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晓舞蹈——阳光少年游学营】“解周易 拜文王”安阳羑里城 中国文字博物馆游学之旅

阳光少年

<h3>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h3><h3> 2016年12月,教育部、国家旅游局等11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各地要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国家层面再度肯定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动试点实验向全国推广。国家层面首次正式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h3> <h3>  近年来,研学旅行这一新兴社会实践课程逐渐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重视,为了将课程落到实处,打破单一教学束缚,阳光少年研学中心打造了以“解周易 拜文王”为主题的安阳羑里城研学课程。</h3> <h3>辅导员带领小同学们集体出发,昂首挺胸迎接与众不同的学习之旅。</h3> <h3>老师发给孩子们的“研学答题卡”涉及了安阳文字博物馆和羑里城的部分历史文化和传承演变,相信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参加研学之旅,会极大的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h3> <h3>  羑里城是《周易》的发祥地,是河南省教育部公示的第一批研学旅行基地。现存建筑有演易坊、山门、周文王演易台、古殿基址,还有《周文王羑里城》、《禹碑》、《文王易》等碑刻十余通,对于研究《周易》和历史、书法,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根据景区文化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需要,制定了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让躺在书页中的文化立体鲜活起来,让学生们亲眼目睹鲜活存在的遗产,触摸历史的真切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羑里城达到良好的研学教育体验。</h3> <h3>我们的研学导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了解羑里城历史背景,学习“周礼”。</h3> <h3>辅导员老师们为同学们准备“周礼”学习的汉服礼仪!</h3> <h3>辅导员老师为同学们派发汉服,同学们双手接物,鞠躬还礼!</h3> <h3>研学导师带领同学们拜祭周文王,了解周礼文化,知廉耻,懂礼仪。</h3> <h3>县委书记及领导一行,亲自现场观摩同学们的研学活动,并对本次课程提出了赞扬!</h3> <h3>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水源头,从各方面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了解《易经》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了解很多现代的发明创造都同《周易》有着密切关系,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兴趣。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同学们主动学习,勇于挑战困难的意识,提升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h3> <h3>研学导师带领学生学习“周礼”祭拜礼仪,使学生初步了解周礼文化,对先哲文王产生敬仰之心;</h3> <h3>师生齐诵《周易八卦赋》,了解《周易》璀璨的语言文化和睿智的人生哲理。</h3> <h3>  研学导师讲解《周易》博大精深,其卦辞、爻辞中保存着古代自然、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民俗、伦理等多方面的珍贵资料,包含我国古代先哲对天地、宇宙、自然及自身的观察、研究、总结和从中找到的抽象变化规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观和哲学思想,又经孔子等人补充成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哲理书,被后人誉为哲学中的哲学,经典中的经典,智慧中的智慧,纲领中的纲领,统领百科的巨著。</h3> <h3>  “八卦拟人化”研学导师用讲故事的形式贯穿于整个课程,选出部分学生扮演拟人化角色进行互动,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了解八卦的由来、《周易》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以及《周易》对当今世界的影响。</h3> <h3>同学们亲身扮演风雨雷电山水火,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了解八卦的由来。</h3> <h3>  “勇闯八卦阵”,羑里周易博物馆的八卦迷宫占地面积为2873平方米,“神龙见首不见尾”,易守难攻,可谓“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h3> <h3>“ 勇闯八卦阵”以分组抗衡的形式,选出闯阵勇士、统领的将军和运筹帷幄的军师,换上服装带上令旗,置身历史场景,为班级荣誉勇往直前,奋勇破阵,调动起学生敢于挑战、不畏艰险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h3> <h3>  分组进行闯关的同学们为集体荣誉勇往直前,奋勇破阵,调动起学生敢于挑战、不畏艰险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h3> <h3>运筹帷幄的小军师,手持令旗指挥同学们闯关活动!</h3> <h3>羑里城研学课程践行“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的原则,以丰富多彩的研学课程,拉近学生与自然和文化的距离,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从多层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自主能力,让研学旅行不再是“走马观花”,让学生游有所学,学有所得。</h3> <h3>上午羑里城研学精彩的课程告一段落,同学们一起到餐厅享用营养均衡的午餐!荤素搭配,我们吃的饱饱的下午好继续到中国文字博物馆进行下午的研学课程!</h3> <h3>中国文字博物馆,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它以世界文字为背景,以汉字为主干,以少数民族文字为重要组成部分,以详实的资料、严谨的布局、科学的方法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同时,以古汉字符号为独特视角,反映东方华夏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性和学术型双重使命。</h3> <h3>安阳文字博物馆,带着任务去学习,感受文字的力量。</h3> <h3>研学目的,了解中国文字产生(甲骨文),对于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从而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h3> <h3>一片甲骨惊天下,专题陈列参观学习</h3> <h3>同学们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参观游览第一展厅,字法自然,甲骨纪事。</h3> <h3>民族文字大家庭,拾文遗彩,承古传今,创新发展。</h3> <h3>同学们在认真的听辅导员老师讲解文字一统,从隶到楷,说字传义。</h3> <h3>研学导师为同学们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h3> <h3>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二展厅,钟鼎千秋,物以载文。</h3> <h3>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流连忘返。</h3> <h3>同学们认识了古代钱币的起源与演变,形状各异的古钱币让同学们大呼过瘾。</h3> <h3>形态精美的古代刀币。</h3> <h3>同学们通过实物展览,领略到了古代造纸术的奥妙所在。</h3> <h3>中国汉字五千年的演变</h3> <h3>四大发明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昇,由他发明了泥活字。</h3> <h3>为期一天的研学旅行即将结束,我们带着期望和未知来到了这片历史不断上演的文化圣地,又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无限的眷恋离开了这里,随车带去的还有已经印在脑海中,流进血液里的文化传承!</h3> <h3>一路欢声笑语,一路留恋期盼!此次研学旅行,不敢说孩子们收获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但,对于他们来说,这绝对是一次难忘的历程。润物细无声,安阳之行,定有些东西已溶入他们的思想,植入他们的理想……</h3> <h3>经过一天的相处交流,我们都感受到了同学们的阳光与纯真,感谢我们的教练员、领队老师的认真负责,更感谢家长、学校对我们的信任支持,我们定不忘初心,设计研发优质路线,为同学们提供优质的研学体验,助力同学健康成长。期待我们的再次相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