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伊比利亚半岛自驾游(九)

yhs1229红生

<h1>  旅途中曾经发过一些照片到朋友圈,记得我的同学王楠评价道,西班牙是建筑艺术的博物馆。的确是这样,无论到西班牙哪个城镇,总有几座风格各异卓而不凡的建筑令你印象深刻。而巴塞罗那就是西班牙的典型代表,是一座建筑艺术的宝库。徜徉在巴城街头,各个时期的别具特色的建筑让你目不暇接,一种韵律感扑面而来,这个时候你才会深刻理解哥德说的"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的涵义。你会不禁感叹,怪不得巴塞罗那能出高迪这样的建筑大师。而巴塞罗那建筑艺术的明珠当属高迪的作品,圣家堂尤其是圣诞立面则是最具观赏价值的艺术巅峰之作。</h1> <h1>  6.5 下午继续沿街游览。</h1><h1> 特德拉斯之家,由建筑大师约瑟夫•普伊赫•卡达法尔克设计,建于1905年,属特德拉斯三姐妹所有。建筑以红砖砌筑,阳台用白色石材雕花装饰,屋顶6座角楼都有帽子形尖顶,被称为尖顶屋。</h1><h3> </h3> <h1>  米拉之家, 是高迪的一件杰作,大约建成于1905~1910年间,是公寓和办公室结合的商住两用建筑,也是高迪最后一个私人住宅作品。因为拥有一个波浪起伏凸凹不平的玄武岩立面,被称为采石场。整座建筑少有直线与平面,均由曲线抛物面构成。它的成功也为高迪对圣家堂的设计进行大胆修改提供了依据。</h1> <h1>  巴特罗之家,高迪设计的造型怪异的私人住宅,被誉为建筑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一,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建筑。建筑没有棱角,全是柔和的波浪形状。外墙由蓝色、绿色、紫红色的陶瓷装饰,门、窗、屋顶、天台全是大波浪形的曲线,入口和二层阳台模仿溶洞,上层阳台类似骷髅,柱子像一根根骨头,屋顶像布满鳞片的鱼背,真是怪异至极。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  阿马特耶之家,紧挨着巴特罗之家,是约瑟夫•普伊赫•卡达法尔克的现代主义幻想作品之一。该建筑既有哥特式风格的窗框,又有从荷兰建筑借鉴来的阶梯式三角墙,墙面上贴着花瓷砖,窗框上镶贴的人物和动植物雕刻活灵活现,精美绝伦。据介绍,三角墙上镶嵌的暗红色花饰突出了房主人的巧克力商人身份,不过现在一楼的巧克力店已经变为珠宝店。</h1> <h1>  叶奥•莫雷拉之家(狮子与桑树之家),与阿马特耶之家隔着两个门,是多梅内克•伊蒙塔内尔设计的,1905年改建完工,外墙和窗台装饰着现代主义雕刻,繁复精致,内部有一个贴瓷砖的大厅,装饰着很多花卉浮雕。这栋建筑没有用业主名字命名,而是以装饰图案中的狮子和桑树命名,现在是西班牙奢侈品牌Loewe(洛韦)的专卖店。</h1><h1> 由于43号巴特罗之家、41号阿马特耶之家和35号叶奥•莫雷拉之家这三栋风格迥异的建筑并排在一起,显得不够协调,因此这一带的恩典区大街就被称为"不和谐街区"(源于"引发不和的苹果",苹果也有街区的意思,典故来自于希腊神话)。这三栋建筑都属于现代主义风格,都是在1898年至1906年翻建的,风格又是不拘一格的。</h1> <h1>  再往东不远的这栋建筑也很有特点。这一带类似的精美建筑还有不少。</h1> <h1>  顺着格拉西亚大道(恩典区大街)往前走,一栋栋各具特色的大楼鳞次栉比,这条大街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展示区,各大名牌专卖店多集中在这一带。</h1> <h1>  加泰罗尼亚广场,旧城区的一个大型广场,周边高楼林立,商家密集,是购物中心、交通中心,也是市民、游客的聚集之地。</h1> <h1>  清规戒律遮不住爱美之心。</h1> <h1>  加泰罗尼亚音乐宫,是1905~1908年间由多梅内克•伊蒙塔内尔建造的,被评价为"巴塞罗那现代主义建筑的巅峰之作,一曲由瓷砖、砖块、刻文石头和彩色玻璃合奏而成的交响乐"。2005年音乐宫与附近的圣保罗现代主义建筑群一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现在的音乐宫经过后来的扩建形成新旧两部分,完全不同风格的建筑模块组合起来并不觉得突兀,当然也不会那么自然。强烈对比也是一种美。