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西北行回望之八:黄河之水天上来(终结篇)

树下读书

<p>鹳雀楼</p><p><br></p><p><b>2019西北行回望之八:黄河之水天上来<br>(终结篇)<br><br>一、 鹳雀楼<br><br>这次西北行的最后一个景区是山西运城的鹳雀楼。“西北行回望”系列写到之八终结篇了,恰好把河流放在了最后一篇,就以鹳雀楼作为一个引子。也许是巧合吧;也许不是巧合,万物最终归于流水,冥冥中就是这样安排的。<br><br>其实运城的著名景点何止鹳雀楼一处。查阅我收集的一套“行走系列”中《行走山西》一书,运城值得你停下来流连十天甚至半个月。这里是司马迁、关羽、薛仁贵、王维等数百位历史名人的家乡(哦,还有杨玉环);是人类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类最早食用盐、开始冶炼和农耕文明的地方,是华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运城境内有中条山、吕梁山、王莽岭等山脉,有黄河、汾河等大河。仅仅运城一地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0多处。我觉得我很有可能再来山西、再来运城,慢慢走过山西大地去寻查探访。当然这是以后的事情了。<br><br>回过头来说鹳雀楼。不必纠结现在这座鹳雀楼是哪一年兴建的,有没有20年以上的历史。事实上天下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和滕王阁,都是80年代以后建起来的。但这同时也是历史的沿袭。社会安定富足,自然会把注意力的一部分转向文物的修复和重建。何况又是发展旅游业的刚需呢。</b><br></p> <b>鹳雀楼的名声在很大程度上来自王之涣的杰作《登鹳雀楼》。顺便说一句,王之涣是为自己的家乡做了广告,不收广告费。今日的鹳雀楼上,在顶楼平台有一座雕塑,王之涣手执毛笔展开书卷正在题诗的雕塑。但是雕塑安排在观赏平台的一角;诗人和展开的书卷在一起好像是一只要飞走的小鸟,多少有点违和感,不知道设计者的初衷是什么。<br><br>在鹳雀楼远眺,三晋大地青山隐隐,万里黄河蜿蜒如带。在晋陕交界处的黄河,距离入海口还远着呢。但是你知道,黄河一定会奔流入海;就像你知道自己必然的归宿一样。明知道唯一的归宿,还要努力去更上一层楼,这就是认清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勇气。惟其如此,王之涣这首诗才被永恒地传唱至今。<br><br>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r>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br> <h3><font color="#010101">鹳雀楼上望黄河</font></h3> <p>潼关黄河</p><p><br></p><p><b>二、 一路黄河相伴<br><br>我们以往的若干次出行是在山东东营下船,是黄河入海口的所在地。这一次旅行虽然是在烟台下船,但实际上依然是与黄河相伴相依。黄河古称“大河”,战国地图上标注的“大河”就是古黄河了。她真的是一条5千多公里的大河,从远古走来,向渤海奔去。这次没有到达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但也相去不远了。当然了,大河涛涛向东流,而我们的行车路线是自东向西走然后掉头折返。路上首次与黄河相遇是在济南附近过黄河大桥,然后在河南三门峡再次相会。入陕后在潼关一带公路与黄河并行,登上华山之巅还能看见远方的大河一线。从西安去汉中和四川,暂时离开黄河,与嘉陵江、大渡河等河流同行。在新都桥北上到达青海甘肃交界处,又与黄河见面了。<br><br>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br>奔流到海不复回。<br><br>在甘肃唐克镇九曲黄河第一湾,真的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既视感。如果你想欣赏黄河奔流咆哮的壮观,应该去壶口瀑布。而在黄河第一弯所能感受到的,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茫、辽阔、雄浑;是“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的满腹衷情一言难尽;更是大河东流、天风浩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豪放情怀。</b><br></p> <p>甘肃唐克镇黄河第一弯</p><p><br></p><p><b>在黄河第一弯的高点,你也许会想起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一切都是在变化的。但是我知道,无论怎样变化,我面前的大河就是《诗经》中“河水洋洋,北流活活”中的黄河;是“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的黄河。这就是唐诗中“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的黄河;是元曲里“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的黄河。当然了,还是“风在吼,马在啸”的黄河。人类对于河流有天然的依恋,逐水而生临河而居。人类还从流水中获得思想,“知者乐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你愿意联想,那么这条自天而来的大河又是岁月之河、生命之河;每一个生命都曾是大河中的一朵浪花……</b><br></p> <b>我觉得李白一定会认同“浪花说”。河流永存而浪花旋起旋灭。你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后,随即一转就是“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黄河后浪追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人生如此短暂,这就是李白的万古愁了。李白的“万古愁”又何尝不是人类的共同忧伤呢。换一个角度看,这又是人类潜意识中,自觉的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吧!临大河而揽胜,望天地之苍茫,自然而然生出敬畏之心,这难道不是山水之乐的真谛吗?</b> <h3><font color="#010101">黄河风陵渡(小荷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查针梁子长江黄河分水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鲜水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柯勒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川中河流</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羌村小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渡河1</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渡河2</font></h3> <p>泸沽湖一组</p><p><br></p><p><b>三、泸沽湖<br><br>把泸沽湖归类到“河流”一篇中。