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大女先生》

长须愚公

<h1>《民国国母宋庆龄》黄坚作</h1><h3><br></h3><h1>举世闻名宋庆龄,三民主义组家庭。</h1><h3><br></h3><h1>中山遗愿谁施命,铺路搭桥从未停。</h1><h3><br></h3><h3>【注】:三民主义,是孙中山 提出的 中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h3><h3>民族主义是推翻满族政府,恢复汉族政权;民权主义是建立民国;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后来在 俄国 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制定了联 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于一九二四年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h3><h3>遗愿:即死者在生前,遗留下来的愿望。 </h3><h3>施命,读作shī mìng,汉语词语,是指施行政令,施行教令。</h3><h3>铺路搭桥,意指宋庆龄为两党的合作铺路搭桥,为国共合作做出了出色的贡献。</h3> <h3>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h3> <h3>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h3> <h3>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h3> <h3>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h3> <h3>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h3><h3>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h3> <h3>在一九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宋庆龄与孙中山在日本结婚。这段本不被父母看好的婚姻,宋庆龄夫妻二人却相互尊敬恩爱。并且宋庆龄紧紧地追随着自己丈夫的脚步,进行着革命。宋庆龄婚姻可以说是不幸的,因为二人相差二十七岁的年龄注定了孙中山要提前“抛弃”自己的妻子,独留宋庆龄一人在世上。但宋庆龄婚姻也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夫妻二人的思想相同,一同革命;二人的婚姻也一同融入了爱情与革命。<br></h3> <h3>毛主席对宋庆龄的评价“宋家飞出的金凤凰”,金凤凰,单是这三个字就可以看出了毛主席对宋庆龄的评价之高。而作为宋庆龄的丈夫,孙中山先生对于自己的妻子宋庆龄的评价则是——完美的妻子。</h3><h3>甚至于美国的史沫特莱评价宋庆龄是,中国的圣女贞德。圣女贞德是在英国与法国百年战争之时,带领着法国人民打败英国侵略者的一位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而用圣女贞德来比较宋庆龄,也足以看出宋庆龄对新中国、政治、改革所做出的贡献。</h3> <h1>《画家何香凝》黄坚作</h1><h3><br></h3><h1>女权运动何香凝,猛虎寒梅抗賎凌。</h1><h3><br></h3><h1>“但得军民同御敌”宾游国共最高层。</h1><h3><br></h3><h3>【注】:猛虎寒梅,何香凝擅长画梅画虎,有寒梅性格和猛虎精神,既是何香凝本性的造就,也是她革命理想的诠释。</h3><h3>贱凌是一个汉语词语,</h3><h3>读音是 jiàn líng,是指轻慢欺凌。</h3><h3>第三句,引用何香凝诗句,</h3><h3>《日祸移居广西舟中》:</h3><h3>战云弥温遍神洲,国破家亡恨怎休?</h3><h3>但得军民同御敌,烂船漂泊也风流。</h3><h3>”宾游”,宾客游士,谓出游。</h3> <h3>何香凝,名原谏,又名瑞谏。广东南海人,父亲何炳桓出身农家,后来在香港经营茶叶和地产致富,因此,何香凝家的经济条件较好。家里希望女儿成为一个贤淑的女子,并能融入“上流社会”,便在何香凝7岁的时候给她缠小脚。</h3><h3>然而,她早就听说过女兵的故事,羡慕她们的“天足”和英勇善战,并逐渐养成了不屈的性格和反抗的精神。因此,当母亲强行给她缠足时,她就每天晚上用剪刀将裹脚布剪掉。</h3><h3>何炳桓夫妇拿这个倔强的女儿没有办法,只好放弃。于是,何香凝便拥有了一双“大脚”。</h3> <h3>何炳桓家有3个儿子,8个女儿,还有一些亲戚家的孩子也寄住在他家。为了让男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何炳桓请来了私塾先生在家里设馆教书。<br></h3><h3>何香凝听到兄弟们的读书声,非常羡慕,心里直痒痒,就买了书本自学,遇到不懂的字就请教哥哥,或叫女仆拿到先生那里去问,她的学问就是从自学开始的。</h3> <h3>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在香港皇仁书院学习的归侨子弟廖仲恺正“敲锣打鼓似的宣扬要讨一个没有裹过小脚的人做媳妇”。