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收古今学术瑰宝</h3><h3>藏中外文化精华</h3><h3> 一一题广州梦墨斋</h3> <h3>竹,质地坚韧,身干挺拔,色体优雅,与玉一样,自古以来,文人们一直称它有高尚的德性。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代表了古代文人雅士对竹的超凡脱俗,清新高雅的追求。早在公元前一千余年,竹就成为古代诗人吟颂的题材,《诗经》中就有"瞻彼其奥,绿竹猗猗"的名句,从明朝中叶起,竹刻艺术在嘉定、金陵逐渐形成两个中心。</h3><h3>嘉定竹刻起于明代,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原创者为朱鹤,朱鹤把书画艺术融入竹刻,他在制作中能以笔法运刀法,勇于创新,以刀代笔,开创了以透雕、深雕、圆雕为特征的深刻技法,将竹刻从附属于实用工艺的范畴内脱胎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雕刻艺术,一问世就受到了世人的追捧。 "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 明代嘉定派竹雕能在方寸之间刻山水、人物、楼阁、鸟兽、浅雕并用,刀法精巧,艺术造诣深湛,为时人所识。以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最为著名,被誉为"嘉定三朱",嘉定派麾下的名手大家不下二三十人,其中,秦一爵,沈兼,吴之璠,封氏三杰,周灏,施天章,顾珏,蔡时敏等尤为世人所重。</h3><h3>嘉定竹雕到了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竹刻名家辈出,技法更趋新颖多样,迎来了它的全盛时期。此时的嘉定竹刻已作为贡品传入宫廷,名声更为响亮,它融诗、书、画、刀为一炉,是极具文化内涵的高雅艺术,有其它艺术无可替代和不可动摇的地位,它是中华民间艺术园中一朵瑰丽的奇葩。</h3> <h3>布袋和尚竟是弥勒化身?</h3><h3> 常去汉地寺院的信众发现,大多寺院在进了山门入天王殿后,正中映入眼帘的第一尊菩萨像都是袒胸露腹的大肚弥勒菩萨,却并不是正襟危坐说法或禅定的法像。他那笑口常开,大腹便便,和蔼可亲的模样不禁让人心生欢喜。弥勒亦称慈氏,代表慈悲,未来将从兜率天内院下生于人间,将成为贤劫第五尊佛。佛教寺院之所以将弥勒菩萨置于寺院的第一座殿堂中,有其特殊的含义。</h3><h3> 我国五代梁唐时有一位布袋和尚,不仅形象奇特,思想更是超脱。在他化缘的过程中,曾遇到很多人的白眼,有的人还往他布袋中投入石块或者小鱼,甚至遭人戏弄,他不作辩解也不以为意,过着“一钵千家饭”般居无定所孤身云游的生活,却胸怀豁达、安贫乐道,常将自己化缘所得的东西分发给那些需要帮助的穷人或孩子。</h3><h3> 相传这位布袋和尚就是弥勒的化身,以后寺院中的弥勒菩萨,渐渐变成了布袋和尚大肚子的形象,更有配楹联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上可笑之人”,这正是弥勒菩萨的写照。</h3><h3> 弥勒菩萨应化人间的示现具有慈悲、忍辱、宽容与乐观等象征意义,也展示着大乘佛教的普世情怀。将大肚弥勒置于寺院第一座殿堂中,是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喻,一方面能让有缘接触佛法之人生欢喜之心,更是为了让我们打开心胸去待人处世之时,能够从弥勒菩萨这些品格中得到启迪,不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乐观豁达、荣辱不惊,少计较是非爱憎,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宽厚之心待人,大度(肚)容人,广结善缘。</h3><h3><br></h3> <h3>弥勒菩萨</h3> <h3>竹雕弥勒菩萨布袋和尚作品局部</h3> <h3>腹容天地阔,袋贮是非多。</h3><h3>倚杖逢人笑,融融少长和。</h3> <h3>书法:李桂强</h3> <h3>臂搁是书写绘画时垫臂肘的用器。也叫搁臂、腕枕、秘阁等等,其中秘阁的称谓是从古代的藏书之所——秘阁转化而来。臂搁的出现与中国古代书写用具和方式密切相关。古时候,人们写字时手拿沾满墨汁的毛笔,悬腕自右向左竖书。这就使得稍不留意,手臂、衣袖就会刮到写完的东西上。为避免这种尴尬之事,有人就想出了用东西把臂肘垫起来的办法。后业逐渐加以改进,成固定的形成。臂搁这种文房用具就成了书斋中不可或缺的集实用与观赏于一身的案头小品。</h3><h3>种类</h3><h3>由于质地不同,臂搁的装饰手法也不同。