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一、四家老谱记载“海东桃园”,是历史证据。</h3><h3> 1、寿光弥北《大码头谱》记载:“吾堂胞兄弟奉谕,有迁于安丘李家沟者,有迁于潍县南里者,有迁于益都李家集者,有迁于海东桃园者,后有自桃园迁稻田者......。” 这是弥北李氏家族明初遭“洪武遣散”的记载。《大码头谱》是康熙秀才益都吕爽村李茂檀私人家乘,考这段文字的来源,应是其七世祖圣任圣和兄弟秀才(在青州府衙门外办学馆)于明嘉靖年间所得,是“洪武遣散”二百年后所记(【附件-1】)。</h3> <h3> </h3><h3> 2、日照太平桥李氏明万历二十五年谱(始创谱)记载:“我李氏祖远者不可考,其可考者,我朝洪武时为海东桃源人。后迁山东临朐,今柳山寨李是也。嗣自临朐,析而为三。”又载,迄今已二百余年,因无碑碣,七世祖(士祥公)的派序、讳字全部都不知道了(【附件-2】)。</h3><h3>族谱谓“析而为三”,即他们自称三兄弟柳山、稻田、日照,是一家,即三家祖先为“海东桃园人”。</h3><h3> 3、稻田李氏康熙五十五年创立族谱,记载:“始祖自桃园而迁于临朐,自临朐而迁于稻田”,(【附件-2】)。</h3><h3><br></h3><h3> </h3> <h3> 4、临朐柳山李氏最早史料为《君元公墓志》,君元公生于成化元年(1465),其墓志记载:“从戍辽左,讳士祥者,乃公之曾太父也。”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三修谱序载:“士祥以戍功授广宁卫指挥”;又载“士禄居寿光稻田,士禧居日照太平桥”,三家为兄弟。光绪五修谱序载:“我李氏祖,有言为海东桃园人迁居临朐柳山寨者。” 民国六修谱序曰:“指挥(士祥)居辽东......留长子圯随侍,遣次子福等回临朐奉祀,是为柳山寨始迁祖(来自海东可证)”;又载,“至今海东桃园村犹有李指挥墓”。可见,临朐柳山李氏(含日照、稻田)始迁祖士祥公是“海东桃园人”(附图_3)。</h3> <h3> 以上,四家老谱均记载“海东桃园”人,寿光弥北是其所出,临朐、日照、稻田是其后裔。奇怪的是,天下无“海东”一词,“海东桃园”是四家都记载却又不知道的地方,这是一个谜!</h3><h3> </h3><h3> 二、“海东桃园”在哪里?</h3><h3> 十二年前,在电脑上搜“海东”二字,只有“青海省海东县”和足球运动员“郝海东”,除此之外,别无“海东”一说。</h3><h3> 如果说,最早来自日照和寿光的资料只是提供了“海东桃园”一词,那么,临朐柳山提供的资料证实“海东桃园”在广宁县。</h3><h3> 据士祥曾孙君元公墓志(君元生于成化元年-1465),记载:“曾太父戍辽左,讳士祥。”辽左即辽东,证明士祥公守辽东无疑,与《士祥公传略》载“应募戍辽,授广宁卫指挥”一致。“广宁卫”是军事机构,属于辽东都司,驻址在广宁县。</h3><h3> 需要说明的是:“辽东”,以其地理位置讲,是指辽宁辽河以东的广大地区;而北镇地理位置不是辽东,是辽西。但是,在明代的“辽东”还有一说,就是指“辽东都司(开始称定辽都司)”,是全国“九边十三镇”之一,其辖区不仅覆盖整个辽宁省,还包括河北东省北部和吉林省西南部。这样一来,“辽东桃园”的意思是辽东战区桃园,相当于现在说“北部战区桃园”;把“广宁桃园”叫做“辽东桃园”,理论上是讲不通的,而叫“海东桃园”就更加难解。</h3><h3> 然而,四家老谱出奇的一致,都记载为“海东桃园”,其中必定另有含义,或许弄明白其含义,更有助于我们理顺关系。 带着这个疑问,编者于2019年7月31日前往北镇进行考察。</h3><h3> 北镇市,民国县志载,明、清两朝,叫广宁县,是古幽州的军事重镇。古属燕国,属幽州,金天会元年(1123)置广宁府于此。《明史 太祖本纪》载:洪武四年(1371)太祖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阳市),八年 (1375) 改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简称“辽东都司”。《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八:洪武二十四年,置大宁都司及广宁诸卫。据《广宁县志》,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广宁卫,筑广宁城,建钟鼓楼(至今犹在)。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广宁左屯卫、广宁右屯卫。朱棣迁都北京,之后“辽东都司”迁至广宁,自此广宁成为明代在东北的最高军政机关驻地。</h3><h3> 北镇,今隶属锦州市,辖24个乡镇,324个村,人口53万,满族人口占62%,汉族人口占30%;祖籍河北(直隶)占75%,山东次之。清末时,4镇3乡465村,其中2个桃园村,一个是广宁乡桃园村,一个是鲍家乡桃园村,至今依然。</h3><h3> 广宁乡桃园村,是自然村,属于杨家店村,在城东北13公里。全村二十三户,没有李姓。据该村老人说,这一带的村最长不到300年历史,明初这里属于无人区。史志办杨先生同意这个说法。</h3><h3> 鲍家乡桃园村,在城西南21公里,有7个自然村,共1550人,分布在六公里的范围内。有李姓30余户,其中20多户是150年前从河北省迁来的,自称满族,另有四五户不知道祖籍是哪里,也是满族,也是清代迁过来的。