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城市的老建筑承载着岁月的底蕴与历史的痕迹,是一座城市兴衰与喜悲的载体。青岛,这座在近代饱经沧桑的老城,自1897年沦为德国殖民地起便是一部百年民族耻辱史。在德国统治的17年间,德国人按照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对青岛进行设计和建设,基本的形成了影响青岛后百年的独特城市风貌。</h3> <h3>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br>城市建筑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而历史建筑更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浓缩。<br>漫步青岛老市区,随处可见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虽然它们没有现代化建筑的华丽,却有着历史沉淀的独特味道,成为了青岛这座城市历史的见证 。。。</h3> <h3>青岛是一座拥有众多欧陆风韵建筑的历史文化名城。王超鲁先生,是居住于这座城市的千万普通人中的一员,他喜欢青岛的山海、青岛的小巷、蛤蜊啤酒,更喜欢西部老城区那些历经沧桑的欧式建筑。几十年前,从爱上摄影的那刻,便开始了对青岛老建筑无惧风雨的追逐,而为了追求最好的艺术呈现效果,每一栋建筑的拍摄,可以说都历经曲折,从晨昏到日落,从三九到酷暑,西部老城区的每一条小巷都曾留下他背着沉重的摄影设备执著前行的身影。</h3> <h3>王超鲁自我简介<br><br>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中国致公党党员,中国华侨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青岛市摄影家协会理事,曾供职于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现自由摄影人。<br><br>摄影作品曾在《青岛日报》、《青岛画报》等多家报刊发表百余幅,多次受聘大型国际会议的拍摄及外事接待工作。1998年青岛电视台播放的20集电视片《青岛改革开放20年》中,摄影作品生动展示了青岛的发展变化;1999年7月,被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聘为《游在青岛》画册特约摄影师;同年9月参加了《中国大百科全书---青岛卷》的图片拍摄工作。<br><br>继2000年华人论坛担任特约摄影师之后,2001年以来连续承担青岛国际时装周活动拍摄任务,得到了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br><br>2004年6月参加在青岛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ACD会议)中,被印度大使馆聘为外长专职摄影师。<br><br>2010年参加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多幅摄影作品作为论坛青岛展区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展示了青岛的美丽风光,让世界了解了青岛,并完成了青岛代表团的拍摄任务。<br><br>2010年出版发行《青岛50座老建筑》,再版六次,评为岛城畅销书,2014年获得了第七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摄影类艺术作品三等奖。<br><br>近年来,连续出版发行多套青岛风光明信片,《中国.青岛》、《山、海、城》、《读城》和《读海》,尽自己所能,为宣传青岛做了一点贡献。</h3> <h3>他拍摄的青岛红万字会旧址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照片的建筑局部犹如一个百岁老人慈祥地注视着我们,好似建筑在与人类的沟通交流,这也是这些百年建筑最迷人的所在。▲光影与拍摄角度的完美结合,造就了建筑的眼睛、鼻子还有胡须,看起来像极了法老王。<br></h3> <h3>王先生说,在青岛生活了近60年,或许是工作的繁忙,也或许是生活的琐碎,作为一个老青岛人却从来没有安安静静地看看这些沉淀着厚重历史的老建筑。</h3> <h3>胶州旅馆旧址<br>始建于1897年,总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楼高两层,斜坡红瓦顶,清水红砖墙垒砌而成。塔尖一度被拆除,现在已经复建了。临街建有3米高的红砖拱券式大窗,造型以德国古典复兴样式为主,又融合了折中主义风格,形成了华丽的立面形象。建筑临街的屋檐上部采用四分扁圆拱券洞口,红砖作线脚装饰。