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月26日,按照计划,我们一家四口和孩子的大舅(他正好去济南看望女儿一家,顺路同行)坐上了南昌开往济南的火车,并于次日早上到达了济南。</h3><h3> 济南为山东的省会城市,在汉朝时因地处“济水之南”而得名,又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作“泉城”。我们熟知济南应该还是主要从初中的语文课文《济南的冬天》开始,老舍在1931年写的这篇短文,让我对济南城充满了向往,尤其在毕业第一年上过一年语文课,其中有次公开教学上的就是这《济南的冬天》,感触弥深。冬天因为假期短又大过年的来不了,心想暑假看看济南的夏天也不错。当天甥女招待安顿好我们之后,晚上我们一起在泉城广场散了个步,雨后的广场清新凉快,加之出来旅游的轻松和兴奋,漫步其间,不由觉得心旷神怡。</h3> <h3> 小学课文老舍的《趵突泉》,开篇第一句便是: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所以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先来了大明湖。大明湖不仅仅有夏雨荷的传说,更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这句名联佳句可是出自清代我们江西萍乡人刘风诰之手,据说时任山东提督学政的他与时任山东巡抚、书法大家铁保宴饮时,兴致勃然,刘提督即席赋联,铁巡抚也即席书丹。如今此联石刻嵌在庭园西廊壁洞门两侧,既咏大明湖风光,亦咏济南古城风貌。</h3><h3> 我们也兴致勃勃地穿梭在大明湖亭台水榭楼阁之间,穿梭在杨柳依依,荷香阵阵的小路上,穿梭在历史和现实之中,坐上游船,荡漾在京韵悠扬,碧波万倾的翠色之间,流连忘返。据说大明湖畔既无蛙鸣,也无蛇虫出没。当地传说天子微服巡访,蛇蛙怕惊扰了天子,故不作声。其实还是跟泉城的泉有关,泉水太冰凉了,根本不适合蛙蛇呆在那,自然就没蛙鸣蛇窜了。</h3> <h3> 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时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册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可惜我们参观时并未见“水涌若轮”,“趵突腾空”的景象,更不见“云雾润蒸”的景致。与老舍课文内容:“泉池中央偏西,有三个大泉眼,水从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来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断地翻滚。三个水柱都有井口大,没昼没夜地冒,冒,冒,永远那么晶莹,那么活泼,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相差极大。只是见三个稍大些泉眼咕噜咕噜往上冒泡而已。我曾笑言不如我后山溪水,也有朋友在我朋友圈留言说我们大多是被中小学课文骗来的。后经导游解说才明白,这泉也是跟济南的降水量有关。历史上曾因降水及其他环境的原因而停喷过。济南在保护这方面也下了大决心。据说济南迟迟不建地铁也是出于对地下泉的保护。不管怎样,我们同历史上那些名人大家甚至像乾隆那样的皇帝一样,亲眼看过这闻名遐迩的趵突泉,也算不虚此行了。</h3> <h3>三大名胜还有千佛山了。千佛山,古称历山,位于济南市南部偏东处,靠近市中心。顾名思义,千佛山上有许许多多的佛,游人在此可一瞻北魏、唐、宋造像之风采。也可看到大佛、巨佛雕像,或坐或卧或蹲,姿态万千,惟妙惟肖。我们感兴趣的还是山上气候,冬暖夏凉。最终爬到半山腰的兴国禅寺(大概隋唐延续下来的),并参观了舜祠便从另一路下山。