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祝贺潘老师巜国兰颂•咏兰诗书画集》顺利出版!</font></b></h1><h3><b><font color="#010101"> 《国兰颂》,一本现实版的兰文化!浸润着潘光华先生一生对中国兰花身体力行的感悟!</font></b></h3> <h3><b>《国兰颂》封底</b></h3> <h3><b>书号</b>:中国版本图书馆CⅠP数据核字(2019)第<b>143997</b>号</h3><h3>云南出版集团</h3><h3>云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h3><h3>数量:一千册</h3><h3>定价:120元</h3> <h3> 潘光华,1940年3月出生于江苏宜兴。1963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同年分配到昆明市园林局从事园林绿化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直至退休。曾任大观公园副主任,昆明市园林科研所所长等职。风景园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珠津贴专家。</h3><h3> 曾多年担任云南省兰花协会会长,1987年参与创建中国兰花协会(现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并任协会副会长多年,现被授予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终身名誉会长。从事园林绿化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期间,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八本。</h3> <h3><b> 陈心启教授对潘光华的评价:</b></h3><h3> 潘光华先生……对于国兰,特别是云南产的种类有深入研究……他在实践中曾提出“知兰性、识兰品、习兰艺、修兰德"十二字兰诀。他长期钟情于国兰题材的诗词、书法和绘画创作,佳作良多。从中可以看出,他对于"修兰德“也是身体力行的。</h3><h3> 我国自古至今,不乏能诗文、善书法、工画艺的名家,而专门研究兰花,同时又懂诗文、书法和绘画者则寥若星辰。潘先生或许是唯一的例外,令人钦佩。《国兰颂》的出版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尝试和创举,应予诚心的祝贺!</h3> <h3><b>陈心启教授为《国兰颂》一书作序</b></h3> <h3><b>潘老师为《国兰颂》作的前言</b></h3><h3><b>-----"知兰性、识兰品、习兰艺、修兰德"……是2006年我为著名兰家李映龙先生创导的"首届中国兰文化大展"所题写的贺词。也可以说是我半个多世纪以来认识兰花,熟悉兰花,与兰友交往,参与各种兰事活动的切身体会。(潘光华)</b></h3> <h3><b>----我们要向兰花学习什么精神呢?</b></h3><h3><b>首先要学习兰花"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慎独"精神。……要学习兰花"不畏霜雪欺,常绿斗严寒"的不屈奋斗精神。……要学习兰花"与众草为伍“的草根精神。(潘光华)</b></h3> <h3><b>-----我一生从事园林绿化专业技术工作,在众多的园林花卉中独钟情于中国兰花,与兰花结下了不解之缘。(潘光华)</b></h3> <h3><b>《国兰颂》目录</b></h3><h3><b>第一篇 咏兰诗稿</b></h3><h3><b>共收录咏兰诗词七十首</b></h3> <h3><b>第二篇 隶书兰韵</b></h3><h3><b>共收录隶书体咏兰作品二十六首</b></h3> <h3><b>第三篇 水墨兰魂</b></h3><h3><b>共收录写意画作兰花八十幅</b></h3> <h3><b>隶书兰韵部分原稿</b></h3> <h3><b>水墨兰魂部分原稿</b></h3> <h3><b>潘老师在与兰友交流《国兰颂》</b></h3> <h3><b>潘老师在为《国兰颂》签名</b></h3> <h3><b> 潘光华《国兰颂》的出版正如他在封底诗中所写的"半属兰花半属诗"的真实写照</b></h3><h3><font color="#ed2308"> 潘老师近八十高龄仍不忘初心,孜孜不倦,为国兰文化作奉献,值得爱兰人的敬重l正如陈心启教授在序言中所说:"我十分钦佩潘先生的努力,也很欣赏他的佳作。……并愿意推荐给兰界的朋友们,共赏、共勉!"</font></h3> <h3><b>为了学习现实版的兰文化、修兰德,值得拥有一本《国兰颂》</b>,如有需要的兰友,请向《兰道》杂志主编林家荣先生和钏志刚订购。</h3><h3>电话:林家荣15368080407(微信号)</h3><h3> 钏志刚13608859886(微信号)</h3><h3>全国统一包邮136元一本。</h3> <h3>衷心感谢各位兰友的关注、支持和订购l🌹🌹🌹🙏🙏🙏</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