这里西北、西、西南,三面环山,如同“盆地”,土地平坦、肥沃,是苞米、花生、葡萄的高产区。县史志办的扬先生说,在清代,为适应当地蒙族势力和风俗习惯,很多汉人都改为蒙族,这就是该县蒙族人口占62%的原因。对这一点,该李姓也承认自己是汉改满族。</h3> <h3> 通过与县史志办、村委以及村民的交流,对鲍家乡桃园村形成了一下几点共识:<br></h3><h3> 1)鲍家乡桃园村,是明初“广宁桃园”无疑,是广宁县最早、最好的居住区。这里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地质肥沃,宜种植;三面环山,宜躲避。在明初,这里一定是广宁卫的生产基地,或叫后方基地,或叫“眷村”,</h3><h3> 2)桃园村李姓,不可能是明初的李姓。因为历史上发生过“土木堡”之战、少数民族族入侵、清兵入关等多次战乱,明初的土著都跑到关内去了。如城北各村的人,已经换过几茬了。</h3><h3> 3)从未听说有什么“李指挥墓”,临朐柳山所说民国时桃园村有“李指挥墓”不是事实。史志办的扬先生说:明代没有指挥一职,有广宁卫指挥使司,各司有俭事、镇抚、照磨、经历等职务,最多“指挥”一词是个统称,因此不可能有“某指挥之墓”。</h3><h3> 4)关于“海东桃园”一说,史志办杨先生认为,古代有称河、湖为海的习惯,如青海,实际是青海湖;如今凌海县之凌海,实际是大凌河。鲍家乡桃园的地理位置在大凌河以东,当时叫做河东、海东,是有可能的,但北镇县志、凌海县志均无“海东”记载。</h3><h3> 5)“海东桃园”可能是代词。史志办杨先生说,明代辽东都司25卫,均吃皇粮,成年人均属军职,且是世袭。朝廷从未有过“回迁关内”的政策,如有回迁当属“潜逃”性质,是违法的。因此,不敢说辽东桃园、广宁桃园,以“海东桃园”为说辞,很有可能是这样。</h3><h3> 6)确定“广宁卫”置于洪武二十四年,确定“指挥”是明代职务,因此士祥公是洪武后期人无疑,而非柳山所说“元代指挥”。</h3><h3> 据以上信息,“海东”一词,或是河东,或是代词,有一定道理。而编者先前认为“海东”为“辽东”之误,偏颇不可取。</h3><h3> </h3><h3> 三、青州军士五千人,唯独寿光、临朐、日照、稻田四家记载“海东桃园”一说</h3><h3> 据《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87,洪武七年(1374)正月,“定辽都卫奏并卫所官军,以左千户所青州土军五千六百人属定辽左卫,以右千户所莱州土军五千人属定辽右卫。”定辽左卫 治所在今辽阳市老城。证明洪武初年青州府确有大量募兵守辽东,以14县论之,平均每县近400人。之后,青州军事被调遣至黑山、广宁等卫。据《临朐县志》,临朐“应募戍辽”者中广宁卫居多,其中有升广宁卫千户1人,广宁右卫百户2人,都是士祥同时代人。广宁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皆在大凌河以东,但都无“海东”一说,唯独寿光、临朐、日照、稻田四家有此记载,且“海东桃园”人是同一人——寿光弥北八世“瑞”,临朐柳山称“瑞先”(士祥公字,亦八世) 。再者,弥北是“迁入”海东桃园;而日照、稻田、临朐之祖是自海东桃园人,其后人由海东桃园“迁出”,一进一出,逻辑关系十分密切。难道这些也是巧合?</h3><h3>“海东桃园”之谜,把寿光、临朐、日照、稻田紧紧地连在一起,等待有志之士解开谜底!</h3><h3> </h3><h3> 综合弥北、峰山、柳山多种历史史料,试作以下考证推论:明洪武三年,弥北家族因“白马院武馆”以及众多武官武士,遭“洪武遣散”,十数家兄弟“奉谕”迁出寿光,世以六、七、八世居多。其中峰山、柳山、李道先祖俱迁乐安(今广饶)北部,此地偏僻荒凉,且地多盐碱,生活艰难,于是各家私谋逃离:“十一”公(《大码头谱》记为七世)一宗,自乐安北司口潜逃至安丘峰山之阴,是为李家沟,称峰山李氏;士祥尚小(八世,故柳山称八世祖)随祖或父辈,自北司口或附近,迁逃至临朐柳山西南,落户于李家桑行;此即峰山《中牟谱》所记 “俱出自乐安” 之说。“天儿”公一宗较为本分,不敢远逃,自李家圪瘩南迁30里至小清河北岸定居,即今广饶李道村。 洪武四年(1371),于辽中设立定辽都司;七年,朝廷征青州军士5600人,置定辽左卫,此时士祥成人,应募戍辽。十七年后,即洪武二十四年(1391)置广宁卫,士祥公或以队长、俭事、经历之职充之,即柳山谱所言“任广宁卫指挥”,家眷居今北镇鲍家乡桃源村(即海东桃园)。又三十年后,即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将领瓦刺率军劫掠广宁卫,明英宗朱祁镇亲自北征,失败被捉,史称“土木堡之变”。时士祥约65岁左右,辽东尤其广宁卫大乱,士祥公留长子圯随侍,次子福及三子均四子英携家返回临朐老家。时老家李家桑行已无本家人居住,次子福遂于柳山之北柳山寨定居;三子四子(应其后人),再迁于稻田、日照,即日照谱所谓“嗣自临朐析而为三”。 在这样的背景下,守辽军户私自逃回关内,自然不敢说来自“广宁桃园”或“辽东桃园”,只好以“海东桃园”语之,应付外人。此后,消息传至寿光或益都弥北族人,便记载“有迁海东桃园者,后有自桃园迁稻田者”;日照七世最先修谱,时隔二百余年,记其先为“海东桃园人”。此“海东桃园”之故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