</h3> <h3> 小学时候也有把自己名字写成雲轩的,那天一见卿雲轩,虽然知道轩指楼阁,也忍不住给他合个影。</h3> <h3>济南呆三天,从27到29,除三大名胜以外,也参观了当地有名网红小吃街:芙蓉街和宽厚里。并且有两个中午是在那里吃中饭。感觉街道古老热闹,小吃五花八门。价格稍贵,还算厚道。最后一天晚上甥女老公请吃烧烤夜宵,丰盛至极,也第一次见济南烧烤摊主是通过数肉签来结帐,说是数,其实是称,放在秤上一称便知道几根,我和儿子感到稀奇。</h3><h3><br></h3> <h3> 30日上午9点坐高铁去曲阜,曲阜是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孔子是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应该更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老祖宗。两个基础教育工作者带上两个受教育者特意虔诚地拜谒孔子故里,个人觉得很有意义。上午到了酒店,吃完午饭4人坐一黄包车去参观,黄包车和马车是曲阜古城游览的官方交通工具,一路上都是奔驰的马车和颠簸的黄包车。有些甚至满载身穿汉服的学生或像我这样的游客“朝圣者”。曲阜参观主要是“三孔”:即孔林,孔庙,孔府。为了让小孩有个正确的理解,充分贯彻“三分看七分听”的思想,我们请了个导游全程解说。</h3><h3> 先说孔林。孔林是孔子及后代埋葬处,也就是一处氏族墓地。既是墓地,导游提前说最好不要照相,所以基本没照。走进孔林,只见坟冢累累,碑碣幢幢,奇树异木,冠盖如伞。碑身有高有低。孔家祖训,当大官的子孙死后,立的是龙纹碑头;当小官的,立的是圆碑头;平民的,立的平碑头。</h3><h3>时至今日,曲阜城里孔姓,死后仍然可以入葬孔林。孔林作为一处氏族墓地,两千多年来葬埋从未间断。所以导游说,这处墓地已经埋了三五层了,只要泥土稍有拱起,底下定葬有孔家人。孔家有“三不入孔林”说:当了和尚不得进入孔林,嫁出去的女儿不入孔林,不满十八岁的死后不入孔林。还有 “五不葬” 说:出家的不葬,坐过牢的不葬,嫁出去的女儿不葬,上门女婿不葬,不满十八岁的不葬孔林。大同小异。</h3><h3> 从网上搜一景点介绍(也是我们参观了且导游讲解过的):于氏坊</h3><h3>孔林著名景点之一:于氏坊。这是为清朝皇帝乾隆之女立的纪念牌坊。</h3><h3>乾隆年间怎么会有于氏公主呢?专门为于氏公主立石牌坊,她为何有如此高的礼遇呢?</h3><h3>相传,乾隆皇帝有一女儿,深受乾隆喜爱,但公主脸上有一黑痣,据说黑痣主灾,破解之法是将公主嫁给比王公大臣更显贵的人家,方能避祸求安。皇帝召集群臣商议,认为世间最富贵之家莫过皇家,除去皇家,也只有曲阜孔家堪称富贵。但当时满汉不可通婚,于是乾隆帝就把女儿寄养在于敏中家中,取名于珊兰,然后以于家女的名义嫁给孔宪培。</h3><h3>这就是这个石牌坊的坊主为什么称作于氏公主。</h3><h3>乾隆三十七年,于珊兰与孔宪培结婚。</h3><h3>大婚当天,百官来贺。乾隆皇帝亲书“六代含贻”赐予孔宪培。于珊兰去世后,与孔宪培合葬于孔林。后道光皇帝派人建造石牌坊,石牌坊正面刻祭文,以旌表于氏。这就是“于氏公主”的来历。</h3> <h3> 子贡庐墓处,位于曲阜孔林孔子墓西。《史记》载,孔子殁后,其弟子皆结庐守墓,服丧三年,唯子贡思慕情深,三年之后复独居三年始归。明嘉靖二年(1523年)御史陈凤梧建屋三间,并于此立“子贡庐墓处”石碑。庐墓处东有楷亭。亭内石碑上刻着一古老楷树,摹自“子贡手植桧”。相传子贡奔丧来后,将一楷树苗植于其师墓旁,后成大树。清康熙年间遭雷火焚死,后人将枯干图像刻于石上。</h3><h3> 导游还说了另一版本:孔子殁后,众弟子均手持一杖扶灵下葬。因子贡在外没赶上,别的弟子的手杖全都葬在恩师旁边,等子贡赶到,礼已成。所以子贡也就把手杖偷偷丢了。丢的手杖为楷树苗,后成大树,后遭雷火焚死。子贡自觉对老师有亏欠,别人服丧守墓三年,唯独子贡守墓六年。导游信誓旦旦地说下图中的树兜就是子贡当年的亲手植的楷树。我们听的入迷,但不知真假。