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8月9日,“徐长青小学数学教育思想高级研修班”开课了。上午徐长青老师就简约教学理论给我们做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下午叶鸿琳老师以简约教学实践建构为主题,结合具体案例做了分析与实践反思。通过学习,我们对简约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h3> <h3>徐长青老师讲座《走向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的简约教学内涵和外延建设 ——谈小学教学图形与几何教学》</h3><h3> 首先明确:教育是方向是目标,是靠教育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是技术活儿,教师人人都应该是手艺人。课堂是师生活动场,课程实现依赖实践经验。</h3><h3> 其次,分别分析了“简约减在哪里”及“简约里的加减”,使我们感受到简约教育的内涵为约,外延为简。约简不是删减,是过程性的创造。</h3><h3> 最后,对“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做了深入的剖析。即:“图形与几何”图形是研究对象,几何是研究方法。它所包含的核心概念是: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徐老师还分享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案例,给在场的老师很大的启发。如何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启点,真正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h3> <h3>我们认真做笔记并在组内积极交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自河南的李慧老师代表团队发言</h3> <h3>叶鸿琳老师讲座《从简约教学到简约教育的实践》</h3> <h3> 模拟课堂《田忌赛马》,老师们分别扮演班里学习情况不同的学生。另找四位老师做课堂观察员,记录教师提问的问题、举手率等,方便课后做分析。之后,叶老师从《田忌赛马》谈起,引发老师们思考我们的课上些什么。我们的课要围绕“核心素养”、“四基四能”、“学生现实”来思考。重点做好以下三件事:确定学生的认知起点;呈现学生学习历程;凸显学生思维成长。</h3> <h3>备课时共同的思考:</h3><h3> 知识的本质是什么?</h3><h3> 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是什么?</h3><h3> 学生需要什么样学习的活动?</h3><h3> 学生可能产生的思维产品是什么?</h3><h3> 分享的路径是什么?</h3> <h3>王琦琦老师的反思与收获: </h3><h3> 今天,徐老师带我们回顾了几位数学泰斗的教学主张,从一代代数学家的历程中,更新了我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徐校长说:“幸福是苦出来的。”我想每一个光荣的背后都是孜孜不倦的付出。</h3><h3> 课堂是师生的活动场,课堂实现要依赖实践的经验。教育者是已知者,教师课前需要了解学情和学生的认知起点,设定合适的教学情境由旧引新,需要教师的深入思考,反复印证。方可为教之开始。</h3><h3> 课上经验的传授,从内涵开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数学活动开展外延,慢慢把学生引入知识,给予学生99%努力的空间,从错误中给予1%的灵感,从点引面,当可为育之开始。</h3><h3> 课上学生出现的畏难情绪,兴奋状态都能映射出他们接受知识所处的思维阶段,通过讲解演示,经验传授,让其自己“复批”自己的所想所知,最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加以练习,方可为教育。</h3><h3> 教师的左脚是爱,右脚是责任,我们有信念,敢作为,方可为学生们筑起远分的翅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