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至花灯舞<br></h3><h3>黄杰海主要是制作六兽灯为主,是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东至花灯舞,灯舞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h3> <h3>2018年被文化旅游部认定黄杰海为国家非遗东至灯舞代表性传承人</h3> <h3>2008年安徽省文化厅命名黄杰海为省非遗项目东至花灯代表性传承人</h3> <h3>黄杰海今年55岁,14岁就跟父亲开始扎编花灯至今41年。他主要是扎六兽灯为主,六兽灯主要分麒麟、狮子、独角兽、象、鹿、獐以及各式花灯都会制作。</h3> <h3>黄杰海在制作六兽灯教学模型<br></h3> <h3>六兽灯在室內表演(黄杰海提供)</h3> <h3>传承人黄杰海接受华东师范老师釆访(黄杰海提供)</h3> <h3>传承人黄杰海与艺人共同制作六兽灯(黄杰海提供)</h3> <h3>传承人黄杰海与六兽灯</h3> <h3>传承人黄杰海现场表演六兽灯</h3> <h3>现场传授舞六兽灯</h3> <h3>东至花灯形式多样由“六兽灯”、“磨盘灯”、“八仙过海灯”、“五猖太平灯”、“龙灯”、“十番九子灯”、“蚌壳灯”、“旱船”等十余种形式各异的花灯组成。其中磨盘灯和六兽灯分别于1984年和1986年由(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收录,央视四套2004年5月专门录制东至花灯和播放,深得国內外观众喜爱。</h3> <h3>六兽灯表演(李凤华摄影)</h3> <h3>六兽灯表演(李凤华摄影)</h3> <h3>旱船灯</h3> <h3>磨盘灯</h3> <h3>磨盘灯</h3> <h3>五马跑廟</h3> <h3>五马跑廟</h3> <h3>龙灯</h3> <h3>秧畈花灯</h3> <h3>秧畈花灯</h3> <h3>十番九子灯展示</h3> <h3>宫灯舞起</h3> <h3>太平五猖灯(王德权提供)</h3> <h3>太平五猖灯(王德权提供)</h3> <h3>东至花灯仅靠“口传身教”的方式传承,随着老的花灯艺人的先后故去,加上年轻人对花灯艺术价值的认识不深和加上他们忙于出外打工,以至某些花灯开始失传。因此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要关注东至花灯遗产传承,让东至花灯梅开二度。传承人黄杰海日前与东至县官港小学商讨,拟准备开设花灯制作工艺课,让东至花灯传承源源流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