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决战脱贫攻坚 温情相拥鹤乡</h3><h3>单位:通榆县八面乡学校</h3><h3>作者:李红钰 联系电话15943642448</h3><h3>联系人:门德惠 联系电话13596892272</h3><h3><br></h3> <h3> 鹰飞鹤舞于茫茫草原之上,牛马驰骋于广袤绿洲之中,通榆县风景如画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美丽的通榆“动物天堂”的形象,丹顶鹤更是在这里栖息繁衍,“鹤乡”的头冠渐渐声名远扬。通榆县在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辽平原西部,地势相对平坦,温带季风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较低,时常出现极端恶劣天气,中干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我们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的同时也深受其限制,人们劳动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种植和畜牧。虽然地质资源丰富,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加之大量盐碱地未被开发或不能开发,夏天遇到干旱,老百姓只能靠天吃饭,这也严重制约了通榆县的发展,使通榆成为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通榆县共有贫困村90个,为摘掉戴了近30年的“国贫县”帽子,通榆县各级领导干部、扶贫干部、帮扶企业和社会各方面以高涨的力量和忘我的精神投入到脱贺攻坚工作中,一阵“脱贫攻坚”的暖风在这片黑土地上全面吹响。</h3> <h3> 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通榆县县否县政府紧抢抓政策机遇,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稳抓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严格推进“发展一批脱贫一批”其中“异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在通榆县八面乡规划实施了通榆易地扶贫整村搬迁项目,目前,八面乡明星村村民在入冬前已全部组织回迁入仼,电采暖、视频监控、文化娱乐广场以及绿化、美化、亮化、道路硬化等配套设施已全部完成。这不禁让我回想起在搬迁之前,在八面乡明星村居住学生,因家庭条件和交通的不便利,只能选择住校,每周周五便成了孩子们最期盼的时间,一个个稚嫩的孩童,一双双期盼回家的眼眸,望向家的方向,每次遇见,都会一阵心酸涌上心头。这不,还未入冬,明星村全体村民集体搬迁至八面学校东侧的新家。新家与学校仅仅一墙之隔,还未到放假,孩子们就像归巢的小鸟一样迫不及待地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还偷偷趴在我的耳边告诉我“老师,你知道吗?我们家搬上楼房了,超薄的电视机、崭新的电视柜、软软的新沙发,躺上去仿佛有人在为你做按摩一样,舒服极了!还有……还有 ……”孩子的兴奋溢于言表。透过他们的双眸,我看到了幸福与满足。</h3><h3><br></h3> <h3> 脱贫攻坚工作关系不仅关系到通榆县的整体经济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为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通榆县八面学校的全体教师都积极参加到扶贫工作中,通过分组的形式,将贫困户、非贫困户包保至个人,明确划分责任,对待扶贫工作更是不敢有丝毫懈怠。其中校领导和党员同志更是起到了模范作用,主动承担起剩涂贫困户的包保工作。从最初的“四问、四看、一尝”再到“八看、六问、三亲、一解”的过程中,教师队伍便成了沟通贫困户与政府的重要桥梁。尤其是“万家饭”活动的开展,在用温情打动农户的同时也收获了温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年近70的大妇,在最初的调查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们有一儿一女女,如今都已经安家在外地,平时只有老两口在家,为了贴补家用,大爷在平时会在稻田里帮忙管理闸门,第一次见面就感受到大爷大娘的勤劳与淳朴,干净整齐的院,果树上结满了果子,屋里趴着一只憨厚的淡黄色猫咪,大娘说它已经十多个年头了。第二次去大娘家里,知道他们岁数大了,高一点的地方不方便清理,打算帮大娘擦擦玻璃清理墙角的杂物,刚一站上凳子就被大娘叫了下来,说什么也不让我动手,在劝说中,大娘为了劝说我还自己站上了凳子,向我表示“她可以”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老太太还能动,不能麻烦你,不麻烦政府,不麻烦党 ”边说边把凳子藏到了门后,然后拉着我的手坐到了炕头,开始询问我的情况,得知我是八面学校的教师以后,老太太一脸心疼地说“这平时要上班,周六周日还不能休息,我这以后你啥都不用帮我干,我外孙女也像你这么大,家里什么都舍不得她做,以后你来了什么都不用做,陪我聊聊天就行”老太太又端详了我很久,“你和我姑娘的孩子很像”边说边抚摸着大腿右侧的猫咪。我想大娘大概是想念远方的儿女了。第三次去大娘家,还未进屋一股香气就扑鼻而来放下手中买好的饭菜,一进屋才发现,原来是大娘包了满满一桌子的饺子。看着马上到中午了,我不禁打趣道:“大娘,是大爷要回来了吧?大爷一定很爱吃饺子,因为上次我来您也包的饺子”大娘突然有些不好意思“每周的周六都包饺子,因为周六你才来,以后你来大娘家啥也不用带,大娘给你做”看着桌子上摆好的三双碗筷,鼻子一酸,只好扭过头去。</h3><h3> </h3> <h3> 再来大娘家是将近一个月以后了,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想要给老两口尝尝鲜,听见有车的动静,大娘穿着拖鞋就探出头来,一看是我,“你咋这么多天没来?”我想大娘一定是想我了。“你不是说这树上结了果子嘛,你再不来这果子都要掉光了,急死我了,快走进屋,我给你都摘好了果子”拉着我的手塞进了几颗又大有黄的杏子,我想那一定是大娘精挑细选的果子,要不然怎么会如此甘甜?大爷回来后一脸兴奋,还带回来一个好消息,全村现在都有了“扶贫井”原本农民浇灌土地都要人工操作,不仅费时也费力还十分危险,现在可好了,都是电动的,只要一拉闸门就可以出水了,十分方便。有的人家还安上了遥控器,在家里坐在炕头上就可以控制冰阀了。看着大爷激动地讲着,我握着大娘的手相视而笑了。</h3> <h3> 看着一家家的玻璃更加明亮了,一家家的庭院更加规范整齐了,庄家也慢慢没过头顶,贫困户对脱贫攻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开始的抗拒变成了支持和感激,心里便有说不出的激动。如今的通榆县已经有72村退出困行列,贫困发生率由20%下降到了3.14%。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I,越来越多的村民像李大爷一样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挣脫贫困,迈向致富之路。只有脫贫致富,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鹰飞鹤舞于茫茫草原之主,生马驰骋广袤绿洲之中。才能使“鹤乡”的头冠声名远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