</h1><h1> 街口的黑色雕像闭着眼睛,支着耳朵,突出了这栋建筑的功能。姑娘: 你是在听音乐吗?</h1> <h1>  门厅天花板和楼梯走廊。</h1> <h1>  音乐宫演出厅。(网络照片)</h1> <h1>  巴塞罗那大教堂,位于哥特区中心,加泰罗尼亚哥特式风格,是巴塞罗那的核心礼拜场所,建于1298~1469年间,富于装饰性的主立面是1870年加上去的,石刻错综复杂、雕琢精美,一百多个人物包括耶稣、圣徒和天使,还有怪兽、花窗等栩栩如生。</h1> <h1>  伽利略-行为艺术。</h1> <h1>  几个黑人青年为食客们表演杂耍。</h1> <h1>  博盖里亚市场。位于兰布拉大道的闹市区,欧洲最缤纷多彩、农产品种类最丰富的市场,摊主对货品的摆放特别讲究美观艺术。这里也是游客必到之处。</h1> <h1>  下午4点多,在利赛乌乘坐地铁返回欧罗巴广场住地。</h1> <h1>  欧罗巴广场一带属于新区,到处都是形式新颖奇特的高楼大厦。</h1> <h1>  6.6 巴塞罗那令人留恋,好多地方没看,好多地方也没仔细看,这种感觉也是旅游的一个特点。今天的目的地巴伦西亚,中间有几个景点。</h1><h1> 路上遇到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有办法,一条带子在中间,上边有很多节点,每个点节上伸出两个布环,一边一个套在小朋友的胳膊上,一牵一串儿。</h1> <h1>  波夫莱特圣玛利亚皇家修道院,位于巴塞罗那西边130公里的莱斯普卢加德-弗朗科小镇,是西班牙最大的修道院之一,建于1151年,加泰罗尼亚的很多统治者都安葬在这里。1835年由于西多会修士滥用领地权利欺压人民,遭到农奴洗劫做为报复。西班牙内战结束后,一群西多会修士搬回这里努力重修,恢复了昔日辉煌。199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1> <h1>  波夫莱特修道院目前有30位修士在此隐修。</h1> <h1>  修道院筑有堡垒。</h1> <h1>  主祭坛的雪花石膏雕像。</h1> <h1>  中午到达西班牙第二重要的罗马古镇塔拉戈纳。这座地中海海滨城市于公元前218年被罗马人占据,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将此地设为新塔拉戈纳行省(与现代西班牙地域相似)的首府,人口达20多万,比现在还多。714年因穆斯林到来而被遗弃。1089年作为基督教大主教管区所在地而得到重生。塔拉戈纳海滨阳光灿烂,沙滩细软,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是旅游度假胜地。</h1> <h1>  在地中海观景台可观赏海港、海滨景色。</h1> <h1>  罗马圆形竞技场,位于海滩附近。很大一部分都被拆掉,石头用来建港口,现在看到的是部分重建后的情况。</h1> <h1>  古罗马马戏团,始建于1世纪后期,主要用于赛马,可容纳4匹马的2轮马车,直到5世纪仍在使用。外观像一座堡垒,自1822年改造为监狱,用到1953年。</h1> <h1>  表演场地遗址。</h1> <h1>  古迹遗址与现代建筑和谐共处。</h1> <h1>  塔拉戈纳大教堂。同时具有罗马风格和哥特风格特征。</h1> <h1>  这面山墙好有创意。</h1> <h1>  傍晚抵达了住宿地巴伦西亚。又碰到了一件莫名其妙的怪事。前几天洛晓平在"缤客”平台接到了一封邮件,通知说巴伦西亚住宿酒店与前台不在一起,取钥匙在另一个地点。找到这个地址一看,大门紧锁,贴了个通知也看不懂,向旁边门点的人打听说这家关闭了,改在另一个地方,结果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就直接到住宿酒店去了。酒店接待的姑娘说她们从未改过前台地址,也没发过什么邮件。那么这个事是谁干的,又是为了什么呢?成了难以破解的悬疑案。</h1> <h1>  西班牙地处中时区,却采用东一区时间,又实行夏令时,比正常时间差了2小时,因此虽然8点钟,可离天黑还早,饭后上街逛逛。</h1><h1> 巴伦西亚(又译作瓦伦西亚)位于西班牙东部海岸线的中间,巴伦西亚自治区的首府,西班牙第三大城市。公元前138年罗马人在图里亚河沿岸建立巴伦西亚城,8世纪被摩尔人占领,11世纪末一度由埃尔•熙德统治。1238年海梅一世带领基督徒重新夺回了这座城市。巴伦西亚是著名的阳光之城,美食之城,盛产柑橘,也是丝绸之都。