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i><font color="#b04fbb">风花雪月云南游</font></i></b></h1><h3>彩云之南,这么富有曼妙诗意,令人无限遐想的地方,我却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开启我们云南之旅的!</h3><h3>据身边同事说我这种低价团,就是购物团。是强制购物的,不买东西,轻者被骂重者挨打!我曾一度想退掉旅游卡,“走着瞧”平台回复我:这是特价抢购的,不能退!我只得硬着头皮走进这风花雪月之地!</h3><h3>八月一日,我们三口之家乘坐高铁顺利到达昆明,旅行社安排了接站员把我们带上了旅游大巴!我们来到了下榻的宾馆住下后,我隐约感觉少点什么?!对,鲜花!旅游卡上不是说鲜花接机吗?难道真要坐飞机才有?!算了,我大度不计较了!</h3><h3>放下行李后,自由活动,我们一家三口就马不停蹄的来到了官渡古镇。它是个历史文化古镇,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滇池的一个重要渡口。漫步进了古镇,突被一阵浓郁的花香让我们停下步伐,只见一家店铺内桌上堆满了红艳艳的玫瑰花瓣,十分喜人。忍不住购买了几枚刚出炉的鲜花饼,咬上一口,嘴里瞬间充满了玫瑰花香,这清新的香气令人十分满足。来到官渡古镇,一定要去金刚宝座塔看看,它建于元朝,位于古镇核心位置,走到此处才算来过官渡古镇。而我认为来云南,吃过过桥米线,才算到过云南。我们来到“桥香园”米线店,当服务员把汤、米线、配料端到我们面前,我们都无从下手。因为在我们遵义吃的米线就跟砂锅粉一样,煮好一锅端来即可食用。我们正疑惑时,服务员给我们讲解了吃法。先将蛋放入汤内,再将肉放进去,接着是蔬菜,最后放米线!终于“过桥”吃了回正宗的米线!</h3> <h3>第二天,阿杰导游带我们去乃古石林,并还给我们每人一份伴手礼,有点小惊喜哦!来到景区,当地导游给我们讲解:这里彝族众多,它有几十个分支,黑彝最为尊贵。他们称女的为阿诗玛,男的为阿黑哥。已婚女子帽子有两个角,未婚女子帽子的有四个角。如果男子摸了未婚女子帽子上的尖角,女子不愿意,他便要为女孩家做三年苦力,俗称摸一摸三年多!阿诗玛导游边解说边疾步带我们在石林中穿行。游石林三分靠长相七分靠想象。如果不发挥想象力去观赏,只会是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乃古”是彝语古老黑色之意。当踏进这片黑色石林,便会有一种蛮荒之感。或更像个古战场,因此拍《三国演义》曾在此取景。穿行在这奇峰怪石中,我们看到了“梁山伯祝英台十里相送”、小飞象、恐龙……石林与地下洞穴交互出现,狭窄之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终于登上了观景台,往下俯视奇石成阵,浩翰如林,十分的壮观,有种古朴苍莽之感!</h3> <h3>第三天,游大理古城。在去往大理的旅游大巴上,阿杰导游给我们恶补了一节大理古城的历史。大理皇族段氏始于937年,由白族的段思平建立“大理国”。想必爱看武侠小说的读者已从《天龙八部》里曾闻其“大理国”之名,该小说写的大理皇室之子“段誉”就生长这个大理国。因蒙古要攻打大宋,必先经大理才可到中原。蒙哥就派其弟呼必烈率兵十万于1252年先过大渡河,再用皮筏过金沙江,史上称“元跨革囊”。蒙古兵直达丽江,丽江守城的士兵如游兵散勇, 强悍的蒙古兵,不废一兵一卒就打下了打丽江。据说当时忽必烈承诺丽江,只要带他们去攻打大理就不屠城(蒙古兵每攻打下一座城池,就要屠城)。因此蒙古于1253年顺利的一举灭掉大理国,继存了300多年的段氏大理国就此灭亡。据说当时蒙古兵也没对大理进行屠城,后仍由大理国国王段兴智续任总管。此后,云南以一个行政省的形式被纳入元朝版图。当我来到大理城门下,仰视这座修建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的城门,有种穿越时空之感。穿过了城门,你就真正进入了“风花雪月”之地。“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即是大理妩媚之称的由来。当地的导游告诉我们,来到这里,男的称为阿鹏,女的称为金花。金花头上戴的帽子也称“风花雪月”长长的白穗称“风”,绣的花即“花”,帽子一圈上方白茸茸的称“雪”,帽子一圈宽带称“月”。白族真是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民族!吃着手中的烤乳扇(云南18怪,牛奶穿着卖,必须尝尝)听着阿鹏有趣的讲解,漫步在灰白色古老的城池内还是蛮惬意的!</h3> <h3>导游还向我们介绍:白族有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扎染。当地人又称它为疙瘩花布。今天要让我们亲自去体验一下。来到白族民居,我们进入院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色的墙上显赫的四个大字“南昭宰辅”,好有气势!不知何意,后来导游讲解说,这是照壁墙,表示这家姓“董”。