有浅雕书画怡情的,有镌凿诗句为座右铭的,有刻饰花草人物、历史故事等欣赏多,多种多样,有一而足。 传世臂搁中,以竹刻臂搁,雕玉臂搁、次臂搁为最多,尤其是竹刻臂搁。</h3> <h3>明末清初 竹刻第一名家:沈兼(两之)</h3> <h3>中文名:竹雕人物臂搁</h3><h3>类 型:竹雕</h3><h3>竹雕年代:丙寅秋九月</h3><h3>即公元1626年月(明天启6年)</h3><h3>所属朝代:明末</h3><h3>格 式:宽6.5公分 长22公分</h3><h3>品 相:背有残,95品</h3><h3>市场估价:68万元(人民币)</h3><h3>收藏:广州梦墨斋</h3><h3><br></h3> <h3>明末清初“两之"款沈 兼 竹刻《布袋和尚竹臂搁》</h3><h3>尺寸22x6.5cm(长×宽)</h3><h3>题释:腹容天地阔,袋贮是非多。倚仗逢人笑,融融少长和。</h3><h3>丙寅秋九月下浣</h3><h3>两之</h3><h3><br></h3><h3>注:</h3><h3>①丙寅年秋九月为1626年9月</h3><h3>②1626年沈兼时年19岁。</h3><h3>查此年是明朝天启6年,生肖属虎,嘉宗天启皇帝是朱由校。</h3><h3><br></h3><h3>沈兼:本名参,字两之,号天净道人。其父沈汉川,叔父沈禹川,皆师事朱三松,且尽得其真传,成为当时著名竹雕家。沈兼为清初“竹刻第一名家”。</h3><h3> 一一《中国明清竹人录》</h3><h3><br></h3><h3>沈兼[明未清初](1617一1675)又名参,字两之,号无诤道人,嘉定(今松江属上海市)人。性好洁,以介行重于乡。世习幼科,至兼而术益精。自少究心篆、隶,斜阳古道,策蹇访碑。父汉川从朱稚征学竹刻,兼尽心摹拟,拔出父上。亦工画。所镌印章,直逼秦、汉。论琴并得神解。卒年五十九,著醉吟草。</h3><h3><br></h3><h3>查考说明:</h3><h3>①1617年为明朝万历45年</h3><h3>②1675年为清圣祖康熙14年</h3><h3>③此件竹雕“弥勒菩萨布袋和尚"臂搁,是明末清初沈兼(字两之)时年19岁时之佳作,可谓竹雕臂搁之鼻祖。</h3><h3>此件竹雕臂搁精品,历经兵荒战乱、自然灾害493年,基本上保存完好(底有残95品相)流传至今日,可谓劫后余生,实属不易。经查阅档案资料,沈兼留存于世的竹雕作品凤毛麟角,目前可知者不足10件,多藏于各大博物馆和重要藏家手中。</h3><h3> 这件由梦墨斋收藏的弥勒菩萨布袋和尚竹雕臂搁,人物刻划精到,传世包浆浑厚,是目前存世孤品,识者当珍之宝之。</h3><h3> </h3> <h3>清初竹刻第一名家沈兼作品欣赏</h3><h3> 一一《布袋和尚竹臂搁》</h3><h3> 臂搁雕刻内容选材于弥勒佛布袋和尚,弥勒肥首硕耳,右手执拐杖开怀微笑,目光有神,慈眉善目,身上半披袈裟,左手拿布袋而行,栩栩如生。<br></h3><h3> 雕刻用写实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形象,雕刻线条圆劲,技法细腻。</h3><h3> 此题材是目前市场所见沈兼竹雕作品孤品,十分难得。</h3> <h3>沈氏 竹木雕人物 简介</h3><h3><br></h3><h3>1、沈白 </h3><h3> 字涛思(一作思涛),号贵园,又号天庸子,清康熙时人,原藉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县),初寓南翔,复迁江湾。工真、行、草书,亦善绘画,山水纵横疏快,别有情趣。善刻印章,并擅刻竹,所制虽精,皆为其学问所掩而竹刻之名不出。今有竹臂搁等传世,卒年八十。</h3><h3>2、沈达 </h3><h3> 字筱庄,以字行,清末江苏泰州人。工篆刻,尤善刻竹,微刻文字最为精绝。曾将毛公鼎铭文拓本缩摹刻于扇骨,凡四百七十九字,历三月而制成,字形虽微,然神采不失,令人称奇,与江都微刻家于硕齐名。早年供职于北京印铸局,后居苏州,以艺名扬中外。 </h3><h3>3、沈尔望 </h3><h3> 明末清初嘉定竹雕刻家,沈汉川之子,沈兼之弟。究心篆隶,善刻印章。又擅刻竹,技法得其父之传,与兄沈兼艺时称伯仲。</h3><h3>4.、沈汉川 </h3><h3> 明末清初嘉定人,师从朱稚征,学刻竹,颇得其法,再传其子沈兼、沈亦望。与其弟沈禹川同为清初嘉定派竹雕刻名家。 </h3><h3>5、沈兼 </h3><h3> 又名参,字两之,号无诤道人(一作无静道人),沈汉川之子,清初嘉定派竹刻家。世承家学,以行医为业,又自幼受父辈竹雕艺术熏陶,性好洁,工诗话,究心篆隶,擅治印,风格直逼秦汉,竹刻为朱氏一路技法。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卒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享年五十八岁。