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聚在八月(下)

孟卫平

<h3>  走出校门的学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于母校的情感,应该丝毫不亚于远行的游子对于故乡的依恋。8月8日上午,阔别校园45年的74届高中一班的老同学们,重返母校哈密二中。当年走出校园时他(她)们只有十七八岁的年纪,如今重返母校仿佛穿越了半个世纪。座落在哈密市新区的新二中,敞开了它雄浑宽阔的怀抱,热情欢迎着这些老校友的归来。现任学校党委书记张冬梅和校长赵学波,闻讯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亲自接待这批远道而来的老校友。</h3> <h3>  新二中的校门高大宏伟,老同学们重返校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在新校园的大门前集体合影</h3> <h3>  几位老师也不顾夏日炎热,兴致勃勃地和同学们重访学校</h3> <h3> 进入校园,宽阔的操场,高耸的图书馆、教学楼叫人目不暇接,老同学们纷纷驻足合影留念</h3> <h3>  赵学波校长在学校操场上迎接着这些老校友</h3> <h3>  张冬梅书记亲自担任讲解员,向返校的老教师和老同学介绍着新二中校区的现代化教学设施</h3> <h3>  近些年,哈密二中的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一直在自治区名列前茅</h3> <h3>  新二中图书馆的这个书屋非同寻常,据介绍全国被冠以“焦裕禄书屋”的只有10个,而二中这个书屋就是其中之一</h3> <h3>  参观完新校园,学校领导又专门召开座谈会,张书记和赵校长分别向几位老领导、老教师和老同学们汇报介绍了二中近几年的发展变化,特别是这几年的高考录取情况和提升以德育人办学理念的措施</h3> <h3>  原二中老校长方彦增老师代表几位老教师讲话,对学校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祝贺,并对学校的今后发展寄予厚望</h3> <h3> 座谈会上4位老同学先后发言,他(她)们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回顾了当年在校的难忘时光,对改革开放40年来母校二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由衷的欣喜和自豪骄傲,发自内心地祝愿二中的明天更美好</h3> <h3>  时光虽然短暂,但两个多小时的参观座谈深深刻进老同学们的脑海。临别前大家再来一张合影……</h3> <h3>  参观结束,老同学们集体乘车前往九龙树农庄游览,哈密的十几位老同学联手在这里宴请外地赶来参加联谊会的同学,以尽东道主的心意</h3> <h3>  农庄里景色别致,午餐前的一点闲暇,女同学们当然不会坐失。于是,又有了这些花前廊下的张张倩影</h3> <h3>  在这次聚会筹备组的倡议下,每位老师和同学都郑重地在聚会的横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留作纪念</h3> <h3>丰盛的农家午宴开始了,大家高高举杯,感谢哈密同学的精心安排,彼此祝福,互道珍重。此时此刻,谁能说得清,这你来我往的一杯杯液体,是分别的酒,还是再见的酒,是送行的酒,还是祝福的酒?仿佛耳旁总有首熟悉的老歌旋律在回响一一</h3><h3> “美酒飘香歌声飞,老同学啊请你喝一杯。金秋八月永难忘,杯中洒满欢喜泪……”</h3> <h3>  看看,女同学们巾帼不让须眉,豪爽加豪气把午宴推向了高潮</h3> <h3>  本篇编到这里按理应该结束了,但总觉得意犹未尽,而且还有可以添加十几幅照片的余地,就将联谊会前老同学重逢和联谊会上师生欢聚的照片选登在结尾。以此预示,这次45年老同学聚会为今后的师生同学欢聚,开启了新的篇章,而且会更加丰富多彩地进行下去,直到永远……</h3> <h3>走了?</h3><h3>散了?</h3><h3>挥挥手儿,</h3><h3>说声再见了。:::::</h3><h3>我不敢相信,</h3><h3>时间竟是这么短暂。</h3><h3>我不愿相信,</h3><h3>这么快就要说再见。</h3><h3>两天的相聚,</h3><h3>温馨的相见。</h3><h3>醉岀了男人们的浪漫,</h3><h3>如光如电。</h3><h3>绽放了女士们的惊艳,</h3><h3>如梦如幻。</h3><h3>心仿佛还在加格达宾馆,</h3><h3>情好象还留在农家乐园。</h3><h3>不想说分手,</h3><h3>不想说再见。</h3><h3>好想让时光再倒流一次,</h3><h3>多想再看看同学们一遍。</h3><h3>相聚,</h3><h3>是向往了许久的心愿,</h3><h3>再见,</h3><h3>将铭刻着永恒的思念。</h3><h3><br></h3><h3> 一一张瀚文(永进)</h3><h3><br></h3><h3><br></h3> <h3>  感谢刘海平等同学提供的大量图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