何香凝的父亲马上托媒人说合,两人于1897年成婚。</h3><h3>这一被誉为“天足缘”的婚姻,为何香凝寻到了佳偶良师婚后,他们寄居在廖仲恺哥哥廖恩焘家中的阁楼上,何香凝随廖仲恺读书、吟诗、作画,其乐融融。何香凝曾有诗云</h3><h3>“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h3><h3>故为其爱巢命名为“双清楼”,何香凝后来号“双清楼主”、“双清馆主”,终其一生都在追述着这段永难忘怀的美好时光。</h3> <h3>在时代潮流的驱动下,廖仲恺从香港皇仁书院完成学业后,就产生了去日本留学的愿望。何香凝坚决支持,决定随夫一同赴日。当时,廖仲恺因家道中落,学资难筹,深明大义的何香凝苦口婆心地说服母亲和亲友,毅然卖掉陪嫁的首饰和所有细软、家具,资助夫君完成赴日的愿望。</h3><h3>1903年1月,廖仲恺暂别何香凝,东渡扶桑留学。两个多月后,何香凝把遗留家中的所有杂物卖掉,追随夫君赴东京留学。</h3><h3>先后就读于女子师范学校、东京本乡美术学校,并且跟随日本名画家田中赖璋学习绘画。1903年春,何香凝在东京结识了孙中山,并和革命青年赵声、秋瑾、黎仲实等来往密切。</h3><h3>从此,她和廖仲恺开始接触革命思想,并为革命而工作。</h3> <h3>据统计,当时漂洋过海赴日留学的中国女青年总数不足10人,何香凝跻身其间,难能可贵。她和廖仲恺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思想,萌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忱。</h3><h3>1903年6月,何香凝在东京撰写</h3><h3>《敬告我的同胞姐妹》一文,刊发在充满民主主义思想的革命刊物</h3><h3>《江苏》杂志第4期上。尚明轩认为,这篇文章是早期宣传妇女解放屈指可数的作品之一,奠定了何香凝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地位。</h3> <h3>女权革命的领袖,革命家,画家,政治活动家,民革主要创始人,国民党元老,建立民国的功臣,“三大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抗日统一战线的一个方面军,也是新中国创始人之一。</h3> <h3>辛亥前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的女性,有姓名可查的有380多人,其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有180多人,实际参加同盟会的只有54人。<br></h3><h3>在这54人当中,能够把革命与参政贯穿始终,并且跨越国民党与共产党两个时代的,只有何香凝一人。</h3> <h1>《当代李清照沈祖棻》黄坚作</h1><h3><br></h3><h1>古律新诗沈祖棻,桃红李白共鲜芬。</h1><h3><br></h3><h1>文章知己终如愿,风格高华始入群。</h1><h3><br></h3><h3>【注】:第二句,桃红李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成语释义:桃花红,李花白。成语出处:唐·羊士谔《山阁闻笛》诗:</h3><h3>“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h3><h3>第三句,改自沈祖棻夫妻唱和句,文章知己虽堪许。</h3> <h3>沈祖棻(1909-1977),女,字子蕊,别号紫曼,笔名绛燕、苏珂。浙江海盐人。教授,词人、诗人、文学家、文论家。格律体新诗先驱诗人之一。</h3><h3>主要代表作有《别》《赠孝感》《妥协》《早早诗》等,在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对于中国格律新诗的创建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影响。</h3><h3>美学家朱光潜也曾题诗称她</h3><h3>“易安而后见斯人,骨秀神清自不群。”</h3><h3>国学大师钱仲联先生评价她是</h3><h3>“三百年来林下作,秋波临去尚销魂。”</h3><h3>著名诗人、书法家沈尹默先生则比喻他们夫妻为再版的李清照和赵明诚,赞誉称“昔时赵李今程沈”。</h3> <h3>原南京文学院院长汪东称赞她:“诸词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h3><h3>她更被世人称作“明清以来无人可匹的爱国词人”、“20世纪中华诗词界最杰出女词人”。1909年1月29日出生在苏州一个世代书香之家。曾祖父沈炳垣是清咸丰内阁大学士、咸丰皇帝的老师;祖父沈守谦精于书法,与画家吴昌硕、词人朱孝臧为友。</h3><h3>沈祖棻得益于家庭熏陶的古典文学研究和旧体诗词的写作才能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当时院长汪东对她的</h3><h3>《浣溪沙》词微婉深刻地反映</h3><h3>“九·一八”事变后的民族危机感到惊奇,给予她热情的勉励。同时,沈祖棻也开始了她的新文学创作。