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概述:</h3><h3>乳腺钼靶即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疾病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乳腺钼靶与乳腺超声,被公认为乳腺疾病检查的黄金组合。现在除了钼靶和超声,乳腺MRI是最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h3> <h3>这就是我们工作中的乳腺钼靶片</h3><h3>MLO,CC</h3> <h3>四个位置分别是:</h3><h3>上面两张是左右内外斜位</h3><h3>下面两张是轴位</h3> <h3>其他检查方法还有乳腺CT和乳腺红外线扫描等。乳腺CT因为辐射剂量大,基本很少使用或者不用,但是有时候胸部CT,却可以意外发现乳腺肿块等病变。乳腺红外线扫描好像已经被淘汰了。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乳腺钼靶的检查技术和影像诊断入门。</h3> <h3>小赵:</h3><h3>摄片条件,我们科现在一般是25~35KV</h3><h3><br></h3><h3>小赵:</h3><h3>50~120MAS</h3><h3><br></h3><h3>小赵:</h3><h3>条件很低,所以辐射很小</h3><h3><br></h3><h3>小赵:</h3><h3>我科以前用的是一台GE乳腺钼靶CR,图像清晰度还行,但是乳腺CR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在对乳房进行压迫的时候,需要达到设备所需要的压力值以上才能正常曝光,压力值不够的情况下,设备不让曝光,所以患者痛苦相对较大,有时候不能顺利完成检查,甚至有笑着进去,哭着出来的患者。</h3><h3><br></h3><h3>小赵:</h3><h3>对,CR摄片曝光好像有阈值</h3><h3><br></h3><h3>小赵:</h3><h3>为什么乳腺钼靶检查非要压迫乳房才能完成检查?这个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乳房是一个半球形组织,放在检查台上的时候,整个乳房的厚度是不一致的,中心厚边缘薄,根据X线穿透原理,中心厚的部位射线吸收多,穿透曝光的X线相对少或者弱,周围组织薄,穿透曝光的X线多或者强,这样出来的图像就没法看了对吧?所以我们要人为的给乳房施加一定的压力,让整个乳房呈一个厚度相对均匀一致的组织,这样曝光得到的图像,才能达到诊断要求。</h3><h3><br></h3><h3>小赵:</h3><h3>后来出现的数字DR摄影,极大改善了CR压迫所需较大压力值的问题,只需要很小的压力,乳腺厚度相对均匀即可完成曝光,极大减少了患者因检查带来的痛苦。</h3> <h3>小赵:</h3><h3>二、乳腺摄片体位认识。</h3><h3><br></h3><h3>小赵:</h3><h3>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乳腺钼靶摄影的常规体位和几个特殊体位。</h3><h3>常规体位包括CC位和MLO位。CC位又叫轴位或者头尾位,MLO位又叫内外斜位。下面是图示和拍摄体位示范。</h3><h3><br></h3><h3>小赵:</h3><h3>这个体位是国际通用的好像</h3><h3><br></h3><h3>小赵:</h3><h3>几乎所有的医院都是常规拍摄这两个体位</h3><h3><br></h3><h3>小赵:</h3><h3>只是打片的时候排版略有不同</h3><h3><br></h3><h3>小赵:</h3><h3>有的是轴位在上,有的是斜位在上</h3> <h3>上图中左边是CC位的拍摄方法和摆位,右边的图像就是乳腺CC位图像,CC位图像将乳腺划分为外象限和内象限,后面我们会讲到。</h3> <h3>摆位要求就是尽可能多包括乳腺组织,乳头置于切线位,不允许出现皮肤褶皱</h3> <h3>上图中左边图片是MLO位的拍摄方法和摆位,右边图片是乳腺MLO位图像。这幅图拍摄的是左侧乳房。MLO位图像将乳腺划分为上象限和下象限,后面我们会讲到。</h3> <h3>小赵:</h3><h3>虽然我们是搞诊断的,但是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乳腺摄片的知识</h3><h3><br></h3><h3>小赵:</h3><h3>乳腺摄片摆位十分重要,且必须达到质控标准,比如两个位置必须将乳头置于切线位,不能有皮肤褶皱,必须将整个乳腺组织和部分乳后脂肪间隙摄于片内,CC位要求将乳房置于图像左右正中,内外侧要包全乳房,MLO位要求将胸大肌摄于片内,乳腺下缘要包于片内,腋下要尽可能多包于片内,方便观察腋下淋巴结情况。</h3><h3><br></h3><h3>小赵:</h3><h3>有的时候CC为很难将乳头置于切线位,但是MLO位基本都可以做到</h3><h3><br></h3><h3>小赵:</h3><h3>除了常规的CC位和MLO位之外,还有其他几个特殊拍摄体位,用的相对较多的是局部点压位。