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如果说,人的一生,有个地方你一定要去一次的话,那就是西藏。于是,我踏上雪域高原这块神奇的土地。 </p><p><br></p><p><b> 雅鲁藏布江,藏民族的母亲河</b> </p><p><br></p><p> 从拉萨出发向东一路颠簸,高原的景色荒凉贫瘠,越过海拔5017米的米拉山口,海拔降低,进入尼洋河谷地,满眼绿色,风光旖旎,疑似江南。尼洋河发源于米拉山,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蜿蜒顺河而走,我们站在雅鲁藏布江高高的岸边,峡谷深深,江水滔滔,似乎在诉说她身边发生的故事。</p><div><br></div> <p><b> 泥洋河的清晨</b></p><p><br></p><p> 雅鲁藏布江贯穿西藏全境,起源于冈底斯山,一直向东受横断山阻隔,形成一个大大的拐弯转向南方奔腾出境。河流是文明的摇篮,有学者认为,江河的同一流向,相同的气候特征,相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孕育共同文明形态从而产生同一民族,它是形成同一国家的地理基础。<br></p> <p><b>雅鲁藏布江,江水滔滔,千年流淌 </b></p><p><br></p><p>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中原大地上流淌着两条自西向东的大河,长江与黄河,在它的两岸孕育出华夏文明,形成了大汉民族,继而形成统一的大国。欧洲为什么多国林立民族众多,以阿尔卑斯山为中心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因而很难形成同一民族,更难成为统一的国家。</p><p> 雪域高原上藏民族的形成似乎印证了这一定律,雅鲁藏布江汇集了西马拉雅山的雪水千万年的奔腾不息,在高原上切割出一条世界上最深最长的峡谷,也孕育出世界上最独特的民族藏族。藏民族的生态环境极恶劣,少有农耕,游牧为主,以极原始的生活方式顽强的生存,一代代生生不息。 </p><p>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今天的版图和璀璨的华夏文明是在高原的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一次次的碰撞中形成的。囿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游牧民族文明发展落后于中原,以汉族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不断抗击周边的游牧民族的侵扰。历史上几次游牧民族的占据中原的最终结果是民族大融合,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 </p><p> 然而,同样是游牧民族的藏民族为什么没有对汉族构成威胁呢?雪域高原生存条件恶劣,生活资料匮乏,但他们没有踏进中原半步。有学者认为,是地理环境所致。西藏南北和西方都是高大的山脉,东面虽近临四川,但横断山脉阻断了西藏民族进川之路。地理决定论,难以让人信服。</p><p> 当我登上布达拉宫,面对佛塔金顶的时候,当我在八廓街,面对匍匐朝拜的藏民们的时候,当我看到在险峻的高山之颠和西藏民居家家户户飘扬着五彩经经幡的时候,我想,我找到了答案:一个虔诚的笃信佛教的民族,是不会试图征服另一个民族的。 </p><p><br></p><p><b> 佛教,藏民族的灵魂</b> </p><p> 清晨,天刚破晓,八廓街早已涌进了转经的人流,他们手持转经轮踩着还未散去的晨雾默默行走。佛教对藏民族有深刻的影响,几乎每个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这是近两千年的历史给他们留下的印迹。 </p><div><br></div><div><br></div> <b> 八 廓 街 的 清 晨</b> <p><b> 八廓街转经的人们</b></p><p><b><br></b></p><p> 西藏的历史就是一部宗教斗争史。松赞干布统一西藏之前,西藏民族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本土宗教“苯教”。“苯教”属多神崇拜,信奉超自然的力量,敬畏鬼神,祭奠仪式大规模屠杀牲畜。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继位藏王,结束了长达三百年的混乱局面,统一各个部落,建立吐蕃王朝。</p><p> 松赞干布无法容忍屠杀牲畜对畜牧业造成的伤害,下令禁止“苯教”。 为稳定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先后迎娶了尼泊尔尺尊公主,唐朝文成公主。二位公主皆来自佛教盛行的国家,她们在进藏的同时,带来了大批的佛经和佛像。期间从内地及西域陆续来了一批佛教僧人传播佛法。佛教开始传入西藏,此后数百年间,宗教的“佛苯之争”,伴随残酷杀戮,阴谋权术,血雨腥风,吐蕃王朝的分裂与政权的更迭。</p><p> 在与苯教的长期斗争,互相渗透,吸收了不少苯教中藏民族易于接受的形式,渐渐成为一种西藏地方形式的佛教。而“苯教”则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藏传佛教成为藏民族唯一信奉的宗教。 </p><p></p><p> 公元1750年清朝乾隆皇帝授权七世达赖喇嘛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务。自此藏传佛教在西藏实现了政教合一,更加深了佛教在藏民中的影响,西藏历史上经历了几次灭佛运动,毁灭寺庙,迫害佛教徒等,文革中用极端的手段捣毁寺庙,逼迫还俗,但佛教顽强的生存下来,深深值入到藏民的血液中,祈祷敬佛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p><div><br></div> <b>每个藏民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街头老人手持转经轮在下棋。