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小的时候,有人把罗田与全国各地相比,说是最好的地方,既然王震将军受国务院委派能来罗田住了那么多年的点,说明罗田的确是有贵气,以后的罗田在中央便有了很大的名气,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央电视台来罗田送科技下乡,多频道现场转播4个多小时,这时罗田便成了中央扶持的重点。可是到现在为止,罗田并没有达到中央的期望值,反而落后于全国其它地区,至今农民的大宗收入还是以打工经济为主体,这使人不得思考一些问题。 周围兄弟县市的人也管罗田人叫“罗大苕”、“罗疯子”,这是贬义,也有很多人羡慕罗田,因为罗田位于大别山主峰,特产丰富,还有个叫天堂的地方,出过皇帝和京剧创始人,还一直没发生过大灾大难,地理位置优越;乡亲们聪明能干,淳朴勤俭、也能吃苦,故自古不是很穷,这样就形成了安乐窝。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温床让罗田人滋生出了许多弱点,制约了罗田的发展。 一是喜爱面子,罗田人有打肿脸充胖子的习惯。干实事的少,做秀的多,全社会形成高消费的观念,罗田的物价比发达地区还高,饮食比武汉还贵,到处充斥着攀比之风;许多农民在老家拥有大片的房子,还是楼房,却还要在县城买房子住闲,本来罗田县城没有就业门路,买着干什么呢?主要是为了让邻居们看的,虽然少数人是为了方便孩子上学,但当孩子高中毕业之后做什么呢?大家都没底了。 二是不虚心,妒忌心强。有人做得好,他不是去分享和学习,而是去找人家的弱点进行攻击,因此罗田很少有人当上了大老板,虽然阎志是湖北的首富,但他是在武汉发展起来的,而且家乡看不起他的人非常多,学习的人很少,更不用说去维护。 三是不团结,讲义气的仅仅是表面现象。罗田文化人是最不团结的,大多是碍于脸面,装出相好的样子,其实心底里另外一套,而且主管部门与个人也没有形成合力,真正的有实力的是进不去的,只能甘当自由撰稿人。有权的人只看重经济界的人士,对贫穷的文人他们是不屑一顾的。 四是缺少抱团思想和共同发展的理念。罗田农民致富的路子窄,农田荒芜了,其它产业形成不了真正的大产业,企业一直做不大,就拿药材、蚕茧、板栗、旅游等支柱产业来说,均在全国有名,可一直是小打小闹,形成不了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有的产业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说是搞全域旅游,但国家扶持的资金却不一定扶在点子上,除天堂寨和薄刀峰国家级旅游区之外,国家出资重点扶持开发出的景点形成不了气候,许多绝好的景点却又无人问津,没有资金开发。 <p> 五是最具投机取巧的心理。罗田人缺少把事业做大做强的定力,遇到挫折马上就放弃,逃之夭夭,罗田的资源比温州丰富,人也灵巧有知识,改革开放之初就有大批兴办企业探路者,但后来一个个都失败了,没有温州人百折不挠的精神。比如罗田好赌的人多就是这种思想的外在表现。<br> </p><p><br></p> 六是承担风险的能力差。罗田人一直缺少干大事的胆识,小富即安思想严重。上下叫的人多,做的人少,有实干精神的人受排挤、得不到尊重,群众习惯于打工生活,怕办实体,不愿意自己做老板闯市场。且在家都做不了大事,出外却能成为一条龙,据统计罗田出外而成为大企业家的大有人在,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如上这些,还需当下一大批在外打工的人士取回真经,以改造和纠正那诸多的弱点,让罗田与时代接轨,促进社会和人文整体进步。可能我说出这些会引起许多人的不乐意,就像当年鲁迅研究中国人的弱点一样,但我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并改掉其不足,从而奋发图强,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