几个乎白族人家的墙壁上都有。怪不得在我们来的一路上看到每户人家除了青瓦白墙外,在门前的白墙上都写有不同的黑色四个大字如:清白传家、琴鹤家风、持苟家声……原来都是主家的姓氏。当我们走进屋内,看到好几位金花奶奶,正在忙碌的教游客做扎染。我和女儿赶紧加入其中,金花奶奶耐心的手把手教我们做好了染品,工作人员把我们制作好的作品收集起来,一起放进以板蓝根为染料的染缸内进行染制。晚上拆开我们的处女作,一只栩栩如生的蝴蝶,映在了眼前,真的很神奇!这就是大理白族人的智慧结晶!他们不需要斑斓的色彩,只留下洱海的蓝,苍山的白,就能染出柔美的风花雪月!</h3> <h3>此次旅游令孩子最兴奋的就是坐吉普游洱海。听导游讲解,洱海形同耳朵,空中俯瞰,洱海如一轮新月,静静地依卧在苍山和大理坝子之间。坐在吉普车上阵阵凉风袭面,令人神清气爽。来到洱海之边,曾经无数次幻想自己坐在这里尽情发呆,释放自己,感受“无穷江水与天接,不断海风吹月来”情景!可走马观花的旅游容不得我肆意的去享受它!洱海我还会再来的!</h3> <h3>第四天,我们来到了丽江。由于丽江政府 规定,在丽江必须由丽江当地导游提供服务。因此帅气直爽的阿杰导游只得和我们说再见。上我们旅游大巴的是一个纳西族男子,由于名字太长,我们简称他为“博三导游”,来继续我们的旅程。他是个语言强势,诙谐幽默的人,时常令一车人哈哈大笑。感觉他能力也很强,因为上玉龙雪山乘坐冰川索道(大索道)是限量配额。不容易购买,但他很快替我们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玉龙雪山,主峰5596米有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尤如一条巨龙腾空而跃,故名“玉龙雪山”。首先我们来到海拔3100米雪域高原上,观看了张艺谋导演的《印象丽江》,十分震撼。有300多号人参加这场歌舞演出,天空下着雨,却一点都不影响他们的表演,他们跳得那么投入,似乎要把他们的民俗文化毫无保留的呈现给每一位观众,尤其是走马帮那一段,他们骑着马匹驰骋在露天的广场上,最后背对着玉龙雪山人景合一,真是唯美,壮观!我们看完演出后,排着漫长的队终于乘上大索道来到山顶,却没有看到白雪的踪迹,只剩下灰白的山峰巍峨的屹立在那里,有点失落!导游说为保护玉龙雪山的环境,不久将要关闭索道。作为一名游者,我更希望它早日恢复原貌!</h3> <h3>在玉龙雪山脚下有个风景区——蓝月谷!真是美不胜收。它的水白的如牛奶,绿的如翡翠,蓝的如宝石!让游人流连往返!</h3> <h3>华灯初上,我们来到了丽江古城。进城时导游再三叮嘱我们,不要叫女的为小姐,对他们来说是贬义。纳西族称男的为胖金哥,女的为胖金妹。他们以胖为美。他们崇拜三种圣物:青蛙,乌鸦,马!纳西族认为青蛙是他们祖先,是智慧象征!乌鸦,它会反哺,则是孝道的象征!而马,是因为他们的祖先靠走马帮来生活,则是勤劳的象征!丽江是男人的天堂,女人的天下!男人不需干活,只需会这七件事,“琴棋书画烟酒茶”,而女人同样要会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甚至杀猪宰羊都得会!真庆幸自己不是纳西族女的!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以胖为美了,只有壮实的身体才能挑起家里的重担!不同的民族有它不同的文化,才使人类的生活有着不同的精彩!丽江古城商业化太重了,它是个喧嚣的不夜城!在这儿酒吧里你可以尽情宣泄,释放自己,而后让自己更好的踏入人生新的征程!</h3> <h3>不知道是我们运气好碰到导游素质高,还是云南旅游业净化的结果。至少我们没有遇到导游辱骂游客和强制购物。但导游宣传他们的特产技巧也是令人望尘莫及的,到了购物点,许多游客都会控制不住,身不由己的去购买。总之我们与导游相处还是比较融洽,也真心感谢一路上为我们讲解古城历史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几位导游们。让我们在游古城时,不觉得那么的枯燥和茫然。这几天一路上的吃住还是很满意的,尤其第五天,旅游已接近尾声导游为我们安排的孔雀宴,孩子们甚是喜欢!导游希望我们把这顿饭干好!对了,云南人吃饭叫“干饭”。细细想来,可能因以前云南土地的贫脊,能吃上饱饭食属不易,加之民以食为天嘛!为了显得吃饭的重要性,云南人觉得用“干”字比“吃”更为合适!</h3> <h3>人们都说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的地方,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去。为何要去?因为别人待腻的地方有你没有尝过的美食、鲜为人知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历史知识以及美景!美食满足你的味蕾,风土人情、历史知识充实你的大脑,美景释放你的心情。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就是旅游的意义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