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想去大同看看,却因为种种理由一次次错过与大同的结缘。其实那些年我也只因在课本中知道了云岗石窟,只是想一睹石窟真容而己,现在想来那一次次的爽约,确是在提醒我,鞭策我也或是成就我,对这一片热土,对这段文化的想往、期待与了解。</h3> <h3>今天是真正提上出行行程了,而且第一站就是去昔日的平阳城,曾经的古都。一想起公元五世纪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想起那段轰轰烈烈的文化大迁徒,想起那个年轻的帝王在33年的短暂生涯中用稚嫩而决绝的魄力拓宽了汉文化的气场,我就油然而生一股敬畏之情</h3> <h3>来到大同美丽的夜景一定是不能错过的</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山西大同城墙享有“ 巍然重镇’ 北方锁</span></h3><h3> 钥”之誉,是我国现存较为完整的- - ~座古代城垣建筑,</h3><h3> 在全国范围内名气颇高。城墙高大雄伟,坚固险峻,布防严密,各种防御设施齐备,自成一-体,在北部边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多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用,是我国古代军事建筑史_上颇具特色的重镇名城。由于梁思成对大同城楼的测绘资料齐全,照片文献详实,</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且城墙根基条石、马面基础均砖墙等均有遗存,使得城</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墙修复具备了原真性,还原了当年样貌。夜幕</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降临,华灯初上,古城夜景分外迷人,流光溢彩的灯光使古城墙</span></h3><h3> 楼阁俊俏秀丽,伟岸的轮廓更具魅力。</h3> <h3>欣赏完夜景,我们把看石窟作为了第二天第一项行程</h3> <h3>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h3> <h3>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h3> <h3>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h3><h3>西区第十六至二十窟即著名的昙曜五窟,开凿最早,由凉州僧人昙曜主持。每窟都雕有一尊大佛和两胁侍。第二十窟主佛为高13.7米的释迦坐像,因窟顶坍毁而处于露天,故尤显高大。</h3> <h3>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也就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这个时期即云冈中期石窟,它所呈现的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h3> <h3>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h3> <h3>好了,我们对石窟整体有了概念之后,接下来我们就分窟进行介绍</h3> <h3>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h3> <h3>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h3> <h3>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h3> <h3>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h3> <h3>第三站乌龙峡景区</h3><h3>乌龙峡地处大同火山群境内,峡两岸为火山熔岩,其怪石、飞泉、乌蝶被誉为“石峡三奇”</h3> <h3>乌龙峡地处桑干古道,是由火山熔岩经河水亿年冲刷形成的一条长约10公里,宽约1公里的大峡谷。峡谷内不仅有“乌龙泄玉”“乌龙瀑布”等绚丽奇特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人称塞北“九寨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