引用当天日记的一段话。事实证明旅途中每天写日记还是有好处的,尽管比较辛苦。<br><br>日记:泸沽湖的美景无须再堆砌词藻加以形容了。无数游人来到这里,写了无数篇游记,几乎~已经把所有的好词都用尽了。如果我非要说一句,那么可以说:新疆的赛里木湖是高原上蓝色的泪珠,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就是横断山区明亮的眼睛。清澈的能看到心灵深处的然而又神密莫测的眼睛。这只眼睛是用来遥望天堂的。 我的眼睛已经昏暗有锈色了。但我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如宝石般清亮明净的眼睛。这就像天籁般的歌喉,纯洁无瑕的心灵、聪明睿智的头脑一样。用两个字来概括,就叫做“美好”。<br><br>每天写日记当然有好处,但是在旅途中坚持每天写日记,像我这样写日记,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要以为我在这里吹嘘自己,我的意思正好相反,是这样匆忙的写日记其实写不好。至少细节观察与记录会很少,而这才是旅行日记最重要的要求。所以我在慎重考虑,在下一次外出的时候,日记当然还要写,而且应该写的更多更细致。不过不必每天发到微信上,因为在手机上操作就占了太多的时间。如果像在新疆那样信号不好就更麻烦了。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以后再说。</b><br></p> <b>就以这篇泸沽湖日记来说,写的就太简单了。我走过很多美丽的湖泊,西藏高原的纳木错湖,新疆的喀纳斯和赛里木湖,云南的洱海,还有青海湖、天山与长白山两座天池等等。这些浩瀚深邃的、蔚蓝色的、波光粼粼的湖泊,简直是天地之间镶嵌着的一面面水晶般的镜子。当然你也可以说是一滴清澈的泪珠,是特别明亮的眼睛。这些形容所包含的内在意义其实是一样的,是你试图用文字来形容然而又无法形容的那种感觉。如果看万里黄河油然而生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那么来到这些美丽的高原湖泊,则会让你的心灵不由自主的在一瞬间纯净超然起来。轻舟荡漾飘过湖面的一刻,我们终究能够暂时忘掉各种猥琐;在碧绿的湖水中倒映出来的影子不是都神采奕奕了吗?</b> <b>再进一步说,如果是在湛蓝的天幕下、有几颗星星在闪烁,然而月色溶溶凉风如水的夜间,一人在湖边独坐,你又会看到什么呢?那就是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所描述的梦一般的景色吧:<br><br>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br>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br><br>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br>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br><br>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br>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br><br>…………</b><br> <h3><font color="#010101">青衣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渭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渭河霸陵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雅砻江1</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雅砻江2</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成都锦里</font></h3> <p>阆中嘉陵江</p><p><br></p><p><b>四、江河万古流<br><br>在阆中古城,我们入住的大众酒店就在嘉陵江边。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熹微的晨光里嘉陵江几乎是凝固的,完全的沉默状态。黝黑的江水应该在缓慢地流动,无声无息。江面却升腾起一层薄雾,你难以辨别乳白的江雾是从山上流淌下来,还是自江中升起。雾气忽然加快了变化的速度,弥漫在整个江面,就这样铺散开来,使江上的黎明更加朦胧。然而当阳光播撒在江面上,看似厚重的雾气便倏而消失的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存在过一样。<br><br>江河万古流!<br><br>一路上走过大大小小的河流无数。浪急涛险的大渡河,水流如碧的青衣江;穿越崇山峻岭的鲜水河,有汪洋浩然之势的雅砻江;那些浑浊的清澈的平缓的湍急的河流,那些有名字的无名字的大河小溪。有很多河流是季节性的,干旱时水流如线,进入雨季又会变成气势磅礴的大河奔流,梭磨河、柯勒河都是这样。大河有大河的河道,小河有小河的路线。万千条溪流汇聚、同行,这就是大地河山。<br><br>2019西北行回望之八,黄河之水天上来,写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一篇又是“终结篇”。从初伏开始写回望系列,到末伏的首日完成,苦夏不知不觉就过去了。<br><br>西北行的远端,川西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处,就是《山海经》所说的“日月之门”了。最喜欢曹操的《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身处重重雾霾的包围,活在红尘滚滚的社会,我们偶尔会转身,向山河的深处回望,去寻找诗和远方。<br><br>开岁倏五十,吾生行归休……<br>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br>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br>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br><br>(陶渊明《游斜川》)<br><br>2019年8月11日,台风利奇马来袭</b><br></p> <h3><font color="#010101">剑门关大剑河</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