青春的梦想、细密的心理、纤柔的诗情,在她的各种文体形式的尝试中尽情地舒展着,散见于当时刊物的新诗、散文、小说、独幕剧等,初步显示了她的文学才华和创作风格。</h3> <h3>1934年,沈祖棻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同时与中文系同窗程千帆志同道合而相爱。并发表了一系列的短篇历史小说,赢得当时评论界在广泛关注,被文坛誉为“江南才女”。</h3><h3>她的小说《辩才禅师》发表,被认为是“充满诗意的感情和笔调”的佳作。</h3><h3>《悬崖上的家》也广受称颂。毕业后,沈祖棻一面在各地任教,一面进行新诗和词的创作,动荡的时代,使她的诗词在轻灵婉丽中透着凝重和深沉,抒发着她对灾难深重的祖国至诚的爱。</h3> <h3>1942年夏,和丈夫一起到成都金陵大学教书。沈祖棻在成都金陵大学开词选课时物色了5位有才华的学生成立了正声诗词社,在当时很有影响。她还为4位将毕业的学生每人各选了30多首结集成《风雨同声集》出版。<br></h3> <h3>1949年,38岁的沈祖棻剖腹产下女儿程丽则。</h3><h3>上海解放。目睹陈毅大军进城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不犯,她激动万分。同年,《涉江词》结集出版,受到名家的一致好评。</h3><h3>1956年,夫妇共同执教武大,在珞珈山下教书育人,讲授中国文学史、古典名著选读、历代韵文选、元明戏曲研究、唐人七绝诗等课程。</h3><h3>1957年,程千帆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农场改造。沈祖棻留在武大继续教学,她的课深受学生喜爱。</h3><h3>“文革”开始,多病的她,只有女儿丽则在身边,母女相依为命。</h3> <h3>1972年,女儿结婚搬走了,夫妻俩城乡两隔,惟有诗词唱和稍慰相思之苦。沈祖棻感赋:</h3><h3>文章知己虽堪许,患难夫妻自可悲。程千帆唱和:</h3><h3>“巴渝唱遍吴娘曲,应记阿婆初嫁时。”</h3> <h1>《建筑师林徽因》黄坚作</h1><h3><br></h3><h1>房梁金碧摩诗篇,男士心中四月天,</h1><h3><br></h3><h1>林下徽音成绝响,才情美貌惹人怜。</h1><h3><br></h3><h3>【注】:第一句,古建筑上有诗文。</h3><h3>梁,梁思成、金,金岳霖、摩,徐志摩。</h3><h3>《林下》宋庠(宋)</h3><h3>偶作中林适,聊观万化春。</h3><h3>蜂巢喧似市,禽舌巧于人。</h3><h3>陂溜鸣田尾,藤梢衣树身。</h3><h3>乡农时晤语,野意合天真。</h3><h3>简介:林下之风是一个汉语成语,一般是指有才干,有才华,有诗韵,有风度,巾帼不让须眉然又具女性之柔美的奇女子。</h3> <h3>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h3><h3>《诗经·大雅·思齐》这是一首歌颂周初开国人物文王及其母太任、其妻太姒的诗。其中“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的意思是:太姒继承太任、太姜的美德,必能多生儿子。</h3><h3>大姒就是太姒,她是周文王的妃子;嗣就是继承的意思;徽是美,音是声誉的意思,徽音就是美誉、美德的意思。 百斯男即百男,极言生子之多。</h3> <h3>扩展资料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一个时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h3><h3>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糅合得浑然一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h3> <h3>而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被列入当时出版的《当代中国四千名人录》。</h3> <h3>林徽因曾为徐志摩写诗,说他是人间的四月天。事实上,在当世男人的心中,她才是他们的四月天。她的美貌、她的才情以及她惹人怜惜的小性情,这一切都让人心动不已。林徽因是一个有着卓越才华却也有普通性情的女子,三个杰出而优秀的男子成全了她的美丽。</h3> <h3>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改造传统景泰蓝,保护奈良古建。</h3><h3>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h3><h3>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谁爱这不息的变幻》。</h3> <h3>《深夜里听到的声音》等。对林徽因这样的女子,倘若还要纠缠她的情感,那么那个据说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的真诚最能够说明她情感的品质。</h3><h3>倘若还要记起她的才华,那么她的诗文以及她与梁思成共同完成的论著还不足以表现她才华的全部,因为那些充满知性与灵性的连珠的妙语已经绝响。