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去年深秋,EGO种下了一起登四姑娘雪山的心愿,这个夏天,卢奕琨、李华、李元、钟俊华、许艺军校友一拍即合相约八月。</h3> <h3>经过思量,计划是登峰,而不是追求长途跋涉,所以打算四十多公里总路程的前半程骑马,后半程徒步登顶。</h3> <h3>出发前,争取了几家友情赞助!去年在校友群谈四姑娘山的时候,小君师姐就说“你们去爬,我赞助鞋子”。君之言,驷马难追啊,因此这次出行,我们有一个特殊身份叫【户外特工】。</h3><h3><br></h3><h3>报名后,相约去卢奕琨师兄公司开碰头会,大家商量装备等事宜,奕琨师兄亮出【旅行家】的家底珍宝让我们任性挑:墨镜,雪套,手套,登山仗。</h3><h3><br></h3><h3>奕琨师兄在户外方面经验丰富,人脉广泛,在出行之际又争取了【伊海诗】防寒防水手套与得了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的【纳丽德】头灯,这样看起来万事俱备了。</h3> <h3>繁忙的暑假,并没研究太多的攻略,因未曾上过高原,不知道高原反应是什么情况,有点忐忑,临行做好随时下撤的准备,心理负担轻了很多。</h3><h3>有些事不尝试一下,就不知道行不行。</h3><h3>下图是上到顶峰时拍的,雾蒙蒙,悬崖看不到底。</h3> <h3>这是组委会帮我们安排的队伍成员,两位女士来自上海,杨哥来自昆明。</h3> <h3>随着海拔的上升,会不会像去到地球的另一半呢?实际上是这样,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就会下降,据统计每上升1000米海拔气温就降低6度左右。当我们到达四姑娘镇的时候,那里就好像广东的冬天一样了。而这个时候的南半球正是冬天,如果要体验一日气候变迁,要么穿越地球,要么攀登高峰。</h3><h3><br></h3> <h3>海报4800,雨滴变成雪,记录一下这个物理时刻。</h3> <h3>孤立自己的时候,踏出第一步往往很艰难。只有团结起来,走的更远攀登更高。</h3> <h3>登顶四姑娘二峰,并不是不能克服的困难!只要不孤立自己,跟着团队走,登顶的可能性变得更大一些,毕竟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验。顺序渐进,从3200海拔的四姑娘镇开始一天的适应,然后缓慢上升,中途补给,顺利到达4300的大本营,第二天凌晨2点才起床动身冲顶,整过过程都是围绕身体的适应来,大多数人都能通过这一关。</h3><h3><br></h3><h3>在大本营,我们的队伍有一个女生感到一些不适,无食欲,血氧7.8也不算低,看起来精神状态还可以,不过第二天她放弃了出发。</h3><h3><br></h3><h3>我和李华同一个帐篷,他睡在斜坡位,怎么睡都处于滚动的状态,且睡袋里很滑,温度不少太低,睡袋太暖和,边睡边脱。而我却因为吃的太饱,正晚口干想吐,中途起来喝几次水,难以入眠。正当入眠的时候,外面就开始敲锣打鼓要出发了,无奈怀着一肚子没有消化的晚餐起床了。在徒步上升的过程中,好几次想呕吐,特别是停步休息,冷风吹到衣服里特别想吐。还好我带了两瓶热水一路补给,加上运动调整,和收紧衣服袖口等,大概过了三个钟,整个肠胃状态变好了,整个状态也有所提升,因此登顶的信心也有增加。有时不畏困难就不会退缩。</h3><h3><br></h3><h3>奕琨、李元师兄,俊华师弟也有睡眠不好,闷热的感觉。看来八月登雪山是一个很尴尬的季节。</h3><h3><br></h3><h3>这次因为有赞助商的支持,我们队伍都走的比较靠前,希望能拿到一个好成绩,李华,李元,许艺军,靠前冲锋,奕琨师兄俊华师弟靠后。顶峰面积很小,寒冷,必须轮换后面上来的驴友,咱们伙伴们没有在顶峰合照留念。</h3> <h3>登顶后,回想凌晨摸黑出发,有几点好处。1、雪山的雪坡部分更加稳固,2、在登顶后,能赶在天黑之前下撤,降低下撤风险。3、攀登过程只会看到头灯的狭小范围,只顾着走路,干扰少,心态上更加稳定,这点是非常有利于高难度操作,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h3> <h3>大本营,是一个体能休整区,心态调整区,也是一个新的出发区。</h3><h3><br></h3><h3>美,有时要从另一个的角度去发现。</h3> <h3>瀑布下的合照,背景及格。</h3><h3>美女太优秀,是我们这组最先登顶的队员。她去年去冈仁波齐转山,转到一半,无奈退出,留下一些遗憾,但这一次登顶干的挺美的,精神还在。</h3> <h3>距离顶峰还有200米的样子还是挺萌的,马上要登顶,大家心底都有些兴奋。</h3><h3>我们在登顶下撤的时候没有遇上俊华师弟。站在距离顶峰200米的海拔5100米处的垭口,我们很多时候会觉得再往上爬比下撤更难,其实仔细想想,这个时候放弃登顶可能更难,因为放弃更需要勇气,而登顶只需要一口气,所以放弃是应该点赞的。</h3> <h3>给冲顶装备点个👍!!感谢有【户外特工】【旅行家】【伊海诗】【纳丽德】</h3> <h3>登顶路上有不少花絮,而且是真花🌸。关注EGO,参与更多校友活动。</h3><h3>EGO:华东师范大学广州校友户外俱乐部</h3> <h3>这几个家伙的腿太硬,怎么摆都摆不整齐。</h3> <h3>拍一百张的图片里,总能挑出一张好的</h3> <h3>冒着高反的运动,抓拍运动的精彩瞬间。</h3> <h3>仰望,思考人生</h3> <h3>骑马绝对不是潇洒的事情,骑到怀疑人生,屁股开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