</h1><h1> </h1> <h1>  圣马丁教堂(圣胡安教堂),巴洛克风格,钟楼和墙壁上的雕塑精美无比,内部装饰也很华丽。</h1> <h1>  大殿正在维修。</h1> <h1>  丝绸交易市场,建于15世纪末期,因早期用于丝绸贸易而得名,是巴伦西亚商贸交易中心。这座哥特式建筑以其一楼的扭曲螺旋状的柱子和格子天花板最为引人注目,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市场已关门,只能看看外貌。</h1> <h1>交易大厅。(网络照片)</h1> <h1>  《哈利•波特》里的精灵多比。</h1> <h1>  精彩"对话"(肢体语言)。</h1><h1> A: 把吊带拉上!成什么样子!</h1><h1> B: 拉就拉上呗。碍你什么事儿了?</h1><h1> 放大了看,双方表情、动作特别生动。</h1> <h1>  圣卡塔琳娜钟楼,呈六角形,建于17世纪末,巴洛克风格,是巴伦西亚地标建筑。</h1> <h1>  巴伦西亚大教堂,位于女王广场(照片正面)和圣母广场之间。这里以前是罗马神庙,后来成为西哥特教堂,摩尔人统治时变成清真寺,1238年基督徒夺回巴伦西亚后又当作教堂。1262年主教阿尔巴拉特决定拆除重建新教堂。经过几个世纪的修建、扩建,巴伦西亚大教堂成为多种艺术风格的混合型建筑群。位于东侧的帕劳大门是纯粹的罗马式建筑风格,圣母广场上的穹顶、尖塔和使徒门是哥特式建筑,女王广场上的正门和神父宅邸是巴洛克建筑。这也是巴伦西亚城市建筑史的一个缩影。</h1><h1> 正门西侧的米格雷特钟楼,呈八角形,高60米,内有207级台阶的螺旋楼梯可上楼顶观览市容,建于15世纪初,也是巴伦西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h1> <h1>  女王广场一侧的正门,向内弯曲的弧面设计很巧妙,弥补了立面空间狭窄的不足。</h1> <h1>  圣母广场一侧的使徒门,门两旁刻有12使徒雕像而得名。</h1> <h1>  中殿和回廊是哥特式风格。</h1> <h1>  主祭坛上华丽的意大利风格的壁画。</h1> <h1>  小礼拜堂是新古典主义风格。</h1><h1> 在圣弗朗西斯科小礼拜堂中存有戈雅的两幅画,在哥特式圣卡利兹小礼拜堂中藏有圣杯,据传是耶稣在最后的晚餐用过的酒杯。</h1> <h1>  漂亮的八角形穹顶。</h1> <h1>  圣华金教堂。正门在一个狭窄的巷子中。</h1> <h1>  穹顶带有拜占庭风格和巴洛克风格。</h1> <h1>  圆形的大殿,气势恢宏。</h1> <h1>  巨大的穹顶,因年久有一条很大的裂缝,该维修了。</h1> <h1>  颇有些历史的小吃摊。</h1> <h1>  面包店。</h1> <h1>  圣母广场(圣女广场),市民休闲中心,全部用大理石铺就。中央喷泉正中斜倚着的英俊男子象征着图里亚河,周围的8个少女及手中涌出泉水的罐子则象征着从图里亚河流出的8条主要灌溉水渠。</h1> <h1>  孤独圣母教堂,在圣母广场东侧,南边紧挨大教堂,粉红色外墙,巴洛克风格,建于17世纪中期,是为这座城市的保护神孤独圣母而建的。</h1> <h1>  教堂正在举行婚礼。</h1> <h1>  穹顶上的精彩壁画。好多教堂和王宫都有这幅画。</h1> <h1>  夜生活开始了。</h1> <h1>  回到住地卡尔门区的巴里奥-帕洛玛酒店。楼下及附近的的小店、咖啡馆、小餐馆陆陆续续聚集了一些年轻人。房间里摆着几付耳塞,也不知干什么用的。洗洗准备睡了,楼下吵杂的声音逐渐加大,无法入睡。夜渐深,都12点多了也没有收场的意思。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耳塞是干什么用的了。下半夜近3点才渐渐没了声音,这一宿叫他们闹的。"卡尔门区是夜生活中心"还真不是浪得虚名。</h1> <h1>  6.7. 早晨8点到附近的中央市场采购点食品。</h1> <h1>  巴伦西亚中央市场,巴市最美的现代主义建筑,欧洲最大的市场之一。1914年开始建设,1928年竣工。整体以钢结构和彩色玻璃及瓷砖组成,大厅中央的圆顶玻璃窗及四周玻璃窗装饰华丽,引人注目。</h1> <h1>  市场销售以农产品和水产品为主,地面干净,摊位整洁,摊主也很热情,乐于与顾客交流。</h1> <h1>  大龙虾。</h1> <h1>  狗爪螺。</h1> <h1>  包装讲究的火腿。</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