</h3> <h3>倘若还要记起她的坚忍与真诚,那么她一生的病痛以及伴随梁思成考察的那些不可计数的荒郊野地里的民宅古寺足以证明,她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真正的女人。</h3> <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外文翻译家楊绛》黄坚作</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翻译、作家杨季康,</h1><h3><br></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称心如意》舞台扬。</h1><h3><br></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百岁老人笔犹健,</h1><h3><br></h3><h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涌流情感妙文章。</h1> <h3>钱钟书夫人是叫杨绛, 读音:jiàng。</h3><h3>杨绛,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h3> <h3>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成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br></h3> <h3>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锺书相识。 第一次见面,钱锺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世纪佳缘由此展开,成就一段佳话。</h3><h3>扩展资料: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钱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特别是在科学地扬弃中国传统文化和有选择地借鉴外来文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h3> <h3>为什么钱钟书夫人叫杨绛先生?</h3><h3>先生: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古汉语“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h3> <h3>杨绛先生(1911年—2016年)</h3><h3>中国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h3> <h3>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h3> <h1>《名滿京华冯沅君》黄坚作</h1><h3><br></h3><h1>书香门第冯沅君,年幼恣情读古文。</h1><h3><br></h3><h1>五四风雷开铁锁,九三学社写新闻。</h1><h3><br></h3><h3>【注】:开铁锁,指冯沅君在五四运动中用石块砸开校门铁锁。</h3><h3>九三学社,陆侃如、冯沅君夫妇是青岛九三创始人之一。</h3> <h3>冯沅君父亲冯台异,字树侯,清光绪二十四年进士,冯树侯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在家设书房请“教读师爷”,为其长子友兰、二子景兰及女儿沅君讲授古文、算学、写字、作文。年幼的冯沅君喜爱读古文,尤爱读唐诗,十一二岁时不仅能背诵大量的诗词,而且还能够吟诗填词,故有“才女”之誉。</h3><h3>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并于1917年开始招生。冯沅君得知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她与其兄说服母亲,毅然随两位胞兄进京投考。当时,北京女高师入学考试只考国文一门,冯沅君自幼学习国文,有较好的基础,自然是一举考中了。就这样,17岁的河南姑娘冯沅君成了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从此,冯沅君开始了崭新的学校生活。</h3> <h3>冯沅君就读北京国立女高师之际,正是五四运动席卷中国知识界的时候,</h3><h3>当时,北京女高师的方校长是一个思想顽固的老官僚,他不准学生上街参加爱国游行,并下令紧闭校门,还特意派人在校门上加了一把大铁锁。然而,冯沅君却无视学校的严束,第一个搬起石块砸碎了铁锁,全校的同学夺门而出,与北大、清华等校的师生会师。这件事使冯沅君在北京女高师获得了一个勇敢无畏的好名声,受到广大师生的赞扬。</h3> <h3>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唤醒了一代有头脑、有作为的男女青年。冯沅君,这个内心一直向往着自由与解放的青年女性,受到了这个伟大运动的感召,勇敢地拿起了笔,将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改编成古装话剧,并亲自登台演出。