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style=""><font color="#39b54a">莲池花开</font></b><br><br>蜻蜓贴近水面,薄薄的<br>羽翼,正把莲池升上天空<br><br>莲从淤泥中伸出头来<br>越过高高的云朵<br><br>古寺,钟声寂寂,穿透尘世<br>缓缓地把我的影子<br>移进莲池<br><br>多好啊,天空碧蓝<br>多好啊,莲池花开<br><br> <font color="#ff8a00">【也牛读评】</font>这首诗如梦如幻,是诗人参透“古寺钟声”之时的所见所感。“多好啊,天空碧蓝/多好啊,莲池花开”由衷禅悦跃然纸上! <b><font color="#39b54a">风在吹</font></b><br><br>风在吹<br>它吹拂着树林<br>吹拂着鸟群<br>吹拂着朵朵白云<br>吹拂着一队小小的蚂蚁<br><br>一个人,他在空寂的旷野<br>缓缓走动,身体里溢满了风声<br><br> <font color="#ff8a00">【空灵部落读评】</font>在古石的诗集《空旷》中涉及风的诗比重甚大。正所谓自然为大。风是最能所见的动态之物,因而深刻地印在诗人的脑海之中成为自然流露的常态。《风在吹》由远而近,由上而下地吹着。此时,“一个人,他在空寂的旷野/缓缓走动,身体里溢满了风声”。之所以这是一首禅诗,不仅仅道法自然,全部都为主观的现实场景,而且在于那人身体里的风声所表现的空,空而能容,旷而有声。<br> <h3><b><font color="#39b54a">寺院</font></b><br><br>一炷两炷三炷<br>上香的人纷纷跪下<br><br>一只蚂蚁<br>爬在佛的头顶<br><br>风,穿堂而过<br><br></h3><h3> <font color="#ff8a00">【奥冬读评】</font>曾跟一位朋友交谈,我说佛不是商人、不做买卖。善男信女们上香下跪、许愿还愿,始终是独角戏,与佛无关。也许,你们所跪拜的,只是木胎泥塑上的一只蚂蚁而已。穿堂而过的风,悟到了什么?</h3> <b style=""><font color="#39b54a">时光从他体内一晃而过</font></b><br><br>风吹过<br>树叶在响<br>他仿佛不曾听见或看见<br><br>他坐在那里<br>时光从他体内一晃而过<br>不留下任何痕迹<br><br> <font color="#ff8a00">【空灵部落读评】</font>天人合一,道无所不在。古石在这首禅诗中去有无而成超越现象的本体结构。人乃自然的一个部分,无需意念,都是时间和空间的自然元素,和谐共生,兼无彼此。《时光从他体内一晃而过》语言纯粹,很有通透感,正是万物相通的通,目击道存的透。 <b style=""><font color="#39b54a">阳光照耀天空和大地</font></b><br><br>阳光照耀天空和大地<br>一只鸟在高高低低地飞<br>一只蚂蚁在高高低低地爬<br><br>一个人在旷野独自行走<br>他的心随风飘动<br>如一粒尘埃<br><br> <font color="#ff8a00">【空灵部落读评】</font>自古禅宗“明心见性”,王维的禅诗深入人心,表面在呈现自然之物和其和谐共生的相互关系,但这种选择性的表达终还是表现了诗人的心性。禅诗不可说破,因为看似简单的东西其实是筋骨脉络相连的复杂体,一处不通便被优胜劣汰。古石的现代禅诗《阳光照耀天空和大地》就呈现了一个自然场景,辽阔而聚焦精准。天上的鸟和地上的蚂蚁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各行其道,而此时:“一个人在旷野独自行走”。我们可将鸟类都视为鸟,蚁族都视为蚂蚁,但对于人,就会下意识地问“他是谁?”诗人只是说他观察到的,实为此诗的要义:“他的心随风飘动/如一粒尘埃”。