</h3><h3> 今沈兼传世竹雕作品有《柳枝图臂搁》、《弥勒和尚》和《草虫臂搁》等。 </h3><h3>6、沈全林 </h3><h3> 号榕盘,晚号西池老人,清代嘉定竹刻名家,与周芷岩同时。工刻花鸟,风姿婉约,绰有余妍。 </h3><h3>7、沈振铭 </h3><h3> 字藕船,又号老藕,清浙江石门(今浙江崇德)人,诗、书、画、治印、刻竹样样在行。擅长花卉、翎毛、山水师法王原祁,书法追摹董其昌,均颇得其神。竹刻精工,曾摹刻朱彝尊《烟雨归耕图》于竹臂搁之上,极为精妙。</h3><h3>8、沈诠 </h3><h3> 字臣表,清嘉定竹刻家,金石学家。文字学家钱大昕之舅,工书画及篆刻、竹刻。绘画及刻竹皆师从陈晓。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卒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享年六十九岁。</h3> <h3>拿得起是烦恼 放得下是福德《布袋和尚》<br></h3><h3>大肚包容,容天下难容之事;</h3><h3>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h3><h3>每每我们踏入寺庙内的天王殿中,正面供奉的便是一尊弥勒佛的造像。</h3><h3><br></h3><h3>何为弥勒佛</h3><h3>弥勒佛(即弥勒菩萨摩诃萨)(梵文Maitreya,巴利文Mettey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的继任者,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弥勒佛佛像不像其他佛像那么庄严肃穆,因其亲切随和、贴近生活,所以常被国人称之为笑佛、大肚弥勒佛。</h3><h3><br></h3><h3>弥勒佛的三种形象</h3><h3>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会发现有些寺庙的弥勒佛造像与我们印象中的大肚子佛爷截然不同。比如北京密云出土的唐代弥勒佛造像,面相安详,神态庄肃,躯体雄健,肌肉饱满,完全不是一般人印象中大肚皮、敞口笑的弥勒佛形象。山西平遥双林寺天王殿中,弥勒佛造像也是宝相庄严,神情肃穆,并没有肉墩墩的大肚皮。</h3><h3>同是弥勒佛,怎么形象差距这么大呢?事实上,弥勒佛在中国大乘佛教中的形象共有三个。</h3><h3>第一个形象出现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交脚弥勒菩萨形象。</h3><h3>第二个形象出现在北魏时期,演变为禅定式或倚坐式佛装形象,由菩萨变为未来佛,是标准佛像。</h3><h3>第三个形象自五代开始出现,五代后梁时期在江浙开始出现以契此和尚为原型塑成的大肚僧人形象。这第三种里谈到的契此和尚,就是我们口中经常听闻的“布袋和尚”。</h3><h3><br></h3><h3>弥勒佛与布袋和尚</h3><h3>五代后梁时期以契此和尚为原型塑造的弥勒佛形象,是迄今为主流传较广的一种,在民间又称布袋和尚。据说他人长得很胖,肥肥胖胖的,每天拿一个大布袋到处化缘,不管人家给他什么,都往布袋里头一放,他背著就走了,所以大家就叫他做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因此就出名了。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就捧腹大笑,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据说契此和尚圆寂前,曾留下偈颂:“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此,被僧人认定为是弥勒的转世。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阁时,将弥勒菩萨佛像供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开始供奉布袋和尚为表法弥勒尊佛像,以和蔼慈祥、满面笑容、豁达大度、坦胸露腹的慈爱形象迎接八方善众。</h3><h3>因为其和蔼慈祥的形象,所以自古以来,无论中国画、玉器、核雕或者是刺绣等等,都乐于使用它来进行艺术的创作,以此寄托美好的寓意。</h3> <h3>《浅谈嘉定派竹雕》<br></h3><h3> 竹刻艺术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化积淀与历史沧桑演变后,终于在明中后期社会所倡导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及带有个性解放启蒙色彩和强调“自我意识”与“自我表现”的文化艺术背景中应运而生。