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陪伴:父母再忙也要想法陪孩子</h1><h3><br></h3> <h3>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在一起说话,交流和学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西方心理学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孩子的词汇量和父母在家庭交流,尤其是和在餐桌上交流的词汇直接相关。<br></h3><h3><br></h3><h3> 父母在谈论政治,孩子可能今后会对政治感兴趣;父母在抱怨,孩子可能就有了抱怨的情绪。很多父母以为跟孩子多说话没有什么意义,实际上父母说的东西,即使孩子今天不懂,也会成为他大脑里的重要组成部分。</h3><h3><br></h3> <h3> 更重要的是,陪伴和共同生活会决定整个家庭是否拥有共同的命运。新教育改革提出一个主张: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基调就是陪伴。</h3><h3><br></h3><h3> 朋友跟我提起过这样 一位父亲,他是当地很著名的企业家,很忙,不是请人家吃饭,就是人家请他吃饭,跟自己的女儿没有很多接触。孩子上了小学后,因为参加新教育实验,新教育实验的老师会定期给孩子父母亲写信,每周一封信。其中一项就是要求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母亲读,父亲也要读。</h3><h3><br></h3> <h3> 这个父亲5年里和孩子一起读了184本书。他说一开始没感觉,读了一个月之后,发现阅读比喝酒有意思得多,就开始主动拒绝应酬,跟孩子一起读书。他说:“这5年里,孩子上了小学,我上了大学。”后来他跟孩子在一起无话不谈,而媒介就是书。</h3><h3><br></h3><h3> 父母再忙也应该想办法陪孩子,哪怕时间很紧张,哪怕做做样子。回到家,很多父母打游戏,看电视,这很正常,但是要想让孩子走得更好一些,就必须克制自己的行为。</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阅读: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朗读手册》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h3><h3><br></h3><h3> 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童书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地藏在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里,借此构建起孩子的价值观。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h3><h3><br></h3> <h3>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自己主动找书读。</h3><h3><br></h3><h3> 阅读是有胃口的,一开始让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慢慢的,其他东西就不爱吃了,他只对肯德基、麦当劳感兴趣,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好东西。读书也是这样,读了一些糟糕的书,对其他的好书就没有鉴赏力了。</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习惯:教育是否成功在于有没有好习惯</h1><div><br></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font></h3> <h3>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衡量教育是不是成功就看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体育不是看跳多高,跑多快,打球多好,是要看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如果体育成绩优秀,但大吃大喝不锻炼,身体也很糟糕,这不叫体育成功。</h3><h3><br></h3><h3> 教育就是要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地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而不是读书时拿100分,到了社会上连书都不看。</h3><h3><br></h3> <h3> 新教育改革有一个行动叫每月一事,每个月让孩子做一件事,培养好习惯。比如,这个月学会吃饭。吃饭里面有很多习惯要培养,不仅仅是礼仪还有很多和习惯相关的东西。比如学会走路,走路也有习惯,当然在习惯的背后还有很多准则性的东西,我们说不闯红灯,意味着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就是一个习惯。</h3><h3><br></h3><h3> 心理学研究发现,一个好习惯养成需要连续21天不断的训练,家庭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朱永新曾经写过一篇《父亲的礼物》,他的父亲给他最大的礼物就是让他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每天早晨5时起床写毛笔字。</h3><h3><br></h3> <h3> 我们总说,中国的汉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熟读、背诵韵文诗句,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语感,加强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h3><h3><br></h3><h3> 更重要的是,古诗文中素来有诸多典故的使用,在背诵的同时,还可以了解更多历史常识,增加知识储备,一举多得。6—12岁是记忆力的黄金年龄,多读多背既可以锻炼记忆力又可以学习国学经典,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被古诗词滋养的孩子</h1><div><br></div></font></h3> <h3> 被古诗词滋养的孩子,得到的不仅仅是诗情和文才,也会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h3><h3><br></h3> <h3> 中国古典诗词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一直散发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古诗词韵律感极强,特别适合孩子启蒙阶段学习,那么家长要如何引导孩子学习古诗词并让他爱上读诗呢?</h3><h3><br></h3> <h3><font color="#167efb"> “少讲多读”</font><font color="#010101">。</font>很多人反对在孩子小时候教他们读古诗。认为孩子理解不了,只能鹦鹉学舌地记住一些音节,没有什么用处。首先艺术需要感知,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强,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h3><h3><br></h3><h3> 即便是成人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也是一知半解,经过多次实践才慢慢明白其中道理。孩子也一样,年龄和知识层面到了一定阶段,自然就懂了。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h3><h3><br></h3> <h3> 很多家长教孩子学古诗时,喜欢把每一句都“翻译”成“白话”讲给孩子听,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失去听的兴趣甚至再也不想学诗词,因为他觉得枯燥没趣味。</h3><h3><br></h3><h3> 学古诗要避免“过度解释”。诗文中的意境美与文字美重在体会,它们原本就是无须解释的,一解释就是对想象力的束缚,就是对语言美的破坏。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岁,理解力增强时,再加进“讲解”。讲解尽量简单,简要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到理解的一些词解释一下就行了。</h3><h3><br></h3> <h3>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曾说:“我们传统的启蒙教育,发蒙时,老师不作任何解释,就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就自然领悟了经文中某些无法言说的神韵。</h3><h3><br></h3><h3> 然后再一遍一遍地背诵,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基本观念,像钉子一样地楔入学童几乎空白的脑子里,实际上就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入了读书人的心灵深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起来简单刻板,实际上很有道理。</h3><h3><br></h3> <h3> 编后语: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孩子方面的作品,在这期间也做了一些功课,浏览了一些相关内容,融进自己的认知和观点,如果说对有学生的家长有一点点的启发或启示,那我就感觉这篇文写得有价值。在此一并感谢提供素材的博涵才子,晚风祝您工作顺利!梦想成真!一帆风顺!感谢您的大力支持!</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