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教育梦想 奔向诗意远方

教师教育

<h3>  2019年8月10日下午,有幸来到了禹州市文殊宏升学校,聆听了来自襄城文昌小学的刘忠伟校长做的《我要做“明师”》的专题讲座。</h3> <h3> 刘忠伟:河南省 2014 年中原名师,2016 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河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第二届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h3> <h3>  刘校长首先对 “名师”与“明师”的区别进行解读:“名师”有很多外在因素存在,少数人能做到;“明师”更多的是内在的主观因素,通过努力就能达成。</h3> <h3> 接着刘老师阐述了自己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知。教师发展需要三个力:内源力,外驱力、助推力。一个老师的发展在课堂,虽然刘中伟已经担任管理人员,仍然坚持在第一线。他结合自己多次辞退省会调动工作的机会,告诉大家不论在哪里,只要有梦想,就有发展。一节课的好坏,可以从“难受、能受、享受”三个方面来评价。</h3> <h3>  最后刘老师围绕“明理之师、明智之师、明术之师、明思之师”,生动阐释了自己的“明师”之道。”明理之师,原点走向远点。刘校长结合《大学》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出自哪里”,阐述为什么要做“明师”。还通过自己的工作经历,介绍自己对教育工作的坚守、静修、静心。</h3> <h3>  一个“假生日”、一份“成绩单”、一个“孩子王”、一段“借书史”、二十多年管理的教育故事分享,感受到了刘校长执着的教育情怀。一个人只要正直的走,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作为一名教师,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要始终坚守自己的教育梦想。</h3> <h3>  选择了教师,就等于放弃繁华,放弃名利。不为彼岸只为海。2010年,刘忠伟老师终于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发展力教师。只要上路,就一定能遇上庆典。一个人有多少名号并不重要,而在于自己能走多远。</h3> <h3> 明智之师,点亮成长之路。读书,擦亮名师成长的生命底色。每天阅读两小时,每天思考一个问题,每天请教一个老师,每天访谈一个学生,让参训教师深入、明白了“明智之师”的成长秘诀。</h3> <h3>  刘校长坚持写教学博客、积累教育智慧的经历,告诉大家不仅去做,还要去写。“中原名师写作出版计划”的煎熬历程、华丽蜕变,告诉大家“天下难事必做易”。写文章并不难,难得的是坚持。</h3> <h3>  三个月的“封闭”学习,不仅开阔了刘校长的视野,更唤醒他自我的快速成长。所有光环的背后,都是辛酸的汗水。学习,为生活加温。向网络学经验,向生活学智慧。</h3> <h3>  明术之师,修炼学术素养。明师因“术”而“名”。课堂教学,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课堂是教师的根,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根。教师的短板,决定着教师发展的高度。校园文化,学校行走的方式。</h3> <h3>  明思之师,智慧照亮前方。教师要成为一个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心怀阳光,拥有梦想。</h3> <h3> 通过刘校长心路历程、深入人心的分享,我们感受到了刘校长教育智慧的人格魅力。教育对学生来说是唤醒,培训对我们来说更是一种唤醒。希望听完刘校长的讲述,不仅唤醒大家的学习意识、教育梦想,更唤醒了大家对职业的热爱,对学校的责任心。怀揣教育梦想,奔向诗意远方!</h3>

刘校长

教师

之师

明师

教育

名师

梦想

河南省

唤醒

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