随着竹刻艺术的不断发展,一些士人便将这些精工典雅的作品,根据雕刻技法和风格特征划分流派,于是出现了嘉定派。嘉定派以“深刀刻法,即奏刀深峻,洼隆浅深,可五六层”为主要特征,作品能表现出丰富的画面层次及立体效果,因此在中国竹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h3><h3> 嘉定派生产中心主要是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明中后期,由于受到周边方兴未艾的“吴门画派”所倡导的文人画风的熏陶与影响,一些颇具文人气质且工诗擅画的雕刻家,刀笔并举,书画兼容,开始以竹为表现载体,创作出各种富有浓厚人文气息与风格的竹刻艺术品。朱鹤就是其中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先驱者,他被后人视为“嘉定派”竹刻艺术的开山祖师。从此,中国的竹刻艺术真正兴起,并且首先在朱氏门内日趋成熟,逐渐完善最终形成相传数百年的“嘉定派” 竹刻技艺。在嘉定竹刻艺术中,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代最为著名,被誉为“嘉定三朱”。可以说,在嘉定竹刻艺术中,朱氏祖孙三代的共同努力,继承发展,不断开拓,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h3><h3> 竹刻艺术由祖辈朱鹤兴起,至子朱缨时逐渐发展,而至其孙朱稚征时则已日臻完善成熟。在朱稚征时,嘉定竹刻形成了独具风格特点的三种雕刻技法,即深刻兼透雕法、高浮雕法与圆雕法,并且雕刻题材不断丰富、拓展。纵观历史,竹刻艺术在技法、题材与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日益精进。题材从最初淡出以反映高士、古松、鹤、鹿、佛像为主到反映以历史人物故事、民间传说为主,直至吸收旁系艺术题材营养并力求从现实生活中摄取精华。其人物的处理和刻画,从仅限神似而于形似的欠缺,到注重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神态的生动传达与形神具备;其雕刻技法,从深刻兼透雕、高浮雕和圆雕技法的最初运用到三者结合于一体的兼容并施与灵活自如。总之,这一时期竹刻艺术的发展特点,都集中于朱氏三代为发展主线,完整地展现了嘉定竹刻艺术日趋成熟的发展历程。</h3><h3> “嘉定三朱”的基本风格,在明代就有评价,称其“花鸟规抚徐熙写意,人物山水在马、夏之间,画道以南宋正法,刻竹则多崇尚北宋。盖以刀代笔,为简老朴茂,逸趣横生”。这就是说:“嘉定三朱”的竹雕花鸟画,与五代时期著名画家徐熙的文人画一脉相承,注重“水墨”,而且多为粗笔写意,计有大写意、小写意,兼工带写等技法,颇能传达文人的高雅、“野逸”之气;“嘉定三朱”的竹雕山水画,与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马远、夏圭为代表的画风相仿。马远的山水画一反北宋山水画全景式构图方法,画面重心偏于边角,“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近景突出”,属于截取扼要部分的章法安排。夏圭的画作亦爱取一边一角,作“截景式”山水。所以,画史上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嘉定三朱竹雕的山水画面,也是“截景式”,所以逸趣横生。</h3><h3> 朱鹤本人文学艺术造诣很深,且有创造精神。他性情孤僻,与俗寡合,但却时常与书画名家、文学家交往,因其善书画,通古篆,早年又得缪篆不传之密,所以在他的竹雕设计和制作中,经常以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其所制作的笔筒、香筒、臂搁,佛像等,虽然有的朴茂质拙。有的精妙绝伦,但又大多是以“洼隆浅深”,刻五六层的镂空深刻透雕进行制作的。朱鹤认为:如果不进行透雕和深刻就不算雕刻。因此,他将南宗画派揉合在北宗的雕刻之中,创造出深刻法,为唐代以来发展的竹刻艺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其作品深受当时士人的器重,人们争相求购,得到他器皿的人,不呼器名,而是直接以“朱松邻”称之。甚至到了清代中期,乾隆帝看了他刻制的竹器,也题有“高枝必应托高土,传神莫若善传神”的诗句加以赞扬。 朱松邻传世作品甚少,目前仅知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西园雅集图笔筒”、“浮雕海棠式笔筒”,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深浮雕松鹤笔筒”和收藏于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的“圆雕五子戏弥勒”。