<br></h3><h3>女大学生登台演戏,在20年代的中国,不能不说是一种极为大胆的行动,从而得到执导此剧的李大钊先生的称赞和《戏剧杂志》社陈大悲先生等人的支持。</h3><h3>鲁迅先生和川岛先生亦都来看过戏。《孔雀东南飞》的演出,使冯沅君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有人写文章说冯沅君此时是“名满京华”。</h3> <h3>冯沅君和陆侃如的恋爱,是从1926年秋天开始的。当时的陆侃如是清华大学研究院的高才生,英俊潇洒,才华横溢。他的《屈原》、《宋玉评传》等在学术界颇引人注目。他比冯沅君小3岁。当时,冯沅君已是文坛享有盛名的女作家,自然赢得了陆侃如的爱慕。由于业务上的相近,使他与冯沅君有接触的机会。他这位风度翩翩的江南才子,深得冯沅君的好感。</h3> <h3>两人虽然不是青梅竹马,却是一见钟情。他们相识之后,就开始了频繁的往来、交谈、通信。陆侃如反复地向冯沅君表示纯洁的友谊,接着就是纯洁的爱情。每逢星期日,陆侃如都到北大来找冯沅君,他们常常在月光下促膝谈心,或者在北海泛舟,有时也相约去游长城,流连徘徊于颐和园的水榭、圆明园的古迹堆中,或者是香山幽静的小路上。经过海阔天空的侃谈,双方就再也分不开了。</h3> <h3>国学大师陆侃如、冯沅君夫妇。</h3><h3>陆侃如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史专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青岛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青岛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56年当选为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首任主席。</h3><h3>冯沅君是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新中国第一位女一级教授,山东大学副校长,山东省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九三学社青岛分社第二届委员会委员,他们夫妇二人在文学研究领域同心协力,著书立说,成为文坛佳话。</h3> <h1>《醒世周刋主编许广平》黄坚作</h1><h3><br></h3><h1>坚决抗婚许广平,追随鲁迅十年行。</h1><h3><br></h3><h1>大家闺秀多才气,夫君遗稿妾完成。</h1> <h3>许广平(1898年2月12日—1968年3月3日),笔名景宋,广东番禺人,鲁迅的第二任妻子。</h3> <h3>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br></h3> <h3>1925年3月,许广平以“受教的一个小学生”的身份,第一次给教过她两年书的老师鲁迅写信,得到鲁迅当天就热情地回信。从此,许广平经常给鲁迅写信,有时还登门谒见,向鲁迅求教。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她的思想不断提高。她担任了学生会总干事,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与刘和珍等携手并肩战斗,并写下了大量揭露和批判段祺瑞政府黑暗统治的檄文。当北洋军阀政府及其在教育界的代理人残酷迫害女师大的进步学生时,鲁迅挺身而出,支持和保护了学生。 同年8月8日,许广平因避难住进了鲁迅西三条胡同的家里。10月12日,许广平以“平林”笔名, 在鲁迅主编的</h3><h3>《国民新报》副刊乙刊上,发表了《同行者》一文。</h3> <h3>1926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在校期间与鲁迅一起发起揭批驱逐北师大校长杨荫榆的运动。8月,鲁迅离开北京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同车南下,到广州的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任训育主任。</h3><h3>1927年1月,鲁迅也到了广州,担任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h3><h3>许广平任他的助教。4月15日, 广州的反动派进行了反革命大屠杀。腥风血雨笼罩了广州城。鲁迅愤而辞去了中山大学的职务,10月3日,许广平和鲁迅在上海开始共同生活。</h3> <h3>1930年,鲁迅因发起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被中国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呈请通缉。许广平曾多次陪同鲁迅外出避难。</h3> <h3>许广平是显赫的近代广州第一家族许拜庭的后人,家族中人才辈出,如反英军入广州城斗争的功臣许祥光、有“许青天”之称的许应镕、廉洁清官许应锵、民国粤军总司令许崇智、辛亥革命元老许崇灏、有“铁血将军”之称的东征名将许济、红军名将许卓、著名教育家许崇清等。</h3><h3>许广平出生后的第三天,父亲许炳枟在外面的宴会上,“碰杯为婚”,将她许给姓马的绅士家。