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从大凉山回成都,途经两个颇有古韵的小镇,前往采风拍了一组照片,感觉还蛮有味道。</h3> <h1>一、荥经黑砂</h1><h3> 荥经严道曾为古代蜀国边陲重镇,也是茶祖吴理真的故乡,有2000多年的制陶历史,其古法制砂的手工作坊很值得一看。</h3> <h1>(1)简而朴的作坊</h1><h3> 作坊位于荥经河南岸的小坪山下,外观看上去很不起眼,里面却藏龙卧虎别有洞天。</h3> <h3> 小坪山一带盛产土质细腻、粘性极强的“白善泥”(为荥经特有),再掺以筛过的煤渣便成为神奇黑砂的原材料。</h3> <h3> 用简单的模具制砂坯。</h3> <h3> 那些“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工匠”精神可嘉,令人敬佩。</h3> <h3> 手工制作的细微差别使产品不会雷同,个个都是唯一的存在而更有“作品”范。</h3> <h1>(2)火与土的交响</h1><h3> 在“馒头窑”底铺煤,把凉干的砂坯堆在煤层上。</h3> <h3> 盖上耐高温的窑盖,点火烧窑……</h3> <h3> 经高温(1000多度)焙烧,砂器烧成,起盖出窑。</h3> <h3> 这是摄友们最喜捕捉的“火与土”的交相辉映。</h3> <h3> 将高温砂器移到小炉,准备上釉。</h3> <h1>(3)“能呼吸的砂器”</h1><h3> 在高温砂器上撒锯末,加盖封煤碴。</h3> <h3> 冷却后砂器表面自然上釉,此法非常简单古朴,并因不使用任何涂料而非常之环保。</h3> <h3> 黑砂虽然比较粗糙,但富含活性碳(多微孔)可透气,加之(上釉)不含重金属,用以熬药、炖汤、泡茶均有奇效。</h3> <h3> 如今这古法已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受到国家地理标志的保护,地方也荣获“中国黑砂之乡”称号,“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沙”正在被广为传播。</h3> <h1>二、彭镇茶馆</h1><h3> 双流彭镇(建于明清)的观音阁茶馆及其古老的风采在摄友圈里晓有名气。</h3> <h1>(1)“没有梦想的古镇”</h1><h3> 杨柳河边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本为清代“第一桥”很是威风,现名却为“人民桥”,显得有点黯然失色。</h3> <h3> 过桥走进古镇,感觉非常冷清,没什么商业氛围,也没什么人气,难怪曾经拍过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h3> <h3> 没有开发旅游的大手笔,依然保持自己原有的风貌和节奏,被戏称为“最没有梦想的古镇”,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正是它的可贵之处。</h3> <h1>(2)有故事的老茶馆</h1><h3> 古镇虽然冷清,茶馆却很热闹,尤其是古桥正对的“老茶馆”(观音阁茶馆)。</h3> <h3> 成都人爱喝盖碗茶(不知能否解麻辣),喝茶聊天的漫生活在这老茶馆里确实可以充分体现。</h3> <h3> 老茶馆中也拍过电影《成都 我爱你过去和将来》,那些墙壁上的文革标语和宣传画是为拍电影而涂上去的,没想到却引来许多怀旧的茶客及游客,甚至很多的摄友。</h3> <h3> 虽然文革标语和宣传画也是一种历史,但毕境太过肤浅(就像把“第一桥”改为“人民桥”),真正体现岁月留痕的应是那凹凸不平地面及老式的小竹椅,很能让人感到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h3> <h1> (3)照片上的茶博士</h1><h3> 听说老茶馆原来有一个技艺高超的堂倌(名叫刘一手),现人已离馆,但还保留着不少的“工作照” ,我们可以从中一睹其风彩。</h3><h3> </h3> <h3> 成都盖碗茶的历史非常之悠久(大约始于唐代),而且很有特色,以至于有人说“成都是一座浸泡在盖碗茶中的城市”。</h3> <h3> 如果说盖碗茶是一种文化,那么堂倌的角色很重要,除了要有一手冲茶的绝活,还要会和新老茶客聊上几句,似呼什么天下之事都知道一点,所以也尊称茶博士。</h3> <h3> 可惜这样的茶博士已经越来越难见到了,就像一生专做一样东西的工匠越来越少一样,有时候思古念旧不仅仅是一种情怀,也能带来心灵的启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