这些作品代表了朱松邻两种竹刻技法,即深浮雕法及圆雕法的艺术水平。</h3><h3> 从朱缨传下来的作品可以看出,其竹刻在构图与人物表现上,均显示出了深厚的绘画功力。作品构图布局合理,结构严谨,疏密有致,有较强的艺术性。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表情细腻传神,且能应景生神。尤其是非常注重形神兼备的表达,善于抓住人物的神态,以神情的不同流露来揭示不同场景下的内心活动状况,使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传形神之技艺已经远远超出了其父朱松邻。此外,在雕刻技法方面,朱缨在继承父辈技艺的同时,亦有所创新,运用丰富灵活的刻竹表现手法,将竹刻技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由此可见,嘉定竹刻发展至朱缨时,已渐趋完备。</h3><h3> 朱缨季子朱稚征一生勤奋,所留作品甚多,且精品迭出,他所雕刻的螃蟹、蟾蜍、残花、夏河等各种生物形象,均透露出一股大自然的清纯气息,充分显示出其写实功力强,型准而神达的艺术才能。</h3><h3> 嘉定竹雕,自三朱创导朱氏雕刻技法,奠定嘉定竹刻的技法基础与风格之后,受地域传承影响,嘉定地域内人士或家学相传,或师徒授受,或衣钵相承,或意趣相投,承袭此法者众多。继朱氏之后,又相继涌现了一大批雕刻名手。秦一爵、沈兼、吴之璠、封氏三杰、施天章、顾珏、蔡时敏等尤为世人所重。嘉定竹雕到了清代康雍乾嘉时期达到了黄金盛世嘉定也因此被称为“竹刻之乡”,对后世影响深远。</h3><h3><br></h3> <h3>布袋和尚的布袋,究竟装了些什么?</h3><h3>农历三月初三,布袋和尚坐化纪念日。布袋和尚传说为五代后梁时期之僧人,明州奉化人。因常背负一只布袋,又称布袋和尚。</h3><h3>据传他圆寂前留一偈语——</h3><h3>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h3><h3>因此布袋和尚即为弥勒菩萨化身的说法便广为流传。</h3><h3>“放下即菩提”,布袋和尚演示得绝佳,我们若悟不到,那是我们贪求之心还太执着。一旦明白,头本自在,并未因照镜而失掉,生死之绝大块垒便脱然而落。苦根既断,枝枝杈杈不除自亡,静意宁心,有何难哉!”</h3><h3> </h3><h3>弥勒菩萨是释迦牟尼佛弟子,也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而在中国佛教史上,曾有一位契此和尚,被称为弥勒菩萨的化身。契此和尚挺一个大肚子,背一个大布袋,成天嘻嘻哈哈,因此人称布袋和尚。现在中国汉地很多寺院的天王殿,就供奉着大肚弥勒,而非天冠弥勒。</h3><h3>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将弥勒菩萨这个袋子称为人种袋,那么这个袋子究竟装了什么东西?又有什么秘密?</h3><h3>布袋住闹市,闲人皆不识</h3><h3>精、神、魂、魄、意,分别藏于肾、心、肺、肝、脾。意如奔马,最难调驯。若能意定,则脾必健。意定,神则闲,精神内守,抱元守一,真气必充盈之。真气充盈,邪安可干?但若想意定,谈何容易。功名利禄,声色犬马,在在让人心旌摇动、目乱意迷。对此,令人想起禅修公案中布袋和尚的故事。</h3><h3> </h3><h3>故事讲的是,古时有个契此和尚,大腹便便(相传笑佛弥勒的形象塑造即来源于他),成天背着个大布袋来来去去。</h3><h3>有市井无赖见他迹近疯癫,便欺辱他。他老人家倒好:“痰涕唾面上,风吹自干了,人若打老拙,老拙自躺倒,他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h3><h3>也有些独具慧眼之士,恭敬求教于布袋和尚。他将肩上布袋往地上一放,然后望着来人“嘿嘿嘿”一阵傻笑,嗨,居然来人就向和尚五体投地行起大礼!</h3><h3>当然,也有被布袋和尚的傻笑弄得一头雾水的,见此,和尚戛然止笑,背起布袋便走。 </h3><h3>待到有天清晨,人们在桥边看到布袋和尚坐化而去后留下的“弥勒真弥勒,化身百千亿,布袋住闹市,闲人皆不识”的偈子,方才恍然大悟,跌足慨叹!</h3><h3>由此想到赞弥勒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h3><h3><br></h3><h3>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h3><h3>笑佛化身的布袋和尚,他那一刻不离身的布袋,里边到底装了些什么宝货,以至有些大聪明人也跪倒在他面前?