</h3> <h3>拍摄老建筑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任务,不同的光照、气候都会影响成片的效果,长期的观察、角度的取舍都需要拍摄者的思考和选择,有时候为了捕捉到到一个满意的镜头,王先生会花费好几天的时间。</h3> <h3>就这样,用近3年的时间,王先生用他的镜头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幅见证历史、回望过去的作品。</h3> <h3>是青岛百年建筑的视觉盛宴,亦是王超鲁老师多年来汗水积淀的艺术呈现,一副好的摄影作品,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影像,而影像背后的故事才是最扣人心弦,王超鲁先生用摄影家视角,诠释出他对建筑对摄影艺术的无限热爱与尊重。</h3> <h3>历经百年风雨洗礼,青岛历史建筑已成为这座城市中最响亮的名片,更成为身在他乡的青岛人怀旧追忆的精 神寄托。这些建筑中的许多精品经过认真保护和数度维修,至今仍旧风采依然。</h3> <h3>以欧式特色为主要风格的青岛历史建筑,它的美,是红瓦黄墙间高低错落的楼舍,在蓝天,白云,碧海的映衬下,宛如一幅充满异国情调的画卷,高大的雪松和美丽的法国梧桐遮掩成浓浓的绿荫,依偎在胶州湾畔的碧海蓝天间,造就了奇异、雅致、复古的经典城市风貌,也为青岛带来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赞叹。</h3> <h3>两图拍摄相距100多年,但还是那些老房子,基本没变化,一如既往的硬朗厚重。前几年德国人还提醒青岛方面,中山路老建筑已逾百年,应该成了危房,建议修缮。</h3> <h3>你可以骑着单车穿梭在青岛错落有致的道路上,在今时大同小异的城市建筑中,在青岛欣赏近代殖民时期独特的建筑风貌,追忆往昔岁月、感受异域文化、铭记历史耻辱。</h3> <h3>路德公寓(也译作鲁铁尔公寓、路德家庭旅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德县路4号,建于1905年,是一座舒适,美观的公寓式旅店。设计师库尔特·罗克格。业主海伦·路德女士。<br>德国三段式公共建筑,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花岗岩墙基,牛舌瓦折坡屋面。公寓高二层,一层为木制拱形窗户.北立面以木制阳台及露木架构装饰,阁楼上有老虎窗。立面简洁而富于变化,这种变化由中间虚空的外廊和两端触目的实墙共同完成,而巨大的红色坡顶成为其最明显的标志。居中的主人口和开设在坡顶中部的阁楼窗洞,构成了主立面的核心部分。公寓的一楼有四间带敞廊的客房,北面是客厅和餐厅,其下方的地窖里设有厨房。宽敞的主楼梯通向二楼,上设两间套房和五个军人间。除了一间军人房外,其余军人间内均无浴室和厕所。公寓的南面有一座网球场,西边则设有车房。<br><br><br><br><br></h3> <h3>他说拍摄这组照片的机缘有很多,恰好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恰好有了哈苏相机,恰好青岛市政府计划出版一本关于青岛古建筑的画册。。。诸多的恰好,促成了《青岛50座老建筑》的拍摄、制作、出版。</h3> <h3>公主楼<br>相传20世纪20年代,丹麦王子到青岛经过八大关时见此处景色怡人濒临大海,适合度假修养,于是就令丹麦驻青岛领事在此购地,设计建造了这座丹麦风格的建筑。外部由一组不规则斜顶屋面组成,南边是宽敞的方形露台绿色外墙,宛如安徒生的童话世界。如今,居庸关路上的这座建筑已是八大关风景区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像一个美好的童话一样一直留在青岛。</h3> <h3>康有为故居坐落于汇泉湾畔福山支路5号,从鱼山路口下车沿一条十字铺就的小路向北步行,不过三分钟便可看到在绿树之中黄砖红瓦的小楼,门口立着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的石碑,这是一座德式小洋楼,始建于1899年,为三层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128平方米,原为德国总督初来青岛时的官邸,院子里茂林修竹,花木葱茏,错落有致,一派园林风光,正如康有为所说,屋虽鄙小,而园盛大,望海碧波,仅距百步,康有为感觉风景极佳,盛暑不热,于是于1923年6月23日买下入住,提名为天游园,自称天游化人。</h3> <h3>嘉峪关路6号,俄罗斯乡村别墅,建于1934年,俄罗斯建筑师尤力甫设计。这里曾是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的住宅。<br><br>说青岛八大关风景无限,一点儿也不过分。<br>八大关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太平角汇泉岬拱卫左右,湛山、太平山屏列于北部,占地150万平方米。