</h3><h3>许广平懂事后,就坚决反对这门亲事。渐渐地许家上下也不支持这门亲事,只有她的父亲内心虽然也很痛悔,但迫于“道义”,仍然坚持着,最后连他也动摇了。</h3><h3>后来,许广平的三哥出面,不知经过怎么的周折,总算退掉了这门亲事。</h3> <h3>1936年10月,鲁迅与世长辞后,许广平决心完成鲁迅的未竟之业。</h3><h3>1937年4月,她将鲁迅1934至1936年的杂文13篇编成《夜记》出版。又以三闲书屋名义自费出版了</h3><h3>《鲁迅书简》的影印本及</h3><h3>《且介亭杂文末编》等书。</h3> <h3>11月上海沦陷后,为了保护鲁迅的全部遗稿及其他遗物,留在上海。</h3><h3>1938年4月,编成了《集外集拾遗》。同年8月,由胡愈之发起,许广平、郑振铎等二十人组成“复社”,以“鲁迅纪念委员会”的名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资助下,编辑出版了六百万字的《鲁迅全集》(二十卷本)。</h3> <h1>《世纪老人谢冰心》黄坚作</h1><h3><br></h3><h1>童真母爱自然深,教子无方有异音。</h1><h3><br></h3><h1>若使人间无恨水,春回大地谢冰心。</h1> <h3>谢婉莹,笔名冰心。冰心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人、翻译家,她歌颂母爱,童真,自然。</h3><h3>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她的代表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 》、《繁星》,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小桔灯》等。</h3><h3>冰心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宽广人性是它的生命力,虽然作品数量很少,而且没有长篇,但冰心那富有声音的作品,以及对人性的一种侧面的仔细的洞察,就像《小桔灯》一样,赋予我们以温暖心房的光芒。</h3> <h3>冰心可谓是一个时代的回忆,她的影响也是一直延续着。冰心老人活了将近百岁,老话讲入土为安。可在2012年的时候,冰心老人的墓碑上却出现了“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鲜红的大字。<br></h3><h3>用红漆在洁白的墓碑上涂鸦写字。在冰心墓碑上写字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孙子吴山。</h3><h3>这吴山究竟和奶奶有什么冤仇,竟这么恨自己的奶奶。其实吴山并不是记恨自己的奶奶,只是想引起社会关注。这件事还得从冰心的儿子吴平说起。吴平,原名吴宗生,1931年2月6日出生于北京,1944年重庆南开中学读书。1948年9月,冰心吴文藻夫妇将他接到日本东京的美国高等中学就学,可以说这吴平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h3> <h3>吴平有过两段婚姻,第二个妻子叫陈凌霞,婚后生下儿子吴山。不过吴平与陈凌霞婚后多半处于分居状态,感情本身就比较淡薄。后来陈凌霞患重病在身,吴平也婚外有人。在妻子病重期间,吴平不但不来看望,还提出离婚。因为财产分割上的不公平,离婚官司打了长达6年的时间。迫于无奈,才出此下策,在奶奶的纪念碑上写字,试图引起社会关注。不过被涂鸦的墓碑令人气愤,此后两年红字并无人清理。一代才女冰心,地下有知,非得被这个不争气的孙子气晕。</h3> <h3>  张恨水,安徽安庆市潜山县人,原名张心远,1967年逝世于北京。作为中国现代鸳鸯蝴蝶派的</h3><h3>“章回小说大家”,1924年张恨水凭借小说《春明外史》一举成名;后来的长篇小说《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作品让他的声望达到顶峰。</h3> <h3>在学界和民间流一直流传着这两位现代作家笔名“恨水”和“冰心”来源于他们两人的一段恋情。说是1914年春天,张恨水在南昌补习学堂求学期间,在困顿、孤寂和苦闷中又遭受童年女友秋凤已为人妇的打击,更加失意。</h3><h3>此时,他偶然读到冰心的文学作品,蓦地感觉此人就是自己一生追求的对象、知音、知己、爱人、伴侣。于是便给冰心写了第一封袒露知己心声的信。当时的谢冰心觉得张恨水家境如此贫寒还能刻苦攻读实属不易,再通过张恨水的文章感觉此人和自己的文学观点、艺术倾向基本同道,故她没有直白回绝,而是礼貌地回了一封信。</h3> <h3>遗憾的是,两人显然不在同一个频道。张恨水一直视多方为红颜知己,谢冰心视对方为一个值得同情和鼓励、并有些共同话题的笔友。两人通信数年终于在某次笔会上向遇,之后冰心对张的观点和看法有根本改观,明确拒绝张恨水的追求。</h3><h3>张恨水开始还不明白原因,就更加迫切的、直白的给冰心写信,这反而使谢更加排斥张。后来,谢为了表明自己对这段感情的的冷落,改笔名“冰心”,张随后改笔名“恨水”,取“水不成冰,此恨绵绵”之意,以表示各自的情怀和无奈。</h3> <h3>其实,张恨水早年在小报工作闲暇之时,时常发表作品需要署上笔名。