</h3><h3>我们人生在世,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挣钱养家糊口,江湖扬名立万?抑或搏得个光宗耀祖、青史留名?那么即使做成这些,又是为了什么?为了生活得好?生活得好了,又为了什么呢?我们孜孜于许多莫名其妙的追求,累得身心憔悴。到头来,往往是不如意事常八九,能对人言仅二三。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苦多乐少,乐偶一现后,苦倍加苦,以至乐也是苦。睁眼闭眼,如影随形,抽刀断水,水更奔流,被这样的浓重烦恼包围窒闷,还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h3><h3>耳边悠忽响起杨洪基唱的《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真不由得“念千古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h3><h3>再看人类历史,有记载的不过五千余年,发展到文明高峰后,会永远居高不落么?冰河期一来,人类文明还会留下多少?上个冰河期,人类文明又曾到什么高度?自身的生命来源及诸多问题,人类至今仍然是一团浆糊。靠几乎堕于科学拜物教的现有科学体系,能将人类从周期性类似冰河期的自然“调整”中拯救出来么?</h3><h3>每思及此,我们人类的烦恼就更深重几分。您说“意定神闲”,除圣贤或白痴,谁办得到!</h3><h3>其实,生命源头,越上溯越少枝蔓而清澈单纯;随波逐流,支岔则增,支再分支,岔再有岔,源头之相不失也失矣。更何况,意识之风推波助澜,生命之流遂浊浪排空,陷溺其中,力求自保尚且不能,何得有暇闲庭信步般、返观逆溯?此之所以为烦恼所困一大根源。</h3><h3> </h3><h3>生死、死生,本即为门,照镜失头如演若达多,本性一迷,狂乱蔽真,我们便在无明颠倒中讨生活。并不明白生命之本质本就无生无灭,只不过在其运动的过程当中形成一段一段的分离之相,造成一种生死持续的流转幻影。试观之,人从呱呱一坠地起,口虽“苦啊、苦啊”大哭不止,小手却紧握一团,伸手指给他,便会抓住不放。之后,一生都在抓,一直抓到眼一闭、腿一蹬,最后抓住了什么呢?“万般带不去,惟有业随身”。</h3><h3> 放下即菩提,如其本来</h3><h3>用堆积如山的财富去换取一刻的额外寿命都不可得,财富于其人与垃圾何异!</h3><h3>布袋和尚背来背去的大布袋,无论其中装的是什么,又与垃圾何异。</h3><h3>“放下即菩提”,布袋和尚演示得绝佳,我们若悟不到,那是我们贪求之心还太执着。一旦明白,头本自在,并未因照镜而失掉,生死之绝大块垒便脱然而落。苦根既断,枝枝杈杈不除自亡,静意宁心,有何难哉。</h3><h3>正思维而修习,更像是论修道。其实养生、修身,与修道本来是一回事。全波即水,全水即波,水与波何曾相悖?</h3><h3>如此,则如玄觉大师《永嘉证道歌》所歌——</h3><h3>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h3> <h3>附录一</h3> <h3>中国明清竹雕名人录<br></h3><h3>一、明清竹雕名人录:</h3><h3> 殷永清、沈兼、吴之璠(鲁珍、东海道人)、封锡爵、封始镐、周笠、李希乔、王之羽、蔡时敏、徐枢、周澄、王永芳(王若芳)、封锡璋、封始歧、王鉴、时其泰、时澄之、邓孚嘉(用吉)、贺其吉、守六、徐裕基、王屺、王易、陈立(雪立)、朱文右、封锡璋、周颖、竹友、浦灿、时学庭、潘西凤(老桐、老同、南羽)、王质、时大生、时汝鉴、邓士杰、吴嵩山(松山)、时天行、张宏裕、王恒、周乃始、杨古林、刘起、封颖谷、朱鹤、施天璋(焕文)、时大径、沈少溪、时珏、沈全林(西池)、时以成、邓渭、杜书绅、马国珍、庄绶纶、沈尔望、侯松音、赵得三、封鼎、周春雨、吴玉田、朱雪松、沈正名、杨懈(杨海)、竹堂、江潭、周之礼、吴福骥、曹皇池、王素川、安峨源、顾玉(宗玉)、王幼青、张希第、封文官、杨谦、韩小山、王乃恭、杨秉桂、孙三锡、张涛、吴延康、蒯增、严煜、程文在、蔡辛、陈春熙、袁馨、赵学海、封品官、邓汾、方洁、马根仙、朱宝骝、殷树柏、张开福、毛怀、姚汝琨、陶计椿、谭松坡、陈筠、佛作舟、王纪堂、封三元官、李宝函、韩潮、尚勋、文鼎、曹世楷、张辛、王云(王石芹)、徐鹤、沈小石、陈恭卿、岳浩庆、赵琪、王鸣盛、王一新、朱缨(小松)、朱稚征(三松)、周锷、乔林、支慈庵、徐孝穆、王民生、喻文、邹海山、王石香、沈少楼、柳玉堂、蒋苏台、蒋仁、奚冈、徐三庚、钱松、方洁、胡有声、胡镂、释达受、张克谋、吴之满、宏谷山人、金西厓(近代)、郭凤梁、友如、杏坪、友佩、朱海三(三仙)、沙神芝、封岐、张希黄、吴焕文、李效金、金林、徐素白(近代)、水泉、吴之、范遥青(当代)、溪堂、邓石如、唐文炳(尉如)、王勋(近代)、杜世绶(紫佩)、徐枢(字宗岐、号云樵)、谭维德、王杰人、傅少英、张志鱼、马风昌、龚玉璋、潘行庸、金绍堂、金绍坊、张步青、严煜、子昌、朱淑红、子柔、朱之松、镜峰山人、康田、王筠书、清溪山人、菘田、春泉、芷道人、卢葵生、赵琪、黄学圮、张熊、云溪、高风翰、小山款、玉山款、笏印款、程庭鹭、子松、石庄、何研北、张克谋、宏谷山人、子祥款、少谷款、时其祥款、宝谷道人款、殷介持、刘韩抒、秦川刻、中隐半山、江春波、王松、陈祖章、贺恩、梁九公、柯传钟、王毅、李石香、方古林、朱稚美、李流芳、张应尧、梅江、来友仁、贡生、王原祁、白药、黄勇、南山居士、李文、老桔、濮仲谦、吴林水制、巢鸣盛、何绍基、宋钰、柯世仁、赵之谦、杨守敬、邓石如、赵之琛、王时敏、吴林水、曹世模、邓方樵。