</h3> <h3>局部点压位的用途是在常规CC位和MLO位上发现可疑结节,但是因为腺体重叠而不确定的时候,采用局部点压使病灶更容易显示。</h3> <h3>幸福玫瑰:</h3><h3>点压,放大</h3><h3><br></h3><h3>小赵:</h3><h3>对的</h3><h3><br></h3><h3>小赵:</h3><h3>除了点压摄片外,偶尔还会用到侧位,但是用的很少。此外还有乳腺断层X线摄影,目的是看清肿块的边缘形态,更好的观察毛刺和分叶等征象,该项检查开展的单位好像不是很多。</h3><h3><br></h3><h3>小赵:</h3><h3>乳腺摄片的时间选择,原则上要求尽量安排患者于例假结束后的4到10天,也就是一周左右进行,因为大多数女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如果摄片安排在例假前一周左右进行,乳腺增生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增生,乳房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这个时候进行乳腺摄片,对乳房加压,会加重患者乳房的疼痛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精神压力,同时也不能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及结束。</h3><h3><br></h3><h3>小赵:</h3><h3>其次,例假前一周,乳腺增生患者是病变最严重的时候,腺体量及密度均较平时更显致密,这时候摄片,会增加病灶的漏诊几率。所以,常规建议安排患者于例假结束后的4到10天内进行乳腺摄片检查。</h3><h3><br></h3><h3>小赵:</h3><h3>但是,目前因为科室经济效益的影响,如果安排患者于例假结束后检查,患者因乳腺增生一起的疼痛症状可能会减轻或消失,患者可能放弃检查,对科室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加上现在使用的乳腺DR摄影,压力范围比较大,轻度的压迫也可以完成检查,这样患者痛苦也小,所以,多数医院好像对患者进行乳腺拍片时间安排上都不够重视。</h3><h3><br></h3><h3>月影无踪:</h3><h3>检查时间比较重要,一定要问清楚</h3><h3><br></h3><h3>小赵:</h3><h3>我们不敢预约</h3><h3><br></h3><h3>小赵:</h3><h3>怕患者流失</h3> <h3>小赵:</h3><h3>三、乳腺实质构成分类。</h3><h3><br></h3><h3>小赵:</h3><h3>根据ACR分类标准,将乳腺实质构成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a脂肪型、b纤维腺体型、c不均匀致密型和d致密型。2013年以前的分类分别是脂肪型、少量腺体型、多量腺体型和致密型,2013年,新版(第五版)的X线乳腺BI-RADS分类标准中,对乳腺实质构成分类做了更新。</h3> <h3>30岁以下,原则是做超声</h3> <h3>这是不同课件的图片</h3> <h3>下面是4种乳腺实质类型的图片展示。</h3> <h3>小赵:</h3><h3>这是a型乳腺</h3><h3><br></h3><h3>小赵:</h3><h3>多见于老年人</h3><h3><br></h3><h3>小赵:</h3><h3>但是偶尔也见于中青年</h3><h3><br></h3><h3>小赵:</h3><h3>这种乳腺,发现乳腺肿块是最敏感的</h3><h3><br></h3><h3>小赵:</h3><h3>一般3mm左右的小肿块都可以看得出来</h3><h3><br></h3><h3>小赵:</h3><h3>乳腺分型,一定是要用abcd小写字母,不是大写字母</h3><h3><br></h3><h3>小赵:</h3><h3>因为大写字母有更重要的用途</h3> <h3>c类乳腺是最常见的腺体类型</h3><h3>c类见于大多数的中青年女性</h3> <h3>日常工作中,不均匀致密类乳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弥漫不均匀致密和局灶不均匀致密。</h3> <h3>这个就是致密类乳腺</h3><h3>是放射科最不喜欢,最头疼的乳腺类型</h3><h3>这种乳腺背景,看片的时候特备耗费时间,需要仔细慢慢的一点点看,一点点找,很容易漏诊</h3><h3>这种乳腺多见于青春期小姑娘</h3><h3>或者乳房特别软的患者</h3><h3><br></h3> <h3>乳腺实质构成分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随着乳腺实质构成从a到d类,乳腺钼靶检查发现病灶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像d类致密型乳腺,很多临床能触诊到的肿块,乳腺钼靶却看不到病灶,这时候需要建议临床结合彩超,必要时MRI进一步检查,避免漏诊,引起医疗纠纷。