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粮食、蔬菜、水果和肉蛋奶

不老林

<h3>“关心粮食、蔬菜、水果和肉蛋奶”。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正开着车在上班的路上。</h3><h3><br></h3><h3>这一天跟以往任何一天毫无差别。我在车上有一句没一句地听着“财经早餐”中那篇《“鸭梨山大”过后,或将“毫无鸭梨”》,题目是吸引眼球的那种,它把网络流行语巧妙地嵌入其中,用一种跳跃的方式把水果价格的起伏变化展现出来。</h3><h3><br></h3><h3>文章是从“水果自由”成为大家一直以来热议的话题开始,通过一系列环比、同比数据,科学的分析出西瓜和桃子等水果集中上市价格下降,但苹果和梨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较高的形式,并指出全国鲜果价格的上涨,影响CPI上涨约0.11个百分点,目前价格水平处于历史高位。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分析,让我们清晰地看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果消费已然等同于猪肉、鸡蛋、奶,成为百姓餐桌上、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以往那些论箱买的苹果、梨子,随着水果价格的波动,摇身一变,成了按“个”论英雄的稀缺“物种”,并且在每一次的价格起伏中,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h3><h3><br></h3><h3>提到生活水平,让人不由地想起《浮生六记》中那个如温粥一般贤良淑德、心灵手巧的芸娘。她一生跟随沈复,虽也有过“离经叛道”的乐趣,但更多的是颠沛流离的苦楚和日常生活的困顿,甚至连自己的一双儿女都无法妥帖照顾,女儿给人做了童养媳,儿子小小年纪便外出学徒。如此境况之下,那句被人津津乐道的“只要肯用心,再困顿的日子也能过成诗”真的像极了童话故事的结尾。沈复的家境并不宽裕,生活时常捉襟见肘,明明眼前全是苟且,却硬生生在《浮生六记》中描画出一个“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有趣且有笑的画面。那个被林语堂先生慷慨点赞的“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芸娘,就是天天生活在靠变卖珠钗才能生存的现实里。我不知道,每天为生计发愁的芸娘真的如文中描述的一般快乐吗?真的会在撒手人寰之际,面对无钱为她治病且欠一身外债的沈复,能说出,“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无憾”的遗言?</h3><h3><br></h3><h3>古人的境界自是无法揣度,但作为一个寻常妇人,我想要看到的不过是一日三餐的无忧,一年四季的不愁。因为,生存是客观,是已然存在的事实,虽平凡,却是生命的必需。而生活,是在食果腹、衣遮体的基础上,用心在无数个平凡的瞬间,咂摸出来的生命滋味。</h3> <h3></h3><h3>《黄帝内经》中有“司岁备物”的说法,是说要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采备食物。面对季节的交替变更,我想最先感知的一定是家中合格的主妇或煮夫。从春天的一辫新蒜到端午的一把艾草,从夏天的冰镇西瓜到冬天的一车白菜,她(他)们就这样把符合大自然的节气时令,得天地之精气、气味雄厚、营养价值高的食材从菜市场移至自家的厨房灶台。这些稀松平常的食材,使人们感到生的实在,活的扎实,这就是人间烟火,这就是“粮食与蔬菜”的人生,其中有情、有意,更有岁月静好的风景。 海子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眼里的春暖花开,就是最寻常不过的一屋两人三餐四季,只有认真地关心粮食和蔬菜,才会生出“有人陪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的期待。所以在朋友给我拍佯装看书的照片时,才会萌生出拍一组买菜、做饭的照片,我是想要透过烟火气,去感受生活中绝无仅有的踏实和安妥。就像鲁迅先生在《伤逝》结尾处写的这样一段话,“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 一蔬一饭皆是生活,一勺一菜都是爱。仅此而已。 </h3><h3></h3> <h3></h3><h3></h3><h3></h3><h3>萧红的《呼兰河传》中有一个被婆婆虐待致死的团圆媳妇。在以抽贴的方式算定团圆媳妇生死存亡的时候,有一段这样描述,“团圆媳妇的婆婆一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可不是白抽的,十吊钱一张可不是玩的,一吊钱捡豆腐可以捡二十块。三天捡一块豆腐,二十块,二三得六,六十天都有豆腐吃。若是隔十天捡一块,一个月捡三块,那就半年都不缺豆腐吃了。她又想,三天一块豆腐,哪有这么浪费的人家。依着她一个月捡一块大家尝尝也就是了,那么办,二十块豆腐,每月一块,可以吃二十个月,这二十个月,就是一年半还多两个月。”这是怎样的一种罗辑思维模式?从她一连串的数字推算中,我们看到了在贫穷面前,人的本能战胜了善良,面对鲜活的生命,竟会下意识地做出这样的权衡。甚至于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会因为他不小心踩死一只小鸡,打了他三天三夜。这种几近病态的关心粮食和蔬菜的方式,是残酷现实面前真实的反应。 ​ 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大海,更看不到春暖花开,唯一能看到的,是在对温饱渴求中的无奈和被现实击退的善良。 </h3><h3></h3><h3></h3><h3></h3> <h3>罗曼罗兰说:“生活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有趣的人从不无聊,总能在不经意间发现小雅兴,并看到更远的格局。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有趣呢?是那种把仪式感融进日常,对生活热爱且投入的人;是那种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朋友可以侃侃而谈的人;是那种在江湖中摸爬滚打,依旧有足够审美能力的人。 所谓的有趣,并非因为生活没烦恼,而是纵使在鸡毛蒜皮中苟且,依然可以不显于人前、不困于内心。如果就事论事,我还是想说说那个沈复,虽然家徒四壁,靠妻子为人做针线活和典当首饰度日,但是他家吃饭始终相当讲究,一定要用梅花盒、白瓷碟来盛菜,一边赏一边吃。这种追求美和极致的生活态度,本身还是比较有趣的。寻常如我们,也可以用精美的陶瓷碗碟当餐具,只是看着,心情就会莫名的好起来,在那种心境下,我想一家人吃饭的气氛也会活跃很多。同样喜欢做饭的还有汪曾祺先生,到了晚年更喜欢亲自下厨,还必须自己去菜市场买菜。他说:“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着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我亦深以为然。 只因,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万物皆美好,一切皆欢愉。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