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章的第一个内容就是“为孩子营造阅读的氛围”。可见要让孩子爱上阅读,氛围真的很重要!</h3><h3>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寻找模仿的对象,作为接触最多的、也是最亲近的人,父母变成了孩子最早模仿的对象。</h3><h3>从欣悦一年级开始,老师就狠抓学生课外阅读,班级活动更是将亲子阅读列为必备活动。幼儿时的欣悦几乎每晚都是在我的故事声中入睡。踏入小学,为了给她做好榜样,我报名参加了故事妈妈,给孩子们分享绘本故事,每次在网站上购回来的绘本第一个翻阅者毋庸置疑的肯定也是欣悦。</h3><h3>对孩子来说,家庭的氛围非常关键。父母为他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他就可能喜欢上阅读;父母为他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他就可能喜欢看电视。说实话,现如今电视机是越来越大,占着整个客厅的最显眼的位置,人们越来越注重物质了,完全忽略精神支柱,例如:书。记得欣悦幼儿园家长会上一个国学老师说了一句话“这世界最失败的发明就是电视机和手机。”如今,欣悦马上五年级了,除了电脑,电视机始终是没有入住我们家!就连电脑我也给设置了权限,欣悦只有每天完成任务才有“享受”的权利。刚开始,我把两个书架都放在她的卧室,是为了让她独自待时可以看书,结果不是我想的那样。后来一次听课,专家说书应该放在客厅,然后我又把书架搬到客厅,是想让她在客厅待时能够着书,可我又一次的错了,她回家后就直接去了她的卧室,只有吃饭时才出来。怎么办呢?我思来想去,对了不是有两个书架嘛,我客厅放一个,欣悦卧室放一个,不管她在哪里随时随地都能看书!看到书架有翻阅的痕迹,我知道自己这次是对的。</h3><h3>为了让阅读更有氛围,八月份的阅读时间,我们把地点转移到图书馆。每天两小时的阅读让我们受益匪浅。</h3> <h3>读书是非常好的课外活动方式。它不仅开阔视野,扩展知识面,培养语感,陶冶情操,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力。孩子在读文字的同时,会充分发挥想象力,把书上的内容转换成图画和影像。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能够充分调动起来,整个读书的环节,孩子锻炼了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和记忆力。</h3><h3><br></h3> <h3>万事开头难,一切习惯成自然。当然,养成阅读习惯也不例外,我记得刚开始让欣悦读书,她就东翻翻西看看,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她无法静心,慢慢的她有了自己喜欢的书,特别是关于科学家的、名人传的,她都好喜欢。</h3><h3>小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毕竟书里的世界很新奇,可以满足孩子天性里的好奇心。家长要做的就是:一要让孩子有书读,二要让孩子读到书。“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读到书”,就是让孩子能够接触书,只有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慢慢培养起来。而且因为家里到处都是书,孩子被书吸引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只要孩子喜欢上读书,电视和手机对他们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h3> <h3>我原以为只有课外书籍才能丰富孩子的思维,“品”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读报刊杂志的好处不亚于课外书籍。</h3><h3>报纸上的内容都是发生在当下的事情,孩子通过报纸了解的都是非常鲜活的时事,这无疑就是发生在身边的“历史”和“政治”。读报可以让孩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h3><h3>除了报纸之外,为孩子订阅几份好的杂志,也是拓展孩子知识面的有效手段。与图书相比,杂志里都是比较短小、独立的文章,孩子很快就能读一篇,使还没有能力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孩子不致产生厌烦之感。而最关键的是,杂志上的知识能够很好地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读杂志,对于写作更是益处多多,多多借鉴别人的文章,必然就做到词汇丰富、语言流畅。</h3><h3>欣悦在图书馆当自己的书看完还余有时间,她就会去翻阅馆内的杂志,例如《读者》、《阅读天下》等,她还吵着让我订报刊,对于她的这个提议,我想得支持!</h3> <h3>一提起写作文,孩子们都觉得头疼,而作者在教她女儿写作文却写了“下水”作文。大家一定很好奇“下水”作文是何物?我就引用书中的文字为大家解释吧!</h3><h3>所谓“下水”作文就是家长指导孩子学写作文,就好比教练教孩子学游泳一样,如果只在岸边上给孩子讲动作要领的话,孩子不见得能学会,而教练亲自下到水里把动作展示给孩子,效果就要好得多,孩子很快就能学会游泳了。不知道大家是否明白,但是我是懂了,哈哈。</h3><h3>作者在听“中国蒙氏教育第一人”所瑞雪的讲座中学到了“孩子说,家长写”这种写作模式,而我们的陈老师也在一年级是就开始了“口述作文”,我们很幸运,有这样一位从低年级就开始抓写作的好老师,从小就锻炼孩子们的读写能力。</h3><h3>提起写作文,作者告诉我们的心得就是“我手写我心”的境界。</h3><h3>好了,第二章分享完毕,下一章“学习,学习是一颗糖”再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