</h3> <h3> 我们坐观光车转了一大圈,每遇重要景点则车子停几分钟,导游解说。后下车走向孔子墓。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封土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5米。墓前石碑二通,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为1443年(明正统八年)黄养正书。后碑篆书“宣圣墓”为1244年(元乃马真后三年)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立。</h3><h3> 我们按照司仪的要求和礼节,献花拜祭了至圣,然后直奔附近的孔庙去了。</h3> <h3> 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米处,是祭祀孔子的祠庙。建于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78年。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4间。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北京故宫样式修建的。意思孔圣人完全配的上皇帝的待遇。</h3> <h3>据记载,孔子当年确实亲手种植过3棵桧树,不幸的是毁于兵火。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棵桧树是清雍正十年(1732)萌发的新芽长成,名再生桧。</h3><h3> “先师手植桧”五个字是明朝万历年间由关西杨光训题写的。 在封建社会,此树历来受到重视,它不仅是孔氏家族命运的象征,而且还是整个国家命运的象征。如果这棵树长势茂盛,就说明孔家及国家繁荣昌盛;如果此树委靡不振,就说明孔家及整个国家都要衰败下去。</h3><h3> 批林批孔期间,这棵树也没有被红卫兵小将砍掉。据说当年红卫兵小将认为,这棵树虽然是孔子亲手所植,但不是原先那棵,而是再生桧,属于新生力量,和他们是一类,于是这棵树才得以存活下来。</h3> <h3> 孔庙内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所建的。孔子当初是在土台上大杏树下给弟子们讲学。杏坛二字,是金代著名文人党怀英篆书,亭内同时有乾隆皇帝御笔杏坛赞: 重来又值灿开时,几树东风簇降枝。</h3><h3> 岂是人间凡卉比,文明终古共春熙。</h3><h3> 如今我们说杏坛,指的就是教育界或授徒讲学圣地。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到了孔庙的杏坛,多少有点激动,无不留影存照的。</h3> <h3>大成殿为中国最大的祭孔要地。它与故宫的太和殿,岱庙的天贶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殿或东方三大殿。里面御匾很多,如万世师表,斯文在兹。相信大家看一眼就能明白其意思。有意思的是,大成殿是曲阜古城最高建筑,任何改建或自建楼房一律要比大成殿低,否则政府不批,这应该也是政府保护古建筑古文化的举措之一吧。</h3> <h3> 相比孔庙孔林,孔府要小多了。它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导游说第77代孔子嫡长孙孔德成,享受从宋朝沿袭的“衍圣公”优待,这位末代衍圣公是孔令贻的儿子,当年蒋介石视之为国宝级人物,将孔德成与故宫的文物一道抢运到了台湾。孔德成曾任台湾考试事务主管机关院长,于2008年10月离世,享寿88岁,生前尽管一再获邀,他却从未踏上故土。很多人说,他心里难受。祖坟在文革中被挖,父母辈尸体四五具在公众面前曝光发臭,这在中国的传统之中,是极大之侮辱。