此诗渗透了诗人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也是自我的镜像表现。 <b><font color="#39b54a">一只羊</font></b><br><br>一只羊<br>在草地吃草<br>远远的,一只羊在草地<br>如一片云影缓慢移动<br>它的周围是无边的<br>青草,草在无边的<br>天空下<br>阳光披在羊的身上,也披在<br>我的身上<br><br> <font color="#ff8a00">【空灵部落读评】</font>《一只羊》禅味十足。这是一只超现实主义的羊,此处不是指诗歌创作方法,而是说这种理想境况中的羊只有阳光和草原,没有狼群和偷猎者的生死紧张关系。而最终是:“阳光披在羊的身上,也披在/我的身上”通过“阳光”的蒙太奇镜头转换,表现了我就是超现实主义的幸福的羊。当然也许还有别解。但对一首纯粹的诗,一首按照诗人心性创作的诗,只要你仿佛已看不到词,而只感觉有一种气场笼罩,并能获得意会那就是好诗了。其禅味就在是与非是之间。<br> <b style=""><font color="#39b54a">暮色</font></b><br><br>当归巢的鸟飞进树林<br>袅袅炊烟正从落日的余晖里升起<br><br>最先亮起的一颗星星<br>在天空一闪一闪,牵引着在尘世飘动的头颅<br><br>风安静下来,群星闪耀<br>谁能分清最先亮起的是哪一颗 <br><br> <font color="#ff8a00">【南北读评】</font>最先亮起的那颗星,自然是引得尘世的千万头颅都仰了起来,但当“群星闪耀”的时候,也就没谁会去在意那颗曾被万众仰望的星在何处了。这当然是一个“真理”,而所谓真理,不过是大家都应该明白的常识而已。<br> <b style=""><font color="#39b54a">一片树叶正飘向虚无</font></b><br><br>海再大<br>只不过是一滴水<br><br>夜再黑<br>也有一丝光亮<br><br>距离再远<br>可能仅一步之遥<br><br>大片大片的阳光正铺满大地<br>而你的眼里<br>已浸满夜色<br><br>你来到这个尘世<br>坎坎坷坷走过了一生<br>只不过就一瞬<br><br>看呵,一片树叶正在飘落<br>静静地<br>飘向无边无际的虚无<br><br> <font color="#ff8a00">【南北读评】</font>一滴水见到大海,一片树叶洞悉人生。树叶飘落,虽然化为泥土,但它曾经沐浴阳光,曾经装点天空和大地。故而,生命的花开过了,无论是否留下声名与果实,就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而禅家所说的空和无,指的都是无常。这才是事物的真谛所在。 <b style=""><font color="#39b54a">深夜</font></b><br><br>一滴露水<br>从一片树叶上滴落下来<br>发出一声巨大的空响<br><br> <font color="#ff8a00">【欧阳白云读评】</font>心不静的人,是听不到这一声巨大的空响的。一滴露水,在深夜滴落了,瞬间即永恒,即虚空。<br> <h3><b style=""><font color="#39b54a">静宁寺的钟声</font></b><br><br>静宁寺年久失修<br>已千疮百孔<br>但里面有热闹的餐馆<br>有时也有香客<br><br>每天黄昏<br>太阳刚要落山<br>静宁寺的钟声<br>总会静静敲响<br>余音袅袅<br><br>如果你听见了<br>你就仿佛置身于<br>西藏的天空<br>你就仿佛看见了你内心<br>广袤的寂静<br><br> <font color="#ff8a00">【碧青读评】</font>初冬的上午,无风,阳光显得格外温和。窗外,有些树的叶子开始落了,比如梧桐。有些树的叶子正值金黄灿烂,比如银杏。树叶的飘落或者金黄,都被我们称之为自然现象,似乎无需多想。