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明珠喀什一日游。喀什是“玉石汇集的地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汉是“疏勒国"和班超经营西域的大本营。

朱老师

<h3>我们旅行的第一站就是逛喀什老城,这是一个有千年历史的古城,国家五A级景区,国家唯一伊斯兰特色的迷宫色城市。</h3> <h3>上午十点半举行开城仪式,有各种歌舞表演,长达二十多分钟。</h3> <h3>喀什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扮演者,中间为西域历史上著名的大将軍班超,右边那一位是玉素甫,哈斯,哈吉甫,维吾尔诗人和《福乐智慧》的作者,左边的那位穿白衣的姑娘扮演的叫伊帕尔汗,也就是香妃,乾隆皇帝的爱妃。</h3> <h3>载歌载舞的维吾尔族舞蹈非常热烈奔放。</h3> <h3>后面是端着喀什土特产的姑娘小伙们冲上舞台,引起观众们的喝彩。</h3> <h3>这小伙头顶的铜壶是维吾尔族家庭的必须品,享誉中亚西亚地区。</h3> <h3>小伙手里举的方盘中是维吾尔族手工艺品,各种珍贵的,手艺巧夺天工的项链,戒指,和田玉雕刻制品。</h3> <h3>表演结束后许多观众拥上去和演员合影留念,我挤不上去,只有自己去逛古城了。</h3> <h3>古城有二十多平方公里,居住着12-6万人口,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曲径通幽,有几百条街巷,长短不一,外人进去很容易迷路。</h3> <h3>老城原来脏乱差,20 09年政府花8-93亿元进行改造,原来的土木结构的房子都进行抗震改造,安装上水电,天燃气设备,道路也由原来的土路改变成砖石或水泥路面,生活水平大为改善。</h3> <h3>改造后的维吾尔族民居,十分宽敞,陈设豪华。</h3> <h3>三层楼房,游客可以随意参观。</h3> <h3>楼上的陈列架上的民族工艺品可以出售。</h3> <h3>我还爬上三楼平台,远眺古城改造后的风貌。</h3> <h3>这些可爱的民族工艺品都供出售。</h3> <h3>维吾尔族的建筑门窗的设计十分考究,制作十分精美。</h3> <h3>可爱的维吾尔族小巴郎,天热光着身子在门口乘凉,好舒服!</h3> <h3>嘴里叼着奶嘴,一只小手还护着要害,不让走光,咱可是男子汉,拍照可以,摆个pose配合你,走光不行!咱今后的女明友看见了情以何堪呀?</h3> <h3>精美的雕楼。</h3> <h3>精美的大门,要去拜访,先要看大门,二扇都开着,表示男主人在家,只开一扇,表示只有女主人在家,门上掛了布帘,表示家里有客人来访,所以你要根据开门的情况决定能不能进去,千万不可造次。</h3> <h3>维吾尔族家门口和院子里都长满花草,美化环境。</h3> <h3>维吾尔族男子还喜欢养鸽子和孔雀。</h3> <h3>这是当地的甜瓜叫伽斯瓜,很甜,而且耐眝存,放在菜窖里半年都不会坏,比哈密瓜强多了。</h3> <h3>这儿的地名很有特色,坎土曼巴札,坎土曼是一种挖土的铁制农具,有点象锄头,但它前面是椭圆形的,巴札就是集市的意思,也就是说这儿以前是出售农具的市场。</h3> <h3>现在是名种商品琳瑯满目,美不胜收。</h3> <h3>正在熟睡俏可爱的小宠物唯妙唯俏,栩栩如生,喜欢的话大的三十,小的二十就可以买回去收藏哦。</h3> <h3>维吾尔族手工艺品的匠人多半家庭祖传的,一辈子只做一种产品非常执着。</h3> <h3>紫铜的茶壶和火锅,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h3> <h3>维吾尔族工匠正在制作一个精美绝伦的铜盘,用在过节时盛放各种水果或馓子,油香,馕饼等食品时使用的。</h3> <h3>这花纹都是他一点一点,凿出来的,做这样的大盘没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根本做不出来。</h3> <h3>这是网红的馕饼店,本地和外地来的游客都要买几个品尝。</h3> <h3>每个五元。</h3> <h3>打馕师傅正在馕坑上忙碌烤制馕饼。</h3> <h3>巨大的维吾尔族民族乐器都它尔。</h3> <h3>我在乐器前留影。</h3> <h3>远眺观光塔</h3> <h3>远眺高台区,那儿原来是传统的陶器匠人聚居的地方,因为地震和洪水的冲刷,已经变成危房了,居民已搬家,不对外开放了。</h3> <h3>城墙上的各种酒吧,啡吧,茶馆,晚上来这儿喝点小酒,喝点咖啡,喝杯茶,吹吹凉风,看看万家灯火,真是惬意啊!</h3> <h3>城下的骆驼雕像,象征絲绸之路在喀什。</h3> <h3>我们在老城逛两个小时只是东门的一角,导游说要逛遍全城没有三天不行。</h3> <h3>我们的第二站来到艾提尔大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是全疆最大的清真寺,据说伊朗宗教领袖哈美内伊也曾访问过这儿。</h3> <h3>这是清真寺的简介</h3> <h3>寺外是广场酷热无比,寺内綠树成荫,十分清凉。</h3> <h3>寺內有七十颗木柱分别由七十位木匠同时雕刻不同花纹,历时两个月完成。</h3> <h3>这是寺中的讲经台。</h3> <h3>这是中央政府送的珍贵的手工羊毛花毯,上面有五十六朵石榴花,代表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在一起。</h3> <h3>门外的廊檐下也铺了地毯,信徒也可在处面做礼拜,夏天外面肯定凉快多了。我们要脱鞋才能进入参观,着装也要注意不能太随意。</h3> <h3>清真寺外的大广场,节假日也是他们聚会载歌载舞庆祝的地方。</h3> <h3>我们第三站来到香妃墓。也叫阿克帕尔,霍加墓,是全疆最有名的维吾尔族的精美建筑,建于1640年。</h3> <h3>香妃园简介。</h3> <h3>去年扩建的陵园,种了不少树木花草。</h3> <h3>陵园增加了水池,有点象印度泰姬陵的样子。。</h3> <h3>大厅门外墙上的雕花,陵园内有58座坟丘,其中披着黄色绸缎,顶上有朵红花的便是香妃墓,这些坟墓里埋葬阿帕霍加五代七十二人。这七十二人中有好有坏,其中也有搞叛乱的大小和桌。</h3> <h3>香妃墓外还有清真寺。</h3> <h3>这儿有著名的高低寺,一高一低两个寺连在一起。清真寺一般不允许女人进入,但这儿有例外,女信徒心里有不痛快的事,甚至有不孕不育的事,也会到这儿倾诉,希望真主保佑。</h3> <h3>精美的砖雕,麻札是维吾尔语坟墓的意思。</h3> <h3>因为下午要乘飞机,本来要去喀什国际大巴札只能遗憾放弃了,以后有机会再补上吧,再见了絲路明珠喀什!我还会再来的!</h3> <h3>经过一小时四十分钟,飞机顺利降落乌鲁木齐,我的喀什之行完满结束了。在此我要感谢兵青旅的纪总为我作的周到安排,才能保证行程顺顺利利。</h3>