此时,张恨水想起了他安徽老家天井中纷扬凋落的桂花,以及他喜欢的南唐后主李煜的那首词:</h3><h3>“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h3><h3>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h3><h3>联想到自己事业无成,命途多舛,世态炎凉,于是张恨水想起了“恨水”这个笔名。</h3> <h3>谢冰心的其笔名冰心则取自唐诗<br></h3><h3>《芙蓉楼送辛渐》 中的句子</h3><h3>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h3><h3>这段在坊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没有得到当事人的承认。 曾经有人问冰心:“人家都说张恨水取这个笔名跟您有关,'恨水不成冰’,没追到您。是不是真的呀?”冰心手一挥:“哪有这么回事,我根本就不认识张恨水。”冰心曾在其丈夫吴文藻先生文集的《代序》里,还专门谈到了这件事。</h3> <h1>《金嗓歌王小彩舞》黄坚作</h1><h3><br></h3><h1>字正腔圆骆玉笙,</h1><h3><br></h3><h1>鼓中敲打悲曲声。</h1><h3><br></h3><h1>壮歌唱出英雄史,</h1><h3><br></h3><h1>《重整河山待后生》!</h1> <h3>骆玉笙,艺名小彩舞,她在70余年的京韵大鼓艺术生涯中,研习继承前辈的艺术成就,博采众家之长,以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创立了以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为特色的“骆派”京韵,开拓了京韵大鼓艺术的新生面,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高峰。</h3> <h3>骆玉笙(1914年—2002年),她刚刚6个月被送给江湖艺人天津人骆彩武做养女,“小彩舞”这个艺名最初就是这样得来的。</h3><h3>骆玉笙从小就跟着养父母漂泊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从4岁起她就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h3><h3>常常是骆彩武在变魔术的时候,把骆玉笙变出来,让她给围观的人唱上一段二黄。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正是需要关心与呵护的时候,而骆玉笙却已经在为衣食奔波了,有了伤心的事没法对别人说,有了高兴的事还是没人听,她只好用唱戏来寄托自己的喜怒哀乐。后来她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总是无限感慨地说:“哎,我是唱着长大的。”</h3> <h3>艰难的生活摔打出骆玉笙坚强的个性,奠定了她走向艺术高峰的基石。在上海的大世界,南京的夫子庙,汉口的大舞台,都留下了她演出的足迹。</h3><h3>1931年,在养父死后,17岁的骆玉笙正式演唱京韵大鼓,自17岁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拜韩永禄为师,学刘(宝全)派大鼓曲目。</h3><h3>韩根据她的音色特点,为她设计独特唱腔,使她后来获“金嗓歌王”称号。后兼采“少白(凤鸣 )派”、“白(云鹏)派”之长,形成“骆派”风格。早期以演唱悲曲见长。代表曲目有《剑阁闻铃》、《红梅阁》等。就这样,继刘宝全、白云鹏、张小轩、白凤鸣之后的又一位名家——骆玉笙,从此出现在中国的曲艺界,并且在后来独领风骚达半个多世纪。</h3> <h3>1951年参加天津曲艺团,不再称艺名,改用本名骆玉笙。唱段以声情激越、昂扬向上著称,演唱的新编革命题材曲目《黄继光》、《光荣的航程》等获得赞誉。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h3><h3>1985年,电视剧《四世同堂》摄制组以及著名作曲家雷振邦、雷蕾父女邀请骆玉笙为其录制片头曲。</h3> <h3>《重整河山待后生》,一经播出,大获成功,从此骆玉笙的名字响彻华夏大地,此时,骆玉笙已经年过古稀。</h3><h3>1993年第八届津门曲荟,骆玉笙以80高龄演唱《击鼓骂曹》,高难度的击鼓动作依然完成得堪称完美,成为一段佳话。</h3> <h3>2002年5月5日,这位艺术大师因呼吸系统衰竭在天津辞世,享年89岁,她在寂静中离开亲人,离开她热爱的文艺舞台和观众。</h3><h3>她炉火纯青的艺术,在当今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独占一席,被中国人民和海外炎黄子孙誉为“国宝”。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丁关根、温家宝等领导同志分别以不同方式对骆玉笙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她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h3> <h1>《张家二姐允和》黄坚作</h1><h3><br></h3><h1>姐弟十人命运何?大张旗鼓取名和。</h1><h3><br></h3><h1>多情到老人才好,水滴涓涓入爱河。