</h3><h3> 有人说,在日本,乳腺乳腺钼靶片上讲乳腺实质构成判定为d类致密型乳腺,经医疗鉴定委员会鉴定支持该分类,即使放射科医生漏诊乳腺肿块,也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乳腺实质的ACR分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该分类,不止应用于乳腺钼靶,同样应用于乳腺MRI检查,只不过4种分类名称叫法稍有区别而已。</h3><h3><br></h3> <h3>四、乳腺病灶的定位。</h3><h3>发现乳腺病灶,必须对病灶进行准确详细定位。乳腺定位,公认的是采用乳腺体表分区法和时针定位法来定位,有时需要二者结合来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h3> <h3>这是几张乳腺疾病定位参考图片</h3><h3>CC位将乳腺分为外象限和内象限</h3><h3>一般上方的是外象限,下方的是内象限</h3><h3>MLO将乳腺分为上象限和下象限</h3><h3>轴位的好分,以乳头向后方胸壁画一条直线即可</h3><h3>MLO位稍有些不一样</h3> <h3>我们用前、中、后1/3</h3> <h3>吴老师说的中央区,就是两个垂直的位置,显示病灶均位于乳晕正后方,就是乳晕中央区</h3><h3>其中中央区的前三分之一,叫乳晕后区</h3> <h3>我再说一下MLO位</h3><h3>斜位画线有些特殊,不是从乳头向后画垂线</h3><h3><br></h3> <h3>先看这张图</h3><h3>这是错误的划线</h3> <h3>这个是正确的划线</h3><h3>是从乳头向胸大肌前缘画一条垂直于胸大肌的直线</h3><h3></h3><h3>上方的是上象限,下方的是下象限</h3><h3><br></h3> <h3>所以乳腺疾病定位一定要说明是哪个象限</h3><h3>比如常见的乳腺癌,好发部位就是乳腺的外上象限</h3><h3>钼靶用钟表的时候少</h3><h3><br></h3> <h3>比如这个病灶,老师们试着定下位</h3> <h3>轴位在线上的时候,不是6点就是12点,斜位在线上的时候,不是3点就是9点,</h3> <h3>对的,斜位病灶正好位于线上</h3> <h3>先看轴位,病灶位于外象限对吧?</h3><h3>完后斜位,病灶位于线上,没法判断是上象限?还是下象限对吧?</h3><h3>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钟表定位了</h3> <h3>看这个图片,左乳和我们日常的钟表是一致的对吧?</h3><h3>但是右乳正好是反的</h3><h3>右乳的外侧是9点,内侧是3点</h3><h3>左乳的内侧是9点,外侧是3点</h3><h3>12 代表上,6 代表下对吧?</h3><h3><br></h3> <h3>回到刚才那个病灶</h3><h3>先确定了是外象限,右乳,那就是6到12点方向</h3><h3>斜位在线上,所以,定位就是9点</h3><h3>刚下那个病灶,描述的时候就可以说右乳9点方向</h3><h3><br></h3><h3><br></h3> <h3></h3><h3>然后再说前中后哪个区</h3><h3>病灶大致位于后区对吧</h3><h3>所以这个病灶定位就是右乳9点方向后区</h3><h3><br></h3> <h3>还差最后一步</h3><h3>还要从斜位上测量一下病灶前缘距离乳头基底部的距离</h3><h3>假如说是43mm</h3><h3>那么这个病灶最终的定位就是右乳9点方向后区距离乳头基底部约43mm处见一肿块</h3><h3><br></h3> <h3>李老师,把乳腺想成一个钟表,上方正中就是12点,下方就是6点,外侧正中是9点,内侧就是3点,然后CC位就是压扁来看的内外侧,MLO位就是压扁的上下位(内外斜位)[捂脸],您得空去看一下技术员照片就懂了@李洁,云南德宏医院放射科</h3> <h3>只有病灶位于一个位置的线上的时候才用钟表</h3><h3>钟表定位只有12,3,6,9四个定位</h3><h3>其他的都用象限</h3><h3>象限和钟表一般不同时用</h3> <h3>再来一个</h3><h3>内上象限近腋尾部。</h3> <h3>再来一个</h3> <h3>轴位在乳头后方线上呢</h3> <h3>右乳圆圈病灶定位</h3><h3>病灶,右乳的定位是12点</h3> <h3>定下这个</h3><h3>这个是9点位置,触诊及超声都是9点</h3><h3>时钟是特殊位置。常规分象限</h3> <h3>不是三点就是9点,看左右乳腺不同</h3> <h3>钼靶分不清囊肿和实性,所以要结合超声和触诊</h3> <h3>轴位在线上的时候,不是6点就是12点,斜位在线上的时候,不是3点就是9点,</h3> <h3>就像12点和6点的病灶,你想象时钟,12和6在垂直中线,分不出内外,所以,就是位于轴位的中线上,</h3> <h3>3点和9点在水平轴线上,分不出上下,所以就是位于斜位的线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