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生活——涿州夜话之二

明月

<h3>  从武汉到广州到北京到河北,这本书跟着我一路走来一个月有余了。今天,我终于认真地把它读完了。</h3> <h3>  《紫阳花日记》,是一部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创作的长篇小说。</h3> <h3>  说起渡边淳一,大家对他的《失乐园》一定不会陌生吧! 我不记得是哪一年看的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那时的我恐怕也到了不惑之年,但依然对书中所呈现的婚外情和两性关系震惊不已。</h3> <h3>  2014年4月30日,渡边淳一因前列腺癌在东京的自家住宅不幸去世。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渡边纯一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作品引进中国后畅销不衰,曾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子榜单“外国作家富豪榜”第14位。</h3> <h3>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才关注到渡边的生平、主要文学成就、人们对他作品的解读、评价,以及他本人的谈话节目视频。如果联系日本民族文化心理、特别是一千年前日本平安京时期的小说《源氏物语》对后来日本文学的深远影响诸因素,反观渡边淳一的文学作品,就更容易理解和肯定这部小说的现实意义。</h3> <h3>  有评论道,如果说《失乐园》演绎的是爱情的理想版,那么,《紫阳花日记》展现的则是中年情感的现实版。所以,《紫阳花日记》所描述的所谓现代婚姻关系并不是满脑子理想主义的我感兴趣的题材,而作品表现的主题也非常悲观——这是我一直不忍卒读的主要原因。书中讲述一对日本夫妻人到中年,有钱有闲,住在东京高档社区。丈夫经营着一家医院,妻子贤惠能干,两人育有一儿一女。就在这貌似“和谐”的家庭背后,却是夫妻长期分居,妻子在疑神疑鬼中开始跟踪、调查丈夫,发现丈夫与下属暗中来往,妻子瞒着丈夫威胁丈夫的情人,却适得其反。不久,妻子与大学老师重逢,一来二往之后亦陷入婚外情的深渊。最后,夫妻两人都重新反思了自己的婚姻,他们没有刻意改变现状,而是接受现状,将这段貌合神离的婚姻进行到底……</h3><h3> </h3><h3> </h3> <h3>  即使掌握了全部的语言技巧,我们也无法将对方发出的语言信息完全破解,我曾经如此悲观地认为,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两性之间——由于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两者很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和解。</h3><h3> 初读《紫阳花日记》的人会认为丈夫反复偷看妻子日记的环节显得有些累赘 ,实则这种推进情节发展的设计,既巧妙地展现了日本现代社会中产阶级婚姻关系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间博弈,又为冷战中的双方营造了一个平等对话的机会,我认为这是本小说迄今为止最大的价值所在。因为不只在日本,在当今物质文明发展迅猛,精神文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国,像省吾和志麻子这种关系冷漠的”假面夫妻"也并不少见。</h3> <h3> 难道只有在背叛中寻找平等,才是逃离婚姻这座围城的唯一出口吗?</h3> <h3>  当然,文学是文学,生活是生活。生活的丰富多样性是任何文学样式无法穷尽的,但灵魂所及之处必有文学,文学带来的思考和启迪又丰富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需悲观,《紫阳花日记》反映的仅仅是众多婚姻形式中的一种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社会对人的异化,使得看起来极端自律的日本男人,无法从现代的婚姻制度中得到释放和满足,无法摆脱越来越强烈的孤独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值得反思的是,普遍的社会舆论是否赋予了现代婚姻过多的责任和意义?</h3><h3> 遇到了川岛省吾这样的男人,无论是作为妻子的志麻子还是川岛省吾的情人诗织,都是无法得到省吾真情的可悲角色,而省吾本人的孤独感也并没有因为他拥有了体面能干的妻子和年轻貌美的情人而减少。</h3><h3> 悲剧的发生真的是必然无解的吗?</h3><h3> 在提倡个性自由,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高的时代,婚姻不是必选项,任何人都有选择和放弃婚姻的权利 。问题是,作为最有可能成为婚姻受害者的女性,你是否准备好做一个人格独立,物质上不依赖他人而获取幸福的女性?</h3><h3>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敬畏婚姻相信爱情,——除此之外别无选择。</h3> <h3>  夜深了,亲爱的自己! 让一首温暖的歌曲《燕归巢》伴我入眠:</h3><h3> ……</h3><h3> 烟波里久违的故乡</h3><h3> 别来无恙</h3><h3> 你在心上</h3><h3> </h3> <h5><font color="#010101">  注:关于作者及作品内容简介的部分文字摘自百度文。</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