或者,想了,想很长的时间,对这些高大的树木叶子本身的春发秋落,亦没有任何影响……这样的时刻,我的目光,转向了诗歌。<br> 这样的时刻,我读到了古石的《静宁寺的钟声》。<br> 在诗中的第一段,我就看到了这样的一座寺院:<br><br>静宁寺年久失修<br>已千疮百孔<br>但里面有热闹的餐馆<br>有时也有香客<br><br> 这是静宁寺表面存在的现象,亦是对静宁寺近似于白描的写照。年久失修的宁静寺呈现着世人“眼见为实”的“千疮百孔”。静宁寺里面“热闹的餐馆”和偶尔进出的香客,亦是一种无言又引人深思的对比。<br> 这,就是诗中拉开的一种序幕。这首诗的主角,“静宁寺的钟声”,就要在这样的序曲里出场了。<br> 但在诗中的第二段,诗人呈现的钟声,却隐去了敲钟人的身影,亦犹如隐去了“寺钟”本身。诗人的心灵思维,已经超越了古寺年久失修的千疮百孔和寺里面热闹的餐馆、少许的香客。他的心灵观照的是过去,亦是当下。或者说,是在同时观照着过去和当下:<br><br>每天黄昏<br>太阳刚要落山<br>静宁寺的钟声<br>总会静静敲响<br>余音袅袅<br><br> 静宁寺本身是静的,“钟声”本来是因“敲”而“响”的。诗中静宁寺的钟声,却是静静敲响的。所以,在诗人心灵的时空里,宁静寺的钟声动和静如一。<br> 这样的钟声,仿佛是智者从很远的时空里敲响的,这样的“钟”,似乎此刻无需有人去敲,它始终会静静地独自敲响余音袅袅……<br> 这样的钟声,如此的深邃、淡远,只因它召唤的是被遮蔽久远的本真心灵。<br> 这样的时刻,我恍然明白了古石的一种身姿,那是一种思考者漫步的身影。<br> 曾记得,古石有多首诗的自然背景皆为黄昏。或者,是因诗人格外喜爱经过一天闹市般的喧嚣而趋于宁静的黄昏。或者,诗人已经从喧闹的世界慢慢地回归了自己的心灵,对逐渐脱离着喧闹的“黄昏”,有独特的领悟。或者,人类心灵本来拥有的宁静与大自然的黄昏静定,原本就是契合一体的。<br> 而诗人在诗写的过程中,心灵却是“有放有收”的。结尾的一段,思维明显趋于“理性”的“收”,像是一种思想者的道白:<br><br>如果你听见了<br>你就仿佛置身于<br>西藏的天空<br>你就仿佛看见了你内心<br>广袤的寂静<br><br> 而当诗人的心灵思维,自动“收”回倾听里,似乎是把“听”与“心”收归一处了,亦仿佛置身于本然纯净的天空里。他仿佛是对另一个人而言说“本然纯净的天空”,实则呈现了自身回归的内心广袤的寂静……<br> 只不过,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的诗写技巧,用“西藏的天空”暗喻“静宁寺的钟声”,呈现出纯净深远的意境。而形容词“广袤”的巧妙运用,亦像神来之笔。被写作者多用来形容大地、草原和天空等的“广袤”一词,古石却用于其形容寂静,似乎使世界本然的寂静直接可视了,进而呈现了更加空灵而深邃的诗美。</h3> <font color="#ff8a00">【作者简介】</font>古石,现代禅诗研究会成员,现代禅诗流派论坛总编辑,微信公众号“现代禅诗欣赏”创办人。著有诗集《空旷》,作品收录于《星星诗刊》《诗选刊》《绿风诗刊》《诗潮诗刊》《中国先锋诗歌十大流派》《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中国网络诗歌年鉴》《中国诗歌年鉴》《现代禅诗探索丛刊》《世界现代禅诗选》《中国当代先锋诗人诗歌大展》《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美好的事物那么寂静》《当代汉诗》《和合诗刊》《诗生活月刊》《黄河诗报》《芙蓉锦江诗刊》《城市诗人》《新诗大观》《抵达诗刊》《新海上风诗刊》《火种诗刊》《安徽文学》等书刊。《简单的事情》等作品被多家教学机构选为“材料作文”材料或诗歌教学案例。<br><font color="#ff8a00">【个人诗观】</font>在呈现中消隐,在消隐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