</h3> <h3>二、明清集书法家、画家、竹雕收藏家于一身的名人(已有藏品传世)<br></h3><h3>清代</h3><h3>邓石如、何绍基、赵之谦、吴昌硕、钱大昕、高风翰、王晕、杨守敬、沙神芝、赵之琛、张开福、王文治、王时敏、沈铨、张燕昌、董邦达、翁方纲、徐三庚、张熊、程庭鹭、蒋廷锡、王原祁、周笠、王鉴、袁耀、任熊。</h3><h3>王文治:明清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传世收藏品为明代竹雕家方古林制竹根雕神僧作品一件。</h3><h3>翁方刚:清代著名书画家,竹刻收藏家,传世收藏品为清初著名竹雕家封锡禄制竹根雕牛作品一件。</h3><h3>纪晓岚:清乾隆著名清官,书画家,鉴赏家,传世收藏品为清代著名竹刻家江春波制的竹荼壶作品一件。</h3><h3>近现代</h3><h3>吴昌硕、黄宾虹、李可染。</h3><h3>黄宾虹:近代著名书画家,竹雕收藏家,传世收藏品有清代著名竹雕家张宏裕制竹根雕牛作品一样。</h3> <h3>附录二</h3> <h3>嘉定竹刻:清兵入关后施行的“嘉定三屠”一度使这一技艺将近失传<br></h3><h3><br></h3><h3>清移明祚,兵锋所指,生灵涂炭。嘉定地方的经济和文化也遭受重创。特别是惨绝人寰的「嘉定三屠」,对嘉定社会精英阶层的摧残是惨烈的。</h3><h3>嘉定竹刻繁荣发展的局面无疑一度中断。所幸当时之著名竹人多不以刻镂为本业。侯崤曾、沈大生、周乃始等自命遗民的隐逸型竹人自不待言,即如沈兼、王永芳二家,一医一卜,虽未云高隐,但亦不以雕镌为业。作为不以竹刻为业的非职业竹人,可以倾心艺术而不必赖以谋生,从而保全延续了三朱一脉的正传。</h3><h3>此后到康熙初年,焕发生机的竹刻重新发展为嘉定当地重要物产。竹刻的商品化,必然导致竹人素质的良莠不齐和竹刻题材与风格的世俗化,而不以竹刻为业的非职业竹人所标举的风雅高逸之格,又恰成为对这一趋势的反正,从而使竹刻文化品格扶持不坠。清初以雕镌刻镂为本业的竹人亦大有人在,如王易、殷永清、杨褒诸家,皆为中下层知识分子出身,而不得不以薄技养家。于此正可见出清初江南农村经济之凋敝,而破产之农村知识分子投身竹刻,对保持竹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品位无疑是有积极作用的。</h3><h3><br></h3><h3>此一时期的竹人,固有得三朱一脉之嫡传者,更多的是与朱氏无直接授受关系者,表明经由朱氏祖孙三代肆力而成的嘉定派竹刻已在当地得到普及。凡能书画、擅雕镂者,皆能剜剔竹材以名家,意味着竹刻技法、竹材处理工艺以及社会对竹刻的认识和接纳都发展到相当的成熟度。这些因素为接下来康雍乾三朝嘉定竹刻之黄金时代的到来,作了各方面的准备工作。</h3><h3><br></h3><h3>随着康熙年间国家政治局势的稳定和江南经济的恢复,嘉定竹刻重行蓬勃发展,声誉获得普遍的认同,已不仅仅局限于文人学士的书斋雅玩,其受众群体急剧扩张。康熙十二年刊行的《嘉定县志》已将「雕刻竹刻」列为物产中一项,且能「与古铜、宋磁诸器并重,亦以入贡内府」(《履园丛话》)。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江宁织造曹玺贡奉宫廷的进物单中,即载有镇纸、臂搁、笔筒、香盒、匙箸瓶等竹制文具和香具,其种类之丰富与进御用品质量要求之高,显非嘉定竹刻不办。</h3><h3><br></h3><h3>文章节选自《紫禁城》2013年6月刊《嘉定竹刻的源与流》 </h3><h3>作者:施远</h3><h3><br></h3> <h3>附录三</h3> <h3>日常竹雕的保养方法</h3><h3><br></h3><h3> 中国明清时期的许多作品,在当时就是供人清玩的,或置于客厅,或摆设于书房,既当器物使用,又供亲朋好友欣赏;空闲时,则捧握于胸前,摩挲中把玩端详,作消遣之娱。</h3><h3>如今,竹雕收藏这一活动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收藏了解收藏。收藏品也越来越广泛,竹雕工艺品是近年来其中比较热门的一项。