</h1><h3><br></h3><h1>【注】:第三句,张允和常说,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人更好。</h1> <h3>安徽合肥人,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中的“二姐”,中国语言文字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先生的夫人。</h3><h3>张允和的父亲是近代教育家张武龄,母亲是昆曲研究家陆英。</h3><h3>允和1933年结婚,育一子周晓平、一女周晓禾。</h3> <h3>“白发才女”张允和与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是一对令所有人都眼热的情笃伉俪。他们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他俩每日要碰两次杯,上午红茶,下午咖啡。这个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雷打不动。</h3><h3>这位“最后的闺秀”,被人形容为“年轻时她的美,怎么想像也不会过分”,亲友们用“侠肝义胆”来赞誉她,她却称自己是一个“标准的家庭妇女”。</h3> <h3>张家原籍安徽合肥,可算当地名门望族。曾祖父张树声为晚清重臣、淮军名将。父亲张冀牖在“五四”运动后,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于1921年变卖部分家产创办了著名的“乐益女子中学”。他与蔡元培等人交往颇深,聘请了许多思想激进的各界人士来校任教。中国共产党在苏州的第一个当地组织———苏州独立支部就是在乐益女中秘密建立的。<br></h3> <h3>张允和有姐弟十人,从小便生活在安逸富足的环境中。</h3><h3>大姐元和1907年生,喜爱文学,尤擅昆曲,现定居美国;二姐允和1909年生,现在北京;三姐兆和1910年生,曾在《人民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四姐充和1913年生,曾在美国耶鲁大学担任书法及戏曲教授,现定居美国。</h3> <h3>接下来是6个弟弟。大弟宗和与二弟寅和已经去世;三弟定和是中央歌剧舞剧院的作曲家;四弟宇和是张家唯一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为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员;五弟寰和继承父业担任“乐益”校长,始终从事教育工作;最小的宁和26岁时便成为中国交响乐团第一任指挥,后为比利时皇家乐队成员。十姐弟的名字有一个特点:女孩子都有“两条腿”,注定要跟人家走;男孩子都有“宝盖头”,应当留在家里。但是,实际上只有五弟寰和是唯一“留守”苏州的。</h3> <h3>张家的老朋友、著名作家叶圣陶说过:九如巷的四个才女,谁娶到了都会幸福一辈子。周有光就是“幸福一辈子”的人之一。</h3><h3>86岁时,允和先生成了“世上最小的杂志”的“最老的主编”</h3><h3>张家4女6男,70年前,这些水做的女儿们组织了一个“家庭文学团体”──</h3><h3>“水社”,开始筹划办自己的《水》杂志,《水》每月一期,共出了25期,发行范围虽然只限于张家的成员以及为数不多的亲朋好友,但大家都踊跃为它投稿,并积极地刻版、油印、装订、分发,忙得快乐而有趣。</h3><h3>1937年,因战乱的影响,全家人离散各地,《水》也就被迫停刊了。但《水》在停刊近60年之后,居然又更加红火地复刊了。那发起者,就是允和先生。</h3><h3>水是生命的源泉,人这一弱小个体要想永不消失,就须将一点一滴汇入涓涓小溪,流入滔滔大江,最后涌入无边无际的海洋。1995年,白发才女张允和忽悟出这点,觉出了有续办《水》杂志的必要。</h3> <h3>1946年日本投降后,张家10姐弟在上海难得一聚,照了十家欢后又风流云散,如今,除仙逝的二人外,他们又能在这本充满亲情的家庭刊物上重逢了,并在这里叙旧谈心。《水》有16开大小,20来页,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也充满了灵性,有诗词、随笔、日记、书信、乐谱、书法、绘画甚至蜡染等,除了部分是原始材料复印,大多数都是电脑打印出来的。</h3><h3>《水》传阅范围已经穿越了国界,远及欧美。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也是它的忠实读者之一,每期必看,甚至在自己的住址有变化的时候还及时打电话通知“编辑部”,以免收不到。</h3><h3>允和常说,多情人不老,多情到老人更好。</h3> <h3>在79岁上,她提笔写出了与爱人定情全过程的美文《温柔的防石浪堤》,记叙了“蓝蓝的天、甜甜的水、飘飘的人、软软的石头。”文章一经发表,引得那些越来越不知情为何物的后人啧啧惊叹。1928年,吴淞江边,张允和和周有光私定终身于那个长长的石堤上,一个是红粉丽人,一个是翩翩少年。四妹充和在二姐结婚那日唱了首昆曲《佳期》助兴,咏叹着似水的良辰。在共同走过了风风雨雨的65年后,他们的感情依然浓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