而孔家后人始终记得当年的造反干将谭厚兰,风光一时的她,1978年被北京市公安局以反革命罪逮捕,1982年被免予起诉。谭厚兰罹患宫颈癌,45岁时病亡,没有结过婚。这段历史听后让人唏嘘不已。</h3> <h3> 孔府后花园我们身后的树叫五柏抱槐。有孔子后裔孔庆镕诗赞曰: 五干同枝叶,凌凌可耐冬。 声疑喧虎豹,形欲化虬龙。 曲径阴遮暑,高槐翠减浓。 天然君子质,合傲岱岩松。 赋予了它同甘风雨,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内涵。导游往往建议游人,尤其是家庭或团队在此合影留念。</h3> <h3> 可惜了,当晚我们想夜游三孔(应该是二孔,孔林晚上不敢去,也是最远的。)景区时。曲阜老城似乎一夜之间搬空了,白天的车马喧嚣,小贩们的吆喝,一切归于平静。我们绕孔府孔庙墙根走,行人很少,路灯昏暗,感觉似乎穿越了历史,心里发怵。以致小二老吵着要回酒店。其实也许这也是曲阜作为县级市,需要改善发展的地方吧。</h3><h3> 看完三孔和孔子博物馆(需手机预约,免费),我想就应该走下一站了。</h3> <h3> 从曲阜到泰安坐高铁仅需半小时。31日下午入住酒店以后。我们便来到泰山第一站:岱庙。</h3><h3> 岱庙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h3><h3> 再次说说乾隆爷。这位帝王先后十一次来泰安,六次登岱顶,写了170多首诗,留下了130多块御笔碑碣,岱庙天贶殿前西碑亭上,就刻有两首含“岱庙”的诗。现抄录其一:</h3><h3> 谒岱庙瞻礼(1790)</h3><h3>来因瞻岱宗,岱庙谒诚恭。</h3><h3>封禅事无我,阜安祈为农。</h3><h3>代天敷物育,福国锡时雍。</h3><h3>九叩申虔谢,八旬实罕逢。</h3><h3> 这是他最后一次东巡泰山,登岱顶所发的朋友圈。这诗说他礼神诚恭,登泰山是为民祈福,求国富时雍,自己才不和其它帝王一样搞什么封禅,并说自己已经80岁高龄,还来泰山祭祀,这是非常少见的,言外之意说自己不得了,应该能获188个点赞。</h3><h3> 所以,岱庙里留下的东西就丰富的很。有帝王的行宫旧物,有巨碑刻大石雕,也有汉柏古银杏,当然少不了用来祭祀的大殿如天贶殿。总之内容极丰富,我一个小白似懂非懂。不过确实感谢古人,动不动把自己做过的事想过的道理刻大石头上,才让中国思想中国文化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延承。</h3><h3> </h3> <h3>古汉柏,宁死不屈。</h3> <h3>看看这古城楼砖墙,就应该知道它有多古老,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h3><h3> 逛完岱庙去看了场泰山皮影戏,看了三个节目,都是传统皮影戏,诙谐幽默正能量,大家都挺乐呵。</h3><h3> 晚上本想再看封禅大典,奈何没赶上,只好在酒店附近的泰山广场看喷泉,广场北面就是泰山,婀娜多姿五颜六色柔情似水的喷泉与稳如泰山的泰山倒也相映成趣。然后去了超市备好第二天登山的食物和水。一来一回的路上,亲见泰安城的美丽与干净,也惊讶于它的绿化。</h3> <h3> 8月1日,建军节,正式登泰山。泰山海拔1545米,比华山和恒山都低。却位列五岳之首,原因就是自秦汉以来到清代,先后有13位帝王亲登岱顶封禅或祭祀,另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也是百姓祟拜,帝王告祭的神山。</h3><h3> 所以登泰山,打心眼里首先觉得是件神圣而感到荣幸的事。其次登泰山也是篇下水作文,两个儿子眼睛瞪着呢,你二十年前登黄山不是说带9个馒头两鸡腿一个梨就上光明顶了吗?这次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所以登泰山也有自我求证的因素。当然最主要还是看风景,感受一下泰山的雄伟和庄严。</h3><h3> 登泰山有两条路线:一是从天外村坐中巴车到中天门,然后徒步登顶。