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村体验活动[现实篇]

行者了了

<h3>一体化运营中心反向生产作业模块发起的“建设村体验活动”发布已有些日子了。今儿个我们就来聊一聊,周末体验活动,8月18日,岩帅建设村。</h3><h3>一听这村的名字,给人感觉,就不俗,正能量,有干劲,有实力的一个地方。果不其然,它还真有一段令人称道的历史~“远学大寨,近学建设!”可以说是当年远近闻名,它曾是学大寨的标兵样板。</h3><h3>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建设村的基本情况。</h3><h3><br></h3><h3>建设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属于山区。距离岩帅镇19公里,距县城勐董镇130公里,离佤山机场95公里。</h3><h3>海拔约1450-2200米,平均气温约20摄氏度,年降水1500毫米,亚热带季风气候。</h3><h3>土壤母质为泥质岩,褐黄土,土层比较深厚,土壤比较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烟草及茶叶等作物。</h3><h3>建设村国土面积5.73平方公里,耕地6459亩,人均耕地3亩多,林地28590亩。</h3><h3>全村共分13个自然村(组),总人口1570人,400多户,劳动力1000多人,人均年收入11000多元。</h3> <h3>建设村茶叶资源丰富。有台地茶面积约5000亩,60年以上的生态茶约300亩,30年以上的台地茶约4700亩,年产茶叶75万斤。</h3> <h3>建设村酿酒资源有一定规模。年酿玉米酒300多吨,酿酒作坊150个,玉米酒年生产能力1000吨。</h3> <h3>村里有相当的竹子资源。竹子面积约3800亩,其中设有党员竹林,占约60亩。</h3> <h3>建设村立足村情,积极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发力发展生猪养殖,实行圈养,即满足全村群众肉食品供应,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多堆捂一些农家肥,保障农业生产供给。生猪养殖年出栏约4000多头,年存栏约5000多头。</h3> <h3>村里还带领广大群众种植轮耕作物,确保大旱之年夺丰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建设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向前发展。</h3><h3>建设村认真落实/发展烤烟产业。烤烟面积一千多亩,是岩帅镇八大植烟村乃至全县七个种植乡镇中干烟效益最好、平均单价最高的一个植烟村。</h3> <h3>镇党委政府发展思路/原则,立足村情,科学规划,强化措施,提高质量,强村富民。</h3><h3>殷切希望,具有光荣历史/良好传统的建设村,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继续与时俱进,抓住难得机遇,于探索转型/升级网络化数字化经济发展中,再创新佳绩,重树新样板!</h3> <h3>编制:李树森</h3><h3>审签:廖光明</h3><h3>一体化运营中心宣</h3><h3>2019.08.11</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