</b> <b> 朝 拜 的 背 影</b> <p><b> 大昭寺前朝拜的老人</b></p><p><b><br></b></p><p> 在藏区经常看到长嗑朝圣的藏民,世界上有很多宗教有朝圣的习俗,但嗑头朝圣,用身体丈量朝圣之路的每一寸土地,只有藏民这样做。</p><p> 为什么?作为常人经常会想,他们为什么用这种对自己近乎残酷的方式表示对佛祖的虔诚呢?万能的佛祖普渡众生,恩泽百姓,会让你摆脱贫困和疾病吗?佛教有生命轮回之说,或者不求今日求来世,求得来世功得圆满,或者只为心灵的安宁,他们手上戴着笨重的木制的护具,口中念着六字真言,叩首伏地,专心一念,心无旁骛,目不侧视。 <br></p> <p><b>上面这两张照片拍摄于布达拉宫前的大道上,前面数百米就是他们朝圣的终点。我注意到那个女孩在喝着饮料和那男孩背着上学的书包,我想,孩子们长大后会走上这条朝圣之路吗? </b></p><p><b><br></b></p><p> 不能用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他们,应该选择尊重,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至少比我们有些地方功利和商业气息的浸染的佛教更值得我们去尊重,更应当祝福他们一路平安,顺利到达他们心中的圣地。 <br></p><p><br></p><p> <b>仓央嘉措,藏族文化的符号</b></p><p><b><br></b></p><p>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p><p> 那一月,我揺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p><p>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p><p>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平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p><p><br></p><p> 此行西藏的导游是一位知识丰富的中年男性,在全车人昏昏欲睡时,他用浑厚的嗓音朗诵了几首仓央嘉措的诗歌,望着车窗外不时闪过的经幡和寺庙的红墙,听导游娓娓道来仓央嘉措的故事。 </p><p> 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其宗教教主和情歌诗人的身份成为了一个传奇。是当时错综复杂的历史造就了这个传奇。 十七世纪中后期,佛教格鲁派的五世达赖战胜宗教的各个派别,在蒙古政权的支持下,取得了西藏宗教领袖的地位。</p><p> 公元1682年五世达赖圆寂,达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摄政,他担心五世达赖去世会影响格鲁派好不容易得到的统治的地位,于是对于五世达赖的圆寂秘而不发,依然以五世达赖的名义发布号令,同时秘密寻找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p><p> 1683年仓央嘉措诞生在西藏南部的错那县,现在的达旺地区,麦克马洪线以南印度实际控制的地区。两岁时仓央嘉措被认定为转世灵童,1697年五世达赖去世的秘密被清政府得知,仓央嘉措被送到拉萨正式坐床,成为六世达赖喇嘛,此时,他已在家乡度过了14年的光阴。 </p><p> 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的仓央嘉措并不快乐,乡村的少年生活与宗教领袖的身份有着巨大的反差,名义上他是西藏的最高统治者,但实际上有名无实,受到蒙古政权和地方势力的控制,他郁郁寡欢,经常溜出布达拉宫饮酒作乐,写诗歌成为他的精神寄托。</p><p> 公元1705年蒙古政权贬废仓央嘉措另立六世达赖喇嘛,将他送往京城请清政府发落,时年仓央嘉措23岁。 在解送京师的途中,行至青海湖一带时,仓央嘉措不知所踪。</p><p> 这位年青的六世达赖喇嘛的最终结局成为了历史之迷。坊间传闻,有风雨之夜暴病而亡说,有浪迹天涯云游四方弘扬佛法之说,但均无佐证。 </p><p> 假如仓央嘉措仅仅是一世活佛,那么在史书中只会有几行枯燥的字: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喇嘛,生于1863年,卒年不详。</p><p> 身为达赖喇嘛他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的诗歌却源远流长传诵至今。 </p><p> 仓央嘉措诗歌在西藏以外广为传颂有一个过程。最初传入内地应追溯到上个世纪,1930年一个年青的学者在雍和宫采风时,偶然发现了藏文版的仓央嘉措诗歌,在喇嘛们的帮助下翻译出版了《仓央嘉措情诗集》,共66首。仓央嘉措的诗歌开始被内地文化界认知。 </p><p> 1983年西藏自治区第一次隆重纪念仓央嘉措诞辰300周年,这位活佛和他的情诗开始真正受到广泛的关注。特别是2000年后,仓央嘉措热度剧增,他的诗歌被谱曲传唱。</p><p> 仓央嘉措诗歌朴素、直白,直叙胸意似泉水从心中流淌而出,更带有佛韵禅风,虽然300年前的诗歌读来依然很美。 </p><p> 仓央嘉措和他的诗歌是藏族文化的符号,韵含着藏文化的丰富内涵。他的诗歌也是佛教文化的音符,读着他的诗歌似乎藏传佛教不再神秘,身为活佛的仓央嘉措让世人看到了活佛也有普通人喜怒哀乐性情的一面。</p><p> 正如他的诗所说:“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落拉萨街头,我是人间最美的郞”。 </p><div><br></div> <b>最美的风景,高原湖泊羊卓雍措湖,海拔4998米 </b> <b>几分钟前阳光灿烂,瞬间,浓雾咋起,雾锁羊卓雍措</b> <b>纳木措湖,海拔5190米</b> <b> 转经桶前的老人</b> <b> 朝 拜 的 母 子</b> <b> 卖 花 女</b> <b> 现代拉萨城市民的背影</b> <b> 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寺的格桑花</b> <b> 精 美 的 文 物 </b> <b> 雪域高原上不知名的小花</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