二是从红门就开始徒步上山,走孔子当年登山路线(红门前有一景点:孔子登临处),走到中天门,再走到泰山顶。综合考虑,我们还是选择坐车到中天门再登上岱顶。</h3> <h3>一路风景美不胜收,各朝各代石刻比比皆是。有处石刻上书:峻极。我想这两字高度概括了泰山的景致。大儿子说我们走的太慢,从对松山牌坊处开始独自登顶。个把来钟以后发信息说到了。</h3> <h3>十八盘在南天门前段,是泰山最难爬的一段,垂直距离高,阶梯渐陡峭。</h3> <h3> 此处山势陡峻,悬崖峭壁,上临岱顶天庭,咫尺仙境,似有飘然升仙的意境,故名“升仙坊”。人称升仙坊能摸到云,也是奇怪,拍照时晴空万里,待我们再爬几阶,转身一望,云雾飘然而至,立即有腾身云霄之感,似乎真到了仙界,化身神仙了。</h3> <h3>南天门为登山盘道顶端,仰视如天上宫阙,海拔为1460米,是登泰山顶的门户。进得门来,地面平整广阔,有宾馆,有商铺,游人如织,右手边有一牌坊,称之“天街”。有导游说郭沬若的《天上的街市》写的是泰山的天街,我认为不是。</h3> <h3> 天街上也是云雾缭绕,仿若仙境。此时大儿子已从泰山顶玉皇殿折回,在蓬元坊处汇合吃过点心之后,继续一起向岱顶玉皇殿进发。</h3> <h3> 越西神门,过摩崖石刻,最后登上岱顶玉皇殿。</h3><h3></h3><h3> 泰山石刻数量为五岳之首,也算是天然书法展览之地了。为什么选择石头?清代著名学者和诗人龚自珍说出了其中的奥秘:</h3><h3> 石头生长和留存在天地之间,耐腐蚀,抗风雨,其寿命远非金属所能匹敌。石材形状既巨大又丰富,要想搬迁它非常困难。这就是古人舍弃在金属器皿上铭文而选择在石头上刻字的原因啊!</h3><h3> 当然,还有三个原因龚自珍没有说。这就是:第一,山石取之于山野,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第二,石头虽然坚硬,却可以加工造型;第三,在自然山石上摩崖刻字,与巍巍青山常在,更是一个绝大的诱惑。</h3><h3> 那么,在泰山这座天下名山刻石,对于所有追求永恒的人来说,就是一个无法抗拒的诱惑了。</h3><h3> 泰山现存石刻分为摩崖石刻和碑刻,有的是帝王亲自提写的,有的出自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既是记载泰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泰山风景中的精彩去处之一。到了泰山,就一定想去瞧一瞧这些承载历史厚度的笔墨。</h3> <h3> 《纪泰山铭》刻石刻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在岱顶大观峰崖壁上书法遒劲婉润,端严雄浑。碑文为唐玄宗李隆基东封泰山时亲手撰书,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词典雅,对研究唐代历史、书法、镌刻艺术均有重要价值。</h3> <h3> 五岳独尊景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历经百年沧桑的五岳独尊四个字是正楷书体,系清光绪丁未年间由泰安府宗室玉构题书的,所谓宗室,也就是王室的子孙,皇帝的亲戚,所以说,当年题写五岳独尊四个字的人叫爱新觉罗玉构。在其左侧有楷书昂头天外题刻。</h3> <h3>上到泰山顶,大家都很兴奋。再回望群山,还真是“一览众山小”。此时对杜甫的《望岳》深有体会。</h3><h3>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h3><h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h3><h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h3><h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h3><h3>站上山顶,读来豪情万丈,无比自豪。