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里总爱写着喜出望外

陈晓莫

<h3>六天的行程,终于落幕。</h3> <h3>抓着夏日的蓝天和阳光,看着平民百姓比世界上其他海滩的居民更狂热的戏海逐浪,年老的穿着薄衣薄裤一步一步的迈入海中,中年人骑着自行车、驾着摩托车拖儿带女冲向海滨,将车子倚着椰树一靠,“扑通扑通”地奔向浪里,青少年在平滑的沙滩上舒展他们独特的“芽庄霹雳舞”。</h3> <h3>感受着当地的风土人情~</h3> <h3>听着狂浪的声音,感受着海天相接所带来的惊喜。</h3> <h3>异国他乡的这六天,仿佛一瞬间长大。</h3> <h3>然后导游同我们讲,其实2015年之前的芽庄,只是一个破落的小渔村,中国人才来了四年,他就一跃成为了整个越南最为新型的城市和最为先进的城市。</h3> <h3>今天的保家卫国已经不是扛刀扛枪,中国做出耳熟能详的四个字:“经济制裁”。而经济制裁的第一件事一定就是切断芽庄的包机,这里一旦切断,将会回到当年的小渔村。</h3> <h3>而我们之所以可以来到这里,就是这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去年三月份,中国海军舰队受越南邀请,全部停靠在了金兰湾。这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但是习主席把它做到了。</h3> <h3>那一刻,特想对着大海傲娇的喊一声:中国,真赞,祖国,真好。</h3> <h3>一段旅行,除了美景,还有人文历史的了解和内心所带来的碰撞。下面咱先来讲讲人文历史吧~</h3> <h3>导游同我们讲到:“越南这个在秦朝的时候就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中原一片大乱,它便趁机脱离了中国的统治,而在明朝的时候,这里又再一次成为了中国的藩属国,年年陈陈岁岁朝贡。所以若没有芽庄,也就没有中国历史上郑和七下西洋,这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最大的一个补给站。”</h3> <h3>到了清朝的乾隆年间,他们觉得“交趾”不好听,就想改成南越国,而大家知道,南越包括了今天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上部分,皇帝知道其用意何在,于是就给说反着练吧,就叫它“越南”。</h3> <h3>到了17世纪末初的时候,清朝的国力孱弱,然后法国人就趁机打了过去,殖民了越南将近一百多年。</h3> <h3>而一个国家在殖民另一个国家的时候,首先是轻虐他们的文化,于是就把汉字给改了,有一个叫亚历山大的传教士,结合了拉丁文和法文,给越南人重新改了一个名字,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越南文。<br></h3> <h3>然后我们再来聊聊这些天的感触。抵达目的地后的几天里,最想做的事儿大家猜是什么?这一次,我居然是特别想把这里的一切,用视频的方式分享给家里的爸妈,也终于体会到了,爱究竟是个什么神奇的事物。是无限的关心和担忧,是不计较得失的付出,是海纳百川,有容纳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传承。</h3> <h3>此刻,我觉得幸福就是,有一个完整的家,亲人健在。</h3> <h3>今年二十多岁的我,最傲娇的就是,外公今年83,外婆74岁,爷爷75岁,奶奶72岁。虽然每过一年,皱纹会毫不留情的在他们脸上写下岁月不饶人的事实,但是,我相信陪伴是世界最了不起的安慰。</h3> <h3>所以,我给自己订了一个“帅气”的承诺,从现在起,不管生活有多忙,要常回家看看,每周至少得通一次电话,分享我的喜怒哀乐,聆听来自他们的关心问候。</h3> <h3>我记得有人说,当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死掉后,我们就在这个世界消失了。</h3> <h3>所以了,当我们吃着西瓜,数着星星,看着远处行驶的轮船,大声呼喊,这一次,我消失在视频和照片了,这一次的青春记录叫:青春再见。</h3> <h3>仿佛这么近又那么远。我们不得不重新去审视我们的生命,去珍惜被忽视的温暖和感动。</h3> <h3>这大概是人与人之间最初的信任和理解吧,况且,我们的身后还背着一面五星红旗了。</h3> <h3>印象最深的就是,那里和中国一样,也有着一些质朴的人,记得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因为我们手头没有了越南盾,只有100元人民币,这位中年大叔没办法兑换和找零,原本我们准备去对面超市兑换好越南盾在来拿水果,大叔却示意我们把水果先拎着,兑好再拿给他,当时我特别惊讶,也特别的感动。</h3> <h3>所以了,有时候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世界或许比你想象的更加温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