过了。这在源头上,也是沒办法的事,拆除是必须的,那么多人的饮水问题呢。”</p><p class="ql-block"> “你给我宣讲政策?”我委曲又生气。</p><p class="ql-block"> “好了,好了,也不早了,洗洗早点睡吧。”他把刚摘掉的老花镜重又架到鼻梁上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他继续地弹琴:“这个吧必须想通,环保问题是…”</p><p class="ql-block"> 滚蛋!我把视频划掉,话不投机懒得听。一码归一码!不是想不通不放手,是舍不得被拆毁!</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的难过不用劝,都是明白人。你可以看着我哭但是不能阻止我哭。 也不要劝。道理都懂。就是忍不住。</p><p class="ql-block"> 晚上无论如何进不了梦乡,脑子里的画面纷份扬扬,大雪似的。</p><p class="ql-block"> </p> <p>  去年第一批搬家的名单下发后,大家边工作边抽空打包,人不是在家打包就是在岗位上,时刻准备着大搬迁都忙死了。可是游魂一样的廖婉秋不知从哪儿找了一套工作衣穿戴整齐的回到了电石厂,挥舞着大扫把在厂区外面打扫卫生。她知道厂区是不能随便进入的,而她因精神有疾病已病退多年。行为举止已严重不正常的她怎么知道要回归最后一次呢?最后一次为单位尽职(病退前她是厂区清洁工人),很认真的告别仪式,她扛着大扫把的照片太感动了,看得我情绪疼痛导致胃疼。一个有灵魂的人,即便疯疯颠颠不正常多年了也懂得最终的敬重与感恩。</p><p> 即便她不懂得说明本意,但此刻的她是多么干净明媚。让我对她心生敬意。</p><p> 撤离后,公司领导照顾孤身一人的廖婉秋住进了养老院,真好,一日三餐、个人卫生有人管理,在单位的关照下,她可以体面的养老了。</p> <p>  都是有赤子之心的人,对故乡对单位有深深的道不尽的深情,面对历史性变动有尊重也有各自不同的怀念方式。</p> <h3>  都停完了。原料车间主任刘新伦、苏志彬依旧带人维修机器,打扫卫生。</h3> <h3>  即便全停了,也要保证厂区的卫生干净整洁;即便全停了,也要保证机械设备是干净整洁的,值得敬重的职业操守。</h3> <h3>  这张照片让人感动。一群原料车间的女工,平时工作很脏很辛苦,单位发的西装还没机会穿就全面停产了,她们约好一起穿着西装到机关门口合影留念。</h3> <h3> 全撤完了,厂长主任组成的临时小组看护厂子,烧一壶水可以泡好几人的方便面。</h3> <h3>  中午太阳好,给小狗狗洗个澡。比起人去楼空被遗弃的小狗,这个小狗狗的主人真好。</h3> <h3>  最近回后峡看看的人好多。有很多是我们可敬的长辈,曾经松树般腰身苍劲的建设者,如今已满头白发目光柔和。结婚生子生活工作,奉献了半生的峡谷里有他们最厚实的经历,随手一指都是记忆,沉甸甸的。这个岁数了能忍受70多公里的汽车颠簸,真是不容易,一片深情让人感动。</h3><h3> </h3> <h3>  满头华发 一半为公 一半为家</h3><h3> 一腔热血 五分因私 五分因国</h3> <h3>  深深的一呼一吸是满胸怀的蓝天白云、山香云气。</h3> <h3>  摆一个胜利的手势祝福环境重建后的后峡,愿碧水蓝天越来越美。年轻时用双手建设后峡,年老后用赤子之心祝福后峡。</h3> <h3> 很多老人不顾年事已高路途遥远,一定要回后峡看看。看看熟悉的青山绿山,看看自家的住宅小区,看看自己工作的地方。抚摸着已拆掉的窗框门框,想起许多可爱的往事。<br></h3><h3></h3> <h3> 我们已老而后峡依旧朝气蓬勃。白云蓬松绿草肥美。再回首,后峡即将变成我们初来乍到时模样。恍惚间,时光穿越了,穿不过去的是白发和不利索的步履。</h3> <h3>  后峡山里的蘑菇是很美的野味,后峡人最爱的是这个味里的记忆。带回乌鲁木齐的两纸袋蘑菇,让看到的人都闻到了浓浓的后峡味儿。</h3> <h3>  山迢迢水长长,60年了,我们已老,而养育了后峡三代人的青山绿水依旧年轻貌美。</h3> <h3>  在那个大炼钢铁赶超英美的加速度年代里,每个人都是一颗最敬业的螺丝钉,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个人的小理想融入到集体的大理想中去一起轰轰烈烈的燃烧。信仰燃烧理想燃烧激情燃烧,只为了明天会更好。</h3> <h3>  特殊的地理常常决定了一个集体的历史命运。在自然条件艰苦的岁月里无怨无悔的奉献过,再回首,有深情的回忆和祝福。</h3> <h3>  85岁的高龄,不顾家人担心阻拦执意回来看看,目及处往事纷纷复返了!头发黑了腰身直了,从厂房从老屋里迎出来的那些往事那么鲜润那么有力,还暖乎乎的!</h3><h3> 后峡的往事啊,刷刷得往回回放,60年啊,老子儿子孙子,后浪涌着前浪,孙辈都做父母了,怎么能没故事。</h3> <h3>  白发里藏着曾经燃烧的青春,面对拆除后的环境重建,充满了温暖的祝福,愿后峡的青山绿水更加秀美,愿我们的后峡如诗如画。</h3> <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想带老人回去看看的请抓紧时间,天凉了,后峡冷的早,回去多穿点。现在没地方可以小眯一会儿养养神,有的老人上四井田和二矿有轻微的高山反应,挺辛苦的。</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就拆除的差不多了,8月18日王震将军雕像已请走,空留底座和背后的机关大楼,空寂的难以想像。此地空余黄鹤楼。60年了,可以轻松归零吗?</p><p class="ql-block"> 三层带地下室的机关大楼于1961年始建,1963年竣工,全部是手工砖!就地取材河西的黄土山,用河水搅拌和泥脱坯打土块,然后烧制成型。用汗水浇筑慢慢长起来的大楼,是工人师傅们一块砖一块砖码起来的,这幢办公大楼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希望和情感。</p><p class="ql-block"> 怀念,因为有赤子之心;归还,因为有责任之心。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义无反顾。</p><p class="ql-block"> 动情落泪但无怨无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