<br>八大关特点之一,是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br> <br></h3> <h3>位于八大关的著名地标建筑 花石楼。建于临海岸岬角部位,地势突兀,三面临海,是八大关里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性景点。<br>1930年开工,1931年完工,据说由一位名叫格拉西莫夫的白俄罗斯设计师建造。外墙全部用花岗岩砌成,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巧妙的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解放后,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如今这里已成为热门拍婚纱的场地。花石楼融合了西方多种建筑艺术风格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既有希腊和罗马式风格,又有哥特式建筑特色。<br></h3> <h3>建筑是历史文化的大载体,西方有句名言:“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它体现了当时的审美思潮,也蕴含着时代变迁过程中的精深文化。</h3> <h3>王超鲁先生的经典作品,《青岛50座老建筑》于八十年代用哈苏相机,反转片所拍,物质贫乏时的奢侈品,从容表现出每座建筑的那种精妙、幽微。对于王超鲁先生而言,能够把青岛德式建筑的精美与细致,传递给更多的观众,让青岛人了解到生活的这个城市建筑瑰丽的灵魂,是他几十年从未断过的理想。</h3> <h3>王先生说,拍摄老建筑,也是为了给下一代留出一个可以观赏的作品,如果现在不把它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下一代可能就再没有机会欣赏这些精美之作了。</h3> <h3>青岛德国俾斯麦兵营建于1903~1909年,旧址位于鱼山路5号,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院内。俾斯麦兵营为德国侵占青岛时期三大兵营之一,也是三大兵营中最大的一座。<br>1897年德国侵占胶澳后,将青岛山以德意志帝国原宰相俾斯麦名字命名,在山上修建了南北两座炮台(俾斯麦山炮台及伊尔蒂斯山炮台),在山坡上建营房,称俾斯麦兵营。兵营位于环山的坳口上,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坐向西南。<br>上图为现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平面图,右下角的方形大院及建筑就是原德国俾斯麦兵营。</h3> <h3>安娜别墅<br>建于1901,是德国商人罗伯特为了表达对远在德国的女儿安娜的爱意而特别建造并命名的。1905年,罗伯特离开青岛去了慕尼黑,他儿子汉斯继续留在青岛管理砖瓦工厂,直到德国溃败。1918年,刘子山从一位闵姓人士处购买了这栋别墅。至此,“安娜”在青岛待了115年,如今,这里改造成了青岛书房。</h3> <h3>青岛海滨旅馆旧址,建于1903至1904年。1945年后曾为驻青美军俱乐部。2002年大修,现为青岛城建集团办公楼。海滨旅馆为十九世纪德式公共酒店建筑。建筑面积4940.55平方米。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水泥结构。共有大小房间30余间。花岗岩砌基,清水墙面勾缝清晰,敞廊露柱,造型独特。室内木板地,木楼梯,半圆形大门,门上刻花,房间高大宽敞,采光通风极佳。<br><br>历经百年风雨洗礼后,青岛的历史建筑已经成为这座城市一张独特的名片,百年来,无论是哪国人铸造的建筑物,都已经融入了青岛的血脉中,为青岛平添了更为绚丽、丰富的色彩。<br><br></h3> <h3>胶澳邮政局旧址<br>建成于1901年,由德国汉堡施密特公司承造,原属冯•提帕斯基希公司私人商业大楼,后由德国胶澳总督府租下一层为邮政局。青岛解放后,该建筑为青岛市邮电局办公营业大楼,现由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使用。<br>老建筑的存留让年青一代更加了解青岛历史,也无形中拉近了青岛与德国的距离,深化了中德双方的友谊。<br><br></h3> <h3>《青岛百年建筑》便是彩色青岛最靓丽的全景展演,这本画册凝结了王超鲁先生几十年来的最经典的镜头,借《序》里的一句话来讲:“超鲁先生的建筑摄影作品以6×6正方形构图为框架,就像一个窗口,为读者多角度地展现出青岛城市建筑全景的宏伟,中景的意蕴,特写的细微和色彩的魅力……<br></h3> <h3>青岛德国监狱旧址(欧洲人监狱)<br>德国建于建于1900年,是一片以古堡式建筑为主体的建筑群,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早的殖民建于,即使在德国本土也很难看到这样的建筑。