</h3><h3> 对于很多收藏家们来说,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竹雕工艺品具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得到了收藏家们的拥护。但是,收藏之后还会面临保养问题。</h3><h3>1 、不要让竹雕摆放到能被阳光直射到的地方。在阳光下曝晒。任何再好的木质材料在阳光下晒都会裂,更何况是竹子。(想要速红可以隔着玻璃上油后见光晒晒,其实就是和碳化的原理差不多)</h3><h3>2 、夏季的时候千万别把竹雕搁置在空调出风口。现在市民对家居质量有了非常大提高,很多人的家里都有空调,北方的房屋里还有暖气。所以在搁置竹雕作品的时侯,就不要把它对着空调风口直接吹,也不要把它们搁置在暖气管的附近。</h3><h3>3 、每年雨季降雨集中的时候一定不要上油,要时常把玩,因为这个时期别说是竹雕,就是木雕也很容易长毛、发莓。发现长毛,及时用鬃刷清除。可以摆放到相对的干燥地方,可以放一些干燥剂。或者是买台抽湿机抽湿。</h3><h3>4、 竹雕上面要保持清洁,不能积灰藏污,清洗时,不能使用肥皂、肥皂粉和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而应该用软布轻轻擦拭,若有难以擦掉的污渍,可以采用少量的绍兴黄酒或桐油进行擦除,保持其光彩。如果您长时间没有时间去把玩竹根雕而放置在客厅等地方必然会粘上一些灰尘,这个时候可以用没有沾油的木柄鬃刷轻弹,小件的可以用猪毛刷清理。</h3><h3>5 、虽然大多数竹雕在雕刻前做了一定的防虫防腐处理,但由于毕竟是竹制品,含有大量的纤维等物资,当有适合的温湿度时,非常适宜蛀虫生长。因此,平时要多观察,在保存箱(盒)里和笔筒内,放置一些樟脑丸,当发现樟脑丸快挥发完时,要及时地予以补充。</h3><h3>竹雕保养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管。</h3><h3> 竹根雕保养建议用核桃油、橄榄油保养。本人用硅油和强生婴儿油和(美国进口HOWARD木地板精油保养护理剂,淘宝上有卖)。但是其实植物性的油更好,因为竹子本身也是植物。老竹雕的大多数主人历代均有保养,但是新器到手以后可以一两周上次油,最初阶段因为新做不稳定,最好用木柄鬃刷,隔一两周刷一次油,在用锦布或用双手盘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待有一段时日之后油会吸进竹器之内,久了就可以隔半月一月上一次,而且包桨红润。夏季过于干燥时,可以勤多上一点油保养(但是也要看地方的区域而定,每一个地区的气候不一样),每年降雨集中的季节不要上,而且要常看,发现长毛,及时用鬃刷清除。如无恒温措施,为避免玻璃产生的高温导致雕件开裂,平时放一杯水,连阴雨天一定要取出防长毛,并定期把玩几下。老的竹器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以指尖肤面有油为度,将油抹在另一掌心,两手搓匀后,双手持雕件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h3><h3> 请注意:老雕件(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以指尖肤面有油为度,将油抹在另一掌心,两手搓匀后,双手持雕件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油不可多,多了易回潮。)只要把油弄手上,不要太多了。</h3><h3> 总之梅雨季节,不上油,要经常把玩用毛刷时常清扫一下,抽湿机抽湿。干燥季节,以半月上一次油为最佳。</h3><h3> 我们俗称“玩竹”玩竹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修养,非俗者能得其中情趣。陈从周先生曾论及玩竹“每日摩玩,古意渐出,刻件经数援手摩与藏之被窝之中,色近金黄。凡刻品在于爱之者,正造园与养园也。”董其昌得竹一件经常把玩称其“雅乐”竹,它淡雅而娇贵是凡俗,低粗之人不能懂其神趣,更至玩竹,所以只有懂竹爱竹之高雅之士才得以收藏神品,不使竹刻神品失于世间。</h3> <h3>附录四</h3><h3>沈兼传世作品欣赏</h3><h3>来源:博物馆、各大拍卖行</h3> <h3>沈兼刻印作品</h3><h3>材质:寿山石</h3><h3>释文:契古</h3> <h3>不必事事皆能 唯</h3> <h3>求心应古人 沈兼</h3> <h3>收藏家、军旅书法家李桂强先生</h3> <h3>欣赏佳作,自娱自乐</h3> <h3>藏品提供:梦墨斋</h3><h3>编辑:富贵鸟</h3><h3>责编:李桂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