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h3><i>人生,只有不执着于意义,才会变得有意义。</i></h3><h3><i> ——朴赞国</i></h3> 千里奔波逐梦来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那日晨曦未露,夏虫尚眠,余江大酒店院内却聚集了一群追梦人整装待发,惊起宿鸟,扑棱棱地飞向远方。</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我们前往南昌,再转火车至深圳参加“全国第三届名师工作室联盟研讨会”,</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渴望吸取他人宝贵经验,以促进我区名师工作室建设,千里奔波,逐梦而去。</span></h3> <h3> 大巴车上,天色微明,人们微醺,万主任打破了宁静,他说道:“各位老师,此次去深圳参加《教师博览》杂志社主办的“全国第三届中小学名师联盟名师论坛”活动,是教体局统一组织,召集了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部分学员去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更好地建设余江区各名师工作室。希望各位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并于8月16日之前提交一篇学习心得。培训期间,请注意人身财产安全,切不可单独外出,一定要结伴同行。”他言词谆谆,众人齐声答应。</h3><h3>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路遥景美,黄昏到达,报名入住不必细说。难得的是居然找到一家江西餐馆,领队安排周全细致,老板见到老乡格外热情,菜的口味颇合心意,四桌齐开,团团围坐,碗箸交错,其乐融融……</span></h3> <h3> </h3> <h3> 深圳,如它的宣传语:“来了就是深圳人。”般开放,包容。</h3> <h3> 8日上午,简短的开幕式之后,思想盛宴开启。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有重大成果与影响力的专家为我们引领。丁如许,张祖庆,王青,钟杰……响当当的腕儿,都是“火树银花,活色生香”的奇人,他们语言精当,用词典雅,气质高洁,灵魂芬芳,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活出了生命的辽阔气象。他们当面为我们讲述自身成长秘钥,指明教师专业成长方向,点出工作室建设指南!真可谓:字字珠玑发深省,满脸微笑传真经,句句经典明方向!</h3> <h3> 教师,不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人,更以自己的全部来影响学生。教师,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才能培养出活力四射,创新发展的学生。</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从职初教师到骨干教师,只需5-8年,从骨干教师到卓越教师,需要的却不仅仅是时间问题。因为据统计,只有百分之五的骨干教师持续成长为卓越教师,其他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业务水平不升反降!这实在是一线老师的尴尬,然而,的确是事实。</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我区首批“名师”,大多处于“骨干教师”阶段,如何避免这样的尴尬?在三年之内成长为有自己的教学主张,有正气,有思想,善创造的学科领军人物?在指导学员快速成长中努力走向卓越,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合作共赢”?我们从这两天的论坛学习中得到一些启示。</h3> 书读万卷容乃大 <h3> 卓越是读出来的。</h3><h3> 纵观论坛上的一众名师,无论是讲座专家,还是主持人,无不舌灿莲花,才高八斗,谈笑风生,气定神闲!若无深厚的文化底蕴绝不能为。张祖庆老师在讲座中列了自己的阅读史,并坦言自己的成长得益于师范时的兼收并蓄,无所不读。</h3><h3>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阅读史可以丈量出他精神的成长史,也可预估出他未来发展的长度与宽度。做教师,无论是什么学科,都应是阅读人,读名著,读专业论著,读历史书,读散文诗歌,也读一些贴合自己口味的小众文字,喜欢的书多读一读,不太喜欢的也不妨用批判性的目光去看看。读书,是专业需要,更是生命所需。那些超脱功利的阅读,往往会是专业成长的助力器,更会是成就自我的生力军!</h3><h3> 那么,我们就一起持续阅读,逐渐丰厚,日益博大……</h3> 心无旁骛创特色 <h3> 卓越,是做出来的。</h3><h3> 名师们在台上侃侃而谈,台下笑声、掌声不断,固然有献给他们幽默的谈吐的,但更多的是对他们坚持不懈做教育的敬佩,对他们创新能力与做法的激赏,对他们独树一帜教育思想的共鸣。</h3><h3> 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课程,微电影作文,微班会,基于班情的班级文化等,从实际需要与自身长处出发,找准一个点,沿着这个点且行且思,不断完善,提升,建构自己的课程理论,建设具有独创意义的课程群,从而实现由骨干教师到卓越教师的华丽蜕变。</h3><h3> 我们如今已成立各个工作室,已有做课程的有利条件,就待各主持人精心思考做什么课程,为什么做这类课程,理论依据与推广价值何在?初步制定可行性计划,尽早着手去做,自己研究与培训学员双轨并行,力求指导工作室的职初学员按照“规范教学——创新教学——特色教学”的轨迹行走,在具体行动中认真思考,不断修正,用心整理,守望成长。</h3><h3> 成果,是做出来的,创新,是在不断努力实践中“行而后知”的;卓越,是“人特我久”的苦心经营,皇天不负。如“张祖庆老师”壮大至跳出体制外的勇气;如钟杰、丁如许的实力圈粉,举重若轻;如许多论坛新秀初现锋芒,引人侧目;还如身边例子——潘非凡老师,咬定作文不放松,潜心办报十二年,三年出了两本书。赞一声,“善哉妙也”,叹一声,“用心一也”!</h3> 笔尖行走共分享 <h3> 卓越,是写出来的。</h3><h3> 看论坛上的名师将教育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串起璀璨的教育人生,深深吸引着听众,让人们为之喝彩。</h3><h3>反观这些年,我们一线教师做过一些事儿,也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想法,脑海也时不时掠过一些念头,闪过一些思维的火星,若没能及时抓住它,他瞬间就溜走了。有时候,许多想法在心头翻涌,不吐不快,让人急切地想要记录下来,或者进一步地思考,可是如果因故耽搁,待到空闲时间再要写,却觉得干巴无力,无话可写。或者一些自己的思考想在行动中验证,却在不断等待中黯淡了光彩。</h3><h3> 相反,有时我们及时记录下来的教学故事,教育思考,心路历程,心得随笔等,时隔多日,甚至多年,自己回头看看,常有“这竟是我写的?”的惊疑与感叹。</h3><h3> 设若我们给自己的工作室定一个目标,一年研究一个点,主持人与学员一道,三天写一篇相关的反思,三年下来,从中精选一些辑集成册,想必也非难事,那将不可否认,于这个教学点而言,有我们自己的独创性的成果。想想,亦是令人欣喜雀跃,嘴角上扬的事。</h3> 逐梦征途在前方 <h3> 立即行动,他们已在朝向卓越的路上……一桢桢美篇悦人悦己,一篇篇心得反思动人心弦,朝向卓越,梦,在前方,行,在脚下……</h3> <h3> 天道酬勤,诚如斯言,努力与成功,坚持与梦想,当我们不再执着它的意义时,人生,是多么有意义……</h3> <h3>作者:江西鹰潭余江 殷 霞</h3><h3>供图:江西鹰潭余江 邵甜桂</h3><h3>指导:江西鹰潭余江 万于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