其主要建筑有“仁”字号监房、伙房、浴室、马房、“义”字监房、水井、瞭望台、监狱工厂等。<br>这些老建筑照片不仅记录了德国在青岛留下的建筑文化印记,也承载了老青岛的城市历史文脉,也是青岛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文化魅力所在。对于青岛而言,百年耻辱兴衰都印证在这些饱经沧桑的老建筑身上,它们既是青岛的骄傲,也是青岛人铭记耻辱、奋发前进的动力。所以,老建筑作为不可再生的城市文化载体,如何在时代进步中正确处理,发挥其积极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br><br><br></h3> <h3>老建筑照片的作者王超鲁先生是生活在青岛60多年的“老青岛”。他对青岛的老建筑早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拍出的照片有种对老青岛的怀旧感。王超鲁先生为了表达百年建筑的历史厚重感,特地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向市民展现。他在拍摄中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每张照片都十分感人</h3> <h3>火车站旁饭店刚刚修复好时拍的照片<br>北纬36度的青岛,有着极其狭长的海岸线,其间星罗棋布着300多栋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给老建筑以最好的发展,青岛一直在努力破题。近两年来,青岛利用市场化手段启动了几十栋百年老建筑的保护性利用与开发,一方面盘活了尘封的建筑资源,丰富了城市的旅游层次;另一方面,也让青岛在老建筑的复兴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归宿。<br></h3> <h3>青岛火车站<br>建成于1901年,火车站主要由钟楼和候车大厅两部分组成,楼南角设计成一座造型优美的尖钟塔,具有德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德建胶济铁路时,全线设有55个站,1914年日本强占后,撤销了5个车站。1923年中国收回后,增至54个车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推倒重建,依旧为青岛火车站。<br> 青岛火车站是大多数人来到青岛的第一站,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它的建筑风格是德国文艺复兴风格,距离栈桥也就三四百米。火车站建筑平面为一字型,主体为两层楼房,由耸立的钟塔楼和大坡面的车站大厅组成不对称的建筑立面。钟塔楼属于德国乡间教堂样式,屋顶为四坡顶,铺设着中国杂色玻璃瓦。<br></h3> <h3>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堂内大厅高18米,宽敞明亮,顶棚悬有七个大吊灯,后方设有祭台,配之穹顶的圣像壁画,堪称庄严美观。可容纳教徒千人,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教堂已经开辟为旅游景点,也是青年人拍婚纱照的特别景点。一朵花再美,只有被人欣赏时才拥有意义;一个家再大,只有家人和睦才会温暖;同样,这些古建筑,只有在发挥它们的作用时才更加具有意义。美观与实用合为一体,愿这些精美的古建筑不仅能够得到尽心地修葺和维护,也能够继续在现代社会发挥余热,为人所用。<br></h3> <h3>青岛天主教堂这座教堂本名为圣弥厄尔教堂,修建于1934年。塔身高56米,是建国前山东省最高的石材建筑。<br>本名圣弥厄尔教堂,由德国设计师毕娄哈依据哥德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而设计。始建于1932年,于1934年竣工。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正面高30米处设有平台,两侧有两座对称而又高耸的钟塔,高度为60米,塔内上部悬有4个巨大铜钟,钟声悠扬和谐。大门上方有一巨大的玫瑰窗,两侧各耸立起一高4.5米的十字架。<br><br></h3> <h3>▲看!像不像一个娃娃的可爱笑脸。<br>德国最后一任总督的外孙——斯多茨,在接受采访中说到:当时德国建设青岛,是为了建设一个海外殖民地典范,精心设计施工,所以他们会用全部力量来完成这件事情。</h3> <h3>▲抽调军费建造而成的德国总督官邸,它的重要性自当无需多言。德国总督官邸旧址始建于1905年10月,仿照柏林皇宫设计,于1907年10月完工,建筑师维尔纳·拉查洛维茨。