</h3> <h3>在泰山顶玉皇殿内,有两个卖锁卖金牌刻字的,我们也不脱俗,买了一把大锁,刻上一家人的名字和祝愿,锁在大殿中央,拍照留念,由大儿子把钥匙抛往茫茫殿外泰山深处,寓意锁住幸福和团圆,锁住健康和平安。同时两个儿子每人刻了个登泰证明的金牌,上刻名字、日期和寄语。很有纪念意义。</h3> <h3>之后在同样是山顶的日观峰和瞻鲁台(两个地方主要是观泰山日出的)参观留影,也在孔子当年小天下处转了转。下午4点左右徒步下山。下到中天门时,大儿子要求坐中巴车下山,我觉得来时山下至中天门那段没有参观到,怕留遗憾,所以仍坚持徒步下山,小二也还无倦意,因此全程走下来。下半部分也有不少景点,但大同小异,跟岱顶风景无法比,加之下面每一景点处皆有商贩或据或挨,所以观看时间自我压缩了不少。近7点,过红门,经孔子登临处下山,至此登泰山结束。两个孩子的表现都很棒,尤其小二,年仅6岁,全程自上自下,脚下带风,毫无怨言。相比而言,大人体力不如小孩,我俩在登泰山第二天腿略有酸痛,到第三天反而觉得下蹲下楼梯有些哭笑不得了。而小孩却没任何反应。因此2日晚到青岛以后,有好几个朋友建议我们去看看崂山,想了又想还是放弃了,让崂山之行连同泰山日出一样,给自己留下悬念和机会,期待下次来实现。</h3> <h3>第四站:青岛。青岛是座美丽而现代的海港城市,市内著名景点主要有一些网红街,五四广场,海滨浴场,军事博物馆,海洋馆,栈桥,奥帆中心等,因为青岛曾先后被德国日本占领过,所以市内还存有大量异域建筑,主要集中在八大关一带。别的我想大抵与其它大城市相仿。唯一是这里西海岸(黄岛区的金海滩)每年会举行世界啤酒节,你可以在这品尝世界各地的啤酒,当然价格可能是n个喔糙。</h3><h3>五四广场为纪念1919年的要求夺回青岛主权的诉求而发起的五四运动而命名。每晚8点至8点半的灯光秀吸引了大量游客。广场靠海边有一著名红色雕塑“五月的风”,火红的劲风形象,给人以力量感。当然孩子的最爱是海滩,呆在青岛3天有2天抽时间带他们去海滩玩耍了。青岛的天气不错,最高温度也就三十一二度,又有海风,游玩时热度不是很明显,应该在太阳下会晒但不热,树荫处很凉快,另外海水有点冷,5点以后下水往往会冻得哆嗦。</h3><h3>青岛海鲜也不错,但饭店消费很高。最好的方法便是去市场自己买些海鲜,交由小排档加工,经济实惠。</h3><h3> 总之青岛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唯一缺点就是消费不低,另外游客太多了,多到打车坐公交都困难,还好秩序不错,志愿者和警察很多。有时间错开暑假去青岛旅游可能更好。</h3> <h3>8月6日晚7点,回到永新家中。全程加来回路上行程历时十二天。整个旅程很顺利,也很愉快。车票和酒店一般都在手机上已定好,到了目的地后乘车也一般在手机上叫滴滴快车,时间悠闲时也坐坐公交车,方便快捷。北方人大多直率、实在,山东人又受孔孟儒风熏陶,善良正直讲义气。一路上接触过的滴滴司机,服务员,路边交警,都热情好客,热心解答问题。我们在青岛入住的酒店,是一对老夫妇开的类似民宿,对我们很好,我们往往早上起来一出门就是一天,回来时阿姨会把我们晒在院子里的衣服收好叠好,如果你把想要参观的景点跟他们说,他们会在纸上详尽地写好旅游路线和公交车次,并交待注意事项。最后一天退房老叔见我背行李牵小孩,又主动开车送我们到火车站。印象最深的还是饭馆,明码标价,端上来的菜品满满一盘,不会像某些黑店,为了利益使奸耍猾,短斤缺两。</h3><h3> 有人问到收获,我认为:如果你觉得老了,就去旅游;如果你犹豫不决,就去旅游;如果你开心,去旅游;如果你悲伤,也去旅游。不去外面走走,你真会以为这周围的一切就是你的整个世界。</h3><h3> 如果我们在旅行中增长了知识找到了乐趣,如果孩子们将来有个美好的回忆,这,便是最大的收获。</h3><h3> 尹云先草于2019.8.1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