从中国收回青岛至1932年,一直是青岛军政首脑的官邸,1934年时任青岛市长沈鸿烈将其命名为“迎宾馆”,遂成为青岛最高级别的接待宾馆。1999年,被设为近代建筑遗址类博物馆并对外开放。作为“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的最高代表,这幢气势雄伟的建筑是德国威廉时代典型建筑格调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范例。它记载着历史,同时又超越了自身的历史,已经成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显赫载体和二十世纪人类建筑艺术的经典象征。<br><br></h3> <h3>王先生说,拍摄老建筑,也是为了给下一代留出一个可以观赏的作品,如果现在不把它保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下一代可能就再没有机会欣赏这些精美之作了。</h3> <h3>人们都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其实它们更是凝固的历史。然而与大都数的老建筑不同的是,青岛的这些百年建筑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至今仍在使用。以沂水路11号德国总督府为例,该楼于1903年始建,1906年竣工,是一座砖石、钢木混合结构建筑,呈'凹'字形。该楼建成后为德国总督办公之地,故名'总督府',又称'提督楼'。为历届政权所在地。199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迁新址,这座大楼成为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办公处。<br></h3> <h3>王超鲁先生是生活在青岛60多年的“老青岛”。他对青岛的老建筑早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因此他拍出的照片有种对老青岛的怀旧感。王超鲁先生为了表达百年建筑的历史厚重感,特地以黑白照片的形式向市民展现。他在拍摄中倾注了自己的感情,每张照片都十分感人</h3> <h3>此次摄影展,既是青岛百年建筑的视觉盛宴,亦是王超鲁老师多年来汗水积淀的艺术呈现,一副好的摄影作品,打动人心的不仅仅是影像,而影像背后的故事才是最扣人心弦,王超鲁先生用简单的黑白,诠释出一位摄影师对建筑对摄影艺术的无限热爱与尊重。<br><br><br><br></h3> <h3>教堂装饰系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形式,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中国唯一的祝圣教堂,同时也是基督教建筑艺术的杰作。</h3> <h3>基督教堂<br>建于1908年4月至1910年10月。其厚重的花岗岩墙基,高耸的绿色尖顶彰显着凝重、粗犷的气质。外墙的花岗岩保持开采时的自然形态,没有一丝加工的痕迹,檐口也仅仅是粗糙的隆起,墙面用原色抹粗灰泥,房顶是阴阳瓦交错铺盖,显得简朴而庄重。1925年它的全部教产被转让给美国基督教信义会协会,于是该基督教堂就成为这一地区外国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因此后来又被称为“国际礼拜堂”。现在,这一建筑也成为了青岛的地标建筑之一。<br> 这是一座古堡式基督教堂。原名福音堂,钟楼三面,装有一人多高的巨型钟表,钟表时间至今分秒不差,周日教堂钟声四起,每半小时报时一次,与脚下的海涛声遥相呼应。<br></h3> <h3>▲精雕细刻的蘑菇石建造<br>王先生说,这些建筑是当时德国人建筑的,他们是想着怎么把它做好做美,而不是急于完成它,是作为一种欣赏,当成一件艺术品来展现给大家的。<br>与以高度和装饰豪华为特征的现代建筑相比,这些退出历史舞台的古建筑在细节上更注重与自然的巧妙结合,带给人一种别样的震撼。</h3> <h3>2010年《青岛50座老建筑》初次出版,到现在已经再版八次,被评为岛城畅销书,2014年获得了第七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摄影类艺术作品三等奖。而且,市政府对外出访都是带着这本书作为礼品回赠的,也相当于是青岛的名片。对外展示青岛曾经有的建筑。</h3> <h3><br>“我一直生活在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也热爱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更热爱为之增添绚丽光彩的老建筑。不敢说我的作品达到了怎样的艺术境界,我只